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
浏览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研究
摘要:文化的延续和稳定性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中国文化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近些年来,公共文化服务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是新时代推进我国民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要求。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矛盾也不断凸显出来,农村地区亟需实现乡村的振兴和文化的振兴。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区情,自治区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牧区,所以西藏自治区乡村文化的振兴责任更为重大、任务更为艰巨。只有乡村文化实现真正的繁荣和发展,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才可以真正得以实现。因为文化在乡村振兴中起到了铸魂的作用,只有不断地提高乡村文化建设水平,乡村振兴才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支持。论文首先论证了乡村振兴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在逻辑,其次对西藏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进行了概述,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西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指标体系,并通过综合指数评价法对西藏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进行分析。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及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投入-产出-效果模型)对西藏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为:1.通过横向比较结果来看:2017-2019年西藏农牧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指数相对稳定,产出指数不稳定。投入、产出、效果之间的转化率低。人力投入和设施投入相对较为稳定,公众的参与逐年上升,资金投入得分有升有降,随年份略有波动,整体上呈上升态势,而公共文化产品波动较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产出失衡,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提升能力偏弱;2.通过纵向比较结果来看:西藏农牧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指数、产出指数、效果指数排名均位居全国前列。若单从投入指数、产出指数、效果指数来看,西藏农牧区总体处于全国的较高水平,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即公众参与得分与之最高分值100存在着较大差距。投入效能、服务效能和总效能全国垫底。农牧民群众参与度较低,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原生动力不足。对策建议: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应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准则,坚持乡村公共文化均衡发展;2.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产出结构,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提升能力;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公众参与机制,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原生动力;4.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考评机制,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调适能力;5.着力培育和打造西藏特色公共文化,提升公共文化吸引水平。
关键词:乡村振兴;公共文化服务;西藏农牧区;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乡村振兴战略
1.3.2 公共文化服务
1.3.3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1.4 理论基础
1.4.1 公共产品理论
1.4.2 新公共服务理论
1.5 相关文献综述
1.5.1 国外研究综述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5.3 研究述评
1.6 创新与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乡村振兴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在逻辑
2.1 乡村振兴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外在推力
2.1.1 乡村振兴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的重要性
2.1.2 乡村振兴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新要求
2.1.3 乡村振兴为公共文化服务涵养良好的系统环境
2.2 公共文化服务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2.2.1 公共文化服务为“产业兴旺”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载体
2.2.2 公共文化服务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利器
2.2.3 公共文化服务是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2.2.4 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保障
2.2.5 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乡村“生活富裕”的重要手段
2.3 公共文化服务和乡村振兴的内在契合
2.3.1 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与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存在契合
2.3.2 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原则与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存在契合
2.3.3 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目标与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存在契合
第三章 西藏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历程及现状
3.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期
3.2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建设期
3.3 “十四五”时期及乡村振兴战略下西藏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目标
第四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指标设计原则
4.1.1 结果导向原则
4.1.2 系统全面原则
4.1.3 数据可获取性原则
4.2 指标维度设计
4.2.1 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
4.2.2 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出
4.2.3 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
4.3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4.4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与检验
4.4.1 隶属度分析
4.4.2 相关性分析
4.4.3 鉴别力分析
4.4.4 信度与效度检验
4.5 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五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实证分析
5.1 综合指数合成
5.1.1 投入指数、产出指数、效果指数
5.1.2 效能指数的合成
5.2 实证分析
5.2.1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指数综合评价值归一化
5.2.2 纵向比较
5.2.3 横向比较
第六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6.1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存在的问题分析
6.1.1 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产出失衡,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提升能力偏弱
6.1.2 农牧民群众参与度较低,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原生动力不足
6.1.3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估体系待完善,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调适能力欠缺
6.2 乡村振兴战略下西藏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对策建议
6.2.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6.2.2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产出结构,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提升能力
6.2.3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公众参与机制,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原生动力
6.2.4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考评机制,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调适能力
6.2.5 着力培育和打造西藏特色公共文化,提升公共文化吸引水平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乡村振兴背景下用户参与式公共文化服务设计研究[J]. 徐延章. 图书馆. 2021(10)
[2]山东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运行研究[J]. 周平,渠涛,邵波.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3]文化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指标体系研究[J]. 陈波,李晶晶. 湖北社会科学. 2021(08)
[4]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与进路[J]. 耿达,罗婧. 领导科学. 2021(14)
[5]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改进及其实证研究[J]. 毛锦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6]基于改进熵值TOPSIS灰色关联度模型的青海省乡村振兴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J]. 李刚,李双元,平建硕.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12)
[7]乡村振兴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地区差距与空间极化[J]. 吕承超,崔悦. 农业经济问题. 2021(05)
[8]文旅融合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体系研究[J]. 赵华. 经济问题. 2021(05)
[9]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转向[J]. 文立杰,纪东东. 图书馆. 2021(04)
[10]乡村振兴水平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以华东6省为例[J]. 陈俊梁,史欢欢,林影. 华东经济管理.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