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2
浏览摘要
授信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核心资产业务,一直受到国内外商业银行的重视。而授信审批管理作为授信管理的核心环节,面对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授信审批管理已经构成了商业银行间竞争的要素,授信审批环节直接与银行的收益和风险挂钩,审批效率高低和质量好坏关系到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虽然目前各银行在授信审批管理领域上做了大量的努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授信审批效率低下而丢失了潜在盈利的项目机会,风险判断准确率不足等,这些均制约着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对授信审批管理进行优化和创新,已成为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
本文拟以JR银行为研究对象,探究商业银行授信审批管理优化的对策。首先,结合笔者多年的银行授信经验,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及访谈法、数据统计分析法等手段分析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现状,揭示其存在的核心问题主要为:授信整体效率较低,导致实际用款率较低,是妨碍利率市场化改革大趋势之下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障碍之一。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JR银行实际,深入剖析问题成因。再次,针对问题的症结,尝试结合流程优化理论、勒泰科学管理理论的科学挑选并培训“第一流的工人”、巴纳德组织理论,从审批权限流程优化、人员管理强化、内部服务提升三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和建议。
综上,得出如下结论:第一,JR银行当前的公司授信审批流程存在一定缺陷,不利于市场竞争力提升,可通过对授信审批流程进行持续优化,最大限度地提升公司授信审批效率,进而增强JR银行的营销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第二,JR银行公司授信各环节人员,尤其是调查、审查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应强化调查、审查审批人员队伍建设,进而提升公司授信审批质效。第三,JR银行业务部门与审查审批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可引入银行内部服务意识,从强化外部监督和约束机制、完善公司授信审批各环节沟通机制等方面去改进,从而使得公司授信审批各环节畅顺运行,贴近市场。
总的来说,希望通过对JR银行现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的优化和改进,提升JR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审批质量与效率,提高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水平,进而增强JR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JR银行以及其他商业银行的授信审批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借鉴意义。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为:一是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归纳学习,发现国外学者更多偏重于成本控制和量化技术手段研发,设计流程改进和优化、体系升级等方面则相对薄弱。而国内在授信审批管理模式上的研究仍亟待加强,尤其是具体层面有极大的拓展空间。因此本文拟以JR银行为例,探究从企业内部宏观与微观层面相结合的公司授信审批管理优化的路径与实施方案。宏观上,以审批权限流程优化、人员管理强化、内部服务提升三个大方面为路径展开分析和探讨;微观上,从调查、审查审批各环节全方位解读存在问题和提出解决措施,并引入银行内部服务的企业文化理念,提出授信审批管理优化实施方案,以弥补或递进前人相关研究在公司授信审批管理模式方面的不足。二是关于商业银行授信审批管理方面研究的国内文献,研究对象大多数是五大国有银行和上市股份银行,而本文研究对象JR银行属地方性商业银行,此类型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较大型国有银行薄弱,有些还沿用比较陈旧的授信管理制度,因此,研究此类型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代表性。
关键词:商业银行、公司授信、授信审批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I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1
1.研究的目的 1
2.研究的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国外研究现状 2
2.国内研究现状 3
3.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3
(四)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4
1.研究思路 4
2.研究主要内容 4
(五)研究方法 5
1.文献研究法 5
2.数据统计分析法 5
3.问卷调查及访谈法 5
(六)全文论证框架(或框架结构) 5
二、授信审批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7
(一)授信审批管理的基本概念 7
1.授信的概念 7
2.授信审批的概念 7
(二)流程优化理论 8
(三)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8
(四)巴纳德组织理论 8
(五)国内外授信审批管理模式 9
1.国内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审批模式 9
2.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审批模式 10
三、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现状 12
(一)JR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发展现状 12
1.JR银行概况 12
2.公司授信发放情况 12
3.公司授信行业结构情况 12
4.公司授信资产质量情况 13
(二)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现状 13
1.JR银行现行的公司授信审批流程 13
2.项目审批时效及审查退回情况 14
3.批复用款情况 20
四、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22
(一)存在问题 22
1.授信整体效率较低 22
2.审查退回率较高 22
3.实际用款率较低 23
(二)成因分析 23
1.授信整体效率较低的成因分析 23
2.审查退回率较高的成因分析 24
3.实际用款率较低的成因分析 25
五、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优化对策 27
(一)优化公司授信审批权限流程管理 27
1.授信审批流程优化原则 27
2.授信审批流程优化的节点与内容 27
(二)加强公司授信审批各环节人员队伍建设 28
1.提升对公客户经理业务技能与素质 29
2.提高公司授信审查审批人员专业水平 30
3.建立合理完善的考核机制 31
(三)强化内部沟通服务管理 33
1.定期对调查、审查及审批人员进行满意度评分 33
2.完善公司授信审批各环节沟通机制 33
六、结论与展望 35
(一)论文研究的结论 35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35
参考文献
前言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通过阐述国内外研究状况,对既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述评,进而明确本文的研究方向和创新想法。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迭代更替正在加速进行,经济秩序与金融秩序面临重塑,国内银行业务进入重要关口。同时,金融科技深化对银行业的影响润物细无声,近年来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冲击大家已切身感受。如何适应当前的经济新环境,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已成为当前众多商业银行企稳市场的一个重要课题。授信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领域之一,是国内商业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大部分银行都将其作为控制运营成本,提髙经营效率的重要手段。而授信审批管理是授信业务管理的核心环节,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同业市场竞争,授信审批管理已经构成了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要素,授信审批环节直接与银行的收益和风险挂钩,审批效率高低和审批质量好坏关系到银行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各商业银行在授信审批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努力,但审批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授信审批效率低下而丢失了潜在盈利的项目机会,风险判断准确率不足,未处理好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的关系等,这些问题均制约着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各银行都渐渐意识到从授信业务审批管理进行改进,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总体来说,如何适应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加快授信业务审批管理的优化和创新,提高授信审批质量和效率,成为了国内商业银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1.研究的目的
本文选择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课题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对授信审批管理相关理论基础知识、流程优化理论、勒泰科学管理理论以及巴纳德组织理论进行梳理学习,根据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从审批权限流程优化、人员管理强化、内部服务提升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公司授信审批管理优化措施和建议,从而解决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2.研究的意义
