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
浏览摘要
本文首先对供应链金融及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说明,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F公司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的经营模式以及业务成果进行了调查分析。分别介绍了公司在预付账款融资、存货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融资这三种供应链融资模式项下的主要业务成果。并且重点探讨了三种供应链融资模式在具体运用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除了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业务诸如用户信息透明度提高、数据安全程度提升、行业选择精准性提高好的方面外,在研究中同时也发现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客户参与度较低,数据处理延时性凸显,相关标准不明确。并根据F公司存在的以上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以及解决对策。最后,希望通过本文对F公司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融资模式及业务成果的研究,可以为区块链这项技术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运用以及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区块链供应链金;加密技术;智能合约;分布式存储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
1.1.1选题背景1
1.1.2研究意义1
1.2研究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2
1.2.1基本思路2
1.2.2研究方法3
第2章国内外研究综述4
2.1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研究4
2.1.1供应链金融理论发展现状的研究4
2.1.2供应链金融发展意义和作用的研究5
2.1.3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和运作模式的研究5
2.1.4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研究6
2.1.5供应链金融风险和控制对策的研究6
2.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研究7
2.2.1区块链金融相关的研究7
2.2.2区块链金融发展和应用情况的研究8
2.2.3区块链金融模式创新的研究8
2.2.4区块链金融风险和控制的研究9
2.3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相关的研究9
2.3.1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实际发展与应用的研究10
2.3.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风险及对策的研究11
2.4理论研究总结11
第3章F公司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现状分析12
3.1F公司商业模式简介12
3.2F公司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现状12
3.3F公司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成果14
3.3.1多级供应商融资解决方案-E链14
3.3.2经销商信用融资解决方案-E融宝17
3.3.3企业库存控货融资解决方案-E融信20
3.3.4业务成果案例-房产企业QTZY的“E单”电子凭证23
3.4F公司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业务成果优势27
3.4.1分布式储存让用户信息透明度提升27
3.4.2信用传递优化了融资模式29
3.4.3智能合约提升金融需求契合度30
3.4.4加密技术让信息安全风险降低32
3.4.5合伙人推广模式增强了平台的推广力度34
第4章F公司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弊端37
4.1融贷过程的无隐私性降低客户参与度37
4.2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与延时性不容忽视38
4.3智能合约的合法性及功能性有待考验39
4.4行业监管的滞后性带来的不确定性40
第5章F公司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对策及建议41
5.1夯实合作体系,提升品牌宣传力41
5.2积极做好软硬件提升,提升核心竞争力42
5.3及时把握监管标准,规范模式运行方式43
5.4丰富合作类型,扩宽合作对象44
5.5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做好团队梯队建设45
第6章结论与展望47
6.1研究结论47
6.2研究不足48
6.3研究展望48
致谢49
参考文献50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整个2017年里,中国的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已经高达14.42亿元。预计按照这样的发展进程到2020年,中国整个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01亿元。当然与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问题也不容易忽视,虽然融资缺口会在供应链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然而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诸如局限性、信用传递困难等缺点也将逐渐显现。
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企业之间的信息系统水平差距较大,企业之间的协作沟通成本较高,信息透明度较低,资产及交易的真实性证明起来难度较高,核心企业信用传递过程较为低效等问题仍然存在,因而由此产生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问题将仍然突出。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2017年10月,国务院为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环境,进而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并明确地指出要更为积极稳妥地发展供应链金融,同时提出要抓住时代契机,研究并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的科学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体系的企业信用评价机制。意见中反复提及的“区块链技术”,这项战略性前沿技术,将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运用充满了诸多的可能。
