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9
浏览1.2研究的内容
本论文以研究现有关于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理论,构建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对A自动化企业高层的个人访谈及对各部门人员开展的问卷调查,对A企业的整体的现状进行了解,并从中分析查找出A企业在运营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点,之后结合A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应对建议。全文共分6章,内容主要是: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论文写作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方法与框架等内容;第二章介绍了企业转型、非标自动化概念,并对数字化转型的2个理论进行
描述,以及论文分析使用的SPACE矩阵分析工具;
第三章介绍了A自动化企业的概况以及其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根据SPACE矩阵对A企业的内部优势:FS财务优势、CA竞争优势,外部竞争优势:IS产业优势、ES环境稳定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章为结合问卷调查与个人访谈,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将SPACE矩阵中的4个因素的32个指标因子计算出其相应的权重,然后依据SPACE矩阵的分析逻辑对A自动化公司的策略地位进行分析与选择;
第五章为根据分析的结果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提出改善对策,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定位、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方案、实施保障;
第六章为本论文的主要总结和展望。总结论文的研究工作与成果,并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
1.3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从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经济的概念出发,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理论现实进行梳理,并以A自动化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法等形式对A企业的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分析非标自动化行业的特点以及A自动化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分别从FS财务优势、IS产业优势、CA竞争优势、ES环境优势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此论文的研究主要采用以下三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论文在对国内外有关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研究探索A自动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打造以企业文化和发展目标为企业的发展导向,尽可能的向企业全员说明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与原因以及企业的变轨思维。
(2)问卷调查法为了尽可能使数字化转型成功,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企业的所有部门的核心人员。为了调查流程无序化及竞争力缺乏的可能因素,以A企业的各部门的管理人员为调查的研究对象,在借鉴了部分成熟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A企业的具体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并予以实施,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与相应的分析。
(1)访谈法因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一个立体化策略,数字化是对线上线下的结合,所以,这又是一项立体而又交叉的工作。需要有整体的策略和视野去看待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实现一个新的企业发展策略。因此,有必要对A企业的高管进行访谈,从而尽可能多方面并全面地深入了解A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此为本论文的分析与给出适合A企业的改善措施提供更实际的参考资料,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去夯实基础。
1.4研究的思路框架
“数字化转型”这一名词是在20国集团的汉堡峰会上提出的数字经济这一概念而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词出现的。工业数字化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数字经济在全球正进入快车道,数字化逐渐成为强国策略的驱动器,作为企业,须张开怀抱去拥抱数字化时代,以主动转型来获取创新和企业持续的发展的动力源,使自己在大环境的优胜劣汰中不会出局。作为处于数字化时代激流中的传统制造业,也须与时共进步,与时代以同频共振方能使自己不会成为时代的弃儿,所以,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的生存题而不只是选择题。
数字化是信息化在企业中发展的新阶段,从历史的发展趋势上看,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阶段。数字化不只是信息化的产物,它也是信息化演进的必经阶段,也是智慧型企业构建的前提。
