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
浏览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研究,可以丰富体育课程理论的研究内容,对体育课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通过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研究,可以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的体育课程内容的实施提供参考。目前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基础体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学校体育工作开展举步维艰,面临着多元复杂的现实问题,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问题亟待改善。
本文从“城乡等值化”理念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洪湖市滨湖乡村4所小学及市区3所小学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城乡小学校体育健康知识、体育项目与技能、体育活动方式的选用与实施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寻找洪湖市城乡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差异,探索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理论指导,得出以下结论:
1. 洪湖市城乡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存在较大差异,与城市小学相比,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内涵缺失,结构不合理,选择性少,利用率低。主要影响因素是滨湖乡村经济基础薄弱,学校对体育投入不足,体育师资水平低。
2. 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拓展的关键在于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现有条件的利用效率,增加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3. 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应遵循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拓展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学生需要、容易实施、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
4. 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重点在于开发当地特色民俗体育,引进体育健康知识和较容易开展的体育项目,改造运动项目与技能时降低难度和开展成本,提高学生参与度,创编着眼于丰富体育活动方式,增加学生乐趣,整合应该注重提高现有场地器材的利用率。
5. 通过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可以丰富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改善滨湖乡村小学学生在体育知识获取、体育活动参与等方面的落后情况,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促进洪湖市城乡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等值。
关键词等值化;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
3.1.2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现实需求 12
I
341滨湖乡村小学体育健康知识讲授内容严重不足,部分学校甚至没有相关体育课程内容 30
3.4.2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运动项目与技能内容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多样性和丰富性 30
3.4.3滨湖乡村小学体育活动开展匮乏,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机会少,学生需求满足程度低 30
1第1章前言
1.1选题依据
1.1.1选题的目的
通过文献资料的阅读和现实情况的了解不难发现当前农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拓展情况并不乐观,针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挖掘。
本文试图确立“城乡等值化”理念下农村体育课程资源拓展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探索拓展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原理与方法,为洪湖市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提供理论支持,也为其他地区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活动提供有益参考。
1.1.2选题的意义
理论意义:通过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研究,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理论,进而丰富体育课程理论的研究内容,对体育课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通过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研究,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现实意义:目下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基础体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工作开展举步维艰,面临着多元复杂的现实问题,譬如当地课程内容资源匮乏,地方支持力度不够,社会投资意向不强等,自有其历史层累的痼疾,但学界对此缺乏关注亦有占一席影响因素,是故极大地影响着体育课程资源研究的进程,亟需学界对此报以重视的态度。本文通过对洪湖市滨湖乡村小学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研究,进以丰富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不断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地方体育教学质量,改善区域体育课程研究的现状,探寻体育课程研究的对策。
1-2文献综述
1.2.1相关概念界定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概念的研究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相关研究可分作三个层面:首先是课程和体育课程的概
念研究,其次是体育课程资源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研究,最后便是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研究。
1.2.1.1关于课程与体育课程概念的研究
课程是体育课程的上位概念,体育课程的研究属于课程研究的一部分,所以对于课程概念的界定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体育课程。
1.2.1.1.1课程概念的研究
课程的研究由来己久,而国内外专家关于课程概念的定义更是纷繁杂乱,各种观点不一而足,暂时还没有定论。
时下有关课程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三家:王策三《教学论稿》;李秉德《教学论》;吕达《课程史论》。王氏在其著作中指出首先所谓课程应该是教学内容及教学进程的总和;其次它还被冠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别名,其旨同符,可相互补充。具而言之,即以“课程”的名义统摄其余,对其总体规划和具体计划分别加以考察,并据以付诸实施。⑴李氏在氏著中表示课程是以一系列教学科目的为其要素的有计划而且有体系的教学内容,其包罗规定和表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凶与之相较,吕氏的定义则比前两者则显得更加全面一些,他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切入,一方面指出广义的课程则是指依据不同属类和级别的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的范围、结构以及教学进程的安排等;另一方面指岀狭义的课程则单纯指本于教学计划所设置的一门学科,譬如体育、物理、数学等。〔3]
从上所述可以看岀,对于课程的概念,学者们通过不同的视角得出了不同看法,却暂时未能有人提出一种令学界都能信服的观点。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来看,吕方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育内容的范围、结构和进程安排。”的论述更符合本文中课程的含义。
1.2. 1.1.2体育课程概念的研究
关于体育课程的概念,主要可分为学科说和活动说两种。学科说指出体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健康的一门课程。活动说则认为体育课程是以学校规划为中心,旨在促进学生在身体、运动方面的认知,以及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情感、促进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和组织的活动。
由是可知,前揭诸多定义均不否认体育课程作为学科存在的优先性。
从课程论的角度来看,其基本含义为学校学科内容及进程。“课”即指课业,
[2] 即教育内容,或谓课程方案。“程”是指程序、进程、过程等。
因之,将视角切换为课程方案同实施过程并举的角度加以理解,则此类体育课程更与本研究的目的相符契。据此,遂将体育课程视为按照一定教育目的,学校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现实需求而制定的课程方案及相关的实施编排,它囊举了课程目标、内容及其实施等等要素,不一而足。
1.2.1.2关于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研究
1.2.1.2.1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
当前对于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主要包括体育课程资源概念和体育课程资源分类两个方而。
关于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主要有:
从宏观角度界说。林宋初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资源包囊形成其课程因素的来源和必要的、直接的实施条件。客观看来,该定义太过笼统,缺乏指向性。⑷
从教学活动角度的界定,谢静月以本学科教学实际为其出发点,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意指具有一定体育意义的教学的信息来源,或指对体育教学一切有用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及信息资源。⑸陈莉曾指出体育课程资源是与体育活动相关系的物质性资源或非物质性资源,是论貌似极大包囊了课程资源的所有内容,但是意指不确,难觅其所云。
从目标导向角度的界定。胡卓生等则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能够被利用到的所有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的资源;刘贺认为体育课程资源一种组合,这一组合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涵括在体育课程发展阶段中如体育课程设计、编排、实施以及评价等阶段中能够被利用的物力、人力及其相关资源的综合。
[7]