1.1.2研究意义
通过上述的背景,我们可以知晓,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实际问题凸显将带给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创新性发展的契机,同时,这也将为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实际应用带来良机,后者将极有可能成为前者最好的应用场景。而区块链技术的优点将为供应链金融模式运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赋予供应链金融模式追溯延展拆分的能力,并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及融资贵实际问题的同时,促使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的贸易关系进一步稳定,从而将整个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进行进一步提升,并且将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进行再次升级。可以说,供应链金融以及区块链技术的整合
化发展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必然发展趋势,两者的结合为中小微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方式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对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研究彰显着新时代的特点。
本文将从F公司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通过对其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策略的研究,在区块链技术以及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理论的支持下,对具体的实际案例进行了剖析,目的在于正确地认识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作用模式和运作机制,并希望以此能够为区块链这项新兴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运用及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而采用F公司作为典型案例,一方面是因为F公司为X集团与W集团共同孵化而来,而两家集团依托10多年来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的经验积累与客户积淀,以及其作为国内金融科技﹑数字健康及产业投资领域行业领军企业代表的位置,为F公司推广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应用提供了强而有力的背景支持。另一方面,F公司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极具特色,它以“科技+产业+金融”为发展基石,通过嵌入区块链﹑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等领先技术,搭建以E链和E融两大产品线为主体的供应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细分市场,精准服务,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提供了较强的借鉴意义。因此,选择F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1.2论文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基本思路
本文的体系大致遵循以下思路展开:探讨相关理论——收集资料、提出相关问题——筛选问题、汇总相关问题——分析问题、实施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形成结论,充分运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首先本文在开始的章节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以及论文的创新和不足。其次介绍了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运用状况以及研究现状。接着,对国F公司现行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综述,深入分析其作为金融科技公司在搭建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及相关业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及不足。最后对目前国F公司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完善措施,并分析给出最终的结论以给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
1.2.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搜集了大量关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理论知识,加深人们对区块链及供应链金融理论的了解,并清楚说明区块链对于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优势性。
(2)个案研究法
以F公司的实际业务案例进行研究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具体运用,探讨其做法及成效,并且找出该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
(3)归纳总结法
归纳总结调查分析、案例分析、第三方独立及评价并得出相关结论。
第2章国内外研究综述
2.1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研究
供应链的定义及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教授提出来的,而供应链金融的起源则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并且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供应链发展而兴起,国外的相关学者对供应链金融已经进行了大量地研究。然而在国内,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研究起步相对比较晚,然而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国内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氛围正在逐步浓厚起来,并且在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方面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当前,国内外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概括起来可以说有五大最为主要的方面:1)对供应链金融理论发展状况的研究;2)对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意义及作用的研究;3)对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的研究;4)对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方面的研究;5)对供应链金融风险和控制的研究。
