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3
浏览(四)争取家长和社会对语文游戏化教学的支持
众所周知,在我国“强政府”的体制背景下,作为职能部门的教育主管部门, 在学段衔接和教育模式上,应该并且可能是大有可为的。这种大有可为就包括争取家长和社会对语文游戏化教学的支持。
以家长为代表的社会在教育民主化时代,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家长和社会,既是潜力又是动力——对于复杂的需要讲究系统性的教育改革来说,一次全新的变革需要得到舆论的认可和家长的支持,否则就像是无根之木,注定不能繁荣长久。
具体说来,因为事关衔接,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对于儿童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遭到家长的不理解。语文游戏化教学必须克服家长的阻碍, 争取社会系统的支持与理解。为了获取家长的支持,学校可以专门组织相关的活动,通过直观的方式向家长讲述游戏化的相关概念,展示游戏化教学的成功案例。但是,所有这一切努力及其效果,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的积极态度。
二、学校层面:氛围创造
学校作为直接参与教学管理的专业机构,应该为游戏化教学提供支撑。学校对游戏化教学氛围的营造,能够真正落实游戏化教学在实践中的运用。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游戏化教学的培训,甚至可以开发以游戏化教学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一)深入开展语言课程衔接工作
从事实来看,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没有太过关注幼小衔接阶段的语言课程, 仍旧只是浮于表面。因此笔者建议,学校要开展幼小衔接阶段语言课程的衔接工 作,而且要加大衔接的力度和程度,这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
一方面,幼小衔接工作的观念应当深入人心,对于这个概念应该有着充分的理解,这是一个重要和特殊的阶段。幼小语言课程衔接是一项在幼小衔接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应当受到更多的重视。学校方面应该清楚自己的角色, 要和幼儿园合作起来开展幼小衔接的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幼儿园和小学都应该及时采取行动来推进幼小衔接过程的进行。笔者建议,幼儿园和小学应该联合起来创办相关语言课程幼小衔接段的专题讨论。幼儿园大班结束和小学一年级开学初这个阶段,小学和幼儿园都应该对这个阶段的学生情况和幼小衔接工作来进行汇报和讨论,这样才能总结过往经验,从中吸取教训。与此同时,整体的幼小衔接工作应当有一个完整可行的布局和目标来继续进行,将整个过程拆分化,既要有目标也要有流程,从小到大,最终达到一个良好的幼小衔接工作,使学生能够适应新的学习阶段。
(二)对教师进行游戏化教学的培训
对教师进行游戏化教学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游戏化教学模式的熟悉度,并对此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力进行提高。学校为了提高教师游戏化教学能力可以向这个方面比较成熟的学校进行学习。举行相关的专题讨论和总结,并且将成功的模式和经验推广到整个教育系统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料供学生和教师查阅,因此可以利用整个互联网平台了解国内外相关的先进课程以及教学经验,并进行整合宣传。对于学校而言,需要其教学管理部门的大力协助,提高教师们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并成立相关的教学小组团队,对学校的游戏化教学的整体方向、目标、实施过程,教学成果评估制定标准,从而可以达到真正的提高游戏化教学的目的。
(三)开发以游戏化教学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学校应该利用掌握的相关资源和有关教学权威部门进行合作,指导教师开展与游戏化教学相关的视频微课题研究,建立一个共享资源平台,促进游戏化教学的发展,让学校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课程经验再广而推之,达到一个共同进步的目的,使游戏化教学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学校可以开展以“趣味语文”为宗旨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用游戏化教学 的方法来呈现与语文关联的知识,这些可以包括“语音趣话”、“汉字词汇趣话”、“故事趣话”等,游戏化教学的视频微课程研究为学校开设游戏化教学提供了技 术支撑。学校标准课程教材也要同时配合微课程教学在教材中呈现与教学内容匹 配的有趣或者精美的图像内容,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欢乐的学习环境中, 不仅可以学习大量的语言知识,还能提高学生们的文化质量。同时,学校也能拥 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拥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教师授课水平和科研能力。
(四)合理审核语文老师工作量
在小学里,语文教师常常还是班主任,还有不少人“身兼多职”。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审核“语文老师”的工作量,切实减轻语文老师负担,就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笔者认为,为了帮助激发语文教师愿意尝试新教学方式的热情,学校必须有意识地给语文教师进行相关的“减负”或者“减压”措施。措施主要分为以下两点:
一是要减小语文教师教授课程的负担。在学校有能力支持的情况下减少单个语文教师所带领的班级的数量,同时要注意所带班级的人数,避免班与班之间人数差额偏大,尤其是要减少兼任班主任的语文教师带班的数量。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授课效率,为语文教师提供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游戏化教学的相关内容,提升游戏化教学能力。
二是要注意减轻教学之外的负担工作。例如学校减少对于语文教师关于授课教学方面的形式化检查和会议以及学校相关部门安排的其他工作,这些举措也可以让教师获得更多的时间去反思教学,这样可以让教师不断地在实践中成长。
三、教师层面:素质提升
在小学里,语文教师常常不仅是班主任,还往往“身兼多职”。教学的实施者就是教师,各种兼职更需要综合素质的保证;因此,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和教师素质密切相关。在笔者看来,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语文教师要重视自己专业发展,只有自身素质的提升才能够促进教学有效进行。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真正把教学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衔接理念
幼小衔接不是有朝一日之功,其过程是一个相对漫长的教育之旅,教师需要有润物细无声般的耐心,要秉持幼小衔接可以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信念和心态。幼小衔接,顾名思义是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作为衔接的主体之一,小学兼任班主任的语文老师更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这一份责任。
教师要努力帮助儿童适应这一次角色的转变,着重培养儿童的积极情绪,乐观的态度、好学的品质以及勤恳的个性等等,而不能仅仅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小学教师要激起儿童学习的兴趣,就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他们还要培养儿童的听课习惯以及学生的专注力。
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教师要重视儿童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小学的课堂中。 (二)树立游戏化教学意识