通过上述不难发现体育课程资源概念的研究也出现很多视角,各种观点终离不开体育课程和资源的组合范畴,虽然暂未定论,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认定体育课程资源是支持体育课程的各种因素所组成,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学者便将研究重点放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上来。
关于体育课程资源分类的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各个观点采用不同的视角和分类标准,各有千秋,互补长短,共同组成当前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研究情况。
在课程资源的分类上:或按功能分,譬如施小菊分其为素材和条件两类:或
按空间分,譬如赵吉峰将其划分为校内、校外两类;或按载体分,即生命和非生命载体。冏从方法论上,张学忠将其分为人力、基础条件、环境资源和素材资源等。図以存在方式分,刘贺据此将其分为显性、隐形两大类。从物性特征分,张振丰将其分为人力、物力、自然和信息等课程资源。卩']按管理要素分,吴健将其可分为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课程资源。卩4按等级指标分,在前述学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分级下,又增补了二级和三级指标。卩‘I按其资源形态分,如潘绍伟和于可红的内容资源、场地器材资源、人力资源。[,4]
1.2.1.2.2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研究
关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概念的研究较少,冃下看李林博士的定义较为明确,其谓从分类上来看,隶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从定义上着眼,则指构成内容要素的来源,譬如关于体育相关的知识,所具备的技能,所秉承的价值观,所操持的情感态度等,甚至广及各种身体练习以及学生的经验等其他要素的来源。[戚又,潘绍伟等指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包括竞技运动项目、新兴运动项目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三种。以上诸种,均对概念的缺乏明确界定。
虽然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本身定义的研充十分匮乏,且其所在位置和其内涵都很模糊,但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相关的研窕,如其现状、开发、利用等方面却受到较多关注,研究成果不乏。由此可见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是体育课程资源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希望在更多研究者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中促进其早日找到更贴切适宜的定义。
1.2.1.3关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研究及分析
1-2.1.3.1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理论研究及分析
关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理论研究较为系统的主要有李林的博士论文和田菁的博上论文。卩6〕
李林博士从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范围、主体、方法、程序等五个方面较为系统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进行了阐述。该论文结构清晰,内容详实,观点明确,尤其是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范围和开发的程序的研究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
继李氏之后,田菁博士又贡献一力作,是文第一次使用价值哲学理论来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她将价值判断注入研究过程,从价值判断的概念和标准两个方面出发,对概念进行界定,确有其方法的创新意义。该文在基于历史现状的回顾上,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概念、意义等问题作了梳理,试图构建起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学科理论体系,在时下现状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岀了可资借鉴的开发对策,具有相当的创新性。
两位研究者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相当的贡献,但是这两位学者的研究却又有着共同的不足之处——对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基本概念有所混淆。
李氏并未触及到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概念,仅是对所涉及的方法作了简单的分类,包括诸如筛选、改造、整合等方法。田氏则将此概念的核心词“开发”加以充实,其所依本者为《辞海》中关于开发的定义,即所谓利用垦殖、开采等手段来开发资源,诸如合理利用土地和充分开发自然资源。所谓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是指依循相关途径,将资源转化为内容的利用过程。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所明言的“开发”二字,是从广义的角度切入,对其含义的理解并不囿限于开发活动的从无到有,而且囊括借外物之力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以及新资源的引进,使其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的活动。并由此得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三种途径。
《辞海》中的所谓“开发”,即上述的用垦殖、开采等方法来充分利用资源的活动。肖林鹏卩刀据此对“开发”加以推阐,他认为,所谓“开发”,具有一定的历史阶段性,最早是出于人类的自然生产活动,诸如矿产、矿藏石油等的开发;旋之而具备技术因素,譬如现代社会中对于新技术开发、对于新工艺的研发等;复次,在目下则具有极其的针对人本身的特征,譬如对人的智力的开发,抑或以人才为指向的人才开发。由是可见,开发带着人类活动的痕迹,把人类潜藏的和未被认知的能力显露出来,资源开发隐含着现时条件下未被利用但潜在的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同时也包括对已然开发的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旨在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率。可见“开发”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也应该是对暂时没有被使用或者没有被充分使用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发掘过程。
从释义上来讲,两位学者所述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途径和方法中,筛选、总结、引进都不属于“开发”的范畴。笔者认为开发,引进,改造,创编,整合都可以视作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拓展行为,是改善和优化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使用效果的途径。
1.2.1.3.2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实践研究及分析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实践研究是继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理论研究之后逐渐为人所重视,周哲颖从体育舞蹈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角度,对体育院校体育舞蹈课程内容进行探索,取得一定研究成果。
宫成刚根据黑龙江地域特点,着重提出了冬季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利用和黑龙江少数民族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利用,非常符合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的开发原则。
这些论文都有各自创新之处,都为体育课程内容拓展的实践研究提供了依据和思路,但是他们也存在共同不足——缺乏对拓展方法上的深入挖掘,同样也基本延续了理论研究中对“开发”概念的模糊不清的问题。另外,对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实践研究,有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入手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相关研究数量太少,所以在研究的领域和针对群体都不够全面,缺乏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实践研究。因此对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实践研究还应继续开展和完善。
1.2.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2.1国内研究现状
1.2. 2.1.1城乡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现状差异研究
冯娜在从城乡整体发展的角度,对甘肃城乡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现状开展调查,卩%她从城乡中小学体育教材选用、体育课开展情况、体育课开设内容、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等发面进行调查。该研究通过比较发现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现状落后于城市:农村中小学对体育教材的使用较少,且农村小学没有自编教材;农村学校体育课开展数量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农村学校体育课开设内容单一、体育课外活动萧条。
丁海娣在认为农村地区学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可供选择的教学内容自不能与城市相提并论,农村地区仅有个别地方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大部分地区仍然是广播操、跳绳、自主玩游戏等对场地要求不是特别高的项目来作为教学内容。〔2。]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老套,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的更高的要求。城乡学校开展课余体育竞赛情况差距较大。部分地区没有条件开展体育竞赛,囿于人力资源投入的不足,对场地器材又有一定要求,复次,需要一定经费的投入,等等,这些条件都不具备。课余体育竞赛要顺利开展的现实条件还不成熟,城乡学校的差距如是可见。
赵丽发现城乡学校相比实施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标准情况可观,其中实施达到标准有白分之八十以上,总量看好,但城乡差距尤为明显。冏而体育课程标准的低实施率也颇能说明问题,由此可见,农村地区缺乏规范化教学,标准化低。其次,她的调查中还表明山东省农村地区中小学的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体育活动形式单一化现象普遍,而冃以周为单位所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天为单位开展课间操活动的学校远不及总调查人数的一半,更遑论其与城市学校的差距。
主要观点:当前我国城乡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普遍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落后于城市,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严重匮乏。
