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
浏览摘要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文献浩如烟海,科技文献的翻译需求越来越大。核 能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一直是国内外专家研究的重点,但迄今为止,此类科技文 本翻译的研究颇为罕见。显然,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牡基燃料循环的安全与监 管问题》汉译之探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科技类信息型文本具有逻辑严谨、描述客观、语言正式的特点。笔者以文本 类型理论为指南,在翻译过程中力求译文忠实、通顺、规范。本报告首先简述选 题背景,综述相关研究现状,指出研究意义。接着,较为详细地分析原文语言特 点,包括用词特点、句式特点和语篇特点,并对翻译过程加以描述。然后,通过 大量实例论证科技词汇的翻译方法和被动句、长难句的翻译技巧:语态转换、顺 译法、变序译法及分译法,并充分证明这些技巧应用于被动句、长难句翻译的可 行性。同时,论证语篇中指代和连接两种衔接手段的翻译技巧。最后,笔者总结 从此次翻译实践得到的收获,指出研究之不足,提及未来努力方向。
本文旨在启发科技文本的译者,以期达到改善翻译质量之目的。
关键词:《牡基燃料循环安全与监管问题》;科技文本;翻译技巧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目录III
第一章引言1
1.1选题背景1
1.2文献综述2
1.3研究意义4
1.4研究方法4
第二章案例描述5
2.1原文语言特点分析5
2.1.1词汇特点5
2.1.2句法特点6
2.1.3语篇特点..7
2.2翻译过程7
2.2.1译前准备8
2.2.2理解与表达11
2.2.3译后校对12
第三章案例分析 14
3.1词语的翻译14
3.1.1术语的翻译14
3.1.2机构名称的翻译18
3.1.3缩略词的翻译19
3.1.4普通词语的翻译19
3.2句子的翻译技巧23
3.2. 1被动句的翻译技巧23
3.2.2长难句的翻译技巧27
3.3语篇衔接的翻译技巧33
3.3. 1指代的翻译34
3. 3. 2连接的翻译38
第四章结论41
4.1收获和启示41
4.2不足之处42
4.3努力方向43
参考文献44
in
IV
第一章引言
核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经济成本低、供电无间隙的新型能源,其研究和开 发状况-直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一直以来,我国使用的核能发电燃料大多为铀 燃料,但随着近年来我国铀资源的急剧消耗,国内研究人员也开始关注研究其代 替能源——社燃料。由于我国核能源研究起步较晚,燃料研究也以铀燃料为主, 对于社燃料研究有所欠缺,而发达国家则更为全面和深入,国内研究人员需大量 参考国外相关文献,因此,该领域的翻译很有必要,其翻译研究也具有-定价值。 本章简介本次翻译活动的选题背景,综述核能翻译研究的相关现状,指出本次翻 译活动的研究意义。
1.1选题背景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前 提。近年来,我国经济腾飞,但随之而来的是不可再生能源消耗过多、生态环境 受到严重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应对能源安全与发展的这类问题,我国国务院 办公厅2014年印发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安全发展 核电,积极推进核电基础理论研究和安全技术研究,完善核燃料循环体系。截至 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这 意味着核能源发展在我国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切实的应用需求。目前,我国核燃料 主要采用铀燃料,然而,由于近年来铀资源急剧消耗,国内许多专家开始研究铀 的代替燃料一一牡。目前地球上己探明的牡储量是铀储量的3倍,我国社资源也 较为丰富(石秀安、胡永明,2011: 281)。社燃料使用周期长、燃料价格较低, 较铀燃料中子经济性更好,牡基反应堆较铀基反应堆运行温度更高、燃耗更深, 反应裂变产物毒性更小,防核扩散能力更强,是良好的核能燃料。
2018年暑假期间,笔者以翻译实习生的身份翻译了科技文本《社基燃料循 环安全与监管问题》(Sqfkty and Regulatory Issues of the Thorium Fuel Cycle )的部 分章节。客户要求笔者翻译该文本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部分章节,确保译文信息 完整、语言正式且适于大众阅读,用于客户对社燃料研究的论文参考以及牡基燃 料知识的科普。笔者通过査阅资料得知,该文本是美国核管理委员会(theUnited States 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于 2014 年 2 月在其官网发布的报告,是 目前为止最新最全面的关于社基燃料循环研究现状的权威性报告。这份报告对全
球范围内核反应堆的社燃料使用状况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社燃料的重要属性及其 在不同反应堆中的应用,对社燃料研究有极大帮助。
笔者实习所在的上海荣煙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出国留学项目 咨询服务的公司,笔者在实习期间的主要职责是翻译留学相关资料,如客户的个 人陈述、推荐信、个人简历、学校成绩单、证明材料以及校方宣传文本、规章制 度以及合同等,共计16万余字。虽然这类文本翻译量大,但篇幅不长,且每种 类型相似度较高,不具备较大研究价值。
同时,笔者对科技文本翻译具有浓厚兴趣,时常关注科技新闻,希望从事科 技类文本翻译研究。暑假期冋笔者翻译的《牡基燃料循环安全与监管问题》这个 文本篇幅颇长,特点鲜明,因而收获颇丰。鉴于此次翻译实践意义重大,能帮助 笔者在核能源领域的翻译实践中积累重要经验,故选取该文本作为本次翻译实践 的对象,亦可作为翻译实践报告所分析的材料。
1.2文献综述
本文所选取的翻译文本属于科技类的信息型文本。信息型文本翻译研究由来 己久,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为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 和英国实践型翻译理论家彼特•纽马克(Peter Newmark)。早在20世纪70年代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早期创始人之一赖斯(1989:111)基于德国心理学家卡尔•布 勒对语言功能的分类,即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和感染功能,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 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和感染型文本。赖斯(1989: 108-109)指出信息型文 本的主要功能在于“事实的直白交流”(plain communication of facts ),例如新闻、 知识点、信息等。赖斯(2004: 16-17)强调信息型文本的译文必须完全地展现 其原文的内容和信息。同时,她还针对文本类型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方法。 她认为信息型文本首先要将其中的信息全部翻译出来,同时保障译文通俗易懂、 没有冗余。彼特•纽马克(2001: 12-15)根据文本的功能分为三类:表达功能、 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他指出信息功能的文本包括科技报告、指南等,其核心是 内容的真实性,语言其次,适合采用交际翻译的方法,充分发挥语言传递信息、 产生效果的功能。可见,两位翻译理论家都认为信息型文本需注重保障其信息传 递的完整性。
同时,国内学者对信息型文本的研究颇为深入,经过多年研究实践,研究、 发展和总结了信息型文本的一些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具体翻译方法。原传道 (2005: 50)就信息型文本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强调信息型文本,特别是科 技文本需以信息传递为核心,在“忠实”的同时也要顾及译文的可读性,应釆用 2
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他提出了信息型文本翻译的三大原则,即重视原则、准确 原则、通行原则,并总结了信息型文本翻译的一些方法。张美芳(2013: 5-8) 对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做了详细阐述,并探讨了该理论如何应用于翻译研究。她 指出文本分析应是对语言的使用功能分析,并以此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她在文 中提出,信息型文本的重点在于内容,译者在翻译时要尽量保证其信息的同功效 传递,因此,适合采用忠信原则。张琳琳(2017: 91-92)总结了信息型文本的 主要功能一一信息如实传递,指出翻译信息型文本应注重“真实性第一”原则和 目的语“读者层”。她就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探讨了科技类文本的翻译方法。
另一方面,目前,科技类信息型文本翻译研究深入、种类繁多。贾文波(2004: 6-11)以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为基础论述了信息型文本采用归化翻译策略的必 要性。他强调科技翻译,作为信息型文本翻译的代表,在信息准确翻译的前提下 需对译文文字归化处理以增强译文的表达作用。杨华(2009: 51-53)以文本类 型理论为指导介绍了产品说明书这类科技类文本在词汇、句法及语态方面的特 点,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该类信息型文本的翻译策略。郭欣(2013: 70-73)从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出发,分析了科技类文本在词汇、句法、文体及修辞方面的 语言特点。陈潇(2015: 3-6)以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化学文本的特点, 探讨了信息型文本中化学文本词法、句法翻译策略。丁杰、孙勇强(2016:362-363) 基于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探讨了交际翻译策略在科技文本中的应用,并提出译 文应除基本信息传递功能外还应尽量体现文体风格,保障译文连贯通顺,便于读 者阅读。
虽然科技类信息型文本作为应用广泛的实用性文本一直是翻译界研究的重 点之一,但是核能领域文本的翻译研究甚少。笔者以“核能翻译”为关键字在各 大学术资源网站搜得核能英汉翻译相关的期刊论文2篇,学位论文3篇。黄颖 (2013: 230)就《核能简介》翻译实践简单归纳了核能领域科技类文本专业术 语多、名词性词组应用广、长句使用频率高的语言特点,提出了专业领域翻译人 员扩大知识背景的要求。兰洋(2013: 174-178)在《核能科技英语翻译技巧探 讨》中列举了核能科技英语翻译实践的三大难点,即背景知识缺乏、术语词汇查 找难和被动语态和长句翻译难,再以自身翻译经验为前提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核能 方面科技英语翻译的几点技巧。以上2篇期刊论文是作者翻译经历总结,并未结 合相关翻译指导理论或翻译原则。而相关的3篇学位论文包括黄颖的《科技英语 之Nuclear Power——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翻译实践报告》、胡涵的《〈福岛事 故对美国核电站的安全启示:第二阶段〉第二章翻译报告》以及陈鹏的《“核能 废料处理”文献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他们都以自身翻译经历探讨了核能领域文 本翻译的方法,但黄颖(2013: 5-17)主要以准确、通顺和规范为原则,分析了
