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8
浏览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生态产业驱动机制与模式研究
摘要:中国喀斯特分布占全国面积的13%,石漠化是喀斯特地区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了该地区百姓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农民合作社带动百姓开展农业生产,因此,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驱动生态产业发展成为石漠化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将石漠化治理效果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石漠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如何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科学问题和科技需求,在能够代表我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省,分别选取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以及施秉喀斯特作为研究区。在2018年至2022年,对三个研究区涉及的共计143个农民合作社及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并选取8个案例合作社开展系统调研与访谈,基于人地协调发展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集体行动理论、三重盈余理论、资源禀赋理论,通过二元Probit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rc GIS空间叠加分析法等,围绕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驱动机制、模式构建、示范验证与推广等开展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的系统研究,重点阐明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作用过程及机理,揭示农民合作社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效果提升机制,提出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生态产业驱动模式并进行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有效驱动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阐明了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过程是在多种力量综合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人类行动者与非人类行动者共同联结而成的异质行动者网络是其形成的基础,利益生产能力是农民合作社中所有行动者实现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是由镇政府、村委会、种植大户、普通农户、外商、公司等人类行动者与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产业、技术、市场等非人类行动者协同作用形成。经济利益是促使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利益生产能力是农民合作社中所有行动者共同实现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石漠化环境、产业、技术等非人类行动者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促进、制约等能动性作用;其中,能人领办型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模式由农户需求逐级推动上级政府部门行动,是自下而上的过程,内生动力较强,是实现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参考模式。(2)揭示了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效果提升机制。不同组织类型的合作社具备自身的优劣势,对生态产业发展带来差异性影响;企业引领型合作社的综合绩效最高,为0.4719,但该类型合作社组建的壁垒高、难度大;能人领办型合作社的综合效益较高,为0.3171,其灵活性强,有强烈的内生发展动力,其缺点是规模较小;村集体带动型合作社综合效益相对偏低,为0.2098,但社会效益最高,其更易获得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在解决就业、就近务工等方面效果显著;生态绩效与合作社经营的产业类型及规模直接相关;当地特色优势产业、资金保障、专业技术人员保障等因素对提高农民合作社实现生态产业发展的概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程度分别为90.3%、140.5%、114.0%。为提高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效果,应以石漠化防治为前提,基于当地的资源禀赋合理组建农民合作社,充分利用政策等外部环境优势,拓展融资渠道,保障合作社的建设与运营资金供给;结合当地环境与人力资本选择适合的组织类型,并充分发挥领办主体的优势;依据环境条件选取具有石漠化治理效果的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保障技术支持。基于上述措施,盘活内外部资源,充分发挥关键影响因子的作用,实现效果提升。(3)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防治与混农林产业驱动型合作社复合经营模式(简称:“毕节模式”)、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特色高效林产业合作社规模经营模式(简称:“关岭-贞丰模式”)、喀斯特高原槽谷石漠化综合治理与世界遗产旅游业合作社权衡经营模式以及相对应的技术体系(简称:“施秉模式”):模式以不同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各地生态产业发展情况及基础、现有合作社发展情况,重点考虑各个示范区的产业发展特点及优劣势。集成相应的支撑技术体系,通过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提高当地百姓收入,实现石漠化治理生态成果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缓解人地矛盾,深化了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与技术研究。(4)通过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模式的应用示范与绩效评价,优化分析了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具有较大适宜性和可推广性:三个示范区示范模式的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分别为0.2813、0.3956、0.4135,且生态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都较为显著,说明三种模式均能有效驱动当地特色生态产业的发展。通过应用示范优化了模式和技术体系,定量分析了三种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推广适用性,结果显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很适宜推广面积占比分别为6.72%、6.93%和10.30%。在模式推广应用中仍需强化模式边界条件的适宜性分析,因地制宜地选用,进一步加强模式与技术的集成与创新。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农民合作社;生态产业;驱动机制;模式构建;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农民合作社与生态产业
一 农民合作社
二 生态产业
三 农民合作社与生态产业的关系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与生态产业
一 石漠化治理中的农民合作社
二 石漠化治理中的生态产业
三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与生态产业的关系
第三节 农民合作社与生态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一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二 研究阶段划分
三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四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特点、科技难点及创新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一 技术路线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一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二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第四节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一 野外调查数据
二 收集资料数据
第三章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第一节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过程及机理
一 行动者网络理论研究框架
二 喀斯特高原峡谷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的过程及机理
三 喀斯特高原山地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的过程及机理
四 喀斯特高原槽谷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过程及机理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第四章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效果提升机制
第一节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绩效研究
一 研究假设与理论分析框架
二 指标体系构建
三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二节 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 研究假设与理论分析框架
二 影响因素与变量选取
三 实证结果分析
第三节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策略及效果提升机制