存在的问题:虽然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匮乏现状已被广发关注,对形成困境的原因的探索也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但是在改善现状的对策方面,更多倾向于借助外力的帮助,如寻求物力、财力支持等,缺少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自身潜力挖掘与提高。
发展趋势: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对于体育课程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如何丰富、选择、使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1.2. 2.1.2农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研究
李玉辉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使用与开发角度提出了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对策有:对老师和学生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能力进行培养,开发农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应该依照体育课程“多质性”的特点,对有“时代性”的新兴运动项目合理开发,对本地民间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挖掘。伝刀
王士明研究认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就是对现有运动项目、新兴运动项目、乡土教材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卩31
申皓针对山西的民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进行论证,认为(1)山西作为黄河流域文化的核心组成地带,拥有丰富而多样的民俗体育活动,通过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可控性,可以减少民俗体育在自然发展中,继承、传播、发展等方面可能会遇到的困难。(2)体育老师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力军。就山西省来看,目前现状不容乐观,可以见出,其中心学校专司开发中小学民俗体育的教师资源与学生资源不相匹配,问题还是相当复杂的。(3)眼下山西省与之
适应的配套基础不够完备,课程开发的主力意识尚处于淡漠状态,积极性不高。其差距有之,尚有挖掘和开发的极大空间。(4)研究表明,影响该省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局而开辟和拓展进度的阻力,从学生角度而言有升学压力,兴趣不够高;从学校角度讲,教师职业技能欠缺,组织训练的方式方法不够科学,内部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从政府的角度而言,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相关教材有待,财政投入比更有待提高;从社会角度而言,社会普遍不够重视。企方位地审视,自学生而上社会,合力小,阻力大,现状堪忧。卩41
李维在小溪小学进行实证研究中,以湘西地区的民族体育项U中的摆手舞和飞叠杯作为范例进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也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1)从实际出发,以学校现有资源和需要为基础;(2)课程的开发要以人为本,坚持学生导向;(3)对竞技体育课程内容的完善;(4)学校主官对于学科的重视程度决定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命运;
(5)重在实践中利用课程内容资源,使其落地扎根。〔25]
主要观点:课程内容资源拓展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而健康地发展;能够形诸独具特色的校本课课程资源拓展;打破固有课程模式,营造新兴校园体育文化;以丰富校园体育课程内容,藉以推进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研充。
存在的问题:1.针对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研究数量很少,未形成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对实践研究的指导不足;2.当前研究主要表现出的城市目标化倾向,对农村小学的自我优势挖掘不够。
发展趋势:该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通过课程的研发刺激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二、藉此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三、可以有力推动该地区学校体育文化的营造和形成。因此,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研究对于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的体育课程建设极具意义,另外,当前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研究主要表现在理论的建设和具体实践的双向同时发展,互相促进。
[24]中皓,李建英.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实证研充一一以山西省为例[J].成部体育学院学报,2012,38(08):76-80.
[25〕李维.湘西州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实施[D].北京体育大学,2017.
第2章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湖北省洪湖市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为研究对象
2.1.1调查对象
实地考察洪湖市滨湖乡村全部4所小学,以及洪湖市区有代表性的3所市直属小学,对各校体育管理人员,体育教师进行交流和问卷调查。在每个学校体育教学水平一、二、三层次中的高年级,即二、四、六年级各选取一个班级做问卷调查。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的文献主要源于哈师大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通过纸质书籍、期刊和中国知网、读秀、超星等学术检索网站,查阅了大量关于城乡等值化、农村学校体育、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文献资料,并对其现状、发展进行归类、分析,为论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有益参考。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编写有关洪湖市滨湖乡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现状的问卷,包括学生问卷、体育教师问卷和体育管理人员问卷。
2.2.2.1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过程中,在参考相关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征询专家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修改补充,确定问卷内容。
2.2.2.2问卷发放与回收
根据研究需要,对滨湖乡村全部四所小学以及洪湖市三所市属小学进行问卷调查,为了得到更真实的数据,所有问卷都是当面发放填写并回收。调查中学生问卷发放了1052份,1052份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1009份,问卷的回收率是100%,有效率是96%;体育教师问卷发放了23份,23份全部回收,有效问卷23份,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共发放体育管理人员问卷7份,回收7份,有效问卷7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2.2.2.3问卷的效度与信度
问卷的效度,采用专家评价法,通过专家对问卷的结构与内容的评价,结果认为问卷设计有效。问卷的信度,采用内部一致性检测法,通过SPSS24软件的可靠性统计,克隆巴赫Alpha系数为0.832,证明问卷信度较高。
2.2.3实地考察法
对调查的洪湖市城乡七所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实地了解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观摩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实施情况,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丰富调查数据的多样性,加深了对研究对象的认识程度,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进行。
2.2.4数理统计法
对所回收问卷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并且使用软件对问卷回收的数据进行分析。
2.2.5逻辑分析法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网、读秀学术网等网上学术资源及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收集本研究相关论文,并通过对文献资料分类比较、归纳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逻辑归纳、推理论证,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同时也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与研究途径。
第3章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依据
3.1.1“城乡等值化”理念
通过文献查找与阅读发现当前“城乡等值化”研究主要包括“城乡等值化”的理论起源研究、核心内涵探索研究以及国内外实践成果研究。
陈菊根研究指出,“城乡等值化”,可以将城乡差别缩小,改善农村经济现状,缓解农村社会发展压力,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让农村人口愿意留在农村生活,并且感到生活的快乐。[26]
汪小红研究指出,“城乡等值化”是指通过提高农村在生产、生活质量上的状况,让农民在工作的条件、就业的机会、收入的水平、居住的环境、社会的待遇等方面与城市形态不同类但等值,居住在农村成为农民的自由选择,农民身份也成为职业选择的一种。[27]
胡平、胡振亚在研究中指出,“当前我们理念的追求目标是,农村与城市生活不同类但等值。通过把建设的基点立足于农村,根据农村特点来建设农村,通过城乡价值等同的途径把握住农村的特色核心,并不是将农村城市化。[弱
主要观点:1.李文荣,陈建伟研究指出城乡等值化理论观点的核心包括:(1)社会发展势必向城乡等值化发展、(2)城乡等值化标志城乡一体化的进程(3)“不同类但等值”是核心内涵、(4)经济高度发达是实现等值化的基础、(5)实现农村繁荣和发展是城乡等值化的具体表现。㈣2.毕宇珠等在《战后德国城乡等值化发展模式及其启示——以巴伐利亚州为例》中认为城乡等值化发展的内涵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系统化原则、治理原则四个基本原则和促进社会公平、发展城乡经济、保护自然资源三大工作目标。饱
存在的问题:1.“城乡等值化”作为一个外来的理念,其理论基础以及内涵还未得到全面系统的认识。2.当前我国“城乡等值化”研究集中于理论框架和思想体系建构上,在实践的具体举措方面十分薄弱。
匸句陈菊根.“城乡等值化”: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01):63-66.四江小红.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等值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04):62-65
|28,WT,利脈亚•'城乡等值化“实验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与借鉴价值「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117-120.'纠李文荣,陈建伟.城乡等值化的理论剖析及实践启示[J].城市问题,2012(01):22-25+29
I河毕宇珠,苟天来,张骞之,胡新萍.战后德国城乡等值化发展模式及其启示一一以巳伐利亚州为例[J].生态经济,2012(05):99-102+106.