本论文主要遵循从理论到实际,从整体宏观到个体微观的整体的思路,遵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针对非标自动化行业的特点和A自动化公司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A自动化公司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随之根据公司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通过Space的策略矩阵分析,结合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提出A自动化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策略、制定数字化转型的方案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策略执行的保障措施。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逻辑展开,在问题的分析部分遵循着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逻辑。先是阐述了A企业概况和数字化转型基础,按照SPACE矩阵分析了公司的内外部环境针以及它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境,紧接基于AHP的分析,提出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时可采用的策略及执行方案,最后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保障措施,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全文的研究思路如下:
图1.2论文框架
1.5国内外文综述与评述
1.5.1数字化转型的国内研究综述
薛惊理(2018)认为,真正的数字化转型包括三点:分别是“转换(信息技术转换到IT技术)”、融合(将物理状态的过程、数字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时数据进行打通),重构(基于数字化实现精准运营的基础上,加快传统业态下的设计、研发、生产、运营、管理、商业等的变革与重构)。杨学山认为要把企业的数字化作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大数据发展的核心是做数字化转型,通过把工艺过程、供应链或设计流程优化后,将共性的东西提炼出来变成可复用的数字化模型,就能提升数字化的价值。而孟凡生和赵刚(2018)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研究了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杨羽和谭琦,2018从对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角度做出了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路甬祥、吴先华等人(2019),则是对数字化转型未来发展趋势方面做的研究。学者们多将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的第一代)作为实现智能化制造的三个阶段中的第一个阶段,指出目前多数企业仍处在初级阶段
(从传统制造向数字化制造转型),认为数字化制造是实现向智能化转型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王晶(2019)从识别数字化三个风险方面研究了数字化转型。马名杰、李君、徐侃(2017),分析了当前中国工业企业所处数字化转型的阶段,及对企业的活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中的业务整体集成情况,从多个角度提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问题。穆致君(2015),李先国、何阳(2017)对国际运营商在发展数字化服务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数字化服务对运营商在实现转型与发展的积极作用给予肯定。冯亚兴、李君等(2019)通过对当前工业企业所处的实际状况的分析,给出了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以及企业成功转型的一些建议。朱森第(2019)认为:各行各业的制造工艺不一样,但首先就要解决制造工艺,要实现制造工艺的创新就要有精益生产;认为精益化是企业执行数字化制造的基础,没有精益化就没有数字化转型。阳银娟,陈劲、赵西三(2020)、周志明,崔森等(2014)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定义、内涵与本质进行研究分析,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方面效率、降低损耗或浪费,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1.5.2数字化转型的国外研究综述
Verhoef等(2019)将数字化转型分为三个阶段:数字化(Digitization)、数字化(Digitalization)、数字化转型。虽然前两个阶段都翻译为数字化,但其含义是不一样的。第一阶段的数字化(Digitization)是将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的过程。第二阶段的数字化(Digitalization)是指使用数字技术来改变现有的业务流程,包括通信、分销、业务关系管理等。简言之,第二阶段被定义为对数字机会的利用,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基础框架。第三阶段数字化转型则涉及商业模式的策略变化。
美国的GeorgeWestermann(2015)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通过对技术的应用来改变企业在运营、业绩方面的效率,为公司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然而,RossSebastian等(2017)的研究项目指出公司需要一个独特的且是被竞争对手不易模仿的数字技术的价值主张。GregoryVial(2019)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个过程,数字技术出现的终端,对那些想改变其价值创造路径的组织将做出相应策略。并且认为伦理道德和动态能力在信息系统中很有作用,从范围、目标、方法、结果预期等四个方面定义了数字化转型。
不同于中国学者张镡(2020)提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数字魔方模型,德国在2017年的《工业4.0成熟度指数》中公布了Acatech工业4.0成熟度模型,可以帮企业打造定制专属的数字化转型线路图。
1.5.3数字化转型的综合评述