第一章引言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翻译过程中术语、句式和篇章的处理方法,总结了科技文本的翻译技巧,陈鹏
(2017: 13-21)主要采用目的论原则分析字词和句子的翻译方法,胡涵(2017: 7-14)则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策略为基础,探讨了标题、词汇的翻译难点以及总 结了科技文本的翻译技巧。以上仅有的三篇论文都未从文本类型理论出发深入探 讨核能领域信息型文本的翻译。
可见,迄今为止,核能领域信息型文本的翻译研究甚少,该类的翻译指导理 论、原则、策略和技巧仍有深入研究的空间。因此,基于文本类型理论的核物理 方向信息型文本翻译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
1.3研究意义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经济的新能源,其研发和应用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广 泛关注,这也促使核能领域翻译需求不断增长。然而,由于中国核能研究起步较 晚,目前从事该领域翻译工作的译者少之又少,针对核能领域文本翻译的研究更 是寥寥无几。目前,核能领域文本翻译缺乏较为统一的翻译标准,译文质量良莠 不齐,不利于国内外核能信息交流传递。因此,本报告通过三个维度——词汇、 句子、语篇——总结核能领域文本翻译的原则和技巧,具有明显意义,可为从事 核能领域翻译的译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有助于核能领域翻译活动的研究和发展。
1.4研究方法
本报告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用于文献综述部分,主要用以对该类论文的现状研究分析。 论文观点的形成并非凭空而起,论证部分也不能离开相关理论和前人观点的支 撑,因此对相关文献系统地进行研究是极为必要的一环。笔者在翻译活动进行之 前,査找了大量文献对文本类型理论和交际翻译策略加以研究,通过知网、书籍 大量査阅信息型文本的研究发展、成果和现状,以期运用于翻译实践中。
定性分析法是通过主观判断来推断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一种分析方法。笔者 通过预测、实践、论证三个步骤将此法主要运用于第二章和第三章中,用于分析 源语的文本类型、原文的词汇特点、句法特点和篇章特点,探讨词语的翻译、被 动句与长难句的翻译技巧及语篇衔接翻译技巧。
第二章案例描述
本章首先分析源语文本的语言特点,即用词特点、句法特点和语篇特点。接 着,笔者较为详细地描述翻译实践的全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理解与表达和译后 校对三个阶段。译前准备包括制定翻译计划表,提取术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确定翻译实践指导理论等;理解与表达主要是笔者根据文本特点,遵循翻译原则, 对文本加以理解和表达翻译的阶段;译后校对主要是笔者对文本进行校对修改。
2.1原文语言特点分析
科技类文本专业性强、逻辑严明、语言正式、表述客观。本次翻译材料属于 英语科技文献,这类文献在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具有一些特点,下面从这三个 层面就原文的语言特点加以分析。
2.1.1词汇特点
第一,英语科技文献通常包含大量专业术语。专业术语是科技文本专业性的 直接体现,同时也是翻译的难点之一•本次翻译材料属于核能领域报告类材料, 其专业术语主要涵盖核能领域中的各种常见概念。这类术语一般早有定义或有行 业内约定俗成的名称,需译者通过查找相关领域资料才能确定译语中相对应的术 语,如“burmip"(燃耗)、,l irradiation v (辐照)、u Effective Full Power Days "(有 效满功率天)、u coated particle“(涂敷颗粒)、u core exchanger”(堆芯交换器)、 “breed reactorw (增殖堆)、“seed-blanket”(点火-增殖)。由于缺乏核能领域相 关文本的翻译经验,笔者在翻译之前需借助查找行业字典、使用术语管理软件及 查阅权威网站等方式搜索术语,了解概念含义并确定最终译语中的对应词语。
第二,英语科技文献大量使用缩略词。为了确保文本语言简练,便于读者快 速获得信息,英文科技文本往往采用缩略词代替前文提到的某些概念。该类词汇 通常信息含量大,其缩写形式也通常是专业领域内认可、约定俗成的特定表达法, 译文通常需根据原意确定,同时也会采取部分省略或零翻译的翻译方法,如文本 中的“CANDLE”(CANDLE堆)、“DMSR”(改性的熔盐堆)、“BWR”(沸水堆)、 “HWR"(重水堆)、“GT-MHR“(通用原子气透平模块高温堆)。
第三,英语科技文本动词名词化程度高。为体现科技文本的客观性和专业性, 使语体更为正式和具有抽象特点,英语科技文本常将动词名词化使用(胡曙中, 2012: 213)。例如“consideration”(考虑)、**demonstrationw (演示)、"addition” (增加)等,一般语体中常使用其动词形式,但在本次翻译中却都釆用了名词形 式,使语体更为正式和专业。
2. 1.2句法特点
第一,英语科技文献大量使用长句,其中有的是包含较长定语或状语的简单 句,有的是由连词连接的并列句和颇长的名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及副词性从 句。科技文本常常需要对某项含义或某件事实精准表述,简单句难以胜任,而长 句具有结构紧凑、内容精炼、主次分明、层次清楚等优点,能够较好地表达完整 的概念(杨寿康,2003: 44)。因此,英语科技文本常常有定语较长或各类从句 和关联词修饰的句子,用以清楚又准确地表述事物。例如K A recent report [6] states that there is a world total of 5.4 million metric tons of thorium (Table 2.1) for reasonably assured and inferred resources (recoverable at a cost of $80/kg), which is comparable with the amount of known economically recoverable uranium; however, this is an estimate based on uranium and rare earth resources, because there is n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for thorium resources and thorium is not currently a primary exploration target.w (最近一份报告[6]表明,经过合理推断,全球范围内 的牡燃料储量(开采成本为$80/kg)多达540万公吨(见表2.1),其数量之大足 以与开釆成本合算的己知铀资源的储量相比。然而,这只是基于铀和稀土资源的 估量,国际上并没有出台针对牲资源的分类标准,牡也并非目前主要勘探目标。) 整句长达74个单词,其中“however” 一词连接上下两个分句,构成转折关系。 全句包含了宾语从句、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和一个由"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 从句。这些结构确保句内成分关系明确,句内信息得以清楚传达。
第二,英语科技文本常使用被动语态。著名语法学家Svartivik曾对被动态 在不同文体中的使用情况做过研究,他统计了 8种不同语篇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 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科技类、新闻类、艺术类、体育类、演讲类、小说类、广 告类、戏剧类。可见,被动语态在科技类文本运用的常见性和重要性(方梦之, 2011: 75)。被动语态以事物或研究对象做主语,常常隐去施动者,主要用于强 调主语或体现文本客观性。本次翻译材料中有许多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或界 定,为保证其客观性和科学性大量使用了被动语态。如“From the very early days of nuclear energy, thorium was considered as an alternative or complement to uranium.”(在早期的核能研究中,牡就被视为铀的替代物或补充物。)该句通过 使用被动语态,使其形式和内容都突出了主语“牡”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案例描述
2. 1.3语篇特点
对于译者而言,翻译好词语或句子并不表示出色地完成了翻译任务,还需要 保障句子所构成的语篇片段语义逻辑连贯,句子间语言衔接得当,这样的译文才 是一个完整的文本(李运兴,1998: 18)。因此,整体把握原文的语篇特点,可 以保障译文衔接得当、逻辑连贯、语义清楚。以下从内容、结构、衔接及语言风 格四个方面分析该语篇的特点。
从内容上看,本次翻译材料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章引言,介绍全文撰写 目的和其余各章节内容,是材料的总概部分;第二章详细介绍了牡燃料的优势和 循环方案类型。翻译时可通过章节内容快速理解文意,确定部分词语词义,保障 译文内容的准确性。
从结构上看,本次翻译材料采用大多数报告类材料的行文结构,每一章节使 用了 “总-分”形式进行表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同时,在第二部分的第2.2.1 节介绍了一次通过的针燃料循环的种类,共计7种,每小节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 因此,笔者翻译时尽量采用相似的句型结构,既可以节省翻译时间,又能通过重 复相似句型结构提高读者阅读速度。
从衔接上看,本次翻译材料较多地使用了指代和连接手段保障语篇的衔接。 英语科技文本作为形合的语言,其语篇衔接大量使用指代和连接两个手段。然而, 汉语科技文本更注重意合,即语义通过内在逻辑连接,同时,相较于英语文本更 常使用省略和重复等手段,使用指代手段频率较英语文本的少。因此,翻译时需 根据两种语言表达习惯,釆取归化的翻译策略,调整语言成分,运用重复、省略 和照译等多种翻译技巧,使语篇衔接更贴合译语文本表达习惯,避免“翻译腔”。
从语言上看,本次翻译材料属报告类文本,主要用于阐述调查研究的结果, 因此语言正式,无任何口语化表达。笔者在翻译文本的词汇和句子时,还特别注 意是否符合科技文本的语体风格,保障信息的完整传递,注重遣词用句符合语篇 的整体语言风格。
2. 2翻译过程
翻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一篇优秀译文需要译者译前准备充分、翻译阶 段认真和译后校对谨慎。充分的译前准备主要包括制定翻译安排表、确定术语、 学习平行文本或其他相关知识和确定指导理论。翻译阶段主要是译者以确定的指 导理论和翻译原则为标准,平行文本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为基础,确定的术语为补 充,综合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保质保量地对材料进行翻译。最终,译后校