发展趋势:1.“城乡等值化”研究开始倾向于结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的中国特色化。2.“城乡等值化”理念下“等值化”的具体实施办法的探索不断深入3.1.2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现实需求
当前我国城乡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普遍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落后于城市,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严重匮乏是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有利于发挥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利于形成各学校具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促进学校文化的建设,打破千篇一律的体育课程内容模式,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突破口,有力地推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本文将“城乡等值化”这个经济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不等质,但等值”的理念用于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扩展研究。因为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拓展的需求与“城乡等值化”理论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同源性——都离不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使得理论嫁接具有可行性。借助“城乡等值化”理论探索农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途径,是在针对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匮乏的现状,从农村学校自身特点出发,不追求大量外力帮助的前提下进行,符合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
3.1.3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城乡等值化”的释义
从宏观上看,城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等值”,符合当前我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发展路线的需求,是改善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缩小城乡学校体育差距的可行路径。
从具体来看,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城乡等值化”是指缩小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体育健康知识、运动项目与技能、体育活动方式等方面选择、使用的差距,通过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拓展,丰富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提高农村学校现有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善农村学校学生在体育知识获取、体育活动参与等方面的落后情况,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
从本文研究角度来看,“城乡等值化”是立足于滨湖乡村小学的现实基础之上,通过政府机构、学校管理人员、体育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的通力合作,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基本原则,以体育健康知识、运动项目与技能、体育活动方式为基本内容,通过开发、引进、改造、创编、整合等途径,改善和提高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现状,为滨湖乡村小学学校体育的发展寻求突破点。
3.2洪湖市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现状
3.2.1滨湖乡村小学学校体育基本情况
3.2.1.1滨湖乡村小学学校概况
滨湖乡隶属于洪湖市,是湖北省清水蟹养殖示范乡,南接洪湖市城区,西北紧临我国第七大淡水湖——洪湖,河网纵横交错,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滨湖乡地域面积75.7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29270人。滨湖乡辖区内有4所小学,共有教学班级40个,目前在校学生人数为1545人,班级平均人数为39人。具体数据如下,由表3-1可知,滨湖乡村四所小学中滨湖中心小学有班级14个,学生531人;新旗小学有班级13个,学生人数467人;付湾小学有班级7个,学生286人;红狮小学有班级6个,学生人数261人。四所小学中滨湖中心小学处于乡镇中心,而新旗小学则靠近市区,因而教育规模相比较大;付湾小学靠近湖区,红狮小学更是处于湖区偏远地带,因此教学规模较小。
3.2.1.2滨湖乡村小学学校体育教师分布情况
滨湖乡村小学体育教师共有11人,此次调查为全样本调查,11名体育教师的分布及专兼职情况具体如下:
由表3-2可知,滨湖中心小学有体育教师4人,其中专职教师1人,兼职教师3人;新旗小学有体育教师2人,其中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各1名;付湾小学有体育教师3名,均为兼职教师;红狮小学有兼职体育教师2名,无专职体育教师。
根据现有数据我们可以看岀滨湖乡村小学体育教师总人数共有体育教师11人,分布较为合理,每所学校均有2人或以上,但是其中专职体育教师仅有2名,仅占体育教师总人数的18%,而每所小学专职体育教师平均仅为0.5人。分析其原因,首先农村教育整体呈现教师匮乏的问题,而体育在农村不受重视,因而出现体育教师编制被其他学科占用的现象;其次是每年体育专业毕业生人数有限,相比于其他学科较少,所以导致专职体育教师缺乏;再者农村体育专业意识淡薄,认为体育教师工作容易担当,经常交由有剩余精力的其他教职人员顶替,例如滨湖乡村小学的9名兼职体育教师中,有的是其他科任教师,由于学校安排而兼任体育教师,有的是学校管理人员,兼任体育教师。
3.2.1.3滨湖乡村小学学校体育教师学历情况
体育教师的最高学历,是职业能力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能反映出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专业能力,和学科科研能力。
由表3-3可知,滨湖乡村小学11名体育教师当中,有1名教师具有本科学历,占总人数的9%,9名具有大专学历,占总人数的82%,1名具有中专学历,占总人数的9%;2位专职体育教师的学历1位是大专,1位是中专,9名兼职体育教师中,1位是本科学历,其余的皆为大专学历。
从数据来分析,滨湖乡村小学体育教师学历整体偏低,绝大部分体育教师学历为大专,而专职体育教师中无本科学历。分析原因,第一是本科专业毕业生选择较多,可以去较发达地区求职,就算回到农村也会优先选择去中学就职。第二是专科院校毕业生选择较少,而农村小学门槛较低,因此专科生在农村小学就业,是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第三是体育课程本身对于硬件设施的要求较多,农村学校条件设施有限,所以体育专业的学生更多趋向于去条件更好的地方。
3.2.1.4滨湖乡村小学学校体育场地情况
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是学生的体育学习,训练以及课外体育活动有序进行的必备条件。同时,不同的体育场地器材条件,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也限制了体育活动开展的方式和规模,因此,
了解学校场地器材,对加强学校体育的认识有着重大的意义。
由表3-4可知,滨湖乡村小学中滨湖中心小学有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及羽毛球场各1片;新旗小学有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各1片;付湾小学有足球场和篮球场各1片;红狮小学有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各1片;四所小学均有4片乒乓球台,都没有排球场地和体育馆。
根据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滨湖乡村四所小学中,滨湖中心小学场地相比较为丰富,新旗小学其次,付湾小学和红狮小学相对匮乏。从整体上来看,滨湖乡村小学场地情况不容乐观,除了篮球场和乒乓球台配备较全,每所小学都有以外,田径场只有滨湖中心小学有,且是不到200米的非标准场地;足球场地虽然有三所小学具备,但大小标准也是参差不齐,最大的场地也比标准五人制足球场地小。
3.2.1.5滨湖乡村小学
由表3-5可知,滨湖乡村小学中滨湖中心小学各类器材都有,但是数量不等,篮球、足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和跳绳均在20个以上,排球、单双杠、体操垫和实心球较少。新旗小学篮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和跳绳数量均在20个以上,足球非常多,600个左右,实心球12个,没有排球、体操垫、单双杠。付湾小学篮球、足球、乒乓球拍在20个以上,羽毛球拍、实心球、跳绳均为10个左右,体操垫5个,单双杠1个,没有排球。红狮小学篮球、羽毛球拍、跳绳在20个以
上,足球、乒乓球拍和实心球10个左右,单双杠一个,没有排球和体操垫。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滨湖乡村小学体育器材中,篮球、足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跳绳等器材比较齐全,每所学校都有;实心球、体操垫和单双杠较少且不全;排球基本没有。值得注意的是新旗小学有足球600个左右,远高于其他学校之和,在考察中得知,由于现在国家大力发展足球项目,而新旗小学在足球项目有一定的底蕴,这些足球大部分是在各级比赛中获得的奖品。
3.2.2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情况
3.2.2.1滨湖乡村小学体育授课内容情况
表3-6滨湖乡村小学授课内容情况一览表
授课内容 | 滨湖中心小学 | 新旗小学 | 付湾小学 | 红狮小学 |
体育健康知识 | 0 | 1 | 0 | 1 |
基本运动 | 1 | 1 | 1 | 1 |