本论文倾向于认为在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传统的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重视与应用。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过程,从技术发展的历史看,先后经历的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以及现在的智能化时代。在智能化时代,智能化的决策执行需要自动化去执行,即智能化的指令由自动化设备去完成,设备在完成要求的指令后,将完成的信息反馈给中枢平台,从而完成智能化的操作。这些反馈的信息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与处理,就完成了大数据的收集,对收集到的这些大数据做分析后,会智能产生相应的策略供选择,此过程即是数字化,人与设备之间的沟通是通过数字进行的,此沟通的过程即是数字化转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等5G技术和工业互联网所构成的新基建的数字化技术推动重塑组织关系和生产方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就是借助于5G+工业互联网技术,对企业从设计研发、生产运营、管理、产品服务和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转型,建立“变”的思维、以客户为中心,运营数字化技术打通企业内外各环节的数据信息互通、实现互联,应用精益化的理论,最大限度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降低对企业资源的浪费,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传统企业因为发展的不均衡,其数字化基础也不一样,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数字化转型之道。根据朱森第的离散制造理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有两种形式,即标准生产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主要是由线下往线上的数字化转转型,包括报表,查询等,根据数据做运营决策;对离散型的制造业,如A自动化企业是典型的离散型制造业,其产品是离散的定制化的非标自动化设备,其数字化的转型是从非标设备提供商转型为系统集成商。但前提一定是规划先行,处理好与IT相关的治理工作,建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云平台基础,依据实际业务需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分阶段分批次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整理改造并最终向智能化推进。
结合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学者们对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范围比较广,基本涵盖了数字化转型的定义、内涵,实现转型的方法与路径,以及对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条件要求,还研究提出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风险管控。但从研究的领域看,目前还是多集中在传统制造业的工业领域,金融领域、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然而对基于传统制造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非标自动化行业却鲜有提及。本文将结合非标自动化行业特点和企业所处的实际环境,提出结合了传统制造业和高端设备装备行业特点的非标自动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和方法,以此丰富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与实践。
至于访谈法,本文采用的是结构性访谈,它按照既定的步骤,按事先设计好的访谈调查提纲依次向被访者提问并要求被访者按规定标准进行回答。这种访谈严格按照预先拟定的计划进行,其特点是访谈提纲的标准化,可以将访谈过程的随意性控制到最小限度,能相对完整地收集到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访谈内容已在计划中做了周密的安排。结构性访谈采用共同的标准程序,信息指向明确,谈话误差相对小,相当于面对面提问的问卷调查。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分析工具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分析工具
2.1相关概念
2.1.1企业转型升级概念
企业转型升级概念内涵的现有研究主要包括企业转型和企业升级两个方面。企业转型实质是为了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以组织架构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为核心,包括企业策略决策、管理模式和治理结构的变化;②企业在不同行业间的转换,即变更企业原处的行业,继而进入利润空间或发展潜力更大的另一行业。企业升级是指企业实现从较低级别状态向高级别状态提升的过程。它也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基于全球价值链角度,强调企业升级是企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位置的提升;另一方面强调企业创新或变革的行为,认为企业转型升级是企业提升产品或服务附加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过程。还有学者指出,企业升级是创新驱动的成长的过程,既包括产品、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方式方面质的改进,也包括企业生产能力、利润、营业额和资产等方面量的增长。综上,企业转型升级,也是企业从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状态转变的动态过程。寻求企业销售新的增长点,使企业获得新的生机活力。
处在大信息时代,企业需要在其发展的每个发展阶段都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经营模式、商业模式,企业转型是企业自上而下的全面变革,是企业的运营模式及组织方式、经营方式与资源配置等方式的变革,是企业重新打造竞争优势、实现新变化的过程。企业要拥有健康的发展,一定要牢牢把握企业转型的机遇期,在数字经济时代,就是要把握数字化转型。
2.1.2非标自动化概念