对阶段是根据翻译标准对译文修改完善,保障译文的准确、通顺。
2. 2. 1译前准备
本次翻译活动的译前准备阶段主要包括翻译安排表制定、术语确定、相关专 业知识和平行文本学习以及指导理论确立。
1)翻译安排表制定
考虑到本次翻译材料专业性强,翻译有一定难度,在详细了解客户要求和大 致浏览文本材料之后,笔者根据文本翻译难度和自身翻译能力制定了合理的时间 安排表,以保障按时保质地交付译文。具体翻译安排见表1:
表1翻译安排表
时间任务要求备注
2018.8.271.大致浏览材料
2.搜集平行文本和 相关背景知识1.了解材料行文特点
2.基本了解文本内容
3.储备核能相关知识便于
2.学习材料相关核 能知识和阅读平行 文本1.通过术语管理工具和人 工筛査确定材料术语
2.基本理解术语和核反应 堆相关知识,对核能报告类 文本风格和特点有一定把握制作术语表用 于翻译时备査
2018.8.30-201893初译保障材料信息翻译准确到位
2018.9.4-2018.9.6改译在信息翻译正确的前提下, 调整用语,保障译文准确、 专业参考平行文本
2018.9.7-2018.9.8审校+定稿修改完善译文,保障译文通顺易读
2)术语确定
由于本次翻译材料属于科技文本,其文本含有大量专业领域的术语。术语作 为专业性强的词汇,需要通过大量查找资料和学习专业知识才能确定最终译文。 因此,对于未拥有该领域专业背景的译者而言,术语的确定是译前准备所有环节 中最耗时费力的一个环节。
为节省术语翻译时间,笔者先通过使用北京语智云帆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在 线术语管理工具一一语帆术语宝对本次翻译材料进行术语初步筛选提取,制定了 初步的术语表。如图1:
图1语帆术语宝提取的部分术语截图
再通过通读全文对原术语表进行调整,并通过借助金山词霸和必应等电子辞 典,使用中国知网的辞典和工具书功能检索以及查阅大量网络和文献资料等方式 确定术语表,并标明存有疑问的术语。如图2:
图2整理后的术语表部分术语截图
最后,笔者请求咨询核能领域研究人员帮助对整个术语表进行审查,特别是 标记的存有疑问的术语,通过再次修订确定了最终术语表,以保障术语的准确性 和专业性。最终术语表见附录2。
3)相关专业知识和平行文本学习
优秀的译员不只是对翻译理论、策略和技巧了如指掌,也需要熟知专业知识。 几乎所有的翻译活动都会涉及特定领域的知识,这就要求译员在特定领域有专长 (李长栓,2009: 37)。由于本报告的材料属核能领域的学术报告,译者需要对 核能知识,特别是牡基燃料重要知识有基本了解。因此,笔者在译前阶段学习了 核能牡基燃料及基于牡基燃料反应堆的相关资料,大致领会了文本内提到的重要 概念和术语,同时,熟悉了源语及译语同类型报告的语体风格和表达习惯。专业 知识学习资料包括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在其官网发布的同类型报告材料、中科华核 电技术研究院石秀安的《我国牡燃料循环发展研究》和《压水堆平衡堆芯牡铀燃 料循环初步研究》、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混合堆增殖牡基燃料组 件中子学分析》等学术会议文件和期刊,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科普网的核能 知识和新闻以及百度百科关于各种核反应堆堆型的介绍等。通过学习,笔者对翻 译材料所提的各种反应堆结构、用途及优缺点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也对目前社 基燃料的全球动态有了一定认识。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笔者也尤为注意了解和熟悉汉语核能领域文本的词 汇特点、句法特点及语篇特点。笔者发现在词汇方面,术语、缩略语可通过前文 所提的查找方法确认,而英文科技文本中的名词化现象在汉语科技文本并非常 见,翻译时需将该类词汇进行词类转译;句法方面,汉语科技文本较其他类文本 更多地使用被动句,但很少出现“被”字,而是釆用其他方式表达被动。因此, 翻译时需进行灵活处理,避免译文生硬,而处理长难句时,汉语科技文本在表达 复杂概念时则常用短句,关联词也较少,通过语序、意合的方式表达内在的层次 及关系(谢小苑,2012: 226);语篇方面,与英语科技文本相比,汉语科技文本 使用指代和连接手段较少,使用重复和省略的手段较多。因此,需根据上下语义 进行调整。
4)指导理论确立
本次翻译材料是一篇科技类的信息型文本,翻译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客户及 读者阅读的需要,让他们通过阅读译文了解到材料提供的信息点。因此,本文釆 用目的论原则和交际翻译策略为指导。
文本类型决定翻译。本报告的材料属于信息型文本,因此,根据赖斯的文本 类型理论,翻译最主要的是以传达信息为主。同时,赖斯的学生弗米尔突破对等 理论的限制,提岀了目的论。他的理论主要是以文本目的为第一准则,同时还提 出了所有翻译活动应该遵循的三条法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信原则。其中 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始终,一切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
选择都应该以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芒迪,2014: 118)。本次翻译材料的翻译目 的主要是译文便于客户、研究人员以及对核能源领域感兴趣的读者了解本次翻译 材料信息。因此译文的第一要义是信息完整传递。
交际翻译策略由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和教育家彼得•纽马克提出。纽马克认 为交际翻译的目的是尽可能地用目的语再现原文内容给读者,让读者感受到同样 的效果。交际翻译的重点在于译文读者的反应和译文通顺度(贺学耘,2010: 171-172)。本次报告的翻译在达到上述信息完整传递原则的基础上也尽可能考虑 读者阅读的效果,使译文更便于读者了解文本内容。科技文本为保障其内容的严 谨性,通常会采用大量的定语、状语对中心词进行定义和修饰,造成读者阅读的 不便。然而,本次翻译活动目的不只在于学术研究,同时也有一定科普性质,因 此,翻译时可适当调整译文表达,在完整传递信息的前提下,使译文通顺易懂, 便于非专业人士了解信息。
2.2. 2理解与表达
理解与表达阶段是整个翻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笔者根据译前准备分析 的文本特点、确定的术语以及翻译原则对全文进行了翻译。
首先,笔者对本次翻译材料进行了初译。初译以准确传达信息为目的,以句 子为单位,翻译出句内全部信息。翻译时,笔者对难以理解和翻译不到位的词汇 和句子进行标注。通过初译,笔者发现词汇方面除了译前准备的术语表外,本次 翻译材料含有许多机构名称,需要译者査找翻译,同时,文本中许多词语翻译时 需参考实物或了解词汇所表达的概念,才能使读者更准确了解其含义;句子方面 常常需要清楚分析各成分结构才能保障译文准确性。
接着,笔者根据初译标注将尚未确定的机构名称及词语进行査找确定,并查 找了难以理解内容的相关知识,根据这类知识加强对句子的理解并根据汉语文本 的表达习惯修改句子。例如,本次翻译材料中“concept” 一词出现了 18次,因 该词一般译为“概念;观念”,笔者初译为“概念”,但通过仔细阅读上下文,笔 者认为并非指该含义。如将 u Several concepts for the use of thorium have been proposed for HWRs, including both the once-through and recycle options."句中的 “concept” 一词若译为“概念”,显然与内容不符。因此,笔者改译前通过中国 知网的词典功能进行搜索,在其中的英汉科技大词库中查找到含义“方案”,并 向核物理专业同学咨询确定,才最终确定译为“目前已提出几种在重水堆中使用 牡的方案,其中包括一次性通过的燃料循环和回收的燃料循环。”
最后,笔者对译文进行改译。改译主要从语篇的角度出发,注重句子间内容
衔接和连贯的翻译,同时,调整译文语言,保障译文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2. 2. 3译后校对
译后校对是翻译活动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译文质量优劣。笔者此次翻译 实践主要进行了四次译后校对工作。
第一次校对时,笔者逐字逐句检查文本,力求改正漏译、错译之处,并标记 出有待商榷的词语和译文。
第二次校对时,笔者主要集中在词汇和句子层面的翻译校对,尤其是改译后 仍不确定的词句。由于笔者阅读核物理方向科技文本较少,即使在译前阶段补充 了部分知识,但仍如管中窺豹,不够全面和深入。如短语“high fbel burnup”, 笔者初译为“燃耗更高",因为“燃耗” 一词表示燃料的消耗程度,汉语中一般 用“高”、“低"形容"程度” 一词。然而,笔者在校对时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查询 了 “燃耗高” 一词,发现虽然在许多领域译为"燃耗高”,但在核能领域中使用 频率低。笔者又查询了 “燃耗” 一词,发现在百度百科中燃耗的形容词使用的是 “深”。笔者用百度搜索功能对“燃耗高”和“燃耗深”两个短语进行比对,发 现“燃耗高”一般用于油耗,特别是汽车类文本使用较多,而“燃耗深”基本用 于核能文本,具有更明显的专业性。本次翻译材料是报告类信息文本,因此专业 性高,笔者最终决定使用“燃耗深” 一词作为最终译文。
第三次校对笔者主要从语篇的角度出发,整体检査译文生硬不顺、不符合文 本风格之处。本次翻译材料为专业报告类文本,原文语言正式,表述客观,客户 也要求维持原文风格的同时增加其可读性。因此,笔者此次校对以语篇为单位, 注重句子之间的衔接,着重改善语言表达,保障译文可读性和客观性。
第四次校对笔者主要针对第二、三次校对多次查询却仍不理解的词汇和尚有 疑问的句段进行了咨询了解,保障笔者完全理解原文表达的信息,保障译文完整 性和可读性。如“seed-blanket” 一词,笔者多次査阅并未找到相应译文,于是根 据词义和上下文语境暂译为“种子层”,但中间的一般连接的是同类型词语, 因此笔者尚未确定。在此次校对阶段,笔者咨询了一位从事核物理相关工作的同 学,最终确定译文。另一方面,笔者就尚有疑问的句段咨询了一位己毕业并从事 翻译工作多年的同学,力求使译文更为表达更准确、专业。如“This system utilizes fuel assemblies that are the same size as conventional PWR assemblies and can be retrofit into existing commercial PWRs without requiring significant modifications to the reactors or onsite equipment (e.g., fuel-handling tools). ”(该系统使用的燃料组件 的尺寸与常规压水堆组件的尺寸相一致,因此,无需对反应堆或现场设备(例如
控制燃料的工具)进行重大修整,即可改造为现有的商用压水堆。)笔者初译为
“这一系统应用的燃料组件与常规压水堆组件相一致,因此无需对反应堆或现场 设备(例如控制燃料的工具)进行大型修整,即可改造为目前的商用压水堆。”, 但她建议我增译“尺寸” 一词,因为原文使用“the same size”强调了是两个组 件的尺寸一致,而非组件一样,未译出“尺寸”可能造成信息理解偏差。笔者仔 细体会后,采用了她的建议,增译了该词。
最终,笔者定稿再次阅读了全文,调整译文格式和化学成分上标、下标之处 等细节,保证译文质量和完整度。
本章重点介绍本次翻译材料的语言特点,并介绍了笔者翻译的整个过程。本 次翻译材料作为核能领域信息型文本,专业术语多、含有较多缩略词和机构名称、 被动句及长难句,这些都是翻译的重点、难点,同时也是下一章案例分析的重点.
