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论文范文

2022-05-09 11:10 1152 浏览

摘要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一、选题依据1

二、研究意义2

三、相关概念界定3

四、文献综述4

(一)关于幼儿数学教育的相关研究4

(二)关于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相关研究8

(三)关于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相关研究9

(四)对相关文献的评述10

第二章研究设计12

一、研究问题12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12

三、行动研究法12

(一)行动研究法12

(二)行动研究主体的确定13

(三)行动资料的收集方法13

(四)幼儿数学认知水平和数学学习兴趣的测量工具14

(五)资料编码15

四、研究流程15

(一)研究的准备阶段15

(二)研究的实施阶段15

(三)研究的总结阶段16

第三章中班幼儿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行动研究过程17

一、现状问题的诊断与原因分析17

(一)现状问题的表现17

(二)现状问题的原因分析20

二、行动研究方案的设计23

(一)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24

(二)方案设计的具体过程25

三、行动研究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32

(一)入园环节数学教育渗透的实践与反思32

(二)盥洗、如厕环节数学教育渗透的实践与反思36

(三)餐点环节数学教育渗透的实践与反思42

(四)饮水环节数学教育渗透的实践与反思48

(五)午睡环节数学教育渗透的实践与反思53

(六)离园环节数学教育渗透的实践与反思57

四、行动研究方案实施效果的分析与讨论62

(一)行动研究方案的实施效果分析62

(二)行动研究实施效果的作用机制讨论65

第四章研究结论与建议67

一、研究结论67

二、教育建议71

三、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74

参考文献75

致谢77

附录78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基于幼儿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首先,生活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从时间上来说,生活活动是一日生活中占时最长的活动,有学者对广东省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生活活动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占比高达25.9%,高于其他活动在一日生活中的占比。①从内容上来说,生活活动包括入园、饮水、盥洗、餐点等常规性活动,幼儿从入园签到开始就在开展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运动等不同活动之间转换的环节也都会进行生活活动,所以生活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一日生活的始终。

其次,生活活动蕴含丰富的数学知识。幼儿园中的每个生活环节都和数学息息相关。例如,入园环节中幼儿数签到牌、摆水杯,涉及了计数、方位和序数知识;饮水环节中按规定量倒水、按学号拿杯子,涉及了量和数字;盥洗如厕环节中幼儿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叠毛巾,涉及了序数S和图形知识等等。如果教师能够抓住生活活动中进行数学教育渗透的契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生活常规的同时让幼儿从数学的角度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无形中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最后,从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是幼儿数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数学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它描述的不是事物本身的特点,而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幼儿从入园开始就在开展生活活动,并且每天重复,幼儿能够通过生活活动积累大量的关于数的经验,有助于幼儿在脑海中建构抽象的数。当教师把儿童的数学学习放在真实自然的生活环境中时,对于幼儿而言是轻松而愉快的学习,也能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

(二)基于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自从《纲要》颁布以来,有关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研究越来越多,生活化的理念逐渐受到幼儿教师的认可,数学教育实践也开始将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但在实践中,研究者发现,幼儿教师虽然开始重视数学与生活的结合,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们也基本只做到了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部分生活化”,对于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据更大比重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等活动却视而不见。此外,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只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作为教学活动的导入环节,而接下来的活动过程依旧是常规的数学知识教学,并没有真正实现数学教育的生活化。因此,本文以生活活动为切入点,尝试研究数学教育渗透的相关问题,试图为这一现象提供一些解决措施。

(三)基于本人的研究兴趣

一方面,研究者在本科期间就对数学教育领域有了一定的研究兴趣,同时也留意到目前幼儿教育市场上存在着像“幼儿算数班”等所谓的早教班,他们将幼儿数学仅仅理解为数数和算术,对幼儿发展及其重要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却一概不提。因此,研究者在选题的时候决定聚焦于幼儿数学教育领域。

另一方面,在幼儿园实习期间,研究者发现幼儿教师只有在进行正式的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时才会涉及到数学教育,而在其他的活动中则很少提及。但是对于幼儿来说,一天中处于生活活动的时间是最多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那么“生活活动中是否可以渗透数学教育”“具体可以渗透哪些数学内容以及又该如何渗透”这些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好奇。因此,研究者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来了解幼儿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现状,并初步探讨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实施策略。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研究者在查阅“生活活动”、“幼儿数学教育渗透”等相关文献后发现,在提到数学教育时,已有研究更多聚焦于数学集体教学活动,而在提到数学教育渗透的时候,大多数文献主要是讨论如何在游戏、区域活动中渗透数学,很少有研究者聚焦于幼儿生活活动。因此,研究者以幼儿生活活动为载体开展数学教育渗透的行动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丰富数学教育渗透的相关理论内容,为进一步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实施数学教育渗透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二)实践意义

本研究从实际出发,对幼儿生活活动予以一定的关注,以Y幼儿园的中班为例,调查幼儿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现状,并与合作教师共同探究幼儿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可行性及运用策略,这也为一线教师在生活活动中进行数学教育的有效渗透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指导。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生活活动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研究者发现生活活动和一日生活环节这两大概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学者将生活活动视为幼儿一日生活环节的组成部分,是幼儿从入园到离园整个过程中除了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和运动以外的日常生活。如杨磊(2000)认为幼儿园生活活动主要指幼儿入园、进餐、喝水、盥洗、入厕、睡眠、离园等活动。①李奕(2011)指出生活活动包括来园、晨间、盥洗、喝水、进餐、入厕、睡眠、散步、日常劳动、离园等常规性活动。②任清兵(2014)在S幼儿园的实践中将生活活动分为进餐活动、如厕、盥洗、整理活动和午睡活动。③也有学者提出生活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活活动等同于一日生活环节,如曹婷(2017)指出广义的生活环节是幼儿从入园到离园之间所经历的所有活动,而狭义的生活环节特指一日生活中的生活活动。④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认为生活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入园、饮水、盥洗、餐点、睡眠、如厕、离园这七大部分。