2.1.1供应链金融理论发展现状的研究
严广乐(2011)认为运用博弈模型可以系统且较为全面地分析出供应链金融的基本融资模式,并且能够解释及论证其经济基础以及其相对于各子系统的潜在优势,从而更加清楚且深刻地揭示了供应链金融的特性以及其背后的融资机理。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及方法构建的博弈模型,还可以分析比较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系统的两种融资模式的结果,并得出结论:在供应链金融系统中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中小微企业在融资规模得以进一步扩大、对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得到有效减小、对物流企业服务水平的优化提升都起到了良性的作用,从而使各方主体在利益层面形成多赢格局。①
雷蕾﹑史金召(2014)认为当前供应链金融领域存在学术研究与实践相脱节的现实状况。为了使研究对业界的指导效用得到进一步凸显,对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研究做前瞻性的几点展望:①加强与相关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方面进行更多的交流以及合作;②避免重复性的研究,注重研究问题的实用性;③注重研究问题的时效性。②
李林凤(2015)指出伴随着云计算、电子商务、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
供应链金融进入到了线上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从相关的研究总结中可以反映: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需要平台之间的相互联动、信息之间的相互共享;关于风险控制的分析则认为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是在相关研究中比重比较高,但仍需要进一步细化该领域。①
2.1.2供应链金融发展意义和作用的研究
徐文佳(2014)从供应链融资的作用机制这个角度展开并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供应链金融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上提供了很多的解决途径:1)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得到了有效弱化;2)崭新的担保机制的引入,对中小微企业缺乏融资担保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3)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交易的成本。②供应链融资模式在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核心企业之后,形成了相互监督的多方共同参与结构,有效地降低了银企间的各项成本。
2.1.3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和运作模式的研究
徐建东(2018)认为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从业务方面进行考虑,可以划分为预付款融资、应收款融资和存货融资三种类型,且这样的分类得到了业内普遍赞同,而在其中,应收款融资由于金融机构承担市场风险较小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预付款融资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更为火热,主要是因为核心企业在销售与采购之间更侧重于销售,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过程中,核心企业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因而预付类业务就较为容易开展了。此外从财务角度来看,预付款融资能够提升核心企业回笼资金速度,对经营性现金流的质量具有提升作用,因此预付款融资在实际运用中对核心企业存在更大的吸引力。③
谢世清(2013)从供应链融资组织的角度作为划分总结出存在物流企业主导模式,企业集团合作模式以及商业银行服务模式三种模式。三种供应链金融模式特点与适用性都有所不同。在融资主导,运作优势,信息掌控,适用对象,法律要求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异。④通过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模式多元化,提高企业和银行的资本运作能力,加强对信息平台的建设投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手段能够有利于各模式在符合我国国情下合理良性发展。
2.1.4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研究
姜超峰(2015)强调为更好地适应供应链金融在速度、流程、融合等新型特点,控制供应链金融的相关风险,并且为供应链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为适宜的环境,一要对现行的运行体制及机制进行改变;二要重视并用好大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确保指标能够以数据的形式聚焦,确保由数据形成的体系之间互相联通,确保相关参数准确性,确保数据应用理念的先进性,在判断行业发展、评估企业情况、控制相关风险中充分发挥出大数据的作用;三要对供应链网络金融体系进行构建,通盘考虑到整个供应链网络,对于问题隐患及时发现,规避相关风险。①
顾婧﹑程翔﹑邓翔(2017)指出供应链金融新模式是通过核心企业作为信用桥梁的作用从而实现了与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双向互通,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上提供了较好的途径。②在供应链体系内,各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信用成本及风险得到进一步降低,上下游企业通过体系内的担保公司从金融机构得到融资的程序和流程将更加清晰且便捷,融资成本有进一步降低,抵押物的范围有所扩大,从而进一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且贵的现实问题。