体育游戏 | 1 | 1 | 1 | 1 |
田径 | 1 | 1 | 1 | 1 |
体操 | 1 | 1 | 1 | 1 |
武术 | 0 | 0 | 0 | 0 |
球类 | 1 | 1 | 1 | 1 |
韵律活动 | 0 | 1 | 0 | 0 |
智力运动 | 0 | 1 | 0 | 0 |
0表示"没有”,1表示“有”
由表3-6可知,滨湖乡村小学中,滨湖中心小学的体育授课内容有基本运动、体育游戏、田径、体操、球类等;新旗小学的体育授课内容有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体育游戏、田径、体操、球类、韵律活动、智力运动等;付湾小学的体育授课内容有基本运动、体育游戏、田径、体操、、红狮小学的体育授课内容有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体育游戏、田径、体操、球类等。在体育健康知识讲授方面,滨湖中心小学和付湾小学完全缺失;红狮小学仅有健康饮食习惯地讲授:新旗小学也仅讲授运动训练相关知识。
体育授课内容可以作为考量一个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实施的情况的依据,因为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侧面表现出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以及人员的特长及水平等特点。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滨湖乡村小学各所学校的体育授课内容都有基本运动、体育游戏、田径、体操、球类种,授课内容都没有武术,只有新旗小学开展韵律活动和智力运动。
3.2.2.2滨湖乡村小学体育活动形式情况
由表3-7可知,近一年来滨湖乡村小学中,滨湖中心小学体育活动形式较少,只有全校活动、班级活动和小团体活动;新旗小学体育活动形式较多,除了小组活动和个人锻炼活动,以上其它活动都有;付湾小学体育活动形式有全校活动、班级活动、小团体活动和个人锻炼活动;红狮小学体育活动形式有全校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小团体活动和个人锻炼活动。
体育活动形式也可以作为考量体育课程内容实施的一个因素,活动形式的丰富与否,可以表现出体育管理人员和体育活动执行人员的专业水准以及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全校性活动、班级活动、小团体活动是四所学校都有的;四所学校都没有开展小组活动;只有新旗小学开展了俱乐部活动;年级活动和个人锻炼活动都是两所学校有,两所学校没有。在考察中得知滨湖乡村小学是省级足球特色学校,学校有自己的足球俱乐部,俱乐部活动以足球为主。
3-2.2.3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训练队情况
由表3-8可知,近一年来滨湖乡村小学中,滨湖中心小学有田径训练队,足球训练队,篮球训练队;新旗小学有田径训练队,足球训练队,篮球训练队和乒乓球训练队;付湾小学和红狮小学只有田径训练队。
体育训练队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个学校体育竞技水平的重要参数,也可以作为评价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实施的考量。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滨湖乡村四所小学都成立了田径队,滨湖中心小学和新旗小学还有足球队和篮球队,而付湾小学和红狮小学只有田径队。从考察过程中得知,这些训练队中大部分的开展并非常年的,而是根据乡镇和县市举办比赛,需要出代表时临时提前一段时间抽调学生组建的,只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存在的,可见滨湖中心学校的体育训练开展并不理想。
3.2.2.4滨湖乡村小学体育竞赛情况
0表示“没有”,1表示“有”;本次调查的时效性为自调查日起往前一年期间
由表3-9可知,近一年来滨湖中心小学开展田径运动会和趣味竞赛;新旗小学开展了田径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和乒乓球赛;付湾小学开展了田径运动会,红狮小学开展田径运动会和乒乓球赛。
体育竞赛的编排和组织,既是对体育工作人员专业能力考验,也是学校体育开展情况的体现。体育竞赛的种类、数量和规模,反应了学校体育工作者的组织水平和学生的参与水平。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滨湖中心小学近一年来体育竞赛数量较少,种类也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田径运动会上,只有新旗小学举行了4类竞赛,滨湖中心小学、付湾小学和红狮小学都不超过2种。从考察中得知由于体育竞赛的开展除了耗费资金人力以外,还怕出现意外事故,一旦出现伤员状况,就会引发较大的纠纷事端,因此,大部分学校选择少办,甚至不办体育竞赛,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还降低的学校财政支出。
3.2.2.5滨湖乡村小学体育教材使用情况
"
由表3-10可知,滨湖中心小学和付湾小学无体育教材,新旗小学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学校自编教材,红狮小学使用教师自编教材。
从考察中得知各学校对于体育教材的重视程度较低,大部分教师上课比较自由,没有教材,教案也只是应付检查临时准备的,平时上课基本是会教什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新旗小学因为重点发展足球项目,是全市足球示范学校,所以除了使用统编教材外,学校还自编了足球校本课教材。
3.2.2.6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依据
0表示“没有”,1表示“有”
由表3-11可知,滨湖乡村小学中滨湖中心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主要依据学校自身条件和体育教师的个人专长,新旗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依据是学校自身条件、体育教师个人专长和学生的兴趣,付湾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学校自身条件,红狮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依据是《体育课程标准》。
3.2.2.7滨湖乡村小学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
由表3T2可知,滨湖乡村小学学生体育活动情况共调查了433人,各类体育活动均有人参加,其中参与人数较多的是拔河比赛,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和足球赛,参加过体育活动的人数为303人,占调查人数的70%。滨湖中心小学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共调查102人,除了围棋比赛以外,其它体育活动均有人参加,参加人数较多的是趣味运动会和拔河比赛,参加过体育活动的人数为87人,占调查人数的85%。新旗小学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共调查了112人,除了围棋比赛外,其它各类体育活动均有人参加,参加人数较多的项目是拔河比赛和足球比赛,参加过体育活动的人数为111人,占调查人数的99%.付湾小学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共调查110人,除了体育健康知识讲座以外,其它体育活动均有人参加,参加人数较多的是田径运动会和拔河比赛,参加过体育活动的人数为66人,占调查人数的60%。红狮小学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共调查109人,各类比赛均有人参加,参加人数较少体育活动是拔河比赛,参加过体育活动的人数为39人,占调查人数的36%。
3.2.2.8滨湖乡村小学教师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认知情况
由表3-13可知,滨湖乡村小学11名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认可度从高到低是体育健康知识(100%认可),体育训练方法(72%认可),体育活动方式(63%认可),智力运动项目(55%认可),体育教学模式(45%认可),民族体育项目、新兴体育项目以及民俗体育项目一样(36认可),竞技体育(27%认可),其它(9%认可)。
3.2.2.9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满足学生需求情况
由表3-14可知,滨湖中心小学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内容完全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占27%,认为基本不满足的占27%,不确定的占36%,认为基本满足的占9%,认为完全满足的没有。
3.2.2.10滨湖乡村小学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重视情况
由表3-15可知滨湖中心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完全不重视的占9%,认为基本不重视的占36%,不确定的占36%,认为比较重视的占19%,认为非常重视的没有。
3.2.2.11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人员参与认知情况
由表3-16可知,滨湖乡村小学体育教师认为校领导应该参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占45%,认为体育管理人员应参与的占81%,认为体育教师应该参与的占100%,认为学生应该参与的占27%,认为其它人员应该参与的没有。
3.2.2.12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成果情况
由表3-17可知滨湖乡村小学中,滨湖中心小学的体育教师编排了足球操;新旗小学的体育管理人员和体育教师编写了校本课足球教材、编排了足球操、整合了足球训练方法;付湾小学无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成果;红狮小学引进了回字棋。
3.3洪湖市城市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现状
3.3.1洪湖市城市小学学校体育基本情况
洪湖市市区人口122592入,面积48.1平方千米,辖13个居委会和11个村委会,共有小学8所,在校生10325人。根据本次研究的需要,调查其中三所市直属小学,具体情况如下:
3.3.1.1洪湖市城市小学概况
洪湖市城市小学共有,这里我们调查对象为主要的三所小学
由表3-18可知,洪湖市城市小学中实验小学有班级48个,学生3272A;洪湖一小有班级31个,学生人数2050人,双语小学有班级38个,学生人数3098人。从数据上看,这三所市直属小学在校生人数总和为8420人,占所有市区学校人数的82%,因此,这三所小学在市区小学中最具有代表性。