(1)本文以JR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凭着笔者多年的银行授信工作经验,结合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学习,针对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优化措施,试图提高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质量和时效,进而提升公司授信审批管理水平,这对于增强JR银行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2)鉴于当前授信审批管理已经构成了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要素,授信审批效率高低和审批质量好坏关系到银行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各家商业银行都在不断寻找授信业务审批管理创新的优化方案,因此,希望通过本次论文研究,为同业金融机构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3)关于银行授信审批管理优化研究方面的国内文献,研究的对象大多是五大国有银行和上市股份银行,而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JR银行为地方性银行,与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其经营管理机制等均较前者薄弱,有些还沿用比较陈旧的授信管理制度,因此,在当前的研究环境下,研究该类型银行的授信审批管理和优化策略,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代表性。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商业银行授信审批的研究时间较早,总的来说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
(1)在理论研究方面,FahadKhafily&BrunoM.Parigiz(2001)研究了银行授信审批和授信发放之后审计之间的关系,并对银行授信业务审批成本和利率收益之间的平衡作了深入分析。J.David(2004)提出,对于条件较好的客户的授信管理,除了在授信的流程中进行跟踪外,还有必要在授信的环节上将其财务情况、信息披露等要素纳入到业务流程中。YuliySannikov(2005)分析了授信企业贷款额度对授信审批的影响,提出银行可在授信审批过程中采取一些激励措施促使企业为其贷款偿付利息。
(2)在模型定量研究方面,外国银行和咨询机构已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积极对风险计量模型进行研发,Boyes,W.J,Hoffman,D.L,&Low,S.A(1989)提出,在实践中使用的大多数信用评估模型基于通过判别分析估计的简单信用评分函数,其旨在区分借款申请人是否属于“将成为”违约者。他们认为该违约概率的传统观点过于狭隘,于是提出了将违约概率估计与贷款收益过程的其他参数相结合的建议,以获得更有意义的信用评估模型。1993年,美国旧金山市KMV公司研发了信用监测模型(KMV模型),该模型主要是通过分析授信评价质量和资产市场价值联动系数,检测借款企业的信用情况,从而估算借款企业违约的概率。ShiB,MengB,WangJ(2016)引入了基于商业银行可接受最大违约损失率的最优信用决策评估模型,建立一种适用于客户信用风险评估和信用决策的新型决策评估方法,为商业银行客户的信用风险评估和贷款决策提供参考。
(3)在风险管理文化方面,相关学者关注和研究了风险管理文化对授信审批的影响。JohnB.Caouettee(2001)提出,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主要体现为组织内原则、行为、威慑和奖励的组合;银行授信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风险管理文化,因此,确定好授信原则、授信流程、对授信审批相关人员的监督管理与激励机制至关重要。AllanD.Grody(2009)提出,内置于员工个人经验与授信审批流程中的风险文化对授信审批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风险文化决定了审批人员如何谨慎平衡收益与风险二者的关系。
2.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商业银行授信审批方面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不少学术观点,主要集中在风险量化及定价、信息系统建设以及审批管理等方面。
(1)在风险量化及定价方面,章彰(2013)提出,授信审批效率和质量对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他认为国内银行授信审批模式的变革可借鉴国外关于内部评级模型的授信审批模式,以此建立良好的模型风险控制机制。胡晓磊、刘庆卫(2014)提出,经济资本当前广泛应用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他们认为在授信审批环节中加强对经济资本的应用,建立科学合理的授信风险定价机制,对管理层制定的风险偏好加以落实,对风险控制边界进行量化,建立平衡风险与回报的内控机制,可防止商业银行授信资产盲目扩张,进而提高授信风险管控水平,确保授信资产质量。蔡逸仙、蔡跃祺(2018)提出,商业银行有必要将经济资本应用到商业银行的授信审批及绩效考核之中。一方面,完善基于经济资本的授信定价在授信审批中的应用,使得授信定价合理,提升授信审批的科学合理性;另一方面,提高基于经济资本考核指标在商业银行不同层面的考核中的运用,提高绩效考核的有效性。
(2)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国内越来越多学者对授信审批中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相关研究。杨羽、张国康、戴娇娇(2011)提出了构建IT预警平台,授信审批中通过对计算机系统应用,将预警机制和预警指标体系整合为以客户资料收集与管理为基础的联动系统,利于授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同时,借助IT系统实时和定期预警报告,完善银行的风险数据库,为后续的风险预警提供分析依据。徐征、徐金玲(2013)提出,开发高效统一的授信决策信息共享系统,通过统一的信贷信息共享系统,改变当前信息隔离的尴尬局面,提高授信审批决策水平。韩朝祎(2017)提出,商业银行可通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采集并跟踪管理授信客户信息,建立信息化预警平台,这样利于授信审批管理。
(3)在审批管理方面,李新霞(2016)提出,银行必须加强授信审批的风险防控,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授信审批机制,有效控制和防范授信风险,并通过对授信审批风险的有效控制,实现降低授信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她通过对当前银行授信审批过程中主要的风险类型及风险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指出风险防控视阂下银行授信审批工作的优化,需着手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阮刚铭(2018)提出,审批人制度是未来审批制度的发展方向。商业银行应加快审批人权限、组织架构、人员管理、配套设施以及事后追责等方面的制度改革,逐渐增加审批人制度的使用范围,采用垂直化管理以便做好风险的隔离和制衡,完善审批人才的管理和储备,健全审批人配套体系。
3.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纵观既有研究状况发现,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商业银行授信审批方面都做了大量研
究,而且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也日渐丰富成熟。总体来看,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管理文化、信息不对称、成本控制等对授信审批的影响,以及通过研发风险量化模型、搭建各式各样的信息共享系统、引用经济资本在授信审批环节的应用等改善授信审批管理的质效。但是,国外现有研究更多偏重于成本控制和量化技术手段研发,设计流程改进和优化、体系升级等方面则相对薄弱。而国内在授信审批管理模式上的研究仍亟待加强,尤其是具体层面有极大的拓展空间。主要表现为:①在审批管理方面研究,对于人员队伍建设的优化措施,大多数学者仅局限于从审查审批人员队伍管理方面进行优化,比较少以调查环节中客户经理作为源头着手分析及解决审批管理存在的问题。②关于授信审批管理优化,大多学者单从授信审批流程优化的视角进行深入优化研究,比较少从授信审批管理体系方面进行全面探究。③大多学者优化研究的理论支撑主要运用风险管理方面理论,比较少运用管理学范畴理论知识。
基于此,本文拟以JR银行为例,探究从企业内部宏观与微观层面相结合的授信审批管理优化的路径与实施方案。宏观上,以审批权限流程优化、人员管理强化、内部服务提升三个大方面为路径展开分析和探讨;微观上,从调查、审查审批各环节全方位解读存在问题和提出解决措施,并打破前台营销部门与中后台审批决策部门的沟通障碍,引入银行内部服务的企业文化理念,就如何提高公司授信审批管理水平、提升审批质量和效率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以弥补或递进前人相关研究在公司授信审批管理模式方面的不足。
(四)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1.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思路主要为:首先对商业银行授信审批管理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其次,运用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法等,对JR银行授信审批管理现状进行阐述。再次,从JR银行授信审批管理现状中挖掘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JR银行实际,深入剖析问题的原因。最后,结合流程优化理论、勒泰科学管理理论的科学挑选并培训“第一流的工人”、巴纳德组织理论,从审批权限流程优化、人员管理强化、内部服务提升三方面入手,针对性地提出相关优化对策。
2.研究主要内容
本文将研究内容划分为六大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前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对既有研究进行述评等。
第二部分,商业银行授信审批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概述。主要梳理了授信、授信审批等的基本概念,同时阐述了流程优化理论、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巴纳德组织理论研究内容,介绍了国内外授信审批模式,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的现状。首先是对JR银行进行简要介绍,在对JR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发展现状、授信业务审批管理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整体评价JR