一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优化策略
二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效果提升机制
第五章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生态产业驱动模式构建及技术集成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不同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措施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技术措施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生态产业驱动模式应用示范与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二 模式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
三 农民合作社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模式适宜性评价
一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二 模式推广适应性区域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进展
第二节 主要成果与创新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1]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内涵厘定、逻辑框架与推进理路[J]. 罗胤晨,李颖丽,文传浩.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2]农民专业合作社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J]. 曾艳,周宝亮,郝柯锦,章凌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3]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王军,李霖,刘亚辉.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04)
[4]行动者网络视域下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与机制研究——以赤峰市雷营子村为例[J]. 王公为,赵忠伟.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01)
[5]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模式”的总结与思考[J]. 洪晓洋,杨意志,宋青峰. 产业创新研究. 2020(22)
[6]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分析[J]. 罗旭玲,王世杰,白晓永,谭秋,冉晨,陈欢,习慧鹏,陈飞,操玥,吴路华,李汇文,钟昕. 生态学报. 2021(02)
[7]科技扶贫与生态系统服务提升融合的机制与实现途径[J]. 王克林,岳跃民,陈洪松,曾馥平.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10)
[8]贵州省乌江流域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J]. 程东亚,李旭东. 地理研究. 2020(06)
[9]集体行动理论视角下农民合作社益贫机理与益贫效果提升路径[J]. 任笔墨,任晓冬,熊康宁. 农村经济. 2020(05)
[10]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区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模式研究[J]. 张军以,周奉,苏维词,王腊春.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0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农民合作社与生态产业
一 农民合作社
二 生态产业
三 农民合作社与生态产业的关系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与生态产业
一 石漠化治理中的农民合作社
二 石漠化治理中的生态产业
三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与生态产业的关系
第三节 农民合作社与生态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一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二 研究阶段划分
三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四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特点、科技难点及创新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一 技术路线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一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二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第四节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一 野外调查数据
二 收集资料数据
第三章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第一节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过程及机理
一 行动者网络理论研究框架
二 喀斯特高原峡谷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的过程及机理
三 喀斯特高原山地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的过程及机理
四 喀斯特高原槽谷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过程及机理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第四章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效果提升机制
第一节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绩效研究
一 研究假设与理论分析框架
二 指标体系构建
三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二节 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 研究假设与理论分析框架
二 影响因素与变量选取
三 实证结果分析
第三节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策略及效果提升机制
一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优化策略
二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效果提升机制
第五章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生态产业驱动模式构建及技术集成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不同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措施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技术措施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生态产业驱动模式应用示范与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二 模式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
三 农民合作社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模式适宜性评价
一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二 模式推广适应性区域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进展
第二节 主要成果与创新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1]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内涵厘定、逻辑框架与推进理路[J]. 罗胤晨,李颖丽,文传浩.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2]农民专业合作社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J]. 曾艳,周宝亮,郝柯锦,章凌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3]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王军,李霖,刘亚辉.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04)
[4]行动者网络视域下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与机制研究——以赤峰市雷营子村为例[J]. 王公为,赵忠伟.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01)
[5]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模式”的总结与思考[J]. 洪晓洋,杨意志,宋青峰. 产业创新研究. 2020(22)
[6]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分析[J]. 罗旭玲,王世杰,白晓永,谭秋,冉晨,陈欢,习慧鹏,陈飞,操玥,吴路华,李汇文,钟昕. 生态学报. 2021(02)
[7]科技扶贫与生态系统服务提升融合的机制与实现途径[J]. 王克林,岳跃民,陈洪松,曾馥平.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10)
[8]贵州省乌江流域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J]. 程东亚,李旭东. 地理研究. 2020(06)
[9]集体行动理论视角下农民合作社益贫机理与益贫效果提升路径[J]. 任笔墨,任晓冬,熊康宁. 农村经济. 2020(05)
[10]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区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模式研究[J]. 张军以,周奉,苏维词,王腊春.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