(二)幼儿数学教育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逻辑性、抽象性和应用性,数学教育则是帮助人们了解大千世界中存在的逻辑关系的一门学科,而幼儿数学教育是一门关于幼儿数学学习与教学的学科。⑤黄瑾(2007)对幼儿数学教育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她认为幼儿数学教育是指在成人直接或间接引导下通过其自身活动对客观世界中的数学知识进行主动探究的过程;是幼儿积累大量数学方面的感性经验,主动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学习简单的数学方法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发展幼儿好奇心、探究欲,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⑥

在本研究中,幼儿数学教育主要指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感知、观察、体验以及探究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知识,构建相关数学概念,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过程。

(三)渗透

在《新华词典》中,“渗透”有三种含义。一是指纯溶剂或稀溶液中的溶剂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或浓溶液扩散的现象;二是指流体从物体的细小空隙中透过;三是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另一种事物或势力的过程。①

在本研究中,渗透是指教师带领幼儿发现生活活动中的数学,并将数学教育内容巧妙融于幼儿的生活活动中,是一种非正式的学习形式。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幼儿数学教育的相关研究

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研究者发现关于幼儿数学教育的研究比较多,整理分析后,最终选取与本研究相关度较高的几个方面,具体包括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

1.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研究

已有文献主要对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结构上,幼儿数学教育目标可以划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在横向的角度上可以将内容划分为教育基本内容、儿童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内容三个方面。从纵向角度来看,又可以将其划分为数学教育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个层面。在内容上,自《纲要》出台以来,幼儿数学教育目标更倾向于数学兴趣的培养和与生活的联系,更注重数学的实用性,并鼓励幼儿尝试运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幼儿数学教育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从横向来看,可以按教育基本内容、儿童身心发展、数学教育内容这三个方面进行划分。具体来说,从教育的基本内容来划分主要指从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等方面提出要求;从儿童身心发展角度划分是指从儿童的认识、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等方面提出教育目标;从数学教育内容划分是指从量的认识、分类和排序等方面提出数学教育的具体要求。幼儿数学教育目标从纵向来看又可以分为数学教育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个不同的层次。②幼儿数学教育总目标是由国家纲领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共同制定。《纲要》明确规定了科学领域的总目标,其中第四条“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是数学教育的总目标。①梅纳新(2012)依据科学领域目标中蕴含的主要价值取向将幼儿数学教育总目标具体规为以下四条:培养幼儿对数学的情感、态度;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幼儿认知能力;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操作材料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②《指南》对幼儿数学教育提出了三条总目标,即“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及“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③年龄阶段目标是指大中小班幼儿在一年内的发展目标,张慧和(2000)

④、张俊(2004)⑤等人也都在书中作了概括和总结。而数学教育活动目标是指教

师在开展数学教育活动之前,根据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并结合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特点来制定的目标。⑥此外,幼儿数学教育目标横向和纵向的划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李莹莹(2014)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三级目标都可以从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动作技能三方面展开,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⑦

2.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研究

幼儿数学教育内容既是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载体,也是教师从事数学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在本研究中,更是为教师从生活活动中选取数学教育渗透内容提供了具体参考。

(1)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范围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学者们对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范围有较为统一的界定,主要可以概括为数与运算、比较与测量、集合与模式、几何与空间这四大类。

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相关著作中,学者对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范围给出了明确界定。金浩(2000)将幼儿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感知集合、10以内的数概念、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量的比较及自然测量、认识几何图形、空间和时间,同时也总结了大中小班的数学教育内容。⑧林泳海、徐宝良(2015)觉得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应该包括数与运算、几何图形和空间概念、数学的式样与逻辑推理、时间观念、朴素概率和小统计、数学测量活动、数学应用与问题解决、数学语言与交流这几个方面。⑨关业刚(2017)指出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分类、对应、排序、统计、数的概念及其运算、量的概念、自然测量、空间概念、数学逻辑关系,并对逻辑关系作了具体罗列。

幼儿数学核心概念和核心经验从幼儿的角度将数学教育内容作了具体划分。美国埃里克森儿童发展研究生院早期数学教育项目最早提出了数学核心概念,并将其分为集合、数感、数数、数运算、模式、测量、数据分析、空间关系和图形这九大板块,共26条核心概念。①黄瑾、田方(2015)也详细介绍了数学核心经验,并将数学内容分为四大主题:集合与模式、数概念与运算、比较与测量以及几何与空间,细分下来具体包括几何与分类、模式、计数、数符号、数运算、量的比较、测量、图形和空间方位这几个部分。②

我国学前教育纲领性文件也对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

《纲要》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量、形、时间和空间这五个部分。③《指南》在数学认知领域提出的内容主要侧重于数和形,这也是儿童早期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④

(2)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策略

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学者指出,在选择幼儿数学教育内容时,教师需要考虑是否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以及是否具有启蒙性和探索性等等。

李臻(1995)指出教师在选择数学教育内容时需要考虑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即教师应选择那些让幼儿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又带有一定挑战性的数学知识和技能。⑤田兴江(2013)在教育建议中提到对于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其是否具有启蒙性、探索性、生活性、系统性和均衡性。⑥周粮平(2003)指出教师在选择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时要淡化概念,多选择一些简单但实用性强的数学教育内容,例如,统计一月的阴天、雨天。⑦姚伟、徐明泽(2009)提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应贴近或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符合幼儿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