3.3.1.2洪湖市城市小学体育教师情况
由表3-19可知,洪湖市城市小学中,实验小学有体育教师8人,其中专职体育教师3人,兼职体育教师5人;洪湖一小有体育教师7人,其中专职体育教师2人,兼职体育教师5人;双语小学有体育教师8人,其中专职体育教师2人,兼职体育教师6人。
3.3.1.3洪湖市城市小学体育教师学历情况
由表3-20可知,三所城市小学的23名体育教师中,学历为大专的体育教师有20名,占体育教师总人数的87%;学历为本科的体育教师有3名,占体育教师总人数的13%;没有学历为大专和研究生的体育教师。其中专职体育教师中,1人学历为本科,6人学历为大专;兼职体育教师中,2人学历为本科,14人学历为大专。
3.3.1.4洪湖市城市小学体育场地情况
由表3-21可知,实验小学有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各1片,乒乓球台10座,没有排球场地和羽毛球场等;洪湖一小有篮球场2片,羽毛球场2片,乒乓球台6座,其它场地没有;双语小学有田径场、足球场、排球场各1片,篮球场4片,羽毛球场2片,乒乓球台6座,没有体育馆。
3.3.1.5洪湖市城市小学体育器材情况
注:数量为概数
由表3-22可知,实验小学有篮球30个,足球100个,羽毛球拍10副,乒乓球拍30副,体操垫20张,实心球20个,跳绳30个,没有排球和单双杠。洪湖一小有篮球20个,足球20个,排球10个,羽毛球拍20副,乒乓球拍20副,单双杠3个,体操垫15张,跳绳30个,没有实心球。双语小学有篮球40个,足球50个,排球30个,羽毛球拍20副,乒乓球拍30副,体操垫20张,实心球30个,跳绳30个,没有单双杠。
3.3.2洪湖市城市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情况
3.3.2.1洪湖市城市小学体育授课内容情况
0表示“没有”,1表示“有” |
由表3-23可知,洪湖市城市小学中,实验小学体育授课内容有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体育游戏,田径,体操,球类等。洪湖一小体育授课内容有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田径,体操,武术,球类,韵律活动等。双语小学授课内容有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体育游戏,田径,球类,韵律活动等。
3.3.2.2洪湖市城市小学体育活动形式情况
0表示"没有”,1表示“有”;本次调查的时效性为自调查日起往前一年期间
由表3-24可知,实验小学体育活动形式有全校活动、年级活动、俱乐部活动和小团体活动;洪湖一小体育活动形式有全校性活动、班级活动、小团体活动;双语小学体育活动形式有全校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小团体活动。
3.3.2.3洪湖市城市小学体育训练队情况
0表示“没有”,1表示"有”本次调查的时效性为自调查日起往前一年期间
由表3-25可知,近一年来实验小学有IH径训练队,足球训练队,篮球训练队,
乒乓球训练队,羽毛球训练队和健美操训练队。洪湖一小有围径训练队,足球训
练队,篮球训练队,乒乓球训练队和其它训练队。双语小学有田径训练队,足球
训练队,篮球训练队,乒乓球训练队和羽毛球训练队。
3.3.2.4洪湖市城市小学体育竞赛活动情况
由表3-26可知,近一年来,实验小学开展了田径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
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和趣味竞赛。洪湖一小开展田径运动会,乒乓球赛和趣味竞赛。双语小学开展了田径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和趣味竞赛。
3.3.2.5洪湖市城市小学体育教材使用情况
0表示"没有”,1表示“有”
由表3-27可知,洪湖市城市小学中,实验小学体育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洪湖一小无体育教材,双语小学体育使用国家统编教材。
3.3.2.6洪湖市城市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依据情况
0表示“没有”,1表示“有”
由表3-28可知,洪湖市城市小学中,实验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主要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师个人专长,洪湖…小和双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都主要依据《体育课程标准》。
3.3.2.7洪湖市城市小学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
由表3-29可知,洪湖市城市小学小学学生体育活动情况共调查了619人,各类体育活动均有人参加,其中参与人数较多的是趣味运动,田径运动会,足球赛和拔河比赛,参加过体育活动的人数为470人,占调查人数的76%。实验小学小学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共调查181人,各类体育活动均有人参加,参加人数较多的是趣味运动会和田径运动会,参加过体育活动的人数为159人,占调查人数的88%。洪湖一小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共调查了197人,各类体育活动均有人参加,参加人数较多的项目是趣味运动会,参加过体育活动的人数为153人,占调查人数的78%.双语小学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共调查241人,各类体育活动均有人参加,参加人数较多的是拔河比赛,参加过体育活动的人数为158人,占调查人数的66%。
3.3.2.8洪湖市城市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认知情况
由表3-30可知,从城市小学的12名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认可度从高到低是体育健康知识(100%),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体育训练方法(75%),民俗体育项目(67%),智力运动项目和体育活动方式(59%),新兴体育项目和体育教学模式(33%),竞技体育项目(25%)。
3.3.2.9洪湖市城市小学体育课程内容满足学生需求情况
由表3-31可知,城市小学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内容完全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占8%,认为基本不满足的占50%,不确定的占42%,认为基本满足和完全满足的没有。
3.3.2.10洪湖市城市小学体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重视情况
由表3-32可知城市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完全不重视的占8%,认为基本不重视的占67%,不确定的占25%,认为比较重视和非常重视的没有。
3.3.2.11城市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人员参与认知情况
由表3-33可知,城市小学体育教师认为校领导应该参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占50%,认为体育管理人员应该参与的占100%,认为体育教师应该参与的占100%,认为学生应该参与的占67%,认为其它人员应该参与的没有。
3.3.1.12洪湖市城市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成果情况
由表3-34可知,洪湖市城市小学中,实验小学引进了西班牙足球教练的足球教学和训练方法,体育教师和音乐教师一同编排了大型团体操;洪湖一小的体育教师,对跳远项目进行了改造;双语学校聘请市体校武术老师组建武术队。
3.4洪湖市城乡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差异
3.4.1滨湖乡村小学体育健康知识讲授内容严重不足,部分学校甚至没有相关体育课程内容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健康意识,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能否形成良好的体育健康意识,取决于体育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在体育课程内容中,体育健康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体育课是学生获取体育健康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洪湖市城市小学体育课授课内容中都包含体育健康知识;而在滨湖乡村小学中,滨湖中心小学和付湾小学授课内容完全缺失体育健康知识,红狮小学仅有健康饮食习惯地讲授,新旗小学也仅讲授运动训练相关知识。滨湖乡村小学在体育课程内容中都没有人体形态,生长发育,损伤恢复等体育相关知识的涉及,在体育健康知识的讲授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体育健康知识讲座也是学生获取体育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洪湖市城市小学近一年参加过体育健康知识讲座的学生有60人次,滨湖乡村小学近一年参加过体育健康知识讲座的学生仅为10人次。因此不难发现,在体育健康知识讲座的开展方面,滨湖乡村小学也存在严重不足。
3.4.2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运动项目与技能内容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多样性和丰富性
体育运动项目与技能授课内容可以作为考量一个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实施的情况的依据,因为体育运动项目与技能内容的选择和使用侧面表现岀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以及人员的特长及水平等特点。
首先,滨湖乡村小学各所学校的体育运动项目与技能内容包含基本运动、体育游戏、田径、体操、球类,韵律活动和智力运动,较之于城市小学,仅缺少武术这一项,但在球类大项上,滨湖乡村小学仅有篮球、足球、乒乓球,而城市小学则还包含羽毛球和排球。其次,滨湖乡村各小学之间地内部差异也较大,除了新旗小学,其他学校都没有开展韵律活动,球类大项开展方面也参差不齐,在内容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方面表现为不足。
343滨湖乡村小学体育活动开展匮乏,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机会少,学生需求满足程度低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滨湖乡村四所小学都成立了田径队,滨湖中心小学和新旗小学还有足球队和篮球队,而付湾小学和红狮小学只有田径队。从考察过程中得知,这些训练队中大部分的开展并非常年都有的,而是根据乡镇和县市举