第三章案例分析
本章根据上章对文本语言特点的分析,从词语、句子、语篇三个层面详细阐 述本次翻译实践各类翻译技巧,充分论证文本类型理论和交际翻译策略指导下各 种翻译技巧运用于这三个层面的可行性。
3.1词语的翻译
科技文本不仅仅是普通的信息型文本,它还兼具专业性强、用语正式的特点。 因此,选词需考虑到专业度和文本正式性。本次翻译材料作为•份专业领域的报 告属于典型的科技文本,笔者根据原文材料的词汇特点将其分为术语、公司及机 构名称、缩略词及普通词语四个类别,并分别阐述其翻译技巧。
3.1.1术语的翻译
《语言学百科辞典》将“术语” 一词释义为:“各门学科为确切表达本领域 内的概念而创制和使用的专门词语。”术语的意义在于正确反映所研究事物,所 以必须是单义的、统一的,否则会造成语义不明,给科学研究造成不便(戚雨村、 董达武等,1993: 97).张榕(2015: 44)在《术语学与术语信息处理》中将术 语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有定义性描述的词或词组”。综上可知,术语是 在某一特定领域同时兼具单义性和统一性特征的约定俗成用于定义描述的词语。
本次翻译材料的术语属于核能源领域的专门词语,译为汉语必须通过查找核 能领域词汇表或借助网络术语查找工具确定译文,不能仅因为是同一个单词而只 定义为一种译文。有些词汇英文相同,但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译法也有不同。 如:
(1)reflector blanket反射增殖层(附录2,第88页)
(2)standard blanket标准增殖区(附录2,第89页)
(3)seed-blanket点火-增殖(附录2,第88页)
例(1)至(3)都使用了 “blanket” 一词,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语辞典》中, “blanket”的名词含义有两重,即“毯子;厚的覆盖层”。然而,在核能领域表 “增殖”。其中,例(1)中“blanket”翻译为“增殖层”,例(2)则译为“增殖 区”,例(3)译为“增殖”。这是根据核反应堆堆芯设计而命名的。如图3所示:
图3轻水增殖堆2D横截面(含元件区域)
阴影区域标注的是反射元件区区域,黑色区域标注的是标准增殖元件区区 域。上图可见,阴影区域为环形区域,构成层级结构。因此,为表述形象,例(1) 术语“reflector blanket”被定义为“反射增殖层”。而例(2)术语“standard blanketM 的黑色区域并不构成层级结构,因此被定义为“标准增殖区”。
例(3)中术语中的“blanket”并非表示核反应堆内具体的某一层或某一区, 而是对图3所示的反应堆堆芯设计方案的整体描述。该术语实际表示由“点火区” 组件和"增殖区”组件一起布置的一种堆芯方案,其中点火区用于产能,增殖区 用于增加核燃料。因此,不能按照例(1)和(2)翻译成常规使用的“层”或“区”, 而是译为“点火-增殖二
除以上个别术语,其他术语由于其专业性强,大多数也早有定义,针对具有 唯一性的术语,译者可采用通过查找辞典或权威网站确定译文。本次翻译实践的 术语笔者主要通过查找文献确定译文,以保障术语的准确性。值得一提的是,本 材料为学术型报告,所以笔者发现,通过使用中国知网的网站知识元检索功能和 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搜索可以快速査询到许多术语,并可以根据领域分 类以及使用频率确定最终译文,既快速又准确。如例(4)至(7)和图4-7:
(4)spent fuel乏燃料(附录2,第89页)
(5)coated particle涂敷颗粒(附录2,第86页)
(6)enriched uranium 浓缩铀(附录 2,第 87 页)
(7)irradiation 辐照(附录 2,第 87 页)
图6中国知网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术语“浓缩铀”查找截图
通过这一途径查找,笔者不仅保障了译文来源可靠专业,又节约了大量的查 阅、佐证术语正确性的时间。此外,中国知网还提供了相应词条知识背景,能帮 助译者理解术语含义,对译者科技类文本的翻译工作有较大帮助。
3.1.2机构名称的翻译
由于本次翻译材料是一份针对社基燃料循环安全及监管问题研究的报告,文 本内容详细介绍了全球社基燃料的使用状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牡基燃料研 究及运用的机构名称。对于这些机构名称,笔者主要采取了两种方法确定译文: 查找权威网站译文;根据同类型文本翻译。笔者在机构相应中文官方网站或核能 领域权威网站査找中文译名确定机构名称。对于未能找到译名的机构则采用音 译、直译及音译+直译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如:
(8)Fort. St. Vrain (FSV)圣符伦堡核电站(附录3,第90页)
(9)Shippingport世平浦核电站(附录3,第90页)
(10)Thor Energy牡能源公司(附录3,第91页)
(11)Westinghouse西屋公司(附录3,第91页)
(12)West Valley Reprocessing Plant 西瓦利再加工电厂(附录 3,
第91页)
(13 ) Duquesne Light Company 迪尤肯照明公司(附录3,第90
页)
(14) Allis-Chalmers Manufacturing Company 阿里斯•査莫斯制 造公司(附录3,第90页)
以上机构名称都未能査找到官方译法,因此笔者根据机构英文名称的特点对 其翻译。其中,例(8)和例(9)的两个地点“Fort St.Vrain”、“Shippingport” 有约定俗成的名称,采用的是音译,但在文中省略了 “nuclear power plant”,指 的是该地点的核电站。根据语境,笔者适当增译了 “核电站”,分别译为了 “圣 符伦堡核电站”、“世平浦核电站”,帮助读者理解信息。例(10)和例(11)则 是两所公司名称,英文本身具有一定含义。这类词语的公司取名通常表达一定内 涵,如同中国公司取名强调寓意或定性公司功能,便于大众记住公司名称,这类 公司常釆用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例如“Apple Inc.(苹果公司)wGeneral Motors (通用汽车公司)”。笔者此次也釆用此法,对原文进行直译并增加了 “公司”这 一定性词语,分别译为“社能源公司”、"西屋公司”,便于读者准确理解信息。 例(12)、例(13)和例(14)釆用了音译+直译的方法翻译。此法适用于含有人 名或地名且词汇本身无特殊含义的机构名称,如“Ford Motor (福特汽车公司)”、 "Valero Energy (瓦莱罗能源公司)”。例(12)为地点名称,笔者通过查找地图 确定翻译为“西瓦利”,保障对地点的准确定位,再增加介绍电厂功能的
“Reprocessing”,最终译为“西瓦利再加工电厂”例(13)为“地点+公司属性+ 公司”,因此,通过音译+直译译为“迪尤肯照明公司”。例(14)的词语都是“人 名+公司属性+公司"的命名方式,所以笔者译为“阿里斯•査莫斯制造公司”。 其他机构名称翻译详见附录3。
3.1.3缩略词的翻译
缩略词在英语科技类文本中使用现象较为普遍。有些学科委员会还就缩略词 专门作了规定(方梦之,2011: 57)o本次翻译材料中出现了许多缩略词,如:
(15)BISO 双结构各向同性(附录2,第86页)
(16)BWR 沸水堆(附录2,第86页)
(17)DMSR 改性的熔盐堆(附录2,第86页)
(18)FMSR 快中子能谱堆(附录2,第87页)
(19)GT-MHR 通用原子气透平模块高温堆(附录2,第87页)
(20)LWBR 轻水增殖堆(附录2,第88页)
(21)MSBR 熔盐增殖堆(附录2,第88页)
(22)CANDLE CANDLE 堆(附录 1,第 65 页)
例(15)全名为bistructural isotropic,属于物质结构描述词,表示的是一种 燃料形态,根据其含义翻译为“双结构各向同性”。例(16)至(21)属于核反 应堆的堆型,是核能领域较为常见的专业术语,如果目标读者为核物理专业人士 则可釆取零翻译的策略,但由于客户除用于学术研究,也要求译文便于之后宣传 和科普之用,因此,笔者将縮略语译为汉语,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例(22)则釆 用了零翻译的方法,其中“CANDLE”属于行波堆的一种,暂无中文名称,且多 种中文文献直接采用了 “CANDLE堆”作为它的名称,故笔者也釆用了此译文。
英语科技文本常使用只有几个字母的缩略词简化文本表达,但译文却不能用 字母表示,增大读者理解难度,不符合信息完整传递原则,因此译者需译出缩略 词所表达的具体内容。
3.1.4普通词语的翻译
科技类文本的普通词语属于语言共核部分的词汇,有些词汇虽不属于专业领 域,但在正式程度高的语篇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科技类文本中,这类词语除
了本身含义以外,词义色彩中性,无情感偏向,这一点与文学语体不同(方梦之, 2011: 55-56)。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选词时除保障其准确性外还需注意保持词义 的中性。本节笔者根据上章分析的文本特点重点论证词类转译和增译的翻译技巧 在英语科技文本中的运用。
1)词类转译