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的状况。
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从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的现状中挖掘授信审批存在的问题,并结合JR银行实际,深入剖析问题的原因,这是文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部分。
第五部分,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优化对策,这是文章解决问题部分。结合流程优化理论、勒泰科学管理理论的科学挑选并培训“第一流的工人”、巴纳德组织理论,联系JR银行自身情况,从审批权限流程优化、人员管理强化、内部服务提升三方面入手,对授信审批管理提出优化方案。
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全文的总结,得出论文的结论,指出论文的研究价值与后续展望。
(五)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及访谈法来分析和解决本文的核心问题。
1.文献研究法
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系统、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搜集和研读关于商业银行授信审批管理研究的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归纳、提炼、整理。
2.数据统计分析法
为了深入了解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工作存在的问题,收集JR银行公司授信业务管理方面的内部资料和数据,包括公司授信经营情况、授信审批情况等,并对具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问卷调查及访谈法
为分析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通过设计关于授信审批时效的调查问卷,并向各经营机构及总行授信审批部发布;同时,对部分资深的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审查员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的见解,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
二、授信审批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本部分对授信审批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分别梳理了授信、授信审批等的基本概念,同时阐述了流程优化理论、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巴纳德组织理论研究内容,介绍了国内外授信审批模式,搭建理论研究框架,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一) 授信审批管理的基本概念
1.授信的概念
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向非金融机构客户直接提供的资金,或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的保证。授信可分为表内授信和表外授信,表内授信包括各项贷款业务以及除各项贷款业务以外的其他表内授信业务(主要包括持有企业发行的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券资产等);表外授信包括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金融市场和投资银行业务中需要银行承担实质风险的业务等。授信按期限分为短期授信和中长期授信,短期授信是指一年内(含一年)的授信,中长期授信是指一年以上的授信。授信按对象可分为个人授信和公司授信。
2.授信审批的概念
我国银监会对授信审批的定义是商业银行根据企业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资金需求,以行业和商业银行自身的相关规定为基础,按照规定的审批流程和审批条件,对借款企业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审批,从而最终根据评定情况确定给予借款企业一段时间内所能享受的融资额度的业务。授信审批包括了授信方案设计和授信方案选择两个阶段,授信方案设计就是对授信与否、授信额度增减与否、授信期限长短调整与否、授信担保方式调整与否等问题提出若干可能的选择;授信方案选择就是银行审批人员通过对该笔授信预期的收益风险衡量来对上述可能的选择方案进行抉择。
授信业务审批主要是在授信业务经营过程中为了防范风险而产生的,控制风险是授信审批的主要任务。在实际操作中,授信审批主要是把控授信业务的合规性风险和经营性风险。合规风险是每一笔授信业务的办理是否遵循我国法律法规、监管要求以及商业银行自身授信制度和管理要求等,主要包括申报授信主体、业务类型、申报额度、授信方案等的合规合理性。经营风险是指通过对授信主体资信情况、财务情况、经营状况、用途、担保能力等的分析与审查,从而评估借款企业的承贷能力、还款能力以及还款意愿等,识别借款企业的经营风险状况。因此,授信审批的主要目标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银行利润最大化,达到收益与风险平衡。
《商业银行法》第35条和《贷款通则》第28条的规定:“商业银行授信应当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制度”。因此,商业银行在对授信业务进行审批时应当遵循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原则,通过审、贷、查的职能分工和权利制衡防范授信风险。审贷分离是指,银行通过对授信调查、授信审查、授信发放与检查的职能分别设置相应的部门、岗位和人
员,以并明确各个部门及岗位人员的职责和考核内容的授信管理责任制度。分级审批是指银行根据分支机构的规模状况以及管理水平的差异确定与其相匹配的授信审批权限。
(二) 流程优化理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海默(MichaelHammer)和CSC管理顾问公司的董事长詹姆斯·钱皮(JamesChampy)于1993年在其出版的《企业流程再造工程—管理革命的宣言》中指出,业务流程再造(BPR)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和彻底性的思考与设计,进而使企业在成本、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取得较大改进。但在大多情况下,由于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化不是特别大,比较需要持续性改进,而不是彻底性的改革。因此,在反思企业流程再造理论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流程优化”(BPI)的管理理念。
流程优化理论认为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流程,已不是单纯的产品和服务。流程优化是一项通过不断梳理、完善、改进业务流程,从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策略。在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时,无论是对流程整体的优化还是其中部分的改进,如减少环节、改变时序等,都是以提高工作质效、提升服务、降低企业成本等为目的。
业务流程优化有两种方法,分别为系统化改造法和全新设计法。其中,系统化改造法是在原有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有流程进行简化、整合等重新设计的工作。全新设计法是取消原有流程,以流程所要取得的结果为目标,重新设计新流程。企业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和外部环境选择业务流程优化的方法。通常来说,对于外部经营环境相对稳定的,企业大多数使用系统化改造法;对于外部经营环境变化比较大的,企业可采取全新设计法。就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采取系统化改造法的居多。
(三)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佛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提高工作效率。他认为,只有采取以科学化、标准化为重要手段的管理方法,才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为此,泰勒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的管理制度:(1)科学确定工作定额;(2)实行作业标准化;(3)科学挑选并培训“第一流的工人”;(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6)实行“职能工长制”;(7)实行“例外管理”;(8)雇佣双方开展“精神革命”。其中,对于科学挑选并培训“第一流的工人”主要表明企业要注意观察员工的能力,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岗位上,做到因材施用、人尽其才,并通过一列的培训,提升员工水平,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
(四) 巴纳德组织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作为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他认为人际关系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而是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主要表现为:
(1)组织是一个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个人要在一定的相互合作的社会关系下,
与他人协作方能起到较大作用。这个系统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协作效果、协作效率和组织目标能否适应社会环境。
(2)组织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①协作意愿。协作意愿是指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的目标做出贡献。个人努力是否能持久、组织目标是否能实现,均离不开协作意愿。所说的贡献,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做出的有益的活动和牺牲。所说的诱因,是指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而由组织所提供的效应。只有当诱因大于贡献时,个人才会有协作意愿。②共同目标。这是协意愿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明确的共同目标,组织成员就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同时,如何协调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差异是主管者另一重要的任务。③信息沟通。只有通过意见交流将组织和个人联系和统一起来,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个人的协作意愿才具有意义和效果。
