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浏览信息通信技术对生产实践的影响研究
摘要:在人类历史的演进中,信息通信技术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麦克卢汉等学者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史。新的信息通信技术总能推动新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行动方式的出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历史阶段人类社会不同的形态与特征。在学术界中以多伦多学派为代表的研究者们传统上将人类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口语传播时期、文字传播时期、印刷传播时期以及电子传播时期,近年来包括彭兰在内的一些学者结合当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电子传播时代细化为传统大众媒体时代与当下以互联网传播手段为代表的赛博网络时代。与此前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信息技术变革一样,当下的信息通信技术同样是一场对世界影响深远的革命。从宏观的哲学层面来讲,当今的技术变革使人们的信息传播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衡,互联网的数字记忆功能与无界性特征使得人们的信息传播实现了“偏倚时间”的保存持久性的同时亦能达到“偏倚空间”的传播广泛性。这使得人们在地球村中实现了“在部落化”,一步步迈向麦克卢汉所预言的从线性逻辑思维中回归视听平衡的状态,这有利于人们重新建构自身的思维模式。而从具体的生产实践层面来看本文认为新一轮的信息革命就其本质而言,是由信息的生产、储存、交换、分配和消费模式的变化而导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它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有规律的过程。信息通信技术作为信息革命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等方式带来变化与影响。它在不断的变化更新中,促进了生产力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引领了生产的变革,极大地增强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信息通信技术促使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要素发生了更新和变革,向着数字化的方向转变,利用数据驱动实现了生产之中各要素的价值化,使得社会生产方式呈现出了智能化、创新化、虚拟化等特点。在对于本次信息通信技术的总体特征与影响的规律做出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将从工业、农业、社会影响等具体生产生活领域对于信息通信技术在当下的运用及其推动的变革进行详细论述。本文认为只有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关于绿色发展的论述与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合理化的辩证关系为理论导向,牢牢把握住信息传播与生产之间关系,以精准的信息反馈指导生产认知消费,以信息产业为发展风口把握时代机遇,以信息媒介为平台促进教育提升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并凝聚社会,中国才能在当今的信息革命之中紧握机遇发展创新并不断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信息通信技术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背景
1.选题的缘由
2.选题的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2.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1.理论价值
2.实践价值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功能
(一)信息通信技术的概念
(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1.古代远距离的信息传播技术
2.近代的信息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其特点
3.当代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三)信息通信技术的本质及其功能作用
二、生产实践的内容
(一)生产的概念
(二)实践的概念
(三)生产实践的定义与分类
1.生产实践的定义
2.生产实践的分类
三、信息通信技术对生产实践活动的影响
(一)信息通信技术对生产实践主体的作用
1.促进主体生产能力的提高
2.构建主体以消费为导向的思维
3.提高主体全面发展能力
(二)信息通信技术对生产实践客体的作用
1.融合实体经济,重塑生产能力
2.信息通信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三)信息通信技术对生产实践工具的作用
1.更新生产方式,加速技术再发展
2.变革生产关系,推动数字治理
3.重构生产要素,实现数据增值
四、信息通信技术对生产创新方式的影响
(一)促使生产的智能化
1.生产智能化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与冲击
2.生产智能化挑战当前社会伦理体系
3.生产智能化引发数据安全等社会治理难题
4.生产智能化在数字时代的合理利用
(二)实行生产创新驱动发展
1.标准化形式的生产创新规范主体行为
2.实践工具的实用创新强化主体能动性
(三)实现生产空间虚拟化
1.虚拟化技术打破生产的空间限制
2.信息通信技术本身虚拟性的继续发展
(四)转变个体生产实践分散现状
结语
[1]科学人生观:王星拱及其科学思想述评[J]. 黄瑞雄,俞光华.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1(07)
[2]信息技术思维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与限度[J]. 黄杰,黄瑞雄. 创新. 2018(04)
[3]当代科学技术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 黄瑞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4]论虚拟实践方式[J]. 李荫榕,王琪.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03)
[5]从SSK科学观的演进看STS的实践化转向[J]. 黄瑞雄,邹顺宏.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5(06)
[6]实践生成论:对技术否定性本质的一种解读[J]. 王能东.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01)
[7]基因技术、法律与伦理[J]. 黄瑞雄,张浩.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8]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走向研究概述[J]. 黄瑞雄. 哲学动态. 2004(08)
[9]现代化进程与人类实践方式的改变[J]. 卢巧玲. 广西社会科学. 2003(12)
[10]实践基本形式新探[J]. 李荫榕,高献中.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