词类转译是翻译较长使用的翻译技巧之一。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及表达 方式上的不同,有时需通过词类转译达到译文流畅自然的目的(谭卫国、蔡龙权, 2015: 160)。英语科技文本名词化词语多,而汉语科技文本相对较少。上一章通 过分析文本特点得知,本次翻译材料大量使用了名词化词汇,为避免语言生硬、 不流畅,笔者根据上下文义将部分名词化词语进行词类转译,使之更贴合汉语表 达习惯,避免“翻译腔”。如:
(23)The most likely near-term aDDlication of thorium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in currently operating LWRs, which is the focus of this report.(附 录1,第56页)
美国近期最可能将社燃料运用土目前运行的轻水堆,这也是本报告 的重点所在。
例(23)中的“application”为名词,含义为"运用;应用”。英语常使用名 词或名词化结构,属于“静态”的语言,但汉语则更偏向使用动词,使语言充满 动态感。笔者将该句初译为“美国近期最可能的牡燃料的使用场合是应用于目前 运行的轻水堆,这也是本报告的重点所在。”,是将«application"译为“使用(的)” 形容词,限定增译的“场合”。改译时,笔者经过仔细推敲发现“场合” 一词多 用于表述场景、情况,用于核反应堆不太切合,且不符合交际翻译策略下译文流 畅易读的原则。考虑到汉语的动态性,笔者将“application”译为动词“运用于”, 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24)To demonstrate the different phenomena fbr a range of thorium fuel types, analyses have been performed using SCALE [3] to calculate key performance parameters.(附录 1,第 49 页)
为了证实不同类型牡燃料反应现象的不同,我们借助SCALE[3]进
行分析,计算出关键性能参数。
例(24)首先用to do不定式作目的状语,再用“analyses'‘作主语引导一个 现在完成时的被动句。其中“analyses”是“分析”的名词形式,在英语科技文 本中可用作主语,但在汉语科技文本中很少用该含义的词汇作名词使用。若译为"……借助SCALE,分析被执行……"生硬晦涩,且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因 此,笔者按照汉语习惯将该词译为动词“分析”,并对该被动句进行语态转换, 补充主语“我们”,最终译为“……我们借助SCALE[3]进行分析……”,译文逻 辑清楚,语义明确,“分析”在句中的翻译也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便于读者理解 该句。
(25)If the objective is a complete avoidance of the need for natural uranium and uranium enrichment, sufficient quantities of 233U need to be produced in breeder reactors.(附录 1,第 68 页)
如果要完全避兔使用天然铀和浓缩铀,那么增殖反应堆需要产生足
量的233Uo
例(25) “avoidance”就词性而言是名词,从句子成分来看在是“if”引导 的条件状语从句中的宾语•英语科技文本为体现文本的专业性和客观性,常将动 词名词化,但汉语科技文本仍更常使用动词。若将“If the objective is a complete avoidance of the need for natural uranium and uranium enrichment, ..." 译为 "如果 目标是天然铀和浓缩铀需求的一个完全的避免,……”,完全不符合汉语表达习 惯,读者也难以理解。因此,笔者釆用词类转译,译为''如果要完全避免使用天 然铀和浓缩铀,……”,译文通顺流畅,符合交际翻译策略的要求。
英语科技文本名词化现象多,但翻译时常需根据语境和汉语表达习惯对该类 词语进行转译,使译文自然、通顺。
2)增译
增译即在原文基础上增加必要的词语、词组、分句甚至完整句,从而使得译 文在语法、形式上符合译文表达(冯庆华,2010: 58)。英文科技文本为保障其 语言精练,常常省略之前提到或公认己知的词语,但是译为汉语时,为保障译文 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有时需要采用增译的方法补回这些词语。如:
(26)Thorium (Th) has been widely considered an alternative to uranium (U) fuel because of its natural abundance and its ability to breed fissile fuel (233U) from natural thorium (232Th).(附录 1,第 46 页)
牡(Th)资源储量丰富,天然社(232Th )可增殖为可裂变燃料(233U ), 因此牡被普遍认作铀(U)燃料的替代物。
例(26)中由于主语“Thorium (Th)"在前半部分己经出现,而一般而言, 在英语科技文本中,前文出现过的词汇通常使用代词代替,避免词语多次重复出 现。而汉语通常先表述原因,因此笔者对语序进行了调整,将“because of its natural
21 abundance and its ability to breed fissile fuel (233U) from natural thorium (232Th)" 先 进行了翻译。但是,调序后译文中的“它”语意模糊,不便于读者理解,不符合 信息型文本信息完整传达,即忠实性原则。因此,笔者将其译为语义指代的“针”。 笔者将该部分初译为“牡的自然丰富”,虽然较为完整地表达了原材料所述信息, 但仍然语言生硬,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因此,笔者在改译阶段调整了该部分译 文,根据上下文语境将“自然”换为“资源”,同时根据交际翻译策略的通顺原 则增加了名词“储量”,译为“牡资源储量丰富”,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同时 保证了语言的正式性,贴合科技报告这一文体的行文风格。
(27)Possible scenarios for using thorium in the nuclear fuel cycle include use in different nuclear reactor types (light water, high temperature gas cooled, fast spectrum sodium, molten salt, etc.), advanced accelerator-driven systems, or even fission-fusion hybrid systems.(附录], 第46页)
牡在核燃料循环中可用于各种核反应堆型(轻水堆、高温气冷堆、 钠冷快墮、熔盐塗等)、先进的加速器驱动系统以及裂变-聚变混合堆系 统等场合。
例(27)中由于前半部分已经提到了 "in different nuclear reactor types”(各 种核反应堆),为保障语言简洁,原文省略了括号内的各种反应堆的“reactor” 一词,然而在翻译成汉语时,如果照译为“轻水、高温气冷、钠冷、熔盐”则缺 乏中心词,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因此,笔者增译了中心词“堆”以保障读者准 确理解含义。
另一方面,由于汉语常使用范畴词,如“场合”、“现象”、“地位”等,而英 文中较少釆用该类用法,所以在英译汉时碰到这种现象需适当增译范畴词。如:
(28)Indeed, at the International Fuel Cycle Evaluation Conference (INFCE) [4] of 1978, thorium was given almost equal importance as uranium.(附录 1,第 51 页)
实际上,在1978年的国际核燃料循环评估会上,牡被赋予与铀几 乎同等的重要地位。
例(28)中原文中的抽象名词“importance”译为“重要”,即全句译为“实 际上,1978年的国际核燃料循环评估会给与了牡与铀几乎同等的重要。”不太利 于理解,违背交际翻译策略中的通顺原则。同时,“给与”或“赋予”与“重要” 不符合汉语词语搭配习惯,但它们可以与“地位”、“工作”等范畴词搭配,所以 笔者对译文增译了 “地位”,使表达更为地道。
(29)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actor, fresh LEU is added but no additional thorium is fed to the system.(附录 1,第 64 页)
反应堆运行期间还会添加低浓缩铀,但不再添加牡燃料。
例(29)中,由于上文提到了熔盐堆最初填充了社-铀混合燃料,而该句内 容表达了运行期间后续增加了低浓缩铀,未增加针燃料。两句之间属于逻辑上的 转折关系。因此,笔者在此增加了 “还”和“不再”两个词,使两者之间对比更 明显,句子较“反应堆运行期间会添加新的低浓缩铀,但不增加额外的牡燃料” 句内短句的逻辑关系更为明显。
(30)These systems could utilize thorium as a fertile material by itself
and potentially eliminate both enrichment and reprocessing in the fuel cycle.