(3)经理人员的作用就是在组织中充当系统运转的中心,并协调组织成员的活动,指导组织的运转,实现组织的目标。经理人员的主要职能有三个方面:①提供信息交流的体系;②带动组织中各成员都能做出重要的贡献,包括员工选聘和合理激励;③提出并制定组织目的。
(4)经理人员要选聘那些能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做出贡献并在工作中能接受协调的人员。为了使组织的成员能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和进行有效地协调,巴纳德认为可采取“维持”的方法,包括“诱因”方案的维持和“威慑”方案的维持。“诱因”方案的维持是指鼓励组织各成员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他们的贡献而采用各种报酬奖励的方式,“威慑”方案的维持是指为了促使组织成员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他们的贡献而采用监督、控制、检验、教育和训练的方法。
(五)国内外授信审批管理模式
从授信流程、审批权限、审批决策机制等角度,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公司授信业务审批模式进行简要介绍和比较,为后文深入分析JR银行的审批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作用。
1.国内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审批模式
(1)授信业务全流程
通常我们所说的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全流程,广义上可以概括为授信调查、授中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三个流程。狭义上可以细分为十个流程,主要包括授信申请、授信受理、授信调查、授信审查、授信审批、合同签订、授信发放、授信支付、贷后管理、授信收回或处置。根据审贷分离的要求,授信调查、授中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三个流程实行三权分立,分别由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人员承担。
(2)授信审批权限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授信审批制度是在遵循“审贷分离”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的分级审批制。按照商业银行“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经营性支行”的基本架构,从高到低
逐层授权,在审批流程上基本按照“客户经理—经营性支行行长—二级分行行长—一级分行授信审批部—总行授信审批部”的顺序逐级报送逐级审批。一般来说,总行具有最高的授信审批权限,然后根据其辖区内各一级分行的经济发展状况、资产规模以及风控水平等,将一定的审批权限下放给一级分行,同时一级分行也相应的可将部分审批权限转授权至二级分行。通常情况下,经营性支行一般无审批权。
总的来说,在国内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组织架构中,经营性支行主要负责公司授信业务的前期调查与评估,收集整理借款企业的基本资料、经营以及财务等数据信息,发起授信业务申请。授信审批部门主要负责授信业务合法合规性的审核、进行风险评估,判断能否投放及额度控制,设定投放的条件与要求。
2.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审批模式
纵观国外商业银行审查审批体制模式发展的状况看,基于美国和欧洲的金融业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具有一定主导地位,因此,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和欧洲银行为例。
(1)美国银行的公司授信审批机制
鉴于美国拥有较好的经济金融环境,大多数银行的风控水平较高,授信审批决策机制也较为完善。授信审批决策主要有评审会制和个人审批制两类。总体看,规模比较大的银行倾向于采用个人审批制,而规模较小的银行倾向于采用评审会制。他们觉得,大型银行管理的范畴及层面较多,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较高的审批效率,但由于评审会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集体审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批效率。因此,他们会将审批的权利下放给不同层级的人员。美国银行的授信审批制度具有如下特点:①实行垂直独立管理,授信审批岗位由上至下形成一个系统。②具有较完善的授权制度,授信审批主要采用个人负责制,审批环节较短。③能较好地处理授信审批和业务发展两方面的关系。④为适应实际需要,授予业务发展部门高层管理人员一定的小额授信审批权。⑤由单笔交易的授信审批走向对借款企业授信总量的控制。
(2)欧洲银行的公司授信审批机制
欧洲银行的授信审批决策机制较为灵活,在遵循审贷分离原则的基础上,银行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合适有效的方式。总体上,大多数银行采用评审会制,只有少数实力较强的银行采用个人审批制。法国兴业银行实行的是个人审批制,不过对于分歧较大的授信,需上报评审会审议决定,评审会成员由董事长和行长等组成。巴黎外贸银行、德国商业银行主要采用评审会制。欧洲银行比较重视授信管理部门的前期参与,主动沟通协调有分歧的授信。
从国内外公司授信审批模式看,欧美等国外商业银行同样严格遵循“审贷分离”原则,授信流程基本相同,在授信审批决策机制上主要分为个人审批制和评审会制两类。个人审批制实际上就是专家决策,个人对授信项目具有终审权;而评审会制实际上就是集体决策,是指一笔授信项目由多个委员通过集体审议方式表决,采用多数同意通过规则决定审批结论。两种模式均存在优劣,个人审批制可减少累赘的审批签署环节和上会时间,利于提高
授信审批效率,但对审批人员业务能力及素质要求较高,容易造成审批标准不一致。而评审会制可以集思广义,弥补个人经验不足和规避个人操纵授信的现象,但效率较个人审批低,不易分清个人责任,出现羊群效应。整体而言,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授信在审查、审批环节建立了快捷、高效的授权和审批决策制度,更利于企业快速简便地获得银行授信。
三、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现状
本部分结合JR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审批方面的具体情况,深入分析JR银行的特性。在对JR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发展现状、授信业务审批管理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整体评价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的状况。
(一)JR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发展现状
1.JR银行概况
JR银行的前身是已经营了60多年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主营个人业务、公司业务、金融市场业务以及投行业务等。截至2017年12月31日,JR银行共下设620多个营业网点,
员工7000多名。
截至2017年12月末,JR银行总资产735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1%。各项存
款余额488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2%。各项贷款余额2940.13亿元人民币,同比
增长19.57%。2017年实现经营利润58.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为15.37%。
从上表可以看出,JR银行资产规模、存贷款规模等各项经营指标都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JR银行严格控制资产质量,2017年末不良率较2016年下降0.3个百分比。
2.公司授信发放情况
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客户授信需求持续增加。截至2017年末,JR银行公司授信余额1925.41亿元,较2016年增加399.74亿元,增幅26.20%,公司授信占总授信余额的65.49%,占比较高,可见公司授信业务在JR银行经营中占据重要地位。
3.公司授信行业结构情况
JR银行经营历史较悠久,在当地建立了较多的客户资源,公司授信业务涉及行业较为广泛。按投放行业统计,截至2017年末,前十大行业的公司授信余额占比85.52%,主要是以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行业为主。具体授信行业分布情况如表3.2所示。
(二)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现状
1.JR银行现行的公司授信审批流程
JR银行授信审批业务主要由总行授信审批部组织实施,目前实行专职审批人制和专业
审批人会议集体审议制。审批会议由审批牵头人主持召开,审批牵头人由授信经验丰富的审批人担任。授信审批权限按照授信业务品种、业务性质、业务金额、行业属性、授信期限等多个维度进行分层审批,分为经营机构审批权限和总行审批权限。其中原属经营机构审批权限业务的重组授信和复议申请为总行审批权限;总行审批权限再按相应层级细分为二级审批人(含)以下权限、一级审批人权限及一级审批人双签权限、首席风险官权限。
从审批的具体组织和实施来看,公司授信审批流程分别如下:
(1)经营机构权限内的审批流程
①低风险审批流程:客户经理双人调查→经营机构审查岗审查→经营机构主要负责人
(或经转授权的分管负责人)审批(具有否决权)。
②非低风险审批流程:客户经理双人调查→经营机构审查岗审查→经营机构风险管理部门经理→经营机构主要负责人(或经转授权的分管负责人)审批(具有否决权)。
(2)总行权限审批流程:
①一般业务审批流程:客户经理双人调查→经营机构审查岗审查→经营机构主要负责人(或经转授权的分管负责人)签署(具有否决权)→总行授信审批部审查人出具初审意见→审批人会议集体审议(如有房地产业务、集团授信业务及5000万元以上的其他业务,具有否决权)→总行相应层级审批人签署(具有否决权)。
②风险相对较高业务4审批流程:客户经理双人调查→经营机构审查岗审查→经营机构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具有否决权)→总行授信审批部审查人出具初审意见→审批人会议签署(具有否决权)→高级审批人会议签署(具有否决权)→总行授信审批部对应审批中心主要负责人签署(具有否决权)→首席风险官签署(具有否决权)。
2.项目审批时效及审查退回情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中各环节业务受理所需的时效和审查退回情况,挖掘审批管理中存在问题并作进一步分析,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研究工作。
(1)问卷设计与发放