3.幼儿数学教育的途径研究

幼儿数学教育的途径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和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生活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属于后者。

李培美(1998)在开展“幼儿数学结合式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几种数学教学方法:集体教学和分组活动相结合;操作和讨论相结合;与各种活动中的数学教育相结合;与其他领域结合的综合数学活动。①后来各大相关著作中都将幼儿数学教育的实施途径分为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和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如黄瑾(2007)②、蔡旺庆(2017)③等人指出实施数学教育所采取的活动组织形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即教师组织或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幼儿参加的数学活动,包括教师预定的教学活动和幼儿自主选择的活动;二是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即渗透于其他教育活动和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渗透,其他各科教育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游戏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

4.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研究

根据已有的研究来看,学者们提出的幼儿数学教育方法大同小异,包括操作法、游戏法、比较法、探索法和讲解法等等,这也为本研究选取适宜的数学教育渗透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各个版本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或《幼儿数学教育》的著作中都对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做了归纳。林嘉绥、李丹玲(1994)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幼儿学的方法,具体有操作法、游戏法、比较法、启发探索法、讲解演示法、归纳演绎法。④黄瑾(2007)认为数学教学方法包括操作法、游戏法、比较法、讨论法、发现法、讲解演示法和寻找法。⑤王冬岩、文红欣(2012)指出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常用的方法有操作法、讨论法、比较法、启发探索法、讲解演示法、发现法和游戏法。⑥田颖辉等人(2015)将幼儿数学教育方法总结为三大类,即活动法、直观法和口授法,其中活动法包括操作法和游戏法,直观法包括观察法、演示与示范法、比较法和寻找法,口授法包括谈话与讨论法、讲解与讲述法。⑦

此外,也有学者会着重强调某一种幼儿数学教育方法的运用,如陆玲(1996)强调讨论法的运用,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讨论法让幼儿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⑧闫春花(2019)认为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利用适当的游戏方式来丰富数学教

学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⑨还有学者指出在不同的幼儿数学教育途径下适用的数学教育方法,如翁晶(2013)认为在开展数学集体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情境导入法、操作法、游戏法、演示法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关于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相关研究

1.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内涵研究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数学教育生活化是数学和生活相融合的过程,而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就是教师将数学知识和幼儿的生活相结合,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积累数学经验并且尝试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

林泳海(2004)认为幼儿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就是教师与幼儿随时抓住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中讨论和解决问题,以此增强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吴晓红(2005)指出数学教育生活化既包括“生活的数学化”,也包括“数学的生活化”,并分别从认知和方法论的角度具体解释了其内核,概括来说就是数学和生活两者相辅相成,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也是数学的归宿。③梅纳新(2016)提出数学教育生活化是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即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④杨小涵(2016)认为对于幼儿来说,数学教育生活化就是教师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帮助幼儿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鼓励幼儿利用数学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

2.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目前关于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实施途径和实施方法的研究大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教育基本要素出发,提出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可以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来开展;另一类是从生活环境、游戏等关键要素出发,具体阐述如何将数学融入这些要素中。

有的学者以教育的基本要素为切入点,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周粮平(2003)从教育目标、教育途径、教育内容三方面入手,强调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目标是让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实施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途径是将数学活动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并强调要从幼儿的生活中选择数学教育内容。⑥戈佳(2019)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教学材料和教育结果五个方面来谈论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途径,总结了三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即生活情境法、游戏情景法和操作实践法。①除此以外,也有学者从实施途径出发,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赖斯慧(2019)指出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有效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在生活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在主题活动中渗透数学、在其他领域中渗透数学以及引导幼儿将数学运用于生活中。

也有学者从环境、游戏等角度出发来探讨数学教育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贾娟(2009)③、张培(2009)④和黎革霞(2011)⑤等人通过创设良好的数学环境,在一日生活中加入数学元素,家园互动等教育途径来实施数学教育生活化。杜巧宁(2011)强调数学教育内容要和生活相融合,在操作中学习数学,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运用数学。⑥冒国英(2015)聚焦于幼儿所处的活动环境,她认为一方面要将数学环境生活化,即教师运用数学材料来进行环境创设;另一方面要将生活环境数学化,即教师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的现实场景学习数学。⑦王华(2020)在关于角色游戏的课题研究中发现当将数学融入角色游戏中时,更有助于幼儿实现数学和生活的对接,教师需要做的是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设置生活化的游戏目标以及提供生活化的游戏材料。⑧

(三)关于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相关研究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大量的研究都是以一日生活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在生活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具体涉及数学教育的渗透内容和渗透策略,其中关于渗透策略的文献会更多一点。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对生活活动和数学教育渗透进行深入探讨,还是以举例讲解为主。近年来,也有学者开始关注生活活动,并在生活活动中开展数学教育渗透的实证研究,从而对数学教育的渗透内容或渗透策略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但是就目前来看,此类研究较少且研究范围有限,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

大多数学者从一日生活的视角出发,对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现状和具体策略进行论述。吴霓雯等人(2020)对某市10所幼儿园11个大班的2个半日活动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幼儿园非正式数学学习活动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生活活动中数学学习活动发生频次较少且数学渗透内容较为单一。⑨薛文平(2006)指出教师要学会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来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例如散步时数一数花的数量,户外活动时说一说自己的位置等等。①王晓辉(2011)强调要将幼儿的数学学习融入生活,教师既要从生活中选择合适的数学教育渗透内容,也要将这些内容适时地渗透到幼儿的生活中去。②吴去贫

