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
浏览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幸福是一个伦理哲学问题,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幸福也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尽管马克思并没有专门出书立著去阐述他的幸福思想,但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可以发现他对幸福的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马克思的幸福观是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经历了一系列思想斗争和艰难转折才逐步形成的,与西方哲学幸福观有着颇深的渊源。最终,马克思立足唯物史观,通过对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分析,确立了马克思幸福观。马克思幸福观认为幸福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现实的人,幸福就是人对其本质的根本占有,而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必须通过自由自主地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于人类的幸福问题,马克思不仅给出了理论指导,还提供了实现幸福的具体路径,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为全人类解放和幸福的伟大事业。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才能高度占有自己的本质,获得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幸福。因此,他号召无产阶级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消灭阶级,废除剥削,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发展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发展,十八大以来,面临新的世情国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梦”,并把“中国梦”作为党的奋斗目标。马克思幸福观为“中国梦”提供指导,“中国梦”是马克思幸福观的实践运用,也是马克思理论中国化的最新发展成果。“中国梦”不仅国家的梦,更是人民的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最终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的梦。通过对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解,结合“中国梦”语境,运用马克思幸福观去指导“中国梦”的实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幸福观;中国梦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重点、难点及拟解决的问题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主要研究方法
1.4.4 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4.5 本研究的拟解决的问题
2 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渊源
2.1 理性主义幸福观
2.2 感性主义幸福观
2.3 中世纪基督教幸福观
2.4 功利主义幸福观
2.5 马克思对西方哲学幸福观的继承批判
3 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
3.1 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背景
3.1.1 家庭和教育环境的影响
3.1.2 无产阶级基础
3.1.3 普罗米修斯情节
3.2 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阶段
3.2.1 萌芽阶段
3.2.2 成型阶段
3.2.3 深化阶段
4 马克思幸福观的内容与特征
4.1 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4.1.1 幸福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幸福
4.1.2 幸福的实现离不开人的实践
4.1.3 幸福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1.4 人类幸福社会的理想形态是共产主义
4.2 马克思幸福观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
4.2.1 马克思幸福观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人的幸福
4.2.2 马克思幸福观逻辑终点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3 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特征
4.3.1 马克思幸福观具有现实性
4.3.2 马克思幸福观具有阶级性
4.3.3 马克思幸福观具有科学性
4.3.4 马克思幸福观具有革命性
5 马克思幸福观的当代意义
5.1“中国梦”的内涵
5.2 马克思幸福观与“中国梦”的辩证关系
5.2.1“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指导
5.2.2“中国梦”是马克思幸福观的实践应用
5.3 马克思幸福观对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意义
5.3.1 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幸福问题放在关键位置
5.3.2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
5.3.3 创造宜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2009
[2]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意蕴[M]. 吉林大学出版社 , 于晓权, 2008
[3]追寻马克思[M]. 山东大学出版社 , 王凤才著, 2003
[4]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杨适著, 1996
[5]亚里士多德全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1992
[6]尼各马科伦理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1990
[7]人的哲学[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波]沙夫 著, 1988
[8]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 商务印书馆 , 周辅成编, 1987
[9]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 商务印书馆 , 周辅成 编, 1987
[10]理想国[M]. 商务印书馆 , 柏拉图,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