(附录1 -第66页)
这些系统可将社单独作为增殖燃料,省略燃料循环中的浓缩和再加
工两个步骤。
例(30)原文中并没有“步骤”一词,但根据上下文语境和本例的内容,可 推测出这些系统设计时省去了两个步骤:“浓缩”和“再加工”,所以,笔者增译 了 “步骤"二字,使上下文逻辑结构更为明显,语义连接更紧密,同时,也更符 合汉语表达常使用范畴词的习惯。
英语科技文本注重语言简练,常省略重复的词语,但汉语科技文本则不会省 略,因此翻译时需找出省略的内容,通过增译法补全内容。而且,汉语文本会使 用范畴词对内容具体化,但英语文本却没有这种用法。因此,增译还可以用于英 译汉文本增加范畴词。增译的使用可以使译文逻辑线更为明显,语义间连接更紧 密,提高译文通顺度。
3. 2句子的翻译技巧
英语科技文本常使用被动句和结构复杂的长难句,而汉语科技文本这两种句 子出现的频率并不高。笔者根据本次翻译实践总结了被动句和长难句的翻译技 巧,现对这两种句子的翻译技巧进行分析。
3.2.1被动句的翻译技巧
被动句的翻译主要可以分为英语被动句译为汉语主动句和英语被动句译为 汉语隐含被动句两种技巧。
1)被动句译为主动句
英语科技文本客观、严谨,为展现这一点,文本中会大量使用被动句。而汉 语科技文本较少使用被动句来体现客观性,而是通过词语的选择和语义连接展 现。因此,科技文本英译汉时常需要进行语态转换,将英语被动句译为汉语主动 句。如:
(31)Nevertheless, although significant experience has been gained with thorium-based fuels since the 1950s in test and demonstration reactors, there is no industrial-scale experience.(附录 1, 第 52 页)
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基燃料已在测试堆及演示堆应用中 获得了重要经验,但仍然缺乏工业级规模的经验。
例(31)中**although"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的主语为“significant experience”, 若将被动句译为“重要经验被获得……”较难理解,且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同 时,由于主句所述的“经验”与“significantexperience”不同,因此,译为被动 句难以连接后续信息,难以保证句内的衔接与连贯,因此,笔者认为译为主动句 较为合适。根据原文含义可知,这些重要经验是由针基燃料在测试堆和演示堆应 用中获得,所以将牡基燃料作为该句的主语,化被动为主动使译文更为通顺自然。
(32)The volatile gaseous fission products are removed from the salt, while all other actinides and fission products are not separated.(附录 1, 第 65页)
易挥发的气态裂变产物将从熔盐中挥发出来,而其它钢系元素及裂 变产物则不会析出。
例(32)前半句笔者初译为“易挥发的气态裂变产物从熔盐中被移出”不太 符合汉语表达,根据纽马克交际翻译策略,译文虽然需要尊重源语形式,但更需 要尊重目标语的规范(芒迪,2014: 63)。该句主要强调的是气态裂变产物从熔 盐中出来,并未重点强调是否被移出,所以,笔者对动词进行了更换,釆用了动 词“挥发”表达“出来"之意,化被动为主动。译文不但没有影响到信息完整度, 同时也贴合了译文的表达习惯。
(33)Additionally, thorium has been proposed as an alternative fuel matrix material to replace uranium to avoid the production of additional plutonium from the conversion of238U.(附录 1,第 63 页)
另外,业内建议将社代替铀作燃料的基体材料,抑制238U转化时
产生额外的杯。
例(33)笔者初译为“另外,牡被建议用作基体材料代替铀抑制238U转化 时产生额外的杯”,不太符合汉语少用被动句的习惯。同时,根据交际翻译理论, 译者在翻译时为保障译文的流畅通顺,可根据翻译实际情况摆脱原文句式结构束 缚做岀调整,使隐含的概念明朗化,保障译文的流畅(林小芹,1987: 50)。因 此,笔者将被动句处理为主动句,再根据上下文语境补充其施动者“业内”,保 障译文的流畅度。
(34)Caution should therefore be used when using resource estimates
for thorium.(附录 1,第 54 页)
因此,需谨慎使用牡资源的估算值。
例(34)中“caution”作主语,“use”作谓语动词,主谓构成一个简单的被 动句式,后接一个“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 “caution” 一词译为汉语时一般转 换词性,译为副词“谨慎地”,且根据上下文可知该句主语为“我们”,无需翻译。 因此,笔者直接将名词“caution”译为副词“谨慎”修饰原文中的动词“使用”。 译文内容简洁、逻辑清晰,即使无主语也不干扰读者理解。
(35)HTGRs, which are typically graphite moderated, are well tailored to the utilization of thorium due to the high fuel bumup enabled by higher tolerance of the fael to irradiation damage.(附录 1,第 78 页)
高温气冷堆,通常用石墨作慢化剂,非常适合使用牡燃料,因为牡燃料对辐照损伤忍耐度更高,燃耗更深。
例(35)中的"be moderated"在该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中充当谓语动词,但 是如果译为被动句,即“高温气冷堆通常被石墨慢化”,虽然在文字上能够达 意,但是却不够形象,也不利于读者理解。笔者初译时尚未察觉其不妥之处, 只是模糊地感知到该译文不具专业性,因此对此处进行了标记,以期改进。在笔 者改译期间,再一次对高温气冷堆的知识进行了补充学习,了解到石墨通常会 用作慢化剂运用于反应堆以减慢中子的飞行速度,产生链式反应。所以,笔者 调整动词,并将动词“moderate”译为名词“慢化剂”,化被动为主动,译文显 得更为专业,同时也易于读者理解。
2)被动句译为隐含被动句
英语科技文本使用被动句有时是强调被动或不提及施动者,然而,汉语是重 意合的语言,不注重形式上的被动表达,而是将被动关系隐藏于字里行间。这时 可将英语被动句译为汉语隐含被动句,采用“是……的”、“受”和“由”等词语 表达其被动含义。如:
(36)This is being done as part of India,s three-stage fuel cycle program, which involves using heavy water reactors (HWRs), then fast reactors, and eventually advanced heavy water thorium reactors.(附录 I, 第52页)
该技术一直星印度三步燃料循环项目的一部分,包括重水堆、之后 的快堆和最后的先进重水社堆三种堆型的使用。
(37)In add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nt fuel are impacted for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g., depleted fuel isotopics, decay heat, and radiological source terms).(附录 1,第 48 页)
此外,乏燃料特性受储存和运输影响(例如,耗尽的燃料同位素、衰变热和 放射源项)。
例(36)采用了 “是……的”的句式,译文较使用“被”字句更符合汉语表 达习惯,流畅自然。例(37)的内容强调乏燃料会受到哪些条件影响,所以笔者 使用汉语被动句式“受……影响”,译文通顺且更能体现作者意图。
除使用“是……的”、“受”、“由”等词语外,被动句也可以通过“隐形” 的方式翻译。
(38)The kemel was surrounded bv concentric shells of a low-density pyrocarbon (PyC) buffer, dense inner PyC layer, silicon carbide layer, and dense outer PyC layer to form particles.(附录 1,第 80 页)
颗粒以中心为轴层,依次包覆低密度热介碳缓冲层、高密度的内层 热介碳层、碳化硅层和高密度的外层热介碳层。
例(38) “kernel”被其他层包覆,但是笔者认为可省略“被”字,直接使用 “包覆"一词表达被动。译文表达清晰,读者可以理解该燃料球的制作过程,因 此,即使未翻译“被”字,仍可以达到文本信息内容完整传递以及表达清楚、顺 畅的要求。
(39)Thorium fuel can be used in both converter (i.e., self-sustaining) and breeder reactors in nearly all neutron spectra while U-Pu breeder reactors are only possible with a fast spectrum.(附录 1, 第 59 页)
牡燃料可以用于几乎所有中子能谱的转换堆(如自持堆)和增殖堆, 而铀-钮增殖堆只能用于快谱。
(40)A summary of once-through and recycle thorium concepts is provided below.(附录 1,第 59 页)
26
一次通过的牡和循环使用的牡两者设计方案简述如下。
例(39)、(40)中译文的主语并未发生改变,但笔者翻译时将译文的被动关 系被隐藏。大部分人都可以判断出例(39)中的社燃料是被用于转换堆和增殖堆, 而例(40)的定义也是被人们所总结,并不会引起歧义,且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 习惯,流畅自然。
通过上章语言特点分析可知,英语科技文本常使用被动语态体现其客观性和 专业性,而汉语科技文本无此特点,仍是主动语态居多。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科 技文本英译汉时常需要进行语态转换,将被动句译为主动句或隐含的被动句。而 被动句译为主动句最困难的是确定施动者,如果文中提到了施动者或者不需要 施动者出现,译为主动句未尝不可,但如果译者不能确定施动者,最好还是采 用译为隐含被动句的方法进行翻译较为妥当。
3. 2. 2长难句的翻译技巧
为信息表达准确,英语科技类文本常使用较长的定语、状语对名词进行修饰。 本次翻译材料共有句子267个,超过20个单词的长句有174个,占全文句子的 65.17%,超过30个单词的有71个,占26.59%,其翻译技巧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长难句主要有顺译法、变序译法和拆译法三种翻译方法。
1)顺译法
顺译法是最基本的翻译方法即依照顺序对原文进行翻译> 虽然许多情况下,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的不同,复杂的英语句式通常不得不打破原句的结 构进行翻译,但仍有一些句子符合中文的句式结构、逻辑顺序和思维习惯,这时 我们应该尽量采用顺译法(闫文培,2008: 277)。如:
(41) In once-through fuel cycles, the discharged fuel is directly disposed of without any recycling or reprocessing and therefore contains the residual of the original fissile material as well as the generated 233U fissile material.(附录 1,第 60 页)
在一次通过的燃料循环中,卸出的燃料直接处置,未经回收或再加 工,因此其内包含残留的原可裂变材料以及新生成的233JJ可裂变材料。
例(41)是一个因果句,原文釆用的是先因后果的表达方式,符合汉语表达 习惯。同时,其他意群并无明显先后关系,不容易引起歧义,所以,笔者采用顺 译法,符合信息型文本的信息完整传递和交际翻译策略的通顺要求,译文既保障 了原文信息准确传达又通顺易读。
(42 )The primary objectives of this report are to summarize historical, current, and proposed uses of thorium in nuclear reactors; provide some important properties of thorium fuel; perform qualitative evaluations of both in-reactor and out-of-reactor safety issues and requirements specific to a thorium-based fuel cycle for current light water reactor (LWR) designs; and identify key knowledge gaps and technical issu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for the licensing of thorium LWR fuel in the United States.(附录 1,第 46 页)