(2016)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在生活活动中投放相关数学材料,创设良好数学环境,开展数学小游戏以及敏锐捕捉数学教育契机来帮助幼儿感知数学概念,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③张勤芳(2017)指出小班数学教育应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教师既可以利用生活环境渗透数学,如引导幼儿感受皮球和手帕形状的不同,又可以利用生活环节本身来渗透数学,如午睡时引导幼儿数一数有多少张床。④

也有学者从生活活动本身出发,对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内容或策略进行探究。曹婷(2017)在长沙市某幼儿园大班开展生活环节数学学习内容的行动研究,最后梳理出大班幼儿生活环节适宜渗透的数学教育内容。⑤谭平(2018)以中班幼儿为例,将午点环节作为载体,采用行动研究法,在优化该园午点环节的基础上挖掘数学核心经验在中班幼儿午点环节渗透的实施原则和方法。⑥

(四)对相关文献的评述

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来看,幼儿数学教育相关研究比较丰富,阐述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以及方法,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相关研究主要从内涵、途径等方面入手,从中可以发现,在生活活动中实施数学教育渗透也是数学教育生活化的一方面,也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在查阅“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相关文献资料时,研究者发现很多文献资料虽然都在强调数学教育融入幼儿生活的重要性,并且也举例讲解如何在餐点、午睡等环节进行数学教育渗透,但大部分研究主要是以一日生活或者日常生活为切入点来谈论数学教育,内容比较宽泛,更多只是简单提及了渗透内容和渗透策略。真正对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较少,目前只有两篇文献分别对大班幼儿生活环节中适宜渗透的数学教育内容和中班幼儿午点环节的数学教育渗透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缺乏对生活活动中数学渗透策略的实证研究。

鉴于此,本研究将以中班为例,重点探讨在生活活动中进行数学教育渗透的可行性以及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方式是否会对幼儿产生正向的影响,并在实践过程中与合作老师一起探讨数学教育渗透的内容和实施策略。

一、研究问题

(一)探究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二)探讨在生活活动中实施数学教育渗透的可行性和对幼儿的影响;

(三)探讨中班幼儿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一)上海市Y幼儿园

本次研究选择上海市某公立幼儿园的中二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Y幼儿园创建于1999年,办园历史悠久,是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园理念的指引下,积极为幼儿营造生态和谐的成长大环境,强化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培养会想、会说、会做、会表演的“四慧”幼儿。研究者在本园实习了三个月,因此对幼儿一日生活的安排和教师的情况都较为了解,这也为研究者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便利。

(二)中二班幼儿

Y幼儿园中共有3个中班,中二班是此次研究的实践班级,该班有32名幼儿,其中男孩16名,女孩16名,主班教师2名,保育教师1名。进行本次行动研究前,研究者就协助两位教师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并对幼儿进行持续性观察,这也为后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行动研究法

(一)行动研究法

王坚红在《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书中提出:“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是在总目标的指引下,经历预诊、提出问题、收集与讨论信息、拟定具体计划、行动(实施计划)、评价总结和再诊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并在整体上形成多重反馈循环体系的过程。”

本研究运用行动研究法,在探讨中班上学期生活活动中适宜渗透的数学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制定数学教育渗透方案。研究者在行动研究实施前后对实验对象的数学认知水平和数学兴趣进行前后测,以了解实验对象在实践前后的成长变化。在研究实施过程中,采取计划-行动-反思-再计划-再行动-再反思的循环方式,以发现实施数学教育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二)行动研究主体的确定

1.合作教师

根据研究需要,研究者确定中二班的H教师和S教师为合作教师。H教师已在Y园工作9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幼儿数学教育有独到的见解,S教师教龄5年,理论基础扎实,擅长数学集体活动的教学,对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两位教师都是此次行动研究的主要实施者,和研究者一起探讨数学教育渗透的具体内容和策略并进行实施,每一次实践探索结束后也会一起讨论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给予最新反馈。

教育硕士论文怎么写


2.研究者

在本研究中,笔者即为研究者,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有过多次实习经历,有着较为丰富的一线幼儿教师的实践经验,对于幼儿生活活动的常规和管理都是比较熟悉的。此外,笔者从本科开始就对幼儿数学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也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书籍,为本文的撰写奠定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胜任了多重角色,既是研究计划的计划者,也是行动方案的制定者和协助实施者之一。

(三)行动资料的收集方法

1.观察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是观察者,中二班的合作教师和幼儿是观察对象,根据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分为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本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观察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观察:在行动研究前期,为了解中班幼儿生活活动的现状,研究者对中二班幼儿的生活活动进行非参与式观察,研究者根据量表上的内容让幼儿进行操作类游戏,在此过程中观察幼儿数学认知和数学兴趣两方面的水平来进行前测。在行动研究中,研究者参与式观察幼儿在研究实施过程中语言、行为、态度等方面的变化,并通过摄像机、手机等设备进行记录。在行动研究结束后,研究者再次对幼儿进行后测来考察行动研究是否有效。

2.访谈法本研究中的访谈可以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在研究前期,研究者对Y园所有中班教师进行一次正式访谈,了解Y园目前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现状及原因;其次,在每一次实践结束以后对合作教师进行非正式访谈,主要是为了了解教师对于此次研究的看法、收获以及发现的问题,为后期的总结反思阶段做准备;最后,在行动研究结束后对合作教师就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情况进行非正式访谈,以便于检验行动研究的效果。

3.问卷调查法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是Y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研究者参考谭平在《中班幼儿午点环节中数学核心经验渗透的研究——以成都市X幼儿园为例》中教师版问卷调查,编制了《关于幼儿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现状的教师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幼儿教师对“生活活动”“数学教育”相关内容的了解,教师对生活活动数学教育渗透的看法,以及教师在生生活动中进行数学教育渗透的具体策略等等。