不少研究早已表明,小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游戏化教学能够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 正确认识游戏化教学的涵义和功能,认识到语文游戏化的巨大想象和价值所在。
游戏化教学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游戏化的学习环境中能够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过渡。游戏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儿童相对于成人来说缺乏自制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够简简单单地讲述书本知识,传统的讲授法对于儿童来说效果会比游戏化教学的效果要欠缺一点,“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法只会扼杀孩子们的天性,使他们很快对学习感到厌烦。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树立游戏化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游戏形式。游戏化教学还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只局限于学习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在新生入学阶段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游戏化教学的课堂,不要给孩子们太大的压力,在游戏化教学的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游戏化教学将游戏精神融入了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合作、探讨,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小学生的言语潜能。游戏化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热情,而且对于学生们的社会性发展也是大有裨益。小学是基础教育,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培养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因此游戏化教学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应该认识到游戏化教学的功用,树立正确的游戏化教学意识。
(三)重视游戏化教学的设计
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重视对游戏化教学的设计,在使用游戏化教学方式时所选择的游戏活动要考虑到班级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们的现实生活情况出发,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才能得到有效地激发。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中说到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已有经验范围内以现有认知水平去理解外部事物的同化思维过程。儿童学习语文知识也是这样,学习知识不是简单的识记, 只有当儿童愉快地学习时,游戏的同化思维特征才算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演绎。语文游戏化的题材选择离不开儿童,教师在选择游戏的时候,问一问自己:儿童是否感兴趣,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生活经验。这样的教学才能够获得不一样的效果。
游戏在让人愉悦的同时也有严肃的规则,教师在使用游戏化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游戏规则的严肃性,让课堂变得井然有序。学生想要玩游戏就得遵守游戏的规则,在部编版一年级教材上册中有这样一句话“站如松,坐如钟”。笔者在听课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有一位教师让孩子们上台表演“站如松”“坐如钟”,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要上台表演,学生们都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来这两种状态。这位教师很善于抓住学生的特点,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能够很快地记住正确的站姿与坐姿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一年级的学生虽然能够很快理解教学的内容,很快就会忘记规则,但是教师这个时候只要一提醒“坐如钟”孩子们可以瞬间转变懒散的状态,就这样不断地进行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也变强了。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规则。
教师在实施游戏化教学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到知识目标,要关注到游戏的多元功能。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拓展,磨炼学生的品质,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这对于学生的自我个性的养成和身心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游戏不能仅仅考虑到游戏的“玩”的特征而忽略了课堂秩序,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语文游戏化教学的根本任务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四)自身要提高游戏化教学的能力
教师要认识到,游戏对于儿童来说是权力,是学在其中;游戏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则是幽默,是寓教于乐。笔者认为,要基于这种认识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只有如此,此时形成的能力才是具有“正能量”的。
很显然,游戏化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游戏化教学带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活动性。教师要想提高游戏化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游戏化教学能力。在观察的时候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有所欠缺,在开展游戏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很兴奋, 这个时候教师不应该用常规教学活动的纪律来要求学生,教师应该利用游戏本身的规则性来要求学生。良好的课堂秩序需要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有所了解,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一举一动,在学生不明白规则的时候,教师应该好好引导学生,而不是大声斥责,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游戏化教学就是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积极尝试语文游戏化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采用游戏的主题和形式,不
断地进行尝试。虽然有些教师已经接受了游戏化教学,但是实施效果却不尽人意, 因此教师要积极参加游戏化的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游戏化教学能力。学生需要学习,教师当然也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教师应该向优秀的教师进行学习,从优秀的游戏化教学案例中吸取经验,不断地进行总结与反思,最终提升自己的游戏化教学能力。
