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3
浏览城郊边缘化乡村文化空间生产的艺术介入策略研究 --以安宁市白甸村为例
摘要:城市近郊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成为城市社会的附属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乡村的文化生态发展,造成大众对乡村边缘化、孤立化的负面认知,致使城郊边缘化乡村成为乡村社会边缘化的一种典型。伴随着各类乡村经济活动的发展,在城郊边缘化乡村的文化空间衍生出了空间生产形式单一、生产主体失衡、生产模式错乱、乡土文化缺失、空间生产时效性等诸多问题。文化空间生产在传统空间生产的基础上,注重空间的文化性生产,通过将文化的象征、隐喻、内涵等意识形态放置于空间中,强调文化与空间的生产与关系,注重文化在空间中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以及空间与各层级生产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是一种物质性生产与意识性生产的融合。本文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从空间生产三元辩证法的角度出发,构建城郊边缘化乡村三元空间分析法,作为乡村空间生产的现状分析框架。将构建的城郊边缘化乡村三元空间分析法应用于安宁白甸村中,提炼出白甸村空间生产存在的现实问题。之后通过“物质-精神-社会”三维结构分析,提出城郊边缘化乡村文化空间生产的三维模式框架,避免以往乡村空间生产环节的物质性倾向。并进一步将艺术介入作为城郊边缘化乡村文化空间生产的核心方式,以“针灸式”、“多手段”的艺术介入,构建城郊边缘化乡村文化空间生产的艺术介入模式框架。文章针对白甸村现状问题,以城郊边缘化乡村文化空间生产的艺术介入模式为框架,提出白甸村文化空间生产的工作重点与建议,即提倡白甸村文化空间以“三维一体”的生产模式、发挥日常生活空间的泛化效应、突出特定公共文化空间的特色、通过打造综合性文化活动区域形成核心以及发掘资源强化村民主体参与意识等,提出白甸村文化空间生产的艺术介入的策略规划。最终以文化空间生产与艺术介入融合的方式,预期能为城郊边缘化乡村文化空间生产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边缘化乡村;文化空间生产;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艺术介入策略;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选题的缘起
2.“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战略
3.城乡发展结构调整和城郊边缘化乡村发展困境
4.空间问题的新认知
5.产业融合背景下乡村多元化发展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构建城郊边缘化乡村文化空间生产的艺术介入模式方法论
2.城郊边缘化乡村乡土文化传承创新和意识形态建构的发展探索路径
3.构建城郊边缘化乡村的文化空间生产机制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研究思路
2.内容框架
3.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之处
1.空间生产理论的方法论转化
2.“物质-精神-社会”三维一体的乡村文化空间生产模式构建
3.通过实证研究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
二、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城郊边缘化乡村和相关研究现状
1.边缘化乡村的概念及乡村边缘化的成因
2.城郊边缘化乡村的特征
3.城郊边缘化乡村发展路径研究
4.城郊边缘化乡村研究现状
(二)乡村建设工作的发展与演变
1.乡村建设运动(20世纪初期)
2.计划经济向改革开放的转变
3.“三农”问题的提出
4.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
(三)空间的研究与转向
1.空间的研究
2.文化研究的空间转向
(四)文化空间和相关研究应用
1.社会空间类型学背景下的“文化空间”起源
2.多学科多维度视角下的“文化空间”定义
3.文化空间的研究现状
4.文化空间生产
(五)本章小结
三、空间生产理论对城郊边缘化乡村三元空间分析法的建构
(一)空间生产的理论演进与实践价值
1.空间生产理论的生成背景
2.空间生产的演进
3.空间生产的实践价值
(二)空间生产的三元空间辩证法
(三)城郊边缘化乡村三元空间分析法的建构
1.城郊边缘化“乡村文化空间的实践”
2.城郊边缘化“乡村文化空间的表征”
3.城郊边缘化“表征的乡村文化空间”
4.城郊边缘化乡村文化空间三元结构关系
(四)本章小结
四、白甸村文化空间现状调研及三元空间分析
(一)白甸村概况及边缘化成因
1.地缘结构导致的边缘化
2.城乡发展环节导致的边缘化
3.心理认知导致的边缘化
(二)白甸村文化空间生产环节和现状分析
1.白甸村文化空间的实践
2.白甸村文化空间的表征
3.表征的白甸村文化空间
(三)白甸村文化空间生产的反思
1.以长远眼光定位白甸村
2.围绕村民本质需求进行文化空间生产
(四)本章小结
五、城郊边缘化乡村文化空间生产的机制与艺术介入模式
(一)理论比较与借鉴:文化空间生产模式与机制研究
1.依据“功能/关系”的动态分析
2.文化空间要素的设计建构
3.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维度分析
4.旅游地文化空间形态与演化
5.物质空间生产与非物质空间生产
6.“物质-实践-精神”三维层次分析
7.“物质-社会-精神”三位一体理论分析
(二)文化空间生产特征与体系的“三维模式”建构
1.文化空间生产的宏观视角——维度方向划分
2.文化空间生产的中观视角——功能目标分析
3.文化空间生产的微观视角——机会点分析
(三)案例借鉴:文化空间生产的艺术介入实践研究
1.浙江省宁波市葛家村的文化空间生产
2.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的文化空间生产
3.案例小结
(四)城郊边缘化乡村文化空间生产的艺术介入模式框架
1.艺术的实践与表征
2.艺术介入城郊边缘化乡村文化空间生产的模式框架
(五)本章小结
六、白甸村文化空间生产的策略规划
(一)文化空间生产——白甸村文化重塑的本质与目标
(二)文化空间生产主体的构成与职能
1.村民在空间生产中的主导性职能
2.资本在空间生产中的帮扶性职能
3.权力在空间生产中的规范性职能
4.社会组织在空间生产中的协同性职能
(三)白甸村文化空间生产的艺术介入工作规划
(四)白甸村文化空间生产的模式与方法
1.基于白甸村文化空间生产的艺术介入模式框架
2.白甸村文化空间生产的方法
(五)白甸村文化空间生产策略工作重点与建议
1.提倡“三维一体”的文化空间生产模式
2.发挥日常生活空间的泛化效应
3.突出特定公共文化空间的特色
4.通过打造综合性文化活动区域形成核心
5.发掘资源强化村民主体参与意识
(六)白甸村文化空间生产艺术介入策略的思考
(七)本章小结
结论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1]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现代性重构研究[J]. 李亮. 新疆社会科学. 2021(06)
[2]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促进地方创生的理论进路与实践省思[J]. 江凌.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05)
[3]云南当代民居的自发性建造及演化趋势——以安宁市白甸村为例[J]. 谭人殊,邹洲. 创意与设计. 2021(04)
[4]时空转化中城市虚拟文化空间的再构逻辑和文化走向[J]. 齐骥,亓冉. 南京社会科学. 2021(08)
[5]城市边缘区乡村产业系统风险评估与韧性格局重构——以天津市西郊乡村地区为例[J]. 田健,曾穗平. 城市规划. 2021(10)
[6]乡村建设中的儿童娱乐设施设计——基于葛家村“树虫乐园”的设计实践[J]. 丛志强,张振馨. 装饰. 2021(05)
[7]虚拟文化空间生产及其维度设计研究——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J]. 陈波,宋诗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1)
[8]环境设计激发城市郊区美丽乡村建设内生动力——评《城郊型美丽乡村发展研究》[J]. 陈苏丽.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12)
[9]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精准扶贫[J]. 赵迎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10]设计扶贫要坚持“在地、在场、在线”——季铁谈设计与扶贫[J]. 季铁. 设计. 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