(四)幼儿数学认知水平和数学学习兴趣的测量工具

研究者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引用了学者许玲研究中的《中班幼儿数学素养测试表》①,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部分数学认知维度的测量,增加的操作游戏均来自黄瑾《学前儿童数学学习和发展核心经验》和张俊《幼儿园数学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两本书中,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对部分操作游戏进行了修改。因此,修改后的量表依旧包含数学认知发展水平和数学学习兴趣两方面,其中,数学认知发展水平分为集合与模式、数概念与运算、比较与测量、图形与空间四大维度,共有分类、模式、计数、数符号、数运算、测量、比较、图形和空间9类,对应的操作游戏分别是:玩糖果、越长越大的毛毛虫、听声音数糖、分饼干、我们凑在一起、量量手臂有多长、排排队、三角形拼板、我的东西在哪里。而关于数学学习兴趣的测试题依旧保留了原量表的11道题目,通过向幼儿提问的方式来获得测试结果。

本研究选择Y幼儿园中二班为实验班,在该班各大生活环节中进行数学教育渗透的行动研究。为了检验幼儿数学认知发展水平和数学兴趣在实施研究前后产生的变化,在行动研究前,研究者采用该量表对幼儿进行前测,以收集幼儿当前数学认知水平和数学学习兴趣的数据,行动研究结束后,以同样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后测,以便获得后测数据。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在中班幼儿生活活动中实施数学教育渗透具有可行性,既有助于幼儿数学认知水平和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也有助于幼儿生活活动的有序开展

研究者发现在中班幼儿生活活动中进行数学教育渗透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实验班幼儿前后测数学认知水平和数学兴趣的得分表明实验班幼儿后测的结果优于前测。这些数据与研究者和合作教师在幼儿生活活动中观察到的非常吻合, 都表明了在中班幼儿生活活动实施数学教育渗透能有效提高中班幼儿的数学认知水平和数学兴趣。同时,研究者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在生活环节实施的数学教育渗透反过来也能够促进生活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中班幼儿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在行动研究实施过程中,研究者发现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效果与实施者的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密切相关。在实施前,研究者需选择合适的数学教育渗透内容;在实施过程中,研究者需把握适宜的数学教育渗透时机,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选择有效的数学教育渗透方式和策略。因此,研究者将从数学教育的渗透内容、渗透时机以及渗透方式和策略三方面对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有效策略进行具体阐述。

1.选择合适的数学教育渗透内容

选择适宜的数学教育渗透内容,这是实践活动开展的首要前提,其最先决定了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选择数学教育的渗透内容:

(1)与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相适宜

这里的数学教育目标有三层含义,由大到小依次来说分别是幼儿数学教育总目标、各年龄段幼儿数学教育目标和本班幼儿本学期数活动的教育目标。首先, 数学渗透内容的选择必须满足我国纲领性文件对于幼儿数学教育的总的要求,即感知数学逻辑关系和感受数学的有趣、有用。其次,数学教育渗透内容的选择也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数学教育目标,以本研究选择的年龄段为例,中班幼儿的

数学教育目标主要有认识 10 以内的数字,认识长方形、梯形;根据事物的特征进行多层分类等等。最后,选择数学教育渗透内容还需满足本班幼儿本学期数学学习的目标,学期目标是参考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学习情况来制定的,如实践班级在本学期的学期计划中提到的关于数学的目标是“学

习并识别数字,并结合日常生活,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数概念”,可见还是比较强调数,行动小组在此基础上也加入了其他的数学教育渗透内容,既保证了学期计划的达成,也拓展了本学期的数学教育内容。

(2)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数学教育渗透内容的选择也需要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即在幼儿已有经验水平的基础上选择带有一定挑战性的数学知识或技能,因此,教师制定本班幼儿数学教育渗透方案时应基于幼儿的基础来选择更高水平的数学教育渗透内容。在本研究中,教师分别让幼儿在盥洗环节和离园环节中进行分组排队,渗透学习分类知识,但不同的是,在盥洗如厕环节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让幼儿初步学习分类,在离园环节中教师考虑到幼儿已经有了分类的基础,因此开始让幼儿接触更高水平的多层分类。

(3)与集体教学活动相联系

生活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内容不仅仅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数学教育目标和内容来制定,更主要的是要和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其中也包括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操作经验。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和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是相互投射、相互延伸的关系,教师既可以将适宜的集体教学活动内容放到生活活动中去强化和巩固,也可以将渗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生成集体教学活动来让幼儿更加系统化地理解某个数学概念。在入园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测量植物来让幼儿初步学习测量技巧,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发现幼儿遇到的问题比较多也比较集中,因此,合作教师就提议可以基于这部分内容开展集体教学,通过更为系统地讲解和练习来帮助幼儿掌握测量技巧。

(4)与生活活动相融合

数学教育渗透内容的选择需要和生活活动相结合,而不是为了在生活活动中渗透数学而强行加入数学活动。在午睡环节的实践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把手放在身体的两边”以及“头朝上,朝向天花板”等等,这样的一些数学语言在帮助幼儿纠正错误睡姿的同时也渗透了方位知识。在饮水环节的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每次喝水倒“半杯水”的量来让幼儿渗透学习量的知识。

2.把握适当的数学教育渗透时机

回顾研究过程,研究者发现数学教育的渗透也是需要讲究时机的,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把握:

