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5
浏览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乡村建设中的文艺运动研究
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乡村建设问题日益受到社会主流话语的关注,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同阶层、不同政党按照各自理念和诉求,开展乡村建设运动,文艺运动成为这场空前的乡村改造运动中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就华北而言,1926—1936年,晏阳初主持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以定县为实验区,开展了长达十年的乡村建设实验,其中的文艺教育实验居于首要地位:一则用文艺作为传播知识的工具;二则研究并创造为大多数民众所需要的平民文艺。紧随其后的1937年,聂荣臻奉命开辟晋察冀边区,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后历时12年。期间,大批专业文艺工作者以及被动员起来的农民,以抗战和生产为主题创作了大量题材鲜明、体裁多样的乡村文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文艺运动。尽管两个运动时间相接、空间相合、内容与形式也颇多相似,但以往研究通常把二者各自视为特殊存在,置于独立的逻辑体系进行叙说。事实上,乡村文艺流变、文艺运动参与乡村建设、文艺大众化在乡村建设中得以实践以及从接受理论估量乡村文艺运动价值等角度,都为二者纳入一个关联整体进行研究提供了可能。论文设计正文五章及绪论、余论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以理清前人研究现状为基础,提出相关研究的三点不足:一是史料收集整理多且比较粗疏,缺乏学理性研究;二是政治视角与文化视角暧昧不清;三是割裂研究多,关联研究少,一体化研究几为空白。第一章从史料出发,沿着观念和实践两条线索,发掘并呈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乡村文艺运动的基本形态,比较二者在运动理路、组织化程度和文艺内容互文性三方面的异同。第二章在前述基础上,从继承与创造、普及与提高、改良与革命三个层面探讨华北乡村文艺运动的争论与走向,分析在知识话语、大众话语、传统话语和政治话语的相互纠缠中,乡村文艺运动表现出的多种含混不清的认识争议和实施焦虑。第三章引入南京国民政府的新生活运动作为参照,聚焦文艺运动主客体,提出并分析“被鄙薄”“被启蒙”“被动员”三种农民身份设定和“教养式”“投喂式”“养厨式”三种文艺家身份设定及其实践效果。第四章考察乡村文艺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延承关系,提出平教会定县乡村文艺运动由新文化转向新生活,晋察冀边区乡村文艺运动由新文化转向新政治,二者在不同路径上,部分地实现了五四新文化先驱者的理想,使得文艺大众化从呐喊走向实践。第五章以文艺大众化主潮为背景,从接受美学出发重新评价乡村文艺运动。同时从文艺家的下沉、文类体系的新变、文艺经典的形塑三方面解析乡村文艺地位提升的努力以及重写文学史的可能路径。余论部分观照华北乡村文艺的延续、当代乡村文艺新秩序、新痕迹,提出乡村振兴时代面前,我们仍然面临创造新的大众文艺的问题,即创造一种适应新的传播媒介,同时承担思想文化启蒙功能的农民文艺。全文致力于:还原历史面貌,补文学史叙述的不足,提高乡村文艺在主流文学史中的地位;探索华北乡村文艺史贯通方案,弥补二者割裂书写的缺憾,助力其形成独立的研究地位;揭示文艺规律,总结乡村文艺运行机制,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乡村文艺的政治性、人民性、群众性。核心观点是:华北乡村文艺自五四起由自发状态向有组织的运动状态变革,它是新文学的延伸,使文艺大众化从理想走向现实,承担了文化启蒙和动员功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乡村文艺运动构成了一条粗壮的发展线索,是新文学思潮中不可忽视的一支;乡村文艺是嵌入农民整体生活的一种文化共享形式,他在乡村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乡村文艺运动的华北模式是乡村文艺发展的正途,在当下的历史语境中仍有重新介入乡村建设的可能。