通过JR银行内部邮箱向各支行、总行授信审批部共发送调查问卷181份,收回181分。本次问卷覆盖了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的各个阶段,调查的对象涉及支行客户经理、支行审查人员、风险经理、经营机构负责人、总行审查人员及审批人,具体情况如表3.4所示。目前JR银行对公司授信的管理分为六大类,主要为中小企业务(授信金额5000万元以下)、中小企业务(授信金额5000万元-3亿元)、3亿元以上的流动资金贷款、3亿元以上的其他业务、房地产业务、集团授信业务。因此,问卷设计主要是按照上述各类型业务对其各阶段的时效进行调查,以及审查环节退回次数的调查,同时根据不同调查对象设
计不同问卷内容。
(2)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为保证调查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在使用问卷之前,会对问卷质量进行信度和效度检测,并通过所得结果对问卷进行优化,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论文分别采用α系数测试问卷信度,KMO和Bartelett球形检验问卷效度。从实证的结果上看,客户经理和支行审查员的α系数达到了0.9以上,意味着有超过90%的变异数是来自真正分数的差别,仅有少于10%的部分来自测量误差,问卷信度非常好;总行审查员α系数接近0.9也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结合风险经理、经营机构负责人和总行审批人的实际情况,其对审批或提交业务的时间均为1至2天,所以在填写调查问卷时,由于问卷选项的设计,出现了选择相同答案的情况,所以未能测出其α系数。在效度检测中,客户经理的KMO值为0.804,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总行审查员KMO值为0.516大于0.5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风险经理、经营机构负责人和总行审批人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选择所以无法测出信度进而没有对其进行效度检测,支行审查员是由于JR银行配置支行审查岗位不多,所以调查问卷数量过少无法测出其效度。
(3)问卷调查结果
①时效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的统计情况,分别对中小企业务(授信金额5000万元以下)、中小企业务(授信金额5000万元-3亿元)、3亿元以上的流动资金贷款、3亿元以上的其他业务、房地产业务、集团授信业务六种业务类型的时效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各阶段相应的时效情况。
1)中小企业务(授信金额5000万元以下)授信审批各阶段所需时间:
从上表中小企业务(授信金额5000万元以下)调查、审查、审批各阶段时效调查情况看,调查阶段选择15-20天的人数较多,占比58.88%,选择10-15天的占比18.69%,选择20天以上的占比15.89%,说明该类型业务调查时间基本为15-20天,少数可能小于15
天或大于20天。支行审查阶段选择3-5天的较多,占比77.78%,其次选择2-3天的占比
16.67%,说明该类型业务支行审查时间一般为3-5天。总行审查阶段选择8-10天较多,占比57.14%;其次选择5-8天的占比32.14%,说明该类型业务总行审查时间为8天左右。审批阶段选择1-2天的占比100%,说明该类型业务审批或提交业务的时间均为1至2天。
2)中小企业务(授信金额5000万元-3亿元)授信审批各阶段所需时间:
从上表中小企业务(授信金额5000万元-3亿元)调查、审查、审批各阶段时效调查情况看,调查阶段选择20-25天的占比78.83%,选择15-20天的占比18.69%,说明该类型业务调查时间一般为20-25天,少数可能小于15天或大于25天。支行审查阶段选择5-8天的占比61.11%,选择3-5天的占比38.89%,说明该类型业务支行审查时间基本为5天左右,一般最长为8天。总行审查阶段选择8-10天的占比71.43%,选择5-8天的占比
17.86%,选择10-15天的占比10.71%,说明该类业务总行审查时间一般在8-10天,少数
可能小于8天或大于10天。审批阶段选择1-2天的占比100%,说明该类型业务审批或提
交业务的时间均为1至2天。
3)3亿元以上的流动资金贷款授信审批各阶段所需时间:
从上表3亿元以上的流动资金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各阶段时效调查情况看,调查阶段选择25-30天的占比80.37%,选择20-25天的占比13.08%,说明该类型业务调查时间一般在20天以上,主要集中在25天左右,最长的需要30天或以上。支行审查阶段选择
5-8天的占比61.11%,选择3-5天的占比38.89%,说明该类型业务支行审查时间一般在5
天左右,花费最长时间为8天。总行审查阶段选择10-15天的占比50%,选择8-10天的占
比46.43%,说明该类型业务总行审查时间基本为10天左右,最长为15天。审批阶段选择
1-2天的占比100%,说明该类型业务审批或提交业务的时间均为1至2天。
4)3亿元以上的其他业务授信审批各阶段所需时间:
从上表3亿元以上的其他业务调查、审查、审批各阶段时效调查情况看,调查阶段选择25-30天的占比68.22%,选择20-25天的占比24.3%,说明该类型业务调查时间一般在20天以上,主要集中在25天左右,最长的需要30或以上。支行审查阶段选择5-8天的占比66.67%,选择3-5天的占比33.33%,说明该类型业务支行审查时间一般为5天左右,最长为8天。总行审查阶段选择10-15天的占比60.71%,选择8-10天的占比32.14%,说
明该类型业务总行审查时间主要集中在10-15天。审批阶段选择1-2天的占比100%,说明
该类型业务审批或提交业务的时间均为1至2天。5)房地产业务授信审批各阶段所需时间:
从上表房地产业务调查、审查、审批各阶段时效调查情况看,调查阶段选择25-30天的占比56.07%,选择30天以上的占比28.04%,选择20-25天的占比9.35%,说明该类型业务调查时间主要集中在25天-30天或以上,少数可能小于25天。支行审查阶段选择5-8天的占比72.22%,选择3-5天的占比27.78%,说明该类型业务支行审查时间主要集中在5-8天,少数可能小于5天。总行审查阶段选择10-15天的占比67.86%,选择8-10天的
占比25%,说明该类型业务总行审查时间主要集中在10-15天,部分小于10天。审批阶段
选择1-2天的占比100%,说明该类型业务审批或提交业务的时间均为1至2天。6)集团授信业务授信审批各阶段所需时间:
从上表集团授信业务调查、审查、审批各阶段时效调查情况看,调查阶段选择25-30天的占比为46.73%,选择30天以上的占比为44.86%,选择20-25天的占比为6.54%,说明该类型业务调查时间所需时间较长,主要集中在25天-30天以上,且30天以上的占比也较大。支行审查阶段选择5-8天的占比83.33%,选择3-5天的占比16.67%,说明该类型业务支行审查时间基本为5-8天。总行审查阶段选择10-15天的占比71.43%,选择8-10
天的占比17.86%,选择15天以上的占比11%,说明该类型业务总行审查时间一般为10-15
天,最长时间为15天以上。审批阶段选择1-2天的占比100%,说明该类型业务审批或提
交业务的时间均为1至2天。
②审查退回情况
根据审查退回的问卷调查情况看,在业务上报审批过程中,平均一笔业务在支行或总行审查阶段被退回补充资料的情况如表3.11所示:
从上表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选择退回0次的占比7%;选择退回1次占比33%;选择退回2次的占比43%;选择退回3次的占比15%;选择退回3次以上的占比2%。上述数据中,选择退回2次及以上人数较多,合计占比60%。总体看,JR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审查阶段普遍存在退回补充资料的情况,这也反映了业务调查与审查阶段可能存在一定的矛盾,而且业务退回无形中影响了授信时效。
3.批复用款情况
2018年1-3季度,JR银行授信审批部门审结的公司授信项目笔数1865笔,金额共计4027.16亿元;其中审批同意的公司授信项目笔数1597笔,金额共计3156.85亿元,
笔均否决率为14.37%。在已审批通过项目1597笔中,有878笔项目已用款,金额共计1799.4亿元;719笔项目未用款,金额共计1357.45亿元。JR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审批及用款情况如表3.12所示:
小结:本部分通过对JR银行公司授信业务情况进行阐述,运用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展现了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的现状,总的来说,JR银行在公司授信审批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
5根据笔者银行内部数据整理。
四、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通过上述介绍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的现状来看,目前的授信审批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本部分主要是通过结合问卷调查的情况,对上一部分相关数据作进一步分析,从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的现状中挖掘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结合JR银行工作实际,深入剖析问题的原因。
(一)存在问题
1.授信整体效率较低
通过对上一部分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JR银行各经营机构上报总行权限公司授信业务申报审批的大概时效,具体如表4.1所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JR银行在授信业务受理各环节的整体时效随着业务金额的增加及业务品种的复杂难易程度呈递增趋势,整体来说,调查及审查时间花费时间较长,其中调查环节占全流程时效的50-60%,审查环节占全流程时效的40-50%,审批环节占用时效较短。另一方面,JR银行授信项目审批平均时效在1个月-2个月的时间,加上后续用信时需执行审批意见要求,如签署合同、办理抵质押登记、额度核准等还需花费一定时间,总体算起来授信整体效率较低。
而且,在经营会议上,JR银行经营机构负责人时常反映由于授信审批效率未能满足客户需求而丢失了优质的客户。审查环节方面,经营机构上报总行审批时还多了一个审查环节,存在重复工作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加长了审批的时间。
2.审查退回率较高
根据上一部分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得出审查环节需退回次数情况,同时数据反映了
6对JR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在支行或总行审查阶段普遍存在退回补充资料的情况,而且退回次数在2次及以上情况较多,合计占比60%。通过访谈支行及总行审查人员得知,退回的原因基本上都是业务报送质量不全面、资料不齐,一来业务来回沟通退回,严重影响整体审批质效。
3.实际用款率较低
通过对上一部分关于JR银行2018年1-3季度公司授信项目审批及用款的具体数据作进一步分析,得出审批通过的1597笔项目中,只有878笔项目已用款;还剩719笔项目未用款,授信项目已审批未用款的笔数占比达45%。这表明了JR银行公司授信批复的实际用款率比较低,既浪费了审批资源,又未达到授信投放的成效,效益未能较好体现。另外,根据内部数据统计,申请调整审批意见的项目笔数占总项目笔数的比例约为13%,通过了解,一方面是由于客观原因申请调整审批意见,另一方面是由于授信批复出现笔误、表述错误、客户接受程度低、条件无法操作等,上述情况均造成审批意见要求不能落实,导致无法按计划进行投放。
小结:总的来说,JR银行公司授信整体效率较低,导致实际用款率较低,与业务实际发展需求不匹配的现象,是妨碍利率市场化改革大趋势之下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障碍之一。
