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
浏览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吸纳与塑造研究 --基于西沟村精英群体的深度调查
摘要:乡村精英是乡村治理的关键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业农村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造成乡村精英大量外流,也瓦解了乡村内生精英的能力。精英的缺失破坏了内生乡村治理机制,使得乡村治理陷入困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治理有效”的要求。乡村的有效治理需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而群众力量的激发关键在于培育新的乡村精英。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吸纳与塑造新的乡村精英,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是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重大问题,亟需从既有的实践中汲取经验,破解难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改造农村基层社会,成功吸纳并塑造了大批乡村精英替代传统乡绅,在组织和动员农民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以西沟村为个案,以农村基层党建为演进脉络,以乡村精英吸纳与塑造为主线,从政党、精英与群众的互动关系着手,分析普通农民如何被动员加入基层党组织,进而培育成乡村精英的?荒凉闭塞的山村又为什么能够涌现出精英群体并带动整个村庄发展的?挖掘乡村精英吸纳与塑造的内在机理,揭示政党、国家、群众与精英塑造之间的关联性,为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导论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重点对已有研究进行评述、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交待研究思路与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正文部分由五个章节的内容构成,以乡村精英吸纳与塑造为主线,分析政党下乡、建设、巩固与发展中如何实现乡村精英的吸纳、培育、示范与塑造。第一章主要以政党下乡重建乡村社会秩序为背景,从政党下乡前群众在恶劣村落环境中的生存性集体行动出发,分析了群众普遍产生的精英需求和权威依赖。在政党下乡后,基层党组织吸纳了群众中的权威人物,这些人通过党组织吸纳替代了传统乡绅成为新的乡村精英,并进入乡村治理体系,其价值取向和职能也发生了相应转变。第二章主要从外部力量和内生动力两个角度,分三个主体论述了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培育。国家通过政策推行过程实现乡村精英组织化,驻村干部通过先进性教育培育乡村精英,乡村精英通过自我形塑在群众中发挥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第三章主要从国家、村庄和群众三个层面分析了党组织巩固中的精英示范机制,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精英宣传、乡村层面自下而上的精英带动以及群众层面的精英依赖,三者共同增强了乡村精英的权威性和引领性。第四章主要从党组织、精英和群众互动的视角阐述了党组织发展中的精英塑造与群体效应。党组织、精英和群众的良性互动造就了令人惊叹的精英群体,促进了乡村治理的发展。第五章主要从近年来精英流失与权力化带来的乡村治理困境出发,剖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了适应新情况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增强整合能力的具体做法,提出了保护乡村精英的生长环境、夯实乡村精英的民意基础、促进乡村精英的自我提升的对策建议。在对西沟的个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精英产生是乡村内生与党组织吸纳共同作用的结果,融先进性与群众性于一体是精英塑造的关键,党的价值准则和目标追求是发挥乡村精英示范引领功能的保证,精英塑造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促成了精英的群体式涌现。在本文研究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在利益和价值多元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如何创新吸纳方式,提升整合能力,使更多的精英在党的引领下参与乡村治理。同时,如何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背景下,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保护乡村社会土壤,有效培育和塑造乡村精英,进而更好地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关键词 :基层党建;政党整合;乡村精英;吸纳;塑造;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一)精英理论研究综述