关键词:乡村文艺运动;乡村建设;平教会;晋察冀边区;文艺大众化;接受美学;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乡村文艺运动一体化书写的可能性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
第一章 华北乡村文艺运动的基本形态
第一节 观念形态:四大教育之首与精神武器
一、以文艺教育为首推行新民教育
二、以乡村文艺为精神武器开展民众政治动员
第二节 实践形态:组织建设与文艺工作的合力推进
一、鼎足政策推进多样态文艺教育
二、强力组织推进立体式文艺创演
第三节 相通与相异:乡村文艺运动基本形态比较
一、运动理路:理念性实验与政策性落实
二、组织化程度:组织架构的脆弱与稳固
三、文艺内容的互文性:扁平关联与立体交互
第二章 华北乡村文艺运动的争论与走向
第一节 继承与创造:传统立场与现代立场
一、秧歌戏和秧歌舞:根深蒂固的民间文艺资源
二、秧歌戏的亲疏变调
三、秧歌舞的用弃之争
第二节 普及与提高:大众立场与艺术立场
一、中外名著:“背包”里的核心文艺资源
二、作为艺术实验的农民新剧
三、“艺术至上主义”及其“演大戏”问题
第三节 改良与革命:民族立场与阶级立场
一、主义问题:与生俱来的不解之缘
二、“定县主义”的设限与破界
三、“三民主义现实主义”的双重局限
第三章 华北乡村文艺运动主客体的身份设定及实践
第一节 从启蒙到动员:农民的身份设定及实践
一、被鄙薄的农民
二、被启蒙的农民
三、被动员的农民
第二节 从创作者到工作者:文艺家的身份设定及实践
一、“教养式”独裁者
二、“投喂式”主导者及其调适
三、“养厨式”引导者及其调适
第三节 《过渡》创演主体的历史存在方式
一、无意义消遣到有意义教化
二、“三种力”的培植
三、平教会知识分子的身份自喻
第四节 《穷人乐》创作主体的历史存在理路
一、《晋察冀日报》中的《穷人乐》
二、专业剧团自我话语中的《穷人乐》
三、专业剧团何以在《穷人乐》中“隐身”
第四章 从理想走向现实的文艺大众化
第一节 文艺大众化从呐喊到行动
一、“下乡去”口号的落空
二、文艺“下乡去”的先行者
三、乡村文艺深度介入历史
第二节 从新文化到新生活
一、凄苦颓靡的乡村生活
二、现代文明生活的培育
三、文明的新生活及其限度
第三节 从新文化到新政治
一、翻心:情感叙事以颠覆意识形态
二、翻身:英模叙事以重构农民权利
三、翻天:狂欢叙事以兴建民主政治
第五章 文艺大众化主潮下的乡村文艺运动评估
第一节 从接受美学看乡村文艺运动
一、回归马克思主义接受美学
二、接受美学观照下的乡村文艺运动
三、一元化审美主导
第二节 乡村文艺地位提升的努力
一、文艺家的下沉
二、文类体系的新变
三、文艺经典的形塑
余论 重启乡村文艺运动的可能性
第一节 华北乡村文艺的延续
第二节 短视频主导下的乡村文艺秩序新变
第三节 重启乡村文艺运动是否可能
参考文献
[1]稀缺、数字赋权与农村文化生活新秩序——基于农民热衷观看短视频的田野调查[J]. 刘天元,王志章. 中国农村观察. 2021(03)
[2]《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选刊[J]. 王德威. 小说评论. 2021(03)
[3]隐形的权威:“十七年”文学中的隐含读者“工农兵”[J]. 王东,李晓磊. 文艺争鸣. 2020(06)
[4]劳者如何“歌其事”——论解放区群众文艺的生产机制[J]. 路杨. 文学评论. 2020(03)
[5]敌后文艺的流动与“在地化”——以西北战地服务团为中心(1939—1944)[J]. 马娇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05)
[6]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延安戏剧运动[J]. 宋珊. 当代戏剧. 2020(03)
[7]乡村建设背景下定县文艺大众化实验[J]. 曾宪章,张亚玲.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9)
[8]戏剧调适与民众动员:以抗战时期的晋察冀边区为例[J]. 郑立柱.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2)
[9]《晋察冀画报》与中国共产党的视觉外宣[J]. 夏羿,刘洋. 出版发行研究. 2020(01)
[10]接受美学的文类理论之维——以姚斯、伊瑟尔为主要考察对象[J]. 陈军. 学术研究.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