侯志铭﹑任雪迪(2018)认为供应链金融在互联网下可以进行相关产品的创新型设计,然后充分利用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的方式,对于资金的流向进行简约化处理。在供求双方协议达成之时,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的相关消息,让整个融资过程透明化提升。③整个融资的效率也有显著提升,同时融资成果达成率也有效提高,融资成本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减负,金融机构对供应链金融业务办理线上化提供了充分的支持,企业融资成功率得到了显著提升,金融机构业务量充分提高。
2.1.5供应链金融风险和控制对策的研究
李典(2017)认为在供应链融资模式风险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四点风险:1)因核心企业违约而引发的道德风险;2)物流企业存在渎职风险;3)因为结构庞大复杂从而带来的操作风险;4)信息流、资金流、单证流、物流无法有效合理配置带来的管理风险。④面对以上风险通过建立第三方监督机构,完善的组织
机构,建立供应链合作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一系列的风控措施,可以有效地对相关风险进行防范和降低,进一步发展供应链融资整体发展水平。
2.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研究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这一概念的出现,就不得不提到区块链技术,而区块链技术最早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90年,David发明了密码学现金支付系统E-cash,而后1992年Intel高级专家TimMay在与其朋友的一次聚会上讨论如何保护使用互联网的公众的隐私,让区块链技术的最初想法第一次呈现在大众视野里,但真正算得上是区块链雏形的还是素有“区块链之父”中本聪先生对David的E-cash进行了优化,综合了时间戳,工作量证明机制,非对称加密技术,UTSO的结构,发布了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奠定了区块链技术的基础。2014年前后,业界认识到了区块链技术价值的重要性,并通过智能合约等新兴技术将其运用于分布式应用领域。随后的两年,区块链技术开始进入欧美各国视野并积极参与到存在的潜在使用价值的项目中。国内则是在2016年开始深入发展和全面加速推进区块链技术;从国家战略﹑产业界到学术界﹑区块链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国内人民银行、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均开展了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相关研究,但仍主要停留在概念性验证以及原型实验阶段。
2.2.1区块链金融相关的研究
在区块链技术的诸多应用场景中,金融领域在区块链落地领域中呼声最高,事实也正是这样。在有实际应用落地的企业中,金融机构成为了应用主力,诸如中国平安旗下的金融壹账通,该公司在区块链技术运用中强调场景应用,目前金融相关场景有支付、资产交易、供应链金融等,全国企业端已经有超过37000个节点被部署;其中,南京银行以细分市场龙头企业作为核心客户,制定了供应链、贸易融资综合解决方案,首单区块链代开证业务就此落地。与实际应用相呼应的业界对区块链金融的研究还处于发展期,国内学者对区块链金融的研究氛围正在逐步趋于浓厚,并且产生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外对区块链金融的研究概括来说有三大方面:1)对区块链金融发展和应用情况的研究;2)对区块链金融模式创新的研究;3)对区块链金融风险和控制的研究。
2.2.2区块链金融发展和应用情况的研究
王文庆(2018)认为区块链持续发展的动力落脚点还在于应用上,可以分为1.0、2.0、3.0三个阶段的实际应用。区块链1.0作用于可编程货币,最为典型代表就是比特币;区块链2.0的主要应用方面在于“泛金融应用”,最为典型代表是以太坊。区块链逐渐在金融、票据、保险等领域被应用到实践当中。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区块链将进入智能化领域(区块链3.0)、社会公证,包括了仲裁、公证、物流、签证、投票等领域,应用范围将会覆盖于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区块链技术将是全社会互通互联的终极解决方案。①
叶军君(2018)指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推进投资新公司与初创公司合作,促进该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其次,是在金融现行支付系统中的有效应用,现阶段的贸易往来等支付、清算需要借助银行系统。②最后是在数字货币领域,随着比特币的兴起,一些数字货币也逐渐开始活跃在金融领域。
郭磊(2018)认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效果体现在:1)提升速度,让过去层叠的中间过程最大程度得以削减;2)降低成本,实现了不同端口间实时化的价值转移;3)信用验证,区块链技术的特性:透明性与公开性以及信息记录的不可篡改性,能在最大程度上规避此类问题。③特别是当区块链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相结合之后,可以对征信情况不良甚至存在清点的对象及时报警并加以提醒。
2.2.3区块链金融模式创新的研究
鄢宇(2018)强调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务上的发展并改进关键还是在于:1)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首先各方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其中,群策群力制定行业相关标准。其次各方需要进一步关注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即时动态,推动工作创新化发展,对于发展战略优化改善,在国家化区块链产品的研究工作之中积极投入。2)进一步完善区块链方案,积极关注区块链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安全性、熟练度以及时效性,与开发区块链架构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以此在场景应用方面开展实践活动,提高整个交易的安全性。④之后对区块链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应用机制以及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和优化,同时对业务应用场景进行展开探讨,选择业务成熟度高以及行业契合度高的场景作为切入点,以此打造最为合适且高效的区块链技术方案。
2.2.4区块链金融风险和控制的研究
赵扬、张夏﹑韦博洋(2017)认为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以下风险:1)银行的支付业务利润下降;2)攻击风险;3)匿名性带来恐怖融资和洗钱活动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4)监管问题;5)金融稳定,中央银行对于宏观面的调控能力被进一步弱化,甚至消失,政府的税收部分将会受到冲击。面对这些存在的风险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1)加强政策监管,金融机构、企业以及监管部门要做好提前的准备应对之后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2)在资金监管领域运用区块链;3)发行加密数字货币,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①