办比赛,需要出代表时临时提前一段时间抽调学生组建的,只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存在,可见滨湖中心学校的体育训练开展并不理想。
滨湖中心小学近一年来体育竞赛数量较少,种类也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田径运动会上,只有新旗小学举行了4类竞赛,滨湖中心小学、付湾小学和红狮小学都不超过2种。从考察中得知由于体育竞赛的开展除了耗费资金人力以外,还怕出现意外事故,一旦出现伤员状况,就会引发较大的纠纷事端,大部分学校选择少办,甚至不办体育竞赛,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还降低的学校财政支出。
在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方面,调查的433人中,各类活动参与的总人次数为303次,人均活动参与仅为0.7次,表明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极差,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机会少。
在学生需求满足程度方面,从外部看滨湖乡村小学中表示完全不满足的占27%,城市小学占8%,表明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存在较大地问题,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从内部看,滨湖乡村小学中,仅有新旗小学表现出不确定和比较满足,而其他学校一半以上表示不满足,说明各校之间体育活动开展也非常不平衡。
3.5影响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主要因素
3.5.1以教师为主的人员因素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内容实施的主要参与者,也是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主力军,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认识程度和个人的专业能力,是限制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主要因素。滨湖乡村小学体育教师缺乏,4所学校总计11名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整体学历偏低,90%以上为中专、大专学历;专职体育教师极度匮乏,只有2名专职体育教师,平均每所学校分配仅0.5人,仅占体育教师总人数的18%。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主要参与人员,滨湖乡村小学体育教师数量少,学历低,且多为兼职,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认识有限,是影响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首要因素。
3.5.2以场地器材为主的条件因素
体育场地器材是体育课程内容实施的重要媒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场地器材可以决定体育课程内容的选用以及实施水平。从实际调查中来看,滨湖乡村小学中除了滨湖中心小学同时具备田径场、篮球场和足球场以外,其它学校都不具备,唯一拥有田径场的滨湖中心小学也是和滨湖中学共用,多数时候田径场被中学占用,仅在开展大型活动时小学才能使用。滨湖乡村小学在场地器材方面的硬件缺失,也是影响体育课程内容拓展的直接原因。
3.5.3以领导重视态度为主的驱动力因素
领导的重视度可以影响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教学规划,政策上的支持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有着积极作用,而领导的漠视,则会抹杀体育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工作的付出无法得到肯定和回报,会导致工作动力不足。滨湖中心小学90%以上的体育教师意识到现有体育课程内容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但通过拓展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来改善现状的却很少,这与领导的重视程度有着密切联系。如付湾小学和红狮小学所有教师都认为当前体育课程内容无法满足或者完全不能满足学生需求,领导重视程度方面则呈现岀都不重视的态度,则两所学校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方面分别仅有一项和没有。新旗小学在领导重视方面表现为比较重视,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情况也比较丰富。再根据场地器材的对比,可以发现新旗小学除了足球器材一项,其它场地器材方面与付湾小学、红狮小学都没有明显的优势。由此可以看出,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影响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重要因素。
3.6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指导方略
3.6.1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原则
3.6. 1.1因地制宜原则
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所谓因地制宜应从多方面来看。首先是学校自身的情况,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拓展要依据学校现有的条件水平,如场地器材,资金支持等,不能贪多图大,进行不切合实际的拓展,应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改造利用,提高利用效率。其次是根据滨湖乡村小学特有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进行拓展,滨湖乡村是鱼米之乡,地方特点是自然风光好,水资源丰富,大人小孩都爱游泳戏水,游泳项目有着天然的群众基础,所以在游泳项目方面具有拓展潜力,滨湖乡村小学则可以因地制宜,将游泳理论知识和安全教育引入课堂,这样既提丰富了体育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又无须为高额的游泳设施和建造费用买单。
1.2实事求是原则
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应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的第一条要求是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拓展符合学生需求,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拓展学生喜欢的,容易参与的,可以实施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实事求是第二条是结合体育教师能力进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滨湖乡村体育教师数量少,学历低,因此要明确拓展结果是否能够胜任,不可以追求假大空,营造表明现象而无实际效果
3.6. 1.3与时倶进原则
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应遵循与时俱进原则。学校和教师应该密切关注体育学科信息变化,跟随时代潮流,关心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政策,不能闭门造车。紧跟时代,借助现代网络信息,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拓展要符合现行的体育课程标准要求,按照课程标准进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
3.6.2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内涵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首先要解决拓展什么的问题,根据研究总结,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主要包括体育健康知识、运动项冃与技能、体育活动方式三个方而。
3.6. 2.1体育健康知识的拓展
体育健康知识是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首要部分,是体育课程内容的基本来源。体育健康知识是指与体育健康相关的理论知识与经验常识。主要包括涉及人体形态,生长发育,运动训练,损伤恢复、膳食营养等的体育相关知识。
3. 6.2.2运动项目与技能的拓展
运动项目与技能是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重要来源,是指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所采用的各项活动内容和方法的总称。主要包括竞技体育项目、新兴运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地方特色体育项目等。
3. 6.2.3体育活动方式的拓展
体育活动方式是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体育活动进行的具体组织安排事项。包括体育赛事组织、体育活动形式、体育教学模式等。
3.6.3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途径
3.6.3.1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种是发明出新的体育课程内容,比如发明出新的体育项目;第二种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但是没有被大众所了解,还未纳进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范畴的可以成为体育课程内容的资源。因此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是一种前沿的,难度较大的拓展途径。对于滨湖乡村小学来讲,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存在较大的难度,但是也并非不可能,可以着眼于本地特有的还未被纳进体育课程内容的民俗体育活动,需要滨湖乡村小学体育工作者更加关心探索相关资源。
