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7
浏览法治乡村建设视域下民俗习惯的治理功能研究
摘要:民俗习惯长期以来在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中有着特殊地位,其在规范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归属方面能够得到人们的内心确信和普遍认同,因此民俗习惯与国家制定法一同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规范,在乡村社会中有补充国家法律制度、价值导向和维护乡村稳定等治理功能,这些功能即使在现代法治国家建设中仍然不可或缺。法治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战略依据,法治乡村建设的阵地在乡村,因此法治乡村建设必须要以乡村作为任务开展的土壤。但在法治化建设的过程中民俗习惯也遭遇到多重困境,主要是民俗习惯与村民自治之间存在张力、民俗习惯与国家制度之间互动不足以及民俗陋习制约着法治乡村的发展等问题。对此,深入探讨民俗习惯治理功能在法治乡村建设中的完善路径,从多个方面调适民俗习惯在法治乡村建设中的治理功能,具体而言包括推动民俗习惯治理功能与村民自治的良好衔接,增进民俗习惯治理功能与国家法律制度的有效互动,通过法治方式规范民俗习惯治理功能,这对于顺利推进法治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民俗习惯;法治;自治;法治乡村;治理功能;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域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内容与目标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目标
第一章 民俗习惯与法治乡村建设基本理论
第一节 民俗习惯的基本释义
一、民俗习惯的内涵特征
二、民俗习惯与相关概念辨析
三、民俗习惯与法律的关系阐释
第二节 法治乡村建设与民俗习惯的内在关系
一、法治乡村建设基本内涵
二、法治乡村建设与民俗习惯的内在关联
第三节 民俗习惯在法治乡村建设中适用的理论依据
一、秩序价值理论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
三、法律多元主义理论
第二章 民俗习惯的社会治理功能
第一节 民俗习惯具有补充国家法律制度的功能
一、拾遗补缺:运用民俗习惯弥补立法缺失
二、法理兼施:适用民俗习惯缓解部分司法压力
三、理念多元:推动乡村治理模式创新
第二节 民俗习惯具有价值导向功能
一、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培育村民规则意识
三、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第三节 民俗习惯具有保障乡村稳定功能
一、维护乡村社会秩序
二、完善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机制
第三章 民俗习惯在法治乡村建设中的困境
第一节 民俗习惯与村民自治之间存在张力
一、民俗习惯与村规民约融合不足
二、民俗习惯在村民自治中重视不够
第二节 民俗习惯与国家法律制度之间互动不足
一、自治地方立法未积极吸纳民俗习惯
二、司法裁判中适用民俗习惯存在疏漏
三、民俗习惯适用的法治环境保障不足
第三节 民俗陋习制约法治乡村建设的发展
一、民俗陋习对法治理念的普及产生消极影响
二、民俗陋习的内容与国家制定法相矛盾
第四章 调适法治乡村建设中民俗习惯的治理功能
第一节 推动民俗习惯治理功能与村民自治的良好衔接
一、促进村规民约与当地优秀民俗习惯的有机结合
二、夯实民俗习惯在村民自治中的价值导向基础
第二节 增进民俗习惯与国家法律制度的有效互动
一、自治地方立法适度吸纳优秀民俗习惯
二、司法适用中借鉴民俗习惯的有益价值
三、从治理层面加大对民俗习惯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第三节 通过法治方式规范民俗习惯治理功能
一、革除陈规陋习以提升乡风文明
二、以法治理念优化民俗习惯治理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1]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J]. 张文显. 社会治理. 2021(09)
[2]法的渊源:一种新的分类法及其在中国语境中的运用[J]. 雷磊. 河北法学. 2021(11)
[3]法治乡村建设的战略任务与发展进路研究[J]. 彭澎.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1(05)
[4]开新与竞合:乡村振兴中依法治理的传统文化之维[J]. 刘康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8)
[5]法治乡村建设进程中“法治失灵”的生成与消解[J]. 王亚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1(05)
[6]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基于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典型案例分析[J]. 赵廷阳,张颖,李怡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7]“三治融合”视野下法治乡村建设的实践机理与理想图景——基于湖北宜都试点的讨论[J]. 朱政. 云南社会科学. 2021(02)
[8]民间规范在乡村治理中的法律适用[J]. 宋才发,刘洪源. 理论与评论. 2021(01)
[9]传统乡村文化与村民自治制度的有效衔接研究[J]. 肖志康,肖立国.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1(02)
[10]法理与政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探微[J]. 李龙,刘玄龙.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