在工业化的生产中,自动化设备是由机械自主完成生产某个部分或全过程的机械设备或机械设备的组合,自动化设备在生产中不需要或只需少量的人工参与操作即可完成生产任务,在当前的工业化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有效的解放了生产劳动力,又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非标自动化设备是与常规的标准自动化机械设备相对应的一种针对不同客户而非标设计并制造的、且满足不同客户现场实际需求的机械设备、即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现状量身打造的非标准的自动化设备或非标自动化集成生产线体,具有定向唯一性、非流通性的特点。即这家企业的设备只能适用于自己企业,而不能批量复制到其他企业。设备的外观、功能均为非标准的,只是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参照统一的行业标准,为适应特殊要求依据客户的需求,自行设计的新型设备。现代的工业、农业、服务业中已广泛应用了非标自动化设备,其中以工业应用为主,涉及多个不同的工业领域,其需求领域主要分布在汽车零部件、加工、电子电器、物流及食品行业。具体的应用包含了非标自动化生产设备、组装设备、检测设备;还有组成数字化生产车间的工业机器人(代替工人从事繁重的、重复的搬运、抓取工作),以及自动成像系统的视觉检测、与智能物流有关的AGV小车等。
2.2.数字化转型理论
2.2.15G+工业互联网
在2020年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对中国在“5G﹢工业互联网”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称中国在全球“5G﹢工业互联网”应用和创新方面处于世界第一方阵。
“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的范围在加速向工业全流程、全生命周期不断延伸,将促进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为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
同时,也将有利于带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工业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应用,促进数字经济新业态加速发展。“5G+工业互联网”主要应用在工业设计、制造、质检、运维、安全等关键环节,形成了无损检测、远程维护、无人巡检等典型应用场景。以此培育形成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叠加、互促共进、倍增发展的创新态势,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5G+工业互联网就是利用5G技术,打造与工业经济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与工业生态,是工业4.0赖以存在的基石,为企业的降本增效助力。
5G+工业互联网将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建设,加速中国工业数字化的进程。在数字中国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它将发挥基础性的、聚合融合的作用,并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的实质是对工业化的信息化的升级、在IT领域和传统制造领域融合的基础上,促进产业的升级转型。
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是网络化,有网络互联、数据的互通和标识解析。网络互联是指要在各要素间的数据实现及时传输,包括在企业的内外网的传输。外网是连接企业集团的各地机构、上下游用户和产品,根据工业高性能、稳定、可靠的安全网络需求而进行的建设;企业内网是连接企业内的各种要素,包括人、机、料、环、测试,主要包含IT信息和OT控制网络。
数据体系是要素。工业互联网数据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对数据分析的价值是利用,数据的获得须依赖工业机理和行业知识。对制造业进行精细管理才能发挥数据的价值。工业互联网运用的数据来源于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及“人机料法环测”各要素,ERP、MES、PLC等众多的系统,其复杂的程度超过了消费互联网,其数据有采集困难、格式各异、分析复杂等多种挑战。
与消费互联网相比,工业互联网具有的多元性、专业性、复杂性更为突出,其不同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对象连接的不同,消费互联网连接的应用场景主要是人。工业互联网既要连接人,还要连接机、物、法、环、测因素以及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其连接数量非消费互联网所能比及,场景也复杂多样。
其次是技术要求不同工业互联网直接涉及工业生产,要求可靠的传输网络性、更高、延时更短的安全性要求。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分析工具
最后是用户属性不同消费互联网面向的是终端用户,因为需求的共性强,从而降低了对专业化程度的要求。而工业互联网是面向各行各业,是需要同各行业里不同领域的技术、知识、经验、痛点进行紧密的整合。
2.2.2数字化转型双曲线理论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且是长期复杂的。处于信息化发展中间阶段的数字化是由技术引起的企业生产要素和生产力的变革,其特征为数据驱动带来的智能化和柔性化,数据成为生产要素是数字化时代的又一特征,它贯穿于数字化转型的整个过程,是企业创新和组织变革的驱动力。
企业数字化是企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的经济转型过程,通过对数字化云平台能力的应用,支撑企业各环节各要素和协同高效创新,推动以实现技术、业务、人才和资本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在此基础上,中国信息通讯院创新性的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双曲线”,即转型者曲线和赋能者曲线。认为在数字原生程度较低的企业,多遵循转型者曲线路径,现阶段数字应用水平相对较低,有一个相对长期的转型过程,但其中有些转型比较快的企业,达到一定水平后将转变为赋能者;对于数字原生程度较高的企业,更多的是赋能者的角色,目前数字应用水平相对较高,但自身的数字化发展没有停止,将持续关注自身的转型,同时兼具转型者和赋能者双重身份,转型和赋能将交替发展。
“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双曲线”清晰描绘现阶段数字原生程度不同的企业数字化发展阶段,为我们围绕转型者和赋能者开展标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数字化赋能是指数字驱动社会创新与商业创新中所带来的变革化效应和消费化效应(潘善琳和崔丽丽,2016),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企业,使企业受益,从而促进企业向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态势发展。学者们将赋能划分为3个维度,分别为心里赋能、结构赋能、资源赋能。心里赋能主要是改善个人等都属于心理赋能范畴。结构赋能主要是指提高外部的社会、文化、经济或组织条件来给予大众行动的力量,表现为对政策、渠道等变革过程。资源赋能重点是对资源的控制、管控或获取能力,目的是使资源的控制权和所有权被赋予到位。