3.6.3.2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引进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引进是将现实存在、但是学校自身没开展,或者不具备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引进校园,成为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过程。这是最常见,也最容易实现的拓展途径,因为这些现有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有着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引进后容易实施。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引进是一条比较适合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途径。首先是在体育健康知识方面,滨湖乡村小学应该借助当前网络发达的便利,引进各类体育健康知识,提高教师体育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改善当前滨湖乡村小学体育健康知识内容缺失的现状。其次是对体育项目的引入,在引进的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尽量便宜行事,不可贪功冒行。
3.6. 3.3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改造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改造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对现有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进行一些改变,对于实施难度大的体育课程内容通过降低难度,简化步骤等方法进行改造,对于实施较好,学生掌握程度高的体育课程内容可以适当的增加难度来提高学生的拼搏精神。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改造,首先应该在运动项目与技能的规则、难度上改造,主要应在降低难度,降低开展成本,提高学生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运动项目的改造。
3.6.3.4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创编
体育课程内容创编是结合现有条件,依据体育教学的需要,编写体育课程内容的过程,如校本教材的编写,自编团体操等。创编的体现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拓展途径,也能更好的表现出地方和学校体育特色。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创编是滨湖乡村小学最重要的拓展途径,也是滨湖乡村小学目前已有的一种途径,在创编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体育活动方式上,应该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使创编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符合学校现状。
3.6.3.5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整合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整合是指将现有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进行有机的结合,根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体育课程内容的特点,通过共同点的结合优势,和不同点互补优势,提高体育课程内容实施质量,达到体育课程目标。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整合,应该从运动项目与技能需要的场地器材方面入手,结合现有条件,找到各项目之间的共同点,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丰富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展。
结论与建议
1、 洪湖市城乡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存在较大差异,与城市小学相比,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内涵缺失,结构不合理,选择性少,利用率低。主要影响因素是滨湖乡村经济基础薄弱,学校对体育投入不足,体育师资水平低。
2、 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拓展的关键在于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现有条件的利用效率,增加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3、 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应遵循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拓展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学生需要、容易实施、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
4、 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重点在于开发当地特色民俗体育,引进体育健康知识和较容易开展的体育项目,改造运动项目与技能时降低难度和开展成本,提高学生参与度,创编着眼于丰富体育活动方式,增加学生乐趣,整合应该注重提高现有场地器材的利用率。
5、 通过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可以丰富滨湖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改善滨湖乡村小学学生在体育知识获取、体育活动参与等方面的落后情况,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促进洪湖市城乡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等值。
1、 政府教育部门应从政策角度强调体育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并在实际考核中将体育课程实施纳入绩效参考,确切保障学校领导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肯定体育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为体育教师创造培训交流再学习的机会,增强体育教师参与工作的积极性。
2、 滨湖乡村小学应该通过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的指导方略,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和需求,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积极开展体育活动,改善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程度低的现状,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满意度。
3、 体育教师加强自我学习,通过网络等资源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增强自身的专业竞争力,明确教师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活动中的主要地位,认识体育课
程内容资源拓展的重要性,努力协调学校领导和学生共同参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活动。
4、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想象力,创造性的利用现用资源进行拓展,既能丰富拓展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参与程度。
5、 合理吸纳校内外各种资源,搭建学校与社会接轨的沟通服务平台,加强社会及学生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交流,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拓展注入新的活力,努力促进城乡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等值化发展。
[1]李增刚.理念一行为一绩效:一个分析框架一一兼对山东青州南张楼村的案例分析[J].东岳论丛,2017,38(07)
⑵李増刚.以城乡等值化实现就地城镇化——山东青州南张楼村的案例研究[J].理论学刊,2015(08):32-42.
[3] 李文荣,陈建伟.城乡等值化的理论剖析及实践启示[J].城市问题,2012(01):22-25+29.
[4] 秦庆武,王新志,崔向东.山东推进城乡--体化的实践与探索[J].理论学刊,2009(01):54-57.
[5] 李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探究一一以“城乡等值化试验”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07(05):83-88.
⑹范海玲.城乡等值化试验与我国城市化道路反思[J].求索,2005(06):65-66+32.
[7] 王小娟,黄晓.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路径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1):87-92.
[8] 焦建军,刘新民,门志平,何少钧,高菲菲,刘宏涛.社会变迁过程中的陕西农村体育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06):700-704.
⑼郭敏刚,王健.我国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现状、问题及转变策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04):85-90.
[10]葛新,曹磊,王华倬.教育公平视域下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0):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