(1)敏锐捕捉生活活动中的数学元素,及时实施随机渗透教育

对于本研究而言,教师每次都是在较为完备的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开展实践, 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突发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适宜的数学教育渗透时机,因此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反应进行随机教育,这是最能体现幼儿教师教育机智的时刻。例如,在离园环节,教师引导幼儿使用纸盒测量身高,以此来让幼儿渗透学习测量技巧,在实施过程中,起初幼儿将盒子横放来进行身高测量, 教师注意到有个别幼儿尝试把纸盒竖起来放后,不仅没有制止,反而借此机会开展起随机教育,引导他继续叠加,最后还让全体幼儿一起数一数纸盒竖起来放和横着放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并鼓励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竖起来放纸盒用的少,横着放纸盒用得多。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研究者参与的数学教育渗透过程中,班级教师可能无法在每次实践前都设计好完备的数学教育渗透方案,所以随机教育反而可能是常态。因此教师应留心观察幼儿的生活,运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发现生活活动中的教育契机,进行随机的数学教育渗透。

(2)时刻关注幼儿的需要和兴趣,选择适宜的渗透时机

教师在生活活动中实施数学教育渗透时,应以幼儿为主体,时刻关注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当幼儿兴趣不高或者当下状态不适合进行数学教育渗透时,教师就不宜将数学知识强加给幼儿,以免幼儿产生抵触情绪,反而不利于幼儿的数学学习。在本研究的离园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分组分类时遇到一位幼儿处于情绪比较低落的状态,教师先进行简单安慰,让幼儿在一旁观看,并没有强行进行数学教育渗透。对于该幼儿来说,在当下的情境中,她的情感需求远远大于对数学的需要,并且数学学习兴趣也不高,并不是一个数学教育渗透的良好时机。

3.采用有效的数学教育渗透方式和策略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数学教育渗透方式和策略,以此来更好地进行数学教育渗透,研究者回顾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总结了以下几点内容:

(1)巧妙设置班级管理员

随着中班幼儿自主性、自理能力的不断增强,班级很多的事情教师都会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做,班级管理员的设置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幼儿积极动起来,在参与和执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主动内化数学教育的相关知识,同时,当幼儿对班级管理员的任务要求较为熟悉且能较好完成时,教师就可以把主要的精力放到指导个别有需要的幼儿上。如研究者所在的实验班就设置了“喝水协管员”、“餐厅小助手”、“厕所协管员”等等,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然就会用到数概念与数运算的相关内容。其中,“厕所协管员”负责让幼儿分批进入盥洗室和监督幼儿正确叠毛巾,渗透了分类和图形知识;“喝水协管员”负责维持饮水环节的秩序,渗透了方位知识;“餐厅小助手”监督幼儿按规定数量拿取食物和确认幼儿是否把牛奶全部喝光,渗透了数和方位知识。

(2)灵活运用数学小游戏

中班幼儿更加活动好动,更喜欢玩,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因此生活活动中数学游戏情节的设置更能引发幼儿的兴趣,幼儿在习得和运用数学教育知识的同时也能自主地去完成生活活动的常规。如,在本次研究的入园环节中,教师设计了《找找这是谁》、《这是谁的水杯》两个小游戏,幼儿一开始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游戏,后来也会开始自主游戏,在行动研究的后期,幼儿也衍生出了新的玩法,这同时也完美解决了幼儿消极等待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小游戏的设计应该是依托于生活活动,要与生活活动常规紧密结合,利用游戏本身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生活常规活动或者解决生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与生活活动完全分离开来。研究者认为在生活活动中单独进行、与生活活动完全脱离开来的数学小游戏在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生活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

(3)创设含有数学标识内容的环境

创设含有数学标识内容的环境主要指在幼儿原来的环境创设中加入数学元素或者根据需要生成与数学教育相关的环创,这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相关的数学核心经验。如,盥洗室的“七步洗手法”,渗透数字、序数等内容;饮水区的“水量适宜图”和分流箭头,渗透量和空间方位等内容;餐点环节的“学号贴”,渗透数符号等内容。

以上说的都是静态的环境创设,也有动态的环境创设,即能与幼儿进行互动的环境创设。比如,在餐点环节中,行动小组设置的冠军盘、亚军盘和哭脸盘, 幼儿就可以和他进行互动。此外,在已有的环境创设的基础上,教师也可根据需要与幼儿共同创设新的环境标识。

(4)顺应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和集体教育活动同时面向所有幼儿有所不同的是,教师在每次实践过程中都只能指导个别幼儿,一时间无法兼顾所有幼儿,因此,教师反而会更关注幼儿个体本身的差异,意识到每位幼儿的发展速度、认知风格都是不尽相同的。

(5)善于运用准确和精炼的数学引导语言

皮亚杰把知识分为物理知识、逻辑-数理知识和社会知识,社会知识是社会传递而获得的知识,物理知识是有关于事物性质的知识,逻辑-数理知识说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儿童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本质上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逻辑知识的获得,是对事物关系的理解,因此教师就需要运用数学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理解数学。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数学语言是形象化的、具有逻辑性的,接近于自然语言的语言形式,是将专业的数学术语以幼儿可以接受的方式向幼儿提起。①比如在午睡环节,教师提醒幼儿要有正确的睡姿,“手放在两旁,头睡在枕头中间”等等,这些都是数学语言的运用。

需要指出的是,当教师需要和幼儿说明具体的位置时候,教师可以用“杯子在架子的第二层”、“扫把在桌子旁边”的数学语言代替“杯子在那里”“扫把在这里”这样的说法,可以将位置表达得更清楚和具体一些,一方面是让幼儿耳濡目染,学习这样的数学表达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幼儿巩固相关的数学概念。