本报告的主要目的在于:总概核反应堆中牡燃料的历史使用情况, 当前利用状况及应用建议;介绍针燃料的部分重要属性;对当前针基燃 料循环轻水堆的内、外部安全问题及需求状况进行定性评估;明确所需 弥补的重要知识空白及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以保证在美国获得牡轻水 堆燃料许可。
例(42)的句子长达74个单词,属于超长句。但是句子内容主要是介绍《针 基燃料循环与监管问题》报告撰写的目的,罗列了共四条目的,用分号隔开,一 目了然;句子结构上也没有冗长的从句和状语,在釆用顺译法的情况下能够完整 表达全句的信息,且不会有碍读者阅读理解,因此,笔者对句子的主体部分采用 了顺译法,译文通顺流畅、内容清楚明白。
通过此次翻译,笔者发现科技类信息文本长句只采用顺译法的情况不多,这 主要是因为长难句中的状语、定语较多,各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紧密,采用顺译 法通常会丢失部分信息或者增译较多成分,导致全句多次重复、冗余。因此,笔 者认为顺译法更适合较短小或是由多个简单句构成的长句。
2)变序译法
变序译法,是一种较为灵活的翻译方法,又称为换序译法。对原文生搬硬套 的机械翻译定会滑稽可笑,译文甚至不能通顺可懂(冯庆华,2010: 81)。而变 序译法主要是通过变更句内成分位置的翻译方法帮助目的语达到符合表达习惯 的目的。英语和汉语在语法结构上有诸多差别,照搬英语的语法结构显然不符合 汉语表达习惯,译文只会生硬拗口,甚至无法理解。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常常需 要釆用变序译法的方式调整原文的语序进行翻译。笔者在此次翻译活动中主要是 针对定语后置或其他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语序的句子进行语序调整,使之更适 合读者阅读和理解。如:
(43)①Thorium continues to be of interest for future alternative fuel cycles ©because use of thorium may offer waste disposal benefits as wellas a resource for conversion into reactor fuel.(附录 1, 第 59 页)
牡的使用有助于废物处理,而牡资源也可转换为反应堆燃料。因此,
针是否能作为未来燃料循环的替代能源,一直备受关注。
笔者初译时并未对语序进行调整,而是译为“社可作为未来燃料循环的替代 能源,一直受到关注,因为使用牡有利于废料处理,牡也可以作为转换成反应堆 燃料的资源。”但是,笔者改译时发现,虽然初译信息基本传达到位,但是语内 逻辑松散,语义并不清晰易懂,与原文清晰的逻辑结构相差较远,不符合科技文 本逻辑严谨的特点。英文常先说结果再述原因,而汉语则更常使用先因后果的表 达顺序。例(43)的②中“有利于废物处理”和“转换成反应堆燃料”是社备受 关注的两大原因,笔者根据汉语习惯将原因先列出来,译出②部分内容,再用'‘因 此”表述结果,翻译①部分内容,最终译文显然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内在逻 辑也更为明晰。
首先会在改性的熔盐堆中填充大量的增殖燃料牡和低浓缩铀(235U
浓缩度为19.75%)。
例(44)中,笔者初译时为了尽量贴合原文的结构使用顺译法,译为"改性 的熔盐堆最初将装载大量牡燃料作为增殖材料和一些低浓缩铀(235U浓缩度为 19.75%)使用。”显然,顺译法使得信息难以准确传递,读者虽然能够知道牡燃 料为增殖燃料,却不能确定低浓缩铀是否属于增殖材料。经过笔者网上査找相关 文献发现,改性的熔盐堆会使用牡-铀燃料作为增殖材料。
图节选自新浪科技网站上《社元素:核能开发新思路》一文,可见在熔盐堆 中的牡基燃料有牡-铀混合物。可见,这里的增殖材料应为“牡燃料+低浓度铀”。 因此,笔者调整了顺序,将“低浓缩铀”和“针燃料”放在一起,保障译文的准 确和严谨。例(45)中的①是简单的主语+系动词+表语结构,但②紧跟的“which”引 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修饰主语,在该从句中又存在着③“although”引导的条 件状语从句。汉语表达时一般会将条件状语放在主句之前,因此③应该放在非限 定定语从句②之前。笔者将“although”部分先进行翻译,同时釆用了符合汉语 习惯的连词“尽管……但是……”将两部分连接起来,译文语句通顺、语义连贯、 逻辑分明。
在运行埃尔克里弗堆之前,实验增殖堆中辐照过的原型燃料元件尺 寸变化不明显、裂隙极少,裂变气体特性保持良好[36],因此表现出高 达1000 MWd/MTHM的良好燃烧性能。
例(46)主语“A prototype fiiel element”由“irradiated”引导的过去分词短 语作定语修饰,谓语为“showed”,宾语"good fuel performancew由“with”引 导的原因状语修饰,结构看似简单,但由于定语和状语较长,若翻译不当,很难 让读者理解透彻,不符合交际翻译策略的易读性原则。笔者初译为“实验用增殖 反应堆中辐照过的原型燃料元件运行优于埃尔克里弗反应堆的元件,它的燃烧性 能良好,高达1000MWd/MTHM,空间变化不明显,裂缝极少,裂变气体保留的 特性良好[36]。"全句信息虽能忠实表达,但句内逻辑关系不太明显。英语文本 常将原因后置,而汉语更偏向先因后果。基于该文本为科技文本,因果关系较一 般文本更为明确,因此,在改译时,笔者对语序进行调整,先表述原因再用“因 此” 一词连接宾语部分的结果。最终译文逻辑严密,各成分语义关系连接紧密, 同时也符合汉语科技文本表达习惯。
由于英语科技文本常含有定语、状语较长的长句,且思维、表达较汉语有所 不同,翻译时译者需以信息翻译准确、译文通顺易读为原则,在理解原文的基础 30
上采用变序译法对句内各成分进行调整,使之符合汉语表达,保障译文的忠实性 和通顺度。
3)拆译法
拆译法是在翻译句子时,把某个词语、短语或从句单独翻译为一句。科技文 本讲究表达精准,因此,在主干结构的基础上会连接较多的其他成分成为一句, 然而汉语则常使用短句,翻译时不可照译原文结构,必要时需通过断句保障读者 更易理解文本。如:
(47)The use of a molten salt fuel optimizes the overall breeding ratio by allowing continuous processing of the fuel to remove fission product poisons, which lower the breeding ratio, and separate 233Pa for storage in regions of low flux outside the core to minimize parasitic neutron capture and thus enhance 233U production.(附录 1,第 71 页)
使用熔盐燃料可优化整体增殖率,因为其允许燃料不断加工,消除 可裂变产物毒性,降低了増殖率,同时分离岀233pa储藏于核外低流动 区,使寄生式中子捕获率降到最低,从而增加233U的产量。
例(47)主句为"The use of a molten salt fuel optimizes the overall breeding ratio”,后面为一个“by”引导的状语。由于该状语较长,且本句信息量大,笔 者对其进行断句,拆译成短句,使之便于读者理解信息。
(48)©Different concepts also exist for recycling and reusing the fissile isotopes ©produced during irradiation of thorium fuel and the fertile isotopes ③that remain in the fuel.(附录 1,第 46 页)
还可釆用不同方案对可裂变同位素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该类同位 素由牡燃料及其内含的可增殖同位素在辐照期间生成。
例(48)主句为①,②为“the fissile isotopes”定语,③则是“the fertile isotopes,, 的定语。本句结构较为复杂,②定语较长,釆用顺译法或变序译法句子内容仍然 较长,如译为“还可在社燃料及其内含的可增殖同位素辐照期间所产生的可裂变 同位素的再循环和再利用釆用不同方案。”,读者难以理解。因此,笔者将较长定 语另起一句,单独翻译。译文逻辑更为清晰,同时长短适宜,便于读者阅读。
(49)Irradiation concepts could therefore involve a mixed channel operation with thorium and driver fuel bundles occupying different channels, or a more homogenous approach could have thorium and driver fuel elements in the same bundle if breeding 233U was less important.(附录 1,
第62页)
因此,辐照方案涉及混合通道操作,其中社和驱动燃料棒束占据不 同通道;另外,如果增殖233U重要程度不高,还可采用另一种同类的 方案,将针燃料成分和驱动燃料成分混放在同一个棒束中。
例(49)通过分析可知,前半句的“involve”和“with”并不构成并列关系, "with thorium and driver fuel bundles occupying different channels "是对 “a mixed channel operationw的说明,因此,笔者对该成分断句,单独翻译为“其中社和 驱动燃料棒束占据不同通道”对前文的“混合通道操作"解释说明,与后文部分 的“把牡燃料成分和驱动燃料成分混放在同一个棒束”形成“同类型”对照。译 文更便于读者理解,句子也更为通顺。
(50)The denatured MSR (DMSR) concept was developed [13]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molten salt breeder reactor (MSBR) in order to reduce proliferation risk by eliminating the online chemical processing system and operating the reactor as a once-through system.(附录 1,第 64 页)
开发改性的熔盐堆代替熔盐增殖堆,通过省去线上化学加工系统,
运行反应堆一次通过,达到降低增殖风险的目的。
例(50)句子较长,各成分紧密相连,因此全句无逗号分隔意群。然而,如 果按照顺译法译为“开发[13]改性的熔盐堆方案代替熔盐增殖堆是用于降低免除 线上化学加工系统和将反应堆作为一次通过的系统所带来的增殖风险。”,虽然符 合信息型文本应完整表达出原文的信息这一原则,但是不便于读者阅读,不符合 纽马克交际翻译策略的通顺易懂的要求。因此,笔者根据意群断句,保留主语, 用三个动词将句子分为三个部分,使译文长短适宜,方便阅读和理解。
(51)①Nuclear physics characteristics (e.g., neutron cross section ratios and the number of neutrons produced per fission) of thorium fuels suggest that ©sufficient 233U cannot be generated in a conventional PWR to make it self-sustaining on a pure 233U/Th cycle and thus enriched uranium or plutonium would be required in the fuel.(附录 1,第 68 页)
牡燃料的核物理特性(例如,中子截面比和每次裂变产生的中子数) 表明,传统的压水堆无法生产足量的233U保障其在纯233U/牡循环下实 现自持。
例(51)全句51个单词,无逗号,如果没有任何断句,读者阅读极为不便。 分析可知,①为主句,只有主语和谓语,其中“suggest”为主句的谓语动词,主
32
句主语较长,因此,笔者在②处之前断句,将①译为“社燃料的核物理特性(例 如,中子截面比和每次裂变产生的中子数)表明”。“suggest”后②的部分为宾语 从句,该宾语从句包括以连接词“and thus”连接的两个部分。②中的“and thus” 前后为因果关系,可进行断句处理。经过两次断句,译文内容明晰易懂,不再冗 长堆叠,逻辑更分明。
(52 )The fael used in PB1 was a mix of uranium and thorium carbides uniformly dispersed as coated particles in a graphite matrix that was compacted to form an annular fuel.(附录 1,第 78 页)
用于该机组的燃料是铀-社混氧化物,燃料作为涂敷颗粒均匀分布
在石墨基体中,经过压块,形成环形燃料。