2.3分析工具
2.3.1SPACE策略矩阵分析
SPACE矩阵(StrategicPositionandActionEvaluationMatrix,策略地位与行动评价矩阵,简称“SPACE矩阵”),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匹配工具,通过分析影响企业内部运营实力(包括IS产业优势、FS财务优势)与外部经营环境(包括CA竞争优势、ES环境稳定性)的因素,确定企业所处的策略地位,从而决定企业可以采用的策略组合。SPACE矩阵将这四个维度分布到坐标轴上。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分别表示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采取的进取、保守、防御、竞争四种策略定位。SPACE矩阵分析充分考虑了企业策略在制定时的内外因素,要求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系统的衡量,并选择相应的因子进行定量分析,最后通过评分加总确定企业所处策略象限,准确地分析企业的策略选择与定位。SPACE矩阵模型具有客观准确的突出优点,非常适合我们的研究。
SPACE矩阵要尽量收集更多的事实信息,不同类型的企业,可采用不同的变量来表示。如,财务杠杆比率、投资收益、偿债能力、流动资金等。
两类关键内部因素的可以选定的因子如下:
1)FS财务优势:企业的营业收入、运营成本、投资回报、流动资金、业务风险系数、退出市场的方便性、资本的需求量等。
2)CA竞争优势:市场占有率、品质、寿命周期、人才的渠道等。两类关键外部因素的可以选定的因子如下:
1)ES环境稳定性:技术的变化、竞争压力、价格弹性要求等等。
2)IS产业优势:增长潜力、财务稳定性、生产能力应用的程度等。向量所处不同象限时的4种策略结果:
第一种:矩阵向量在第一的进取象限时,表明企业处于一种较好的地位,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外部优势与机会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如充分了解政策与行业的趋势后,寻找市场的热点与机会,进行布局,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打造与企业自身相匹配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企业的长期稳步发展。
第二种:矩阵向量位于第二的保守象限时,企业应坚守基本竞争优势,以确保内部经营的稳定,此时可以实施市场渗透和集中多元化经营等。
第三种:矩阵向量位于第三防御象限时,企业当前有风险存在,需集中资源和精力去解决内部弱点,在优化企业的内部环境时要规避外部威胁,此时可采取紧缩、脱离、清算、混合多元经营等。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分析工具
第四种:矩阵向量位于第四竞争象限时,企业可运用竞争性策略,通过开拓市场,完善措施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开拓更多的市场发展空间,可采取包括市场渗透策略、市场开发策略、产品开发策略及组建合资企业等。
图2.3 数字经济论文怎么写
2.3.2AHP简要介绍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教授A.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它综合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是分析多目标、多因素、多准则的复杂大系统的有力工具。应用矩阵求解计算出单矩阵特征向量,求得本层级的各元素对上个层级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求得最大的特征向量,得出各备选方案对总目标的权重值。本文应用AHP确定SPACE策略
矩阵中影响因子的权重值。层次分析法是解决关于最低层对最高层的相对权重,根据此权重可对最低层中的实施方案与措施进行排序,从而在不同的方案中做出选择或形成选择方案的原则。其具体的计算分析步骤如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子(决策准则)和决策对象按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绘出层级图,并以此对评价的因子进行筛选。
3A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介绍与其内外部环境分析
3.1A自动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3.1.1A自动化企业介绍
A自动化企业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国内的高新民营企业,企业遵循着:“合作、共赢、自主、创新”的企业文化,公司从成立时的16个人的小团队发展成今天的2000+人的集团公司,公司在2015年进入了苹果公司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名单,随后公司基本遵循着董事长设定的目标:“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的发展节奏,在稳步地发展壮大。
公司的营业收入也从创建之初的500万元增长到了2019财年的4.8亿元人
民币。集团在国内设置了5个分公司,还分别在台湾地区和美国洛杉矶设立有办事处。公司的业务经营范围也从提供钢材切割和简易治具的生产制造服务,发展成了今天的为不同的制造业提供非标自动化设备与全套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整合集成的自动化企业,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与自动化相关的软件业务单元,为未来打造的智慧化工厂与智慧化园区奠定了基础。公司的客户涵盖了不同的客户群体,包括3C行业、汽车行业、新能源行业、半导体行业等。
由图3.1和图3.2可以看出,A公司每年的销售营业额虽然都在稳步的增加,但单位个人产出却在下降,2019年的个人产出仅为48.8万元人民币,普遍低于制造行业的平均个人产出值的50万元。但与其他传统行业不同的是,身处行业前沿的管理层其实很早就认识到了数字化趋势正在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很早就在思考布局数字化转型。并建立了与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组织架构。调整后公司共有三大板块,一个办公室,涉及7个一级部门,21个二级部门,具体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