(二)成因分析
针对上述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联系JR银行实际,对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逐一剖析。
1.授信整体效率较低的成因分析
(1)授信业务审批流程设计存有缺陷
对于总行审批权限流程,经营机构和总行均设置审查环节,从经营机构审查人员自身来看,其主要由所在经营机构任命、管理和考核,在薪酬、绩效考核等方面也要与所在经营机构的业绩挂钩。因此,经营机构审查人员在对项目作评估时,受限较多,很难按照自己的判断充分发表意见,独立性和权威性较差。同时,目前经营机构审查人员并非真正起到审查作用,由于客户经理前期准备资料质量不高,很多时候主要是复核和辅导客户经理整理授信报审资料,这样,一方面让客户经理对支行审查有依赖性,觉得后面有人把关资料,造成前期资料整理质量差,另一方面经营机构审查人员除了审查工作外,还需兼顾部门其他内务工作,案头工作十分繁忙,因此报审项目在该环节也许停留一些时间,这无形浪费授信审批时效,且起不到把控风险的关口作用。
(2)授信审批机制缺乏多样化和个性化
一直以来,大多数商业银行在授信审批上脱离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只顾遵循银行制度统筹下的审批流程。JR银行也不例外,其当前的公司授信审批机制缺乏多样化和个性化,主要表现为:在发起和审查阶段最耗时的环节缺乏差异化的工作要求;在审批权限和
流程设计上,优质客户与一般客户,重点客户与普通客户,存量客户与新增客户,不同行业客户等均享受同等的“待遇”,越是大客户,其审批时间和流程越长和复杂。这样,既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导致优质客户流失,又增加了JR银行授信审查审批人员的工作量。
(3)缺乏健全的考核机制
纵观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情况,对授信业务各环节人员的考核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对营销人员的考核主要侧重业绩考核,在业务开展中缺乏对其内部管理,导致营销人员没有更多考虑授信的时效性和调查质量,流程效率的快慢与他们的收入、晋升等关联不大,进而导致营销人员调查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工作拖沓。另一方面,审查审批人员工作量、审批质量也没有真正与其薪酬收入水平挂钩,出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现象。
(4)审查审批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队伍不稳定
第一,近年JR银行公司授信审查队伍呈现年轻化,有些审查在从事审查岗前并没有接触公司授信业务,专业技能力不高,审贷经验不足,决策犹豫,对经济、市场、行业等的风险判断和识别能力不够强。
第二,近几年,JR银行公司授信审查人员流动性亦较大,由于个人原因内部岗位调整、员工离职等,导致一些具有丰富授信经验、优秀的审查审批人员频频流失,使得授信审查审批队伍不稳定。而新任的审查人员需要时间磨合,而且对岗位制度要求的连贯性较差,进而影响JR银行业务审查审批的质量和时效。
2.审查退回率较高的成因分析
(1)个别客户经理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淡薄
①关于调查环节不尽责的案例
借款企业****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营药品批发。公司注册资本508万元,为自然人控股。JR银行于2011年11开始与该借款企业发生授信关系,最后一笔授信于2014年发放,担保方式为抵押+保证担保,授信发放后,2015年发现借款企业存在房地产项目款项无法按时收回、以房产替代应付工程款、抵押人对外担保贷款的五级分类为关注,同年年底该笔授信出现逾期及欠息,经过催收授信压降了649万元。JR银行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催收,但授信本息仍无法收回,最终形成不良。JR银行经排查,发现该笔授信各环节存在如下问题:
1)贷前环节未尽职调查及披露实际控制人投资房地产项目的相关信息,最终贷款劣变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房地产项目款项无法按时收回,资金链断裂。
2)调查及操作环节均未深入核实发现借款企业伪造账期的风险。贷前调查环节未尽职调查核实借款企业应收账款的真实账期,在首次介入国内保理业务时,借款企业已存在伪造账期的问题,对于借款企业实际收款期与叙做的保理授信期限不匹配,调查人员未能予以核实发现,实际操作中对回款资金未进行逐步核对,导致JR银行未能锁定买方回款,贷款最终劣变不良。
3)部分资金直接划入关联公司账户,贸易背景不实。经统计,自2011年首次发放贷
款以来,在2.79亿元的累计出账中,共计约有1.22亿元的放款资金直接支付给关联企业,违反授信审批意见要求。
4)2011年发放的3000万元授信,贷前调查环节忽视抵押物高估的风险。
另外,借款企业关联公司也曾向JR银行申请授信额度,均因经营真实性存疑、贷款真实性存疑等原因被总行授信审批部门否决。
②通过访谈部分支行及总行审查人员,他们普遍反映客户经理上报的授信材料质量不高,比如授信基础资料提供不完整;贷前调查不实,调查报告披露的数据和信息不全面,甚至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对于资金需求测算,少数客户经理为了达到客户授信额度需求,利用各种手段提高授信额度,导致授信额度与客户实际偿债能力不匹配;少数提供虚假资料等。某支行审查人员反映:“某客户经理上报的贷款资料中存在虚假银行对账单,被支行通报并处罚了,然而距通报事件不到一个月时间,该客户经理上报的贷款资料中又出现虚假发票复印件,由于其行为极其恶劣,后来该客户经理被解雇了。”
从上述案例及访谈可以看出,JR银行个别客户经理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淡薄,调查过程中未对授信资料作真实性核实,未尽到尽职调查义务,对授信资料把关不到位,影响授信审批效率的同时,对后续授信资产的安全性也没有起到保障作用。
(2)对公客户经理岗流动性较大
近几年,由于薪酬、个人职业规划等各种原因,导致公司授信条线的营销人员流动性较大,对公客户经理队伍每年都有所变化,而且JR银行比较倾向于任用新进的优秀大学生,虽然他们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发展潜能,但缺乏授信经验,导致调查能力与技巧、风险分析与识别、风险措施的采取以及文件的执行力出现较大波动。
3.实际用款率较低的成因分析
(1)业务部门与授信审批部门认识不统一
JR银行员工缺乏共同的文化观念,在授信业务发展上未达成共识。站在业务部门的角度,为了达到考核业绩,往往会出现重收益轻风控的现象。面对激烈的同业竞争,业务部门营销客户也不容易,因此,为了营销成功,使得授信项目顺利投放,业务部门大多都迎合客户的需求,设计的授信方案较为粗糙,风险控制考虑不周全;站在授信审批部门的角度,他们主要的职责是把控风险,由于岗位的特殊性,授信审查审批人员难免存有免责心态,审核授信项目时比较畏手畏脚,重风险轻营销,而且对客户经理缺乏信任,设置授信方案时较为严苛而忽略了实际操作性,与市场脱节,从而导致授信批复无法落实,授信项目无法投放。
(2)业务部门和授信审批部门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
业务部门与审查审批人员之间一直存在博弈,二者均没有从对方角度进行考虑,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一方面,授信审批部门未起到中后台的服务支持作用,审查授信项目的时候往往只会被动、机械地对照相关政策制度,思维不够扩散和灵活,服务一线营销人员的理念不强。如授信审查审批人员未能主动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交流,针对具体项目沟通时未认真听取业务部门的意见与建议,对授信业务回头看的力度较弱,通常在审批结束以后,未能定期了解所出具授信批复中相关的措施是否能够落实,是否存在执行障碍等,不注重设置的授信方案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另一方面,业务部门经常接触市场,但未能主动将所在区域的经济环境、市场情况、当地政府政策变化情况以及同业情况等信息及时反馈至总行授信审批部门,为审批人员提供决策的市场导向,促使有关审批制度贴近市场。笔者在访谈授信审批部某审查人员时反馈:“对于开发项目,JR银行通常都要求放款
前提须四证齐备。由于JR银行经营所在地的某个区,对于开发项目为农村集体用地性质的,无须四证齐备就可向当地房管部门报建,鉴于该区的房管部门相关政策的特殊性,JR银行出具授信批复时放款前提条件无要求四证齐备。然而自2018年年初起该区的房管部门规定农村集体用地性质的报建也需四证,对于该政策变更信息,JR银行所在区域的客户经理是知道的,但没及时反馈给审批部门,导致总行授信审批部仍按原来操作方案出具授信批复,无要求四证齐备,这样无形放松了该类项目的放款前提条件,不利于风险把控。”
(3)审查审批人员市场贴近度低,存在信息不对称7问题。
在“审贷分离”的模式下,审查、审批人员基本不接触市场和客户,获取授信项目信息的途径主要是依靠业务部门提供的调查材料以及业务部门对项目的口头介绍等,然后根据获取的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对授信项目做出的决策。一方面由于客户经理自身的个人能力、社会阅历等存在局限性,也难以全面真实掌握客户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客户经理考核指标压力较大,对于道德底线较低、风险意识淡薄的客户经理有可能人为地扭曲信息,这将会误导了审查审批人员的判断。整体看,审查、审批人员所获取的信息比较局限和被动,致使审查、审批人员面临信息严重不对称,从而造成审批决策出现偏差,产生逆向选择,阻碍业务发展。
小结:总的来说,通过对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剖析,上述问题的成因主要集中表现在授信审批权限流程、人员队伍建设、内部沟通服务三个方面。
五、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优化对策
前文阐述了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上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体现在审批权限流程、人员队伍建设、内部沟通服务三个方面,本部分将结合流程优化理论、勒泰科学管理理论的科学挑选并培训“第一流的工人”、巴纳德组织理论,从审批权限流程优化、人员管理强化、内部服务提升三方面入手,针对性地提出相关优化对策,以期提升JR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审批质量与效率,提高公司授信审批管理水平。
(一)优化公司授信审批权限流程管理
1.授信审批流程优化原则
第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的原则。银行业同属服务性行业,因此JR银行必须遵循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授信审批流程优化时应站在客户和市场的角度进行思考,实现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的审批流程,勇于创新,加大审批流程的灵活性,优化流程的科学合理性,使客户获得比较满意的金融服务,进而提升客户对银行的满意度。第二是兼顾效率提升和风险可控的原则。在审批流程优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考