(二)乡村精英治理研究综述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精英与乡村精英
(二)精英吸纳与精英塑造
(三)基层党建与政党整合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三)创新及不足
五、研究方法与个案概况
(一)研究方法
(二)个案概况
第一章 秩序重建:政党下乡中的精英吸纳
1.1 权威依赖:生存性集体行动中的精英需求
1.1.1 贫瘠底色下的生存抗争
1.1.2 剥削压迫中的权威期盼
1.1.3 政党下乡后的精英显现
1.2 党组织吸纳:乡村精英评价与遴选标准的更迭
1.2.1 乡村精英的整体性更替
1.2.2 乡村精英的价值取向转变
1.2.3 乡村精英进入治理体系
1.3 组织与动员:乡村精英的职能转化
1.3.1 组织互助与建设山区
1.3.2 密切国家与乡村社会的联系
1.3.3 统一思想培植集体观念
1.4 小结
第二章 内外联动:党组织建设中的精英培育
2.1 外力引导:政策执行中的组织建设
2.1.1 党群献计与规划先行
2.1.2 同工同酬与妇女参与
2.1.3 制度理性与机制创新
2.2 “嵌入式”治理:驻村干部引导下的思想建设
2.2.1 以思想引领规范支部建设
2.2.2 以干部培训坚定理想信念
2.2.3 以民校党课普及科学文化
2.3 内生形塑:乡村精英的自我完善和作风建设
2.3.1 吃苦在前,实干在先
2.3.2 以身作则,行为示范
2.3.3 联结纽带,服务奉献
2.4 小结
第三章 上下同构:党组织巩固中的精英示范
3.1 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表彰宣传
3.1.1 层层贯彻的事迹扩散
3.1.2 荣誉触发的正向激励
3.1.3 向上向善的氛围营造
3.2 乡村层面:自下而上的典型带动
3.2.1 思想先进性的引领
3.2.2 作风纪律性的规制
3.3 群众层面:致富逻辑中的精英支持
3.3.1 对党和国家政策的拥护
3.3.2 对经济效益的追求
3.3.3 对精英才能的信任
3.4 小结
第四章 群体效应:党组织发展中的精英塑造
4.1 群众路线与精英群体的扩大
4.1.1 精英与群众的同质性
4.1.2 共同行为中的权威认同
4.1.3 从个体到群体的榜样效应
4.2 党组织与精英群体的互嵌互构
4.2.1 精英群体优化党员队伍
4.2.2 基层党组织提升精英素质
4.3 党组织发展与乡村治理延续
4.3.1 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定位
4.3.2 党群合力:党组织、精英和群众的良性互动
4.3.3 共建共享:乡村治理形态的重构
4.4 小结
第五章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下的精英再造
5.1 精英消解与治理式微
5.1.1 弱化虚化的党组织
5.1.2 精英流失与权力化
5.1.3 干群矛盾凸显
5.2 政党调适与精英整合
5.2.1 变革中的自我调适
5.2.2 多元化的精英吸纳方式
5.2.3 新乡贤与精英延续
5.3 党建引领与精英重塑
5.3.1 保护精英成长的社会土壤
5.3.2 乡村精英的自我提升
5.3.3 夯实乡村精英的民意基础
5.4 小结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一)精英的产生是乡村内生与党组织吸纳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融先进性与群众性于一体是精英塑造的关键
(三)党的价值准则和目标追求保证了乡村精英的示范引领功能
(四)精英塑造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促成了精英群体式涌现
二、讨论
(一)利益和价值多元背景下基层党组织的精英吸纳与整合问题
(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背景下的精英培育与农民主体性问题
参考文献
[1]精准扶贫实践中“精英俘获”现象及其治理[J]. 孙冰清. 领导科学. 2018(35)
[2]“乡贤回归”:城乡循环修复与精英结构再造——以改革开放40年的城乡关系变迁为分析背景[J]. 姜方炳. 浙江社会科学. 2018(10)
[3]乡村精英: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推动力量——以德清乡贤参事会为例[J]. 王嘉燕,徐奇峰. 怀化学院学报. 2018(09)
[4]精英与群众联结关系视野下的村庄治理——以浙中Y村为例[J]. 朱静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5]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响应:乡村振兴下的乡村治理创新研究[J]. 江维国,李立清.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8(04)
[6]精英视角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困境及其调适[J]. 黄博. 改革与开放. 2018(11)
[7]中国政治精英优势与现代化建设[J]. 吴忠民,贾双跃. 人文杂志. 2018(06)
[8]执政党的社会整合与权威塑造:一个比较的视角[J]. 朱前星. 国外理论动态. 2018(06)
[9]基层党组织与乡村治理现代化: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J]. 蔡文成. 理论与改革. 2018(03)
[10]治理精英视角下的中国农村权力结构研究[J]. 周晶晶,朱力. 人口与社会.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