二、教育建议

(一)针对教师方面的建议

1.教师要对在生活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有正确的认识

教师要意识到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是最高效、最经济一种学习方式。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连,在生活活动中开展数学教育渗透并不会给生活活动本身增加负担,相反,它能使生活活动的开展变得更加井然有序。例如,在盥洗如厕环节中, 教师鼓励做完四件事的幼儿说一说自己是第几名,这不仅帮助幼儿巩固了序数知识,也减少了幼儿的磨蹭行为,使得整个环节变得更加流畅和有趣。

2.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专业知识是影响幼儿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 为了在生活活动中有效进行数学教育渗透,教师提升数学教育知识和专业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教师需要明晰数学教育目标、内容和幼儿进行数学学习的关键经验, 储备数学教育专业知识。首先教师要清楚地知道数学学习的目标是什么,要明确幼儿的数学学习不是为了获得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总之,对于幼儿来说,数学不仅仅需要“学”,更需要“感受”。其次,教师要明确本年龄段幼儿数学学习的内容和关键经验,选择合适的数学教育内容进行渗透和教学。最后,教师应运用已有的数学学科知识、数学教学知识和幼儿发展知识判断幼儿目前的发展水平,探索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选择恰当的措施来帮助幼儿进行数学学习。

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具有反思意识,成为一名反思型的实践者。教师在生活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依旧需要在不断实践和不断反思中提出更为适当的措施, 从而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3.教师要注重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的自然渗透

生活活动具有整体性,在生活中渗透数学绝不是将生活和数学割裂开来,换句话说,不是在生活活动中突兀地将数学加进来,而是要将数学和生活活动融合起来。为此教师要认识到生活活动中的数学渗透并不会给生活活动本身和教师自身带来很多的工作量,相反,数学教育渗透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提升数学认知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而且也是有助于班级生活活动的有序展开。在本次实践活动中, 行动小组利用数学教育增加了幼儿的自主性,减少了幼儿的拖延行为,从而也给生活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促进和改变。在午餐环节中,幼儿根据吃完饭的次序将自己学号分别贴到冠军盘、亚军盘和哭脸盘上,在此过程中不仅能激励幼儿在规定时间内结束用餐,而且也能让幼儿达到数学学习的目的,如认识数字、感受序数等等。

强调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的自然渗透可以说就是要求教师把握教育的度,让生活和数学教育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教师在生活中带领幼儿去发现数学、探索数学,让幼儿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应用性,让幼儿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教师口中提到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数字 1 和数字 2”,而是真的存在于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为了保障生活活动中的数学教育的自然渗透,教师需要意识到无论是片面强调数学教育,还是片面强调生活活动都是不可取的。如果在生活活动中过分强调数学,从而导致生活活动时间延长或者导致教师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来让幼儿学习数学,那么这样的实践活动是很难长期开展下去,容易出现教师前期兴致昂扬地开展数学教育渗透活动,后期可能就会因为各种其他的事情而耽搁实践活动,从而导致幼儿的数学教育前后没有衔接起来,缺乏一致性,对于幼儿的数学学习十分不利。如果在生活活动过分强调生活本身,那么幼儿就会错失了大量的教育素材和教育时机,同样也不利于幼儿积累数学学习经验。

4.教师要和保育员沟通到位,保持步调一致

在实验班级中,两位合作教师一直是幼儿的主要教育者,而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清洁和护理,为了避免教育的不一致,保育员一般不参与幼儿的教育教学。但其实在生活活动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因此教师在实践中开展数学教育渗透时就需要提前和保育员进行沟通,和她讲明具体的数学教育渗透内容和策略,并说清楚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方便保育员理解和配合教学。在离园环节中的包肚子活动,教师在第一次行动研究中没有向保育员说清楚具体的数学教育渗透内容, 保育员就没有这样的数学教育渗透意识,后来沟通好以后,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二)针对幼儿园方面的建议

1.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数学学习环境

数学学习环境有两层含义,既指物质环境,也指人文环境。幼儿数学学习始于动作,幼儿能在摆弄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进行数学建构,从而获得相关的数学经验和数学概念,所以幼儿园应提供多样的、丰富的物质材料。由于本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活活动中,即入园、喝水、盥洗、餐点、睡眠、如厕、离园这七大部分, 并且这七大部分中涉及游戏和运动的部分均没有归在生活活动中,如在入园环节中,幼儿来园签到后就会开展户外活动,研究者将户外活动归为运动这一块,所以对于本研究而言,所需的物质材料暂且不是很多,很多都只需要教师制作就能完成,但也有其他研究将户外活动归在了来园环节,而户外活动中需要用到的物质材料就会比较多,所以幼儿园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对于幼儿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保障数学学习很重要的一部分。

而针对本研究来说,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生活活动中给幼儿提供数学学习的人文环境。当教师开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提醒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数时, 幼儿也会慢慢有这个意识。此外,教师也要多向幼儿提供尝试和试错的机会,意识到生活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幼儿进行探索的这一过程。

2.为幼儿教师提供学习和研讨的平台与机会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对于幼儿的学习至关重要,只有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教师才能选择合适的数学教育渗透内容,并能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针对性教育。因此,教师就有了以下两方面的要求和任务:一方面是熟知每个年龄阶段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核心经验;另一方面是能够将生活活动和数学教育完美融合,在生活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进行数学的自然渗透。针对前者,除了教师可以利用下班时间多进行自主学习以外,幼儿园也可以组织全体教师研读《纲要》、《指南》等纲领性文件以及与数学教育渗透相关的书籍与论文,再定期分享读书心得,以此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针对后者, 幼儿园不仅可以多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如聆听专家讲座、参与省市级研究课题等,还可以组织相关的研究团队,进行生活活动中数学教育渗透的课题研究,以此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3.加强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的含义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在本研究中,具体是指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分别在家庭生活和幼儿园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研究者认为“家庭生活” 有其更广泛的含义,即指家长和幼儿相处的时间,地点不仅仅局限于家中,也可以是在小区里、在超市里等等,其旨在希望家长不仅在家庭生活中担起教育者的责任,在社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也可以引导幼儿去发现和探索数学。