虑到授信审批流程效率的提升,缩短审批周期,减少审批环节。另一方面要兼顾到授信审批流程的风控保障,必须较大限度地把风险控制作为底线,较好地实现收益与风险平衡。第三是持续性原则。审批流程优化是一个漫长、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成
不变的。因此,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动态观察现有审批流程的运作情况,在实践中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优化,不断尝试和总结经验,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第四是可操作性原则。由于授信审批流程优化涉及到银行各个部门及系统的各方面,因此,JR银行在实施流程优化时,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能单纯为了实现营销目的而盲目地进行流程优化,要确保优化改造方案的可行性,不能纸上谈兵,要符合银行自身的战略意图和内部的管理机制。
2.授信审批流程优化的节点与内容
合理的授信审批流程,既能够减少审批层级,提高审批效率,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又能够更好地控制授信质量,防范信用风险。基于此,笔者在遵循上述流程优化原则的基础上,结合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权限流程面临的实际问题,确定如下优化方案:
(1)完善公司授信审批管理模式及权限流程
采取风控团队派驻制的管理模式,实施垂直独立管理,经营机构风险管理部人员转为总行派驻风控团队,其中总行授信审批部对风控团队的审查进行专业化的垂直管理,同时合理设计授信业务流程,确保风险的有效隔离和实现授信管理专业化。为达到既能较好防控风险,又能简化流程、优质高效的效果,对于超出经营机构权限的公司授信业务取消原
经营机构风险管理部审查环节,直接提交授信审批部审查审批流程;同时,为了控制审批风险,将经营机构权限的公司授信业务审批权由单人审批改为双人审批,即授信审批部向经营机构派驻相应层级审批人,负责经营机构权限业务的双签,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增强信用风险的防控能力。优化后的公司授信审批流程具体如下:
①经营机构权限内的公司授信业务审批流程
1)低风险审批流程:客户经理双人调查→总行授信审批部派驻审查人出具初审意见
→经营机构主要负责人(或经转授权的分管负责人)与总行派驻相应层级审批人双签审批
(具有否决权)。
2)非低风险审批流程:客户经理双人调查→总行授信审批部派驻审查人出具初审意见→总行派驻风险经理→经营机构主要负责人(或经转授权的分管负责人)与总行派驻相应层级审批人双签审批8(具有否决权)。
②总行权限的公司授信业务审批流程
1)一般业务:客户经理双人调查→经营机构主要负责人(或经转授权的分管负责人)签署(具有否决权)→总行授信审批部审查人出具初审意见→审批人会议集体审议(如有房地产业务、集团授信业务及5000万元以上的其他业务,具有否决权)→总行相应层级审批人签署(具有否决权)。
2)风险相对较高业务:客户经理双人调查→经营机构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具有否决权)→总行授信审批部审查人出具初审意见→审批人会议签署(具有否决权)→高级审批人会议签署(具有否决权)→总行授信审批部对应审批中心主要负责人签署(具有否决权)→首席风险官签署(具有否决权)。
(2)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授信审批机制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授信审批权限流程的优化须实现客户需求是第一。因此,JR银行必须遵循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使得授信审批机制具备灵活性,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授信审批机制。建议如下:①对于科技企业授信、涉农授信、扶贫贷款等授信业务要开辟绿色审查审批通道,优先办理;②对于符合特定条件9的5000万元以下的存量公司授信业务审批权限可下放至经营机构主要负责人(不可转授权);③对于1亿元以下的非房地产、非集团客户形成标准化的审查报告模板,简化审查报告;④对于不涉及风险的调整事项的请示,审批权限可下放至经营机构主要负责人。
(二)加强公司授信审批各环节人员队伍建设
通过前文的问题成因分析可以看出,JR银行公司授信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因此,笔者结合勒泰科学管理理论中科学挑选并培训“第一流的工人”理念,通过采取相关措施,
致力提升客户经理、审查审批人员的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从而进一步提高JR银行的公司授信审批质效。
1.提升对公客户经理业务技能与素质
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时代,前台营销人员是掌握客户信息的第一环节,是授信业务所有工作的基础,调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后续审查审批的质量与效率,而且调查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关系着授信业务的风险,因此,加强对公客户经理队伍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
(1)严格对公客户经理准入与管理
①严格准入。由于客户经理的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对公授信审批流程在操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合理、科学、高效的把控授信风险、提高业务效率。因此,必须严格对公客户经理准入,没有一定授信工作经验和相关职业素养不能够从事对公客户经理。
②实行持证上岗及资质年审制。严格对公客户经理授信资格管理,规定从事公司授信业务的人员须持有公司类信贷资格证,信贷资格证有效期为2年,2年后须重新通过考试,延续信贷资格有效期,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对公客户经理的综合业务素质,约束客户经理及时掌握JR银行最新管理政策、规章制度、产品知识等。
(2)注重对客户经理的培养和管理
针对JR银行个别客户经理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淡薄,调查质量不高等现象,燃眉之急的解决办法就是需在JR银行内部强化对客户经理的培养和管理。同时,对一个合格对公客户经理的培养,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因此,稳定对公客户经理队伍也是十分有必要的。JR银行可通过以下手段加强对客户经理的培养和管理。首先,加大客户经理学习和培训的力度,定期组织客户经理进行专题培训学习,加大其对文件政策的学习,进而强化客户经理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其次,设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扩大对客户经理的晋升渠道,为JR银行做出较大贡献的客户经理应给予一定的晋升机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客户经理对JR银行的忠诚度和对工作的热度;再次,对于贷前调查不实等造成风险损失的责任人,要进行严肃的问责和处罚,通过严厉的监督约束,增强客户经理的责任心,强化其风险防范意识。
(3)不断完善和推进业务报送的标准化
客户经理调查阶段是授信业务开展的前端,鉴于后续审查、审批人员对授信项目判断的主要依据为客户经理收集的信息和调查内容,其所收集资料是否真实、完整,调查报告质量的高低,均对后续审查、审批工作起着关联作用。纵观JR银行目前公司授信调查质量不高,对审查审批质量和效率影响较大,因此,持续完善和推进业务报送标准十分重要。授信审批部门可定期对公司授信业务调查报告模板进行修订完善,明确各类业务报送的最新标准和要求;同时,结合宏观经济政策,根据专业市场调研与日常的审贷实践,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服务,及时将现行的公司授信审查审批要点根据市场趋势进行调整优化并提供经营机构参考。总体上,通过向经营机构发布标准指引,以此指导各经
营机构业务开展,让客户经理有明确的方向指引,进而辅助客户经理业务技能的不断提升,提高调查工作质量和时效。
2.提高公司授信审查审批人员专业水平
授信审批是授信业务管理的关键环节,审查审批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审批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的授信审查审批人员队伍,进一步完善授信审批管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公司授信审查审批队伍培训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银行授信审查审批人员自身需要不断强化内功,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持续学习国家各项监管政策法规、银行内部各项规章制度,持续了解宏观经济与同业市场变化,提高自身的专业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多种手段加强提高JR银行公司授信审查审批人员的专业水平。
①提供审查审批人学习交流的平台。一是每周组织审查审批人员培训学习,实行审查人员轮流值日制,由值日的审查人员汇报上周的重要文件、制度及各种信息等,再通过会上讨论交流,形成会议集体决议,以指导审贷实践,学习会上进行小测试,从而使全体审贷人员能与时俱进,提高风险防控技能。二是在同业交流、外部培训等方面形成系统安排,丰富审查审批人员知识结构和提高业务能力;同时积极邀请高新技术行业专业人士对行业前景、产品技术趋势等进行路演与交流。
②开展授信业务“回头看”活动和市场调研。针对审查审批人员与企业和市场脱节的现象,JR银行总行授信审批部门可定期开展授信业务“回头看”活动,对具有代表性或在审批中认为风险较高的授信项目进行跟踪回访与调研。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审查审批人设置的授信方案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利于日后更好地把握授信项目的审批尺度。
③形成常态化的研究支持机制。目前JR银行未能真正形成审查队伍的专业化,可通过设置相关的部门专门研究各行各业,发挥研究工作对授信审批的智力支持作用,形成常态化的研究支持机制。这样,可以让审查审批人员在审贷过程中,能够有相关的专业团队予以技术支持,而无需在审贷时才想方设法去认识该行业,影响了审批质量和效率。
④审查人员专业化和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授信审批部按照授信业务种类对审查人员进行分组管理,逐步打造专业化的审查队伍,同时,可对审查人员进行培训轮岗,开展“一带一学”主审人互换审查工作,全面提高审查人员的授信业务审查技能。此外,受市场环境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各类授信业务申报的数量呈现淡旺季,当某类业务较集中的时候,可能人手比较紧缺,“一带一学”的做法可缓解高峰业务组别的审贷压力。
(2)完善公司授信审查审批人员准入及退出机制。
①审查作为授信审批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要求审查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准入要求和形式上,一方面,可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公开选聘,根据学历、从业年限、从业历史表现、专业证书等维度进行甄选,从中选拔优秀人员
