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1
浏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论文提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
摘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中国多年来备受关注、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年来,虽然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很多,但大部分都是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和规律。也有一些学者运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来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化,但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却很少见。本文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则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此前通常的提法是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几种不同的提法在意义上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列入议程意味着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望也非常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暴露了中国经济的不足。资源掠夺性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大量产能过剩表明,迫切需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中国经济已从快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未来确定发展理念、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平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优化产业布局,合理结构,不断实现转型升级,显著提高产业发展效率;第三,要具有一流的竞争力、质量可靠性和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加快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质量发展必然会迫使产业结构转型。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重点关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好实体经济。(1)这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则是理解和指导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解释的两个社会生产部门之间,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被破坏,产业结构就会不平衡,供需关系就会扭曲。中国经济产能过剩是违反社会资本再生产原则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是解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在科技进步的条件下,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本有机构的不断改善。资本有机构成的改进过程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资本有机构成的改进始终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改进意味着工业资本的配置模式将不可避免地从原来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这不仅是资本构成向高度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解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在资源的优化和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适者生存的竞争结果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是资源优化和配置的实现方式。工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政府职能的转变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关键。重点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监管不到位,(2)是促进产业结构高质量转型升级的决定性条件。**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第一,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有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不平衡,结构水平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资源和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限制,产业联动效应太小。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导向偏差;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制度环境差;第四,企业盈利能力低,生产方式过于广泛;第五,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不完善;第六,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第七,新发展理念的实施不到位。存在问题的原因表明,过去对经济增长速度的片面追求,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模式和理念,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原则和要求。因表明,在过去,我们只中吸取教训。为拓宽视野,本文在借鉴美国、日本、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根据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一是从宏观体系层面创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业技术层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高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经营机制的角度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侧努力,强调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很多,因此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全面的。它不仅涉及政府、企业和个人不同的市场实体,还涉及政治和社会文化。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可以获得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影响,而且还可以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清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障碍。简而言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采取更快的步伐。
关键词:产业结构;社会资本再生产;转型升级;市场机制;高质量发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2.1.1 高质量发展
2.1.2 产业结构调整
2.1.3 产业结构转型
2.1.4 产业结构升级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2.2.1 方向动力
2.2.2 政策导向
2.2.3 模式选择
2.2.4 可行路径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2.3.3 产业竞争原理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3.1.1 产业部门分布
3.1.2 主导产业选择
3.1.3 规模水平测度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问题表现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4.2 症因探析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