1004
浏览中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研究
摘要:十四五规划指出,全面推进农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率和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由于生产要素流失、资源短缺、气候恶化、国际贸易保护等内外因素的叠加,粮食产业转型的压力十分严峻。促进粮食产业向优质农业、效益农业、绿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转型势在必行。实现粮食产业优质发展,不仅是全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不断巩固扶贫成果的现实要求。目前,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限制是产业分工不足,以技术水平低、集聚特征不明显、产业链不完善为典型特征。促进产业分工深化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手段。技术创新(产业分工)、生产集聚(产业空间分工)和投资服务(产业分工)作为产业分工的三个具体表现,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构成了以产业分工为逻辑核心,具有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的互动作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从创新驱动、集聚驱动、服务驱动三个方面,论证技术创新确保粮食供应、生产集聚对提高绿色效率和投资服务对服务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一是创新驱动机制分析,重点关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粮食供应效率。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面板固定效应和条件分位数模型,实证分析了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机制和技术传导路径。研究发现,目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主要受技术进步不足的拖累。东部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优势,技术进步速度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从影响路径的角度来看,除了人力资本促进技术进步外,其他因素对其有抑制作用,说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正面临着要素质量恶化、配置结构扭曲、产业政策失败、低端技术锁定等因素的限制,这种限制效应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尤为显著。从提高要素质量、优化配置结构、完善政策设计、加强科技创新等方面,激活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二是集中驱动机制分析,重点关注粮食产业高效率发展。基于GML指数,双向固定效应动态面板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了产业集聚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集聚与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倒U关系。目前,集聚水平远未达到倒U曲线的拐点。利用集聚规模效应提高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仍有很大的空间。通过适度的规模经营、资源共享和技术溢出等中介机制,充分释放集聚规模效应,实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稳步提高,是促进粮食产业绿色发展的有效手段。第三,分析服务驱动机制,注重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系统。基于双向固定效应、中介调整效应、地理加权回归、面板门槛模型、单区和两区空间面板模型,从空间分离和空间互动的双重角度,探讨了农业服务对粮食产业优质发展的供求机制、空间异质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从空间分离的角度来看,研究发现,农业服务水平通过深化分工和市场竞争,对粮食产业的优质发展产生了U影响。其中,深化分工的分工效应有利于加强农业服务对粮食产业优质发展的促进作用,但资源缺乏竞争的错配效应对其有抑制作用。受城市化率、农民人均收入和土地经营规模等需求侧因素的影响,两者之间的U关系呈现出空间分离的特征。从空间互动的角度研究发现,农业服务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有直接影响和空间效应;在直接影响方面,农业服务业规模和结构先进,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抑制低质量发展;空间效应受区域贸易成本限制,农业服务红利难以辐射周边地区,但通过因素竞争对周边地区形成虹吸效应。此外,农业服务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受到当地产业政策和技术创新的调整。借助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促进农业服务业规模合理化、结构先进、质量高的发展,加强产业空间互动的积极反馈,考虑需求侧因素的调整作用,形成农业服务驱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供求联动机制。根据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了实现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应该以确保粮食供应、提高绿色效率和服务生态系统为发展目标,以深化产业分工为核心手段,建立系统驱动机制,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新动力、加强集聚效应、释放服务红利三个方面促进产业分工深化,形成创新驱动-集聚驱动-服务驱动三维驱动机制,充分发挥多引擎驱动的协同作用,促进粮食产业发展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集聚化驱动;服务化驱动;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
1.3.2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评价研究
1.3.3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1.3.4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突破对策研究
1.3.5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逻辑起点
2.1 概念界定
2.1.1 粮食产业
2.1.2 高质量发展
2.1.3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2.2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形成逻辑
2.2.1 历史逻辑:马克思“商品二重性”与“生产方式变革”新发展观
2.2.2 经济逻辑:环境外部性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2.2.3 现实逻辑:产业结构转换的“鲍莫尔陷阱”
2.3 逻辑起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
2.3.1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的底层逻辑
2.3.2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构建:产业分工视角
2.4 结论与启示
第3章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分析
3.1 典型化事实:粮食供给效率的动态演化
3.1.1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3.1.2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化特征
3.2 实证设计
3.2.1 模型构建
3.2.2 变量选取
3.2.3 数据说明
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3.1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路径分析
3.3.2 地区异质性分析
3.3.3 不同发展阶段异质性分析
3.3.4 稳健性分析
3.4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路径
3.4.1 基本手段:加快要素质量升级
3.4.2 有效途径:优化要素配置结构
3.4.3 必要条件:完善产业政策设计
3.4.4 核心动力:强化科技创新能力
3.5 结论与启示
第4章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集聚化驱动机制分析
4.1 典型化事实:粮食绿色生产效率的动态演化
4.1.1 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4.1.2 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化特征
4.2 产业集聚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
4.3 实证设计
4.3.1 模型构建
4.3.2 变量选取
4.3.3 数据说明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1 动态面板回归分析
4.4.2 内生性分析
4.4.3 地区异质性分析
4.4.4 中介机制检验
4.4.5 稳健性分析
4.5 结论与启示
第5章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化驱动机制分析
5.1 典型化事实:粮食产业生态系统服务水平的动态演化
5.1.1 粮食产业生态系统服务水平的测算
5.1.2 粮食产业生态系统服务水平的动态演化特征
5.2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化驱动机制分析:空间分异视角
5.2.1 农业服务化影响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供求机制分析
5.2.2 实证设计
5.2.3 供给侧机制检验结果与分析
5.2.4 需求侧机制检验结果与分析
5.3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化驱动机制分析:空间互动视角
5.3.1 农业服务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作用机制分析
5.3.2 实证设计
5.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 结论与启示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促进产业内分工深化,激活创新动力
6.2.2 推动产业空间分工深化,强化集聚效应
6.2.3 推进产业间分工深化,释放“服务化红利”
参考文献
[1]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机制分析——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化视角[J]. 高维龙,李士梅,胡续楠. 当代经济管理. 2021(11)
[2]农业服务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J]. 高维龙,李士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3]农业服务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J]. 高维龙.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1(03)
[4]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的困境及高质量发展路径[J]. 汪恭礼.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3)
[5]行动选择与农业规模经营效率——以自主经营型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案例[J]. 王星,宁小卫.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6]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现代化发展效率评价——基于超效率DEA与综合熵值法的联合分析[J]. 田野,黄进,安敏. 农业经济问题. 2021(03)
[7]农村人口老龄化效应下农业生态效率的变化[J]. 李露,徐维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8]产业集聚驱动粮食高质量发展机制[J]. 高维龙.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9]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接续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第三届乡村振兴论坛综述[J]. 尹琴,郑瑞强,戴志强.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1(01)
[10]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优先发展[J]. 王芳,曾令秋. 财经科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