从事公司授信审查岗位;另一方面,不定期组织审查人后备人才选拔考试,并从成绩合格者中视业务需要认定最终具备入库资格的人员名单,这样从源头上抓质量,提升审查人员整体队伍素质。
②授信审批是一项专业技术强、技术含量高,同时又具有一定权力的工作,因此,对审批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通常要求审批人员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授信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结合JR的管理现状,审批人须实行严格的聘任制,经总行风险管理部核批后才予以任职。
③实行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JR银行授信管理部门可从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廉洁自律、保密工作,审查审批不良率等情况对审查审批人员进行考察,动态调整审查审批队伍。比如对于业务能力不达标、工作不称职、道德有问题等的审查审批人员严格调离审查审批队伍,持续打造高素质的审查审批队伍。
(3)保持公司授信审查审批队伍的稳定性。
从人性的角度看,如果要保持审查审批队伍的稳定性,就要善待和重视员工。这样可以防止优秀授信审查审批人员的流失,确保审批标准和尺度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促进JR银行授信业务的稳健发展。笔者认为JR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建立合理的薪酬和激励机制,根据市场经济变化适时提高员工的薪酬待遇和福利。②给予员工晋升的空间和机会,确保员工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③重视员工的职业规划,尊重员工的想法,增强员工归属感。
3.建立合理完善的考核机制
(1)授信业务审查审批人层面
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评价和投诉机制,考核结果与其薪酬收入水平挂钩,围绕“质量、效率、服务”等出发点,引导审查审批人员在岗位工作上“多干、快干和好干”,激励其能动性及积极性,营造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
①对于授信业务审查人,由所在的授信审批部门进行考核,从工作效率、审查工作量、工作质量和岗位服务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按季度考核,第四季度考核与年度考核同时进行,考核结果与其薪酬收入水平挂钩。具体指标如表5.2所示:
②对于授信业务审批人,实行总分百分制考核,风险管理部与授信审批部门、所服务的条线管理部门按4:3:3的权重对授信业务审批人进行考核,按季度考核,第四季度考核
与年度考核同时进行,考核结果与其薪酬收入水平挂钩。具体指标如表5.3所示:
③建立授信业务审查审批人负面行为的投诉机制。授信审查审批人员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授信审批的质量,因此,JR银行相关部门或人员可对审查审批人的道德风险、消极审批、违法违规等行为进行投诉。风险管理部可牵头相关授信审批部门、业务管理部门等成立投诉处理小组,对投诉内容的真实、有效性进行认定。经认定投诉有效的,按被投诉事实的影响程度对审查审批人进行扣分,并纳入其季度考核评分中,促使授信业务审查审批人提升自身履职能力。
(三) 强化内部沟通服务管理
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认为,组织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内部员工的协作和对外的服务质量。笔者结合巴纳德组织理论,联系JR银行实际,从引入外部监督和约束机制、完善公司授信审批各环节沟通机制等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措施,提升授信审批服务,进而使得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更接地气。
1.定期对调查、审查及审批人员进行满意度评分
贷前调查环节营销人员为借款企业服务,授信审查审批人员又为贷前调查环节营销人员服务,这样一看后一环节的主体是前一环节的客户,因此,在贷前调查环节和授信审查审批环节可尝试建立“内部客户”的服务评价体系,借款企业对贷前调查人员进行满意度评分,贷前调查环节的营销人员对贷中审查审批人员进行满意度评分。通过采取这种外部监督和约束机制,引起公司授信申报审批各环节人员对工作服务态度的重视,利于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各环节满意度评分内容主要如下:
(1)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要求,随时了解客户经理的服务质量,提升客户经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每季度向借款企业进行客户经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将其考核评价纳入客户经理考核体系。
(2)授信审批部门审查人每次就调查报告质量、退回情况、收集资料质量等情况对其所服务的调查人员进行评价打分,将其考核评价纳入客户经理考核体系。同时,定期选取优秀和质量较差的调查报告进行公布。
(3)经营机构每季对授信业务审查审批人的岗位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审查人的服务态度、专业水平、勤勉尽职等情况,并将其成绩评价纳入审查审批人季度考核评分中,提高授信业务审查审批人服务前台的意识和水平。
(4)审批会各委员每次上会后对参与上会审查人员的审查报告质量进行评价打分,并将其成绩评价纳入审查审批人季度考核评分中。
2.完善公司授信审批各环节沟通机制
业务部门和授信审批部门都是银行授信业务发展的主要部门,前者主要负责授信营销和调查,后者主要负责授信项目的风险评估和审批,二者的目标都是为了促进JR银行的授信业务健康、蓬勃发展,不存在冲突和矛盾,因此,加强彼此之间的理解、沟通和联系是十分必要的。
结合JR银行目前授信审批管理现状,业务部门应主动反馈所在区域的市场环境变化、政府政策变化情况等,为审批人员提供决策的市场导向;授信审批部门应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在符合内外部规定、坚守风险底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当期当地市场、同业竞争的实际情况,评判业务部门上报的授信方案,尽可能在审批决策之前与前台业务部门加强沟通交流,支持经营机构的业务营销。笔者认为可尝试采取以下手段:
(1)搭建各式沟通平台。正由于JR银行目前前台业务部门和中后台授信审批部门缺
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因此需通过各种方式搭建沟通平台。而授信审批部作为中后台服务部门,需避免本位主义,注意沟通态度,提高服务意识,主动建立授信业务沟通机制。
首先是制定《授信业务信息沟通管理相关规则》,对授信审查审批人与经营机构的业务信息沟通做出详细规定;其次是利用“微信”这一即时交流工具的功能,建立总行授信审批部与经营机构的微信营销沟通群,方便双方的沟通交流。同时,微信群主要由审批人轮值处理经营机构投诉、业务咨询等事宜,并由群管理员登记台账,跟进事情处理进展与成果;再次是邀请经营机构代表召开业务审贷经验交流会,针对业务部门关心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沟通,认真听取机构的意见与建议,并对下一步如何改进工作提高成效达成共识并在实践中予以落实。
(2)建立“授信业务预审会”机制。欧洲银行比较重视授信管理部门的前期参与,主动与业务部门协调沟通,JR银行可借鉴欧洲银行关于授信审批管理的这一理念,总行授信审批部与风险管理部联合建立“授信业务预审会”工作机制,充分与业务部门沟通交流。在业务报审前,对于比较复杂或难以把握的授信项目,业务部门可向总行申请召开授信业务预审会。通过对授信项目的前期介入讨论,避免业务部门因政策把握不准,方案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影响授信项目办理效率或做无用功,提前确定授信项目的可行性,降低机会成本;同时,业务部门能通过这种方式,慢慢磨合了解到总行授信管理的风险偏好。
(3)完善审查审批人约见客户的管理规定。一方面基于考虑客户经理在贷前调查环节已对借款企业进行走访了解,另一方面基于防范道德风险,JR银行规定在贷前环节总行审查审批人员不能随意走访借款企业,确需到现场查证或约见客户的,应遵行总行有关约见客户的管理规定,向首席风险官书面报告申请,但在实际中由于报批繁琐,很少审查申请现场走访。当业务部门与审查人员就授信项目的可行性存在博弈时,由于彼此了解项目的程度不一,会出现沟通的瓶颈。实质上,对于审查有存疑或比较复杂的项目,审查人员进行现场查证更能直观判断,易于与业务部门共同沟通讨论。因此,JR银行有必要在有效防范道德风险的前提下完善约见客户的管理规定:比如简化报批流程,由首席风险官调为授信审批部主要负责人审批;要求审查审批人员双人走访等。
(4)营造良好的服务文化。一种卓越的文化才能使一家企业永葆活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这种文化要求员工须围绕着以促使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健发展为共同目标,思想上达成统一共识,共同构建企业良好的工作氛围。所谓企业共同的文化观念就是大家在工作上常说的要达成某种共识;若企业内部没有共识,员工就没有协作精神,那么这个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一定不高。基于此,在当前的经济新形势下,JR银行须致力塑造良好的内部服务文化理念,较好地营造内部和谐友好的服务氛围,让服务文化始终贯穿整个授信审批工作之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目前JR银行业务部门与审查审批人员未达成统一共识的问题,使得授信审批各环节畅顺运行,提升JR银行公司授信审批的质量和效率,进而增强JR银行的营销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六、参考文献
[1]章彰.银行授信审批模式变革[J].商业银行,2013:47-50.
[2]刘忠凯.关于银行授信管理问题的研究和探讨[J].科技信息,2010(5).[3]刘懿.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流程改革[J].时代金融,2011(1):53.
[4]杨羽、张国康、戴娇娇.我国商业银行授信审批制度的完善[J].财务与金融,2011(9):52-53.
[5]张念党.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的国际比较[J].金融观察,2007(6):106-109.[6]牟来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对策[J].新金融,2004(12):
39-42.
[7]佘松涛.商业银行内部服务研究[J].金融经济,2014(6):156-158.
[8]连育青.运用大数据分析提升授信审批决策水平的思考[J].财务与金融,2016(5):11-14.
[9]郑艳、许志刚.商业银行贷款审查审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5(1):151-159.
[10]董艳.浅谈商业银行信贷审批中存在的问题[J].财政金融,2016(5):165.[11]贾楞.国内银行业信贷审批机制的考察与借鉴[J].他山之石,2006(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