四、学科层面:专业努力
业内人员周知,在小学里,“语文老师”的分量自然非同小可。我们的不少语文教师,不仅教着最多的语文课,还常常兼班主任,甚至还有不少人在学校还“身兼多职”。前面已经说到,作为教师我们要认识到,游戏对于儿童来说是权力,是学在其中;而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则是幽默,是寓教于乐。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和独特性,作为语言课程也会呈现出见效慢的特点,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文学底蕴,还要有灵活的教学风格。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亟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完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减轻语文教学的过重负担。
(一)凸显人文性:改变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
“人文”的实质是关爱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以人为本,以人的利益为依归。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不断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引的素质教育进程也在不断地推进。这对于天生具有人文性的语文学科来说需要提高“文化自觉”,这也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强化学科意识,努力改变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凸显其人文性特征。
例如,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基本完全掌握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在整个课堂上呈现为主体角色。根据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来看,这种教学模式相对于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等的培养有所缺失,更多的还是关于知识的传授和教导。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没有做到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
为了凸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而游戏化教学方式恰巧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的课堂学习氛围。为顺应新课改的时代要求,展现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如果想要改变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就要不断地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创造出一种人文氛围。
(二)理性看待教学效果,完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
评价关涉利益,是“指挥棒”;教育评价和学科评价,也不能例外。科学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可以及时为语文教学提供正确的反馈和意见。在这里,不仅有一个要不要评价,还有一个如何评价的问题;而后者,往往是最重要的,也是常常众说纷纭、各说各话的。
众所周知,“慢工出细活”。与此相关,学习语言课程需要长期的积累,不能一蹴而就。语言课程学习有它的基本规律,而语文作为一门语言课程理所应当遵循其基本规律——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滞后性的特点。
但是,当前我国的语文教育的评价缺乏对语言学习基本规律的把握,再加上目前急功近利、各方利益驱动,导致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做出错误的判断,人们会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存在过高的期望甚至有着误解。小学语文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技能,不能够一味地追求分数和正确率之类的显性成绩。
所以,语文学科层面(专业委员会)一方面要正确引导舆论,表明语文学习具有长期性和艰苦性;另一方面要完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从而实现“正确导向”。在对语文课程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突出语文学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课程资源的选取上,要符合语文的学科基本特点,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能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去开展游戏化教学。
(三)寓教于乐,减少减轻语文课程过多目标过重任务
寓教于乐是当前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学生的情绪情感会伴随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感觉到是否快乐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效率。无“乐”就会让小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就更难以让学生用心去学习了。而“乐”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必须寓于“教”之中。当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语文知识,这些由学习本身所带来的快乐会促进学生更加用心地去学习,这样就会形成良性的循环,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欢乐的环境中获得知识,提升技能。
笔者在实习的时候发现,当前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负担过重,每天都有很多的学习任务。这意味着,要减少减轻语文课程过多目标过重任务。因为,目标过多会造成混乱,实际上常常是无法兼顾;任务过重,力所不能及,结果是苦于应付。对此,语文学科层面(专业委员会)要有所引领。咸高军在《学生:教学目标永远的行为主体--兼谈小学语文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提出,教师在制定语文教学目标的时候要科学合理,要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①
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育观念,要做到勇于创新,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好处,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语文知识。教师要去功利化,减少对拼音以及识字等技能方面的目标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做到平衡三维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可以通过各方努力减少减轻语文课程过多目标过重任务,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而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正好顺应这一潮流。
倘能如此,语文学科氛围和教师对于儿童来说,一定是智慧、亲近并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