蔡然(2018)指出区块链金融存在以下问题:1)难以修正;2)泄露隐私;3)性能局限;4)标准各异;5)干扰市场。对于以上问题的合理化意见是:1)根据区块链的优势特点布局试验田,同时根据机构自身优点寻找区块链方面的差异化发力点,首先必须考虑痛点、显著增量、快速发展的业务,并给予合适的试错机会,试点在实验成功之后再慢慢地扩大其应用范畴。在尝试的过程中既要改造成本与系统维护相结合,同时业务管理进一步配套及优化,并根据实验的效果及结果渐渐地调整相应的技术方案。2)组建规模化的区块链联盟,通过加强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多样化及多重化合作,渐渐形成区块链特色产业生态圈。3)进一步加强金融相关监管,区块链引入的新风险以及转型过程中的“灰犀牛”都应进一步警惕及关注。立法部门和监管机构须进一步提前干预金融风险,打击洗钱、侵犯隐私等犯罪行为,进一步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发展。②
2.3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相关的研究
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最为被看好的一个方向,现阶段最火的运用可以说是多级“可拆分、可流转”的区块链数字资产凭证模式。行业内比较知名的案例包括有核心企业主导的TCL简单汇平台的“金单”产品、金融科技企业搭建的如壹诺金融平台、磁云科技唐票、联易融、星贝云链等,除此之外大众比较少知道的还有浙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系在这方面也早有探索。然而与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实际运用百花齐放为对比的是,因为技术的新颖以及相关理论基础的薄弱,在国内对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理论研究存在着研究方向较为狭窄,研究内容较不丰富的实际现状,其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两个方向上:1)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实际发展与应用的研究;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风险及对策的研究。
2.3.1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实际发展与应用的研究
陈莉﹑孙微﹑李慧玲(2018)认为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上的不足之处解决上有以下几点展望:1)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上的应用,可以实现透明化信用传输及分裂。这种模式等同于让系统的信用具有可传导及追溯性,提高了票据的转让效率和转让灵活性。2)在金融机构与核心企业之间建立了一个区块链,可以使债权人的权利转移并获得共识,减少中间流程的操作难度。3)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时间戳技术,让区块链成为“信任的机器”来提供靠谱稳定的融资环境,降低了资金流转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成本,解决金融机构信息篡改的问题。①
黄学坚﹑甘甜(2018)认为区块链服务平台在整个系统运行中的技术支持主要依托于区块链技术这项技术。同时,联盟链在搭建好之后进行以下几项操作步骤:1)数据链上化;2)资产数字化;3)数字资产的交易;4)融资需求匹配;5)信息进行审核。②
赵凌(2018)指出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1)对整个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整合,将其中商流、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以数据方式写入区块链数据库,实现“四流合一”;2)对金融机构给予核心企业授信的额度进行合理化分割,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的签发程序,由一级的供应链成员向各个上下游分拆衍生至N级;3)分布式存储技术与数字加密技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信息真实性,对于质押的物资及国定资产进行动态化的监管;4)实现整个应收账款权益数字化,借助加密保障债务方的真实性,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和汇率的风险性。同时合理地利用多参与方签名和智能合约技术,并进一步加强资金流向管控和回款控制。①
2.3.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风险及对策的研究
高颖(2018)认为目前,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与衍生之中的运用共有以下几点挑战:首先,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度不高,因此在安全监管的相关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展。其次,因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发展程度,很难找到利益平衡点,很难形成标准化的技术基准,并且,将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至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需要建设全新的应用平台及配套设施。②最后,区块链技术相当复杂,涉及到计算机学、密码学等多学科和技术前沿的科学问题,开发难度很大。
2.4理论研究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金融方面研究的专家对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不少探索,这给这项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但相关的文献主要还是集中在对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性发展、风险风控管理、发展方式等的研究分析,而对供应链金融创新性的实际案例关注得并不足,有些研究涉及到的创新性观点及风险措施并没有更为深入地分析,更缺乏实践的基础。同时,对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研究重心则是更为注重区块链技术的安全可靠的信任机制、节省成本的去中心化等优势,但是对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相对应的实体产业的上下游运作及区块链技术对其产生的实际价值缺乏深入挖掘。因此本文以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状况为依据,结合F公司的实际案例深入剖析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对策和业务创新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