因此,作为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的发起者,幼儿园有以下两大任务:第一, 幼儿园要与家长积极沟通,及时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以此来为幼儿创设更适宜的数学教育环境,选择更合适的数学教育渗透内容;第二,幼儿园也要肩负起提升家长教育观念的重担,改变家长错误的数学教育理念,引导家长细心观察,利用周围生活中的非正式学习环境来进行数学教育渗透,将幼儿园中的生活活动与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和社会生活衔接起来。

三、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在开展行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与合作教师共同深入研读数学教育相关的理论书籍和论文,研讨适宜在中班生活活动中渗透的数学教育策略,在实验班级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行动研究,并通过与合作教师的深入反思,幼儿、合作教师和研究者在此过程中都有所成长。但是由于研究者自身精力和理论水平有限, 本研究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透过这些不足也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一)本研究的不足

本次行动研究还有很多不足,研究者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本研究没有选取对照班级,因此无法排除前后测数据的变化是否是因为幼儿的自我发展或者是教师的教学活动所导致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的可信性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二,由于研究者的时间精力有限,只选取了上海市的一所幼儿园的一个中班开展研究,研究对象有限,没有在全园的中班开展起来,因此也不利于全面探讨中班幼儿生活活动中进行数学教育渗透的策略。

(二)本研究的进一步工作展望

第一,可以选取一个对照班级进行前后测,将实验班的前后测结果与对照班进行对比,以此来进一步证明行动研究的效果。

第二,可以在中班多选取几个班级同时开展生活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研究,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可以使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


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暂无资料
相关内容
  • 教育学本科论文题目
    1. 虚拟现实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研究2. 人工智能驱动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探讨3.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策略4. 多元文化教育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5. 游戏化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效果分析6. 翻转课堂模式在农村中学的实践与挑战7. 情感教育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8. 环境教育对青少年环保意识的培养9. 大数据背景下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10. 线上协作学习对学生社交技
  • 汉语言文学论文选题
    1. 《红楼梦》中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形成及其社会意义研究2.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智慧形象的塑造与影响3. 《西游记》孙悟空形象的多重寓意分析4. 《水浒传》中的侠义精神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5. 《红楼梦》女性角色的命运与封建礼教的关系探讨6. 《三国演义》对历史事件的文学改编与真实史实比较7. 《西游记》中道教与佛教思想的融合及体现8. 《水浒传》人物绰号的语言艺术与文
  • 开放教育资源(OER)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作用
    论文题目开放教育资源(OER)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作用论文三级提纲框架摘要简要概述开放教育资源的定义和发展,阐述其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和主要结论。第1章 引言1.1 研究背景1.1.1 教育公平的概念与意义教育公平的内涵和重要性全球教育公平现状与挑战1.1.2 开放教育资源(OER)的兴起OER的定义与特点OER的发展历程和趋势1.1.3 OER与教育公平的关联
  • 教育硕士论文提纲:元宇宙技术对未来教育形态的影响分析
    论文题目:元宇宙技术对未来教育形态的影响分析论文三级提纲框架摘要简要概述元宇宙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教育领域可能产生的影响,阐明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和主要结论。第1章 引言1.1 研究背景1.1.1 元宇宙技术的兴起元宇宙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元宇宙技术的核心特征(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的融合)1.1.2 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传统教育模式面临的挑战教育信息化的
  • 教育学硕士论文提纲---教育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家庭、学校、社区协同教育研究
    论文题目:教育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家庭、学校、社区协同教育研究论文三级提纲框架摘要简要概述教育生态系统的概念和重要性,阐述家庭、学校、社区协同教育的必要性,提出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和主要结论。第1章 引言1.1 研究背景1.1.1 教育生态系统的兴起与发展教育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教育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征1.1.2 家庭、学校、社区协同教育的必要性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
相关推荐
热门内容
  • 东方甄选SWOT分析战略
    东方甄选是一家专注于高品质商品的电商平台。进行其SWOT分析可以帮助识别其内部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以及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以下是基于一般情况的东方甄选SWOT分析:优势(Strengths)品质保证:东方甄选可能注重商品的品质,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商品。精准定位:面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群体,定位清晰。品牌形象:可能建立了良好的品
  • 党史党建论文题目105个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历史考察,党史·党建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研究,党史·党建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的重要论述研究,党史·党建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思想研究,党史·党建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党史·党
  • 二十届三中全会论文范文
    题目: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摘要: 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战略部署。本文从全会的主要内容出发,探讨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分析全会提出的战略部署,包括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科技创新等。通过对这些战略措施的深入探讨,本文进一步提出经济
  • 数字经济论文好写题目推荐50个
    数字经济论文好写题目推荐50个1“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升级机遇、挑战和路径选择    2从数字经济看自由主义的局限性   3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4卖空机制如何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理论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    5数字巨头跨界扩张的竞争法挑战与应对    6数字经济下的杭州丝绸企业品牌营销转型升级研究   7数字时代推进共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论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论文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的工作成就和经验教训,明确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本文旨在深入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讨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全会提出的主要战略部署,包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化改革开放、全面
联系方式
  • 13384015218
  • 13384015218
  • hnks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