例(52)是对桃花谷1号机组使用燃料的描述。主句为主系表结构,后跟一 个非谓语动词“dispersed”引导的定语修饰“mix”,描述该燃料制作成环形燃料 的过程。该定语较长且定语内含一个定语从句,因此,若采用变序译法将定语提 至先行词“mix”前,难以保障译文通顺性。因此,笔者采用拆译法根据意群断 句,将两个定语拆出,同时适当补充相应成分,使之成为单独的短句,更符合汉 语描述制作过程的表达习惯。
通过分析上述例句可知,科技文本英译汉时,长难句主大体可以运用顺译法、 变序译法和拆译法的方法进行翻译。其中顺译法在长难句使用较少,而变序译法 和拆译法使用较多,这主要是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不同。采用变 序译法的句子一般为复合句,翻译时需充分了解原句的内容。同时,根据笔者本 次翻译经验,译者除了需具有良好的句子结构分析能力,也需仔细査阅相关核能 知识,才能保障译文翻译的准确性。另外,在实际翻译活动中,同一个句子中常 常会使用不只一种翻译技巧,需要译者根据情况综合运用多种翻译技巧对句子进 行翻译以保障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3. 3语篇衔接的翻译技巧
国内在近五年来出版的各类翻译教材中近71%都只从词汇、句子层面探讨翻 译,虽然倡导“忠实”、“通顺”,但较少注重语篇层次的翻译。然而,翻译并不 只是注重字句之间的简单信息传递,而是需要注重从语篇出发,宏观地审査译文 (郑剑委,2018: 30)。从语篇的角度出发研究翻译,就是要分析句段之间的逻 辑关系,确保译文的逻辑分明,语言衔接恰当,使行文流畅且信息传递准确。根 据上章文本分析可知,本次翻译材料属于科技类信息文本,每章节采用总-分形
式,段落间逻辑关系明确,因此,翻译时语篇的连贯性体现较为明显,无需多论。 然而,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表达习惯和方式也相差较大,要 保证译文整体通顺性就必须保障语篇的衔接得当。本节从衔接手段入手,分析原 文英语语篇中指代和连接这两种衔接手段的翻译技巧。
3. 3.1指代的翻译
科技文本中的指代词语通常包括代词、副词、定冠词,有时部分数词也可作 为指代词语使用(杜安、张同德,2018: 1)。英语文本较汉语文本使用指代词语 更频繁,因此,准确理解语篇中指代词语的照应关系尤为重要(胡明亮,2007: 42)。由于英语常使用指代词语,而汉语更常用省略、重复等手段进行语篇衔接, 所以英译汉时,常需要找出照应关系,根据情况照译、重复或省略。
1)代词
英语文本,尤其是科技类文本,最常使用的指代词语为代词,代替前文提到 的内容。翻译时,这类代词大多需从语篇角度出发确定其译法。
(53 )Given the ability to obtain a high conversion ratio (i.e., breeding)
in fast spectrum systems, thorium once-through concepts can also be implemented. These systems involve an initial starting charge of enriched uranium (nominally 10 wt% 235U) and operate by breeding fissile 233U from the fertile thorium material and burning it in place.(附录 1,第 66 页) 如果社燃料在快堆系统能获得高转换比(例如增殖比),一次通过 方案也可实现。这些系统最初需要富铀装料(名义上为10wt%的235U), 通过可增殖牡燃料增殖可裂变233U及适当燃烧该铀燃料运行。
例(53)中有两个代词,即“these”和“it”。“these”处于该句句首,可见 是与前文相联系,需要对前文内容有一定了解。通过阅读前文可知,“these systems”指代的是前句中的“能让牡燃料拥有高转换比(例如增殖)的快堆系 统”,指代的内容较长,如果译出该指代内容以衔接语篇,虽然完整传递信息, 但不符合科技类文本语篇言简意赅、无赘言赘语的特点。"these”指代的内容紧 邻该例,保持代词原意并不会干扰读者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因此笔者最终照译为 ,,这些”。
而本例中“it”则不同,若译为“它”则不明确,因为前文有两种可燃烧增 殖材料,即“可增殖的牡燃料”和“增殖岀的铀燃料”。对本例的“by breeding fissile 233U from the fertile thorium material and burning it in place."分析可知"breeding”和“burning”是并列结构,但是笔者不能完全确定“it”与“fissile 233U”是同 一物质。笔者通过阅读上下文了解到,本句所属章节主要介绍的是社燃料循环, 而本例介绍了社燃料通过增殖方式生产了 233U,即铀燃料,最终确定“it”指代 的是铀燃料。因此,笔者采用重复的翻译方法,保障原文信息完整且准确地译出。
(54)If additional uranium is added to address the proliferation risk from 233U, this will negatively affect the rate at which TRU can be transmuted.(附录 1,第 72 页)
如果加入额外的铀以降低233U扩散风险,则会提高超铀核素转换 率。
(55)During irradiation, sufficient 233U is bred in the thorium so that it
can contribute to power production.(附录 1,第 61 页)
在辐照期间,针增殖出足量的233U用于发电。
例(54)中的“this”指代的是前半句“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因为所指 内容就在本例,且根据语义逻辑即可较为容易得知其隐含之意,因此可省略不译0 例(55)英语使用“so that”引导目的状语表明牡增殖233U的用途,笔者使用“用 于”二字足以体现其目的性。而其中的“it”指代的是“足量的233U”,如果重复 翻译为“牡增殖出足量的233U,足量的233U用于发电。”虽符合信息型文本信息 完整性原则,却有冗余之疑,不符合原文语篇结构严谨、语言简明扼要的整体风 格。为保障译文连贯,英译汉时常需要省略代词(胡明亮,2007: 10)。在科技 文本中,可适当省略代词,提高文本简洁度■因此,笔者在此处釆用了省略的方 法,使译文简明、连贯。
(56)Thorium and its irradiation products have nuclear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those for uranium. TI1O2 fuel, alone or mixed with UO2 fuel, leads to different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fuel. These aspects are key to reactor safety related issues, because they impact in-core safety parameters (e.g., power peaking, control rod worths, reactivity coefficients, and critical boron concentrations).(附录 1,第 47 页)
社及其辐照产物具有不同于铀的核特性。氧化牡(ThO2)燃料或 牡-铀氧化物(ThG+UCh)燃料具有不同的化学及物理特性。这些因素 会影响核芯安全参数(例如功率峰值、控制棒值、反应系数和临界硼浓 度),因此,对于解决反应堆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要。
例(56)使用了代词“those”,但如果采用重复原词的方法,译为“被及其辐照产物的核特性和铀的核特性不同”语义重复累赘。笔者通过阅读平行文木发 现,科技类汉语文本经常使用“具有……(特性)”这一固定搭配,因此,通过 调整语序,同时省略其中一个“核特性”,译为“具有不同于……的核特性”。最 终译文语义清晰,且无重复,更符合科技文本表达。而后一句中的“these” 一词 通过阅读上文可知,所指因素为牡燃料的核特性,即其物理、化学燃料特性,因 上下文衔接紧密,不必要重复内容,照译即可。
(57)This has the twin benefits of 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online reprocessing and ensuring that there is sufficient 238U in the salt to dilute the 233U, maintaining the 233U in a "denatured" state.(附录 1,第 64 页)
这一方案有两个优点:第一,省去线上再加工这一步骤;第二,保 障熔盐中有足量的238U稀释233U,使233U处于“改性”状态。
例(57)中的代词“this”代指的是前文中介绍的改性熔盐堆方案,本句所 属章节主要是介绍熔盐堆中一次通过的针燃料循环方案,前文大致介绍了该熔盐 堆运行方案的整个过程,该句的主要作用在于强调该熔盐堆的优势所在。因此, 笔者将该代词具体化,译为“这一方案”和前文进行照应,再强调出两个优点, 用汉语常用的冒号和增译“第一"、"第二"突出其优势,强调出该句的重点,同 时,译语逻辑层次更分明,与前文衔接更紧密,保障上下文的连贯性。
笔者通过此次翻译实践发现,指代这一衔接手段主要在句子中体现为人称代 词和指示代词。在科技文本英译汉时,为完整传递文本信息,这两类代词通常需 要基于整个语篇,通过充分理解上下文才能确定处理方法,因此,代词的翻译应 从语篇层面出发,而不只局限于句内。
2)定冠词
科技类文本除使用大量代词衔接外,还会使用含有定冠词的词语指代上文所 提事物。如:
(58)Section 2 of this report provide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ncluding the motivation for using thorium fuel and potential thorium fuel cycle options. The historical uses of thorium fuel in nuclear reactors, bo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ly, are examined, and currently proposed thorium fuel ap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as well.
The remainder of the report focuses on comparison of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thorium-based fuels versus UO2 and mixed oxide (UO2 + PuCh, also referred to as MOX) fuels in current LWRs. Section 3 discusses key properties of thorium fuel and how they may impact fuel behavior in and out of the reactor.(附录 1,第 48 页)
本报告第2部分介绍了使用针燃料和各种潜在牡燃料循环方式的 原因等背景信息,研究了美国乃至全球核反应堆的社燃料历史应用情 况,讨论了当前提岀的牡燃料应用情况。
报告的其它部分着重于比较目前轻水堆中社基燃料与氧化铀 (U02)及混氧化物铀-杯氧化物(UO2 + PUO2,也称为MOX)燃料的 潜在影响。第3部分讨论了牡燃料的关键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如何影响反 应堆内、外部的燃料反应。
例(58)中的“theremainder”本意为“剩余物”,但是在汉语的科技文本中 较少单独使用这类抽象名词,翻译时常将其具体化。笔者初译时阅读本句指代只 能确定是“本报告的"的内容,并不能确定该“剩余物”的具体内容,因此需通 过阅读语篇,根据上下文确定内容。本例第一段uSection 2 of this report" 能够确定“the remainder”指代的是除去第二部分的内容,"the remainder”的后 文第二句有11 section 3 ",即“第3部分",另夕卜,通过阅读后文"The performances of both (Th,U)C>2 and (Th,Pu)O2 are compared against UO2 and mixed oxide (UO2 + PuC>2, or MOX) fuels because thorium fuels are currently being studied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for both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plutonium management benefits.
(目前,欧洲和美国正在研究社燃料对资源应用和钮管理的益处,因此本部分将 牡-铀氧化物(Th,U)O2及牡-钮氧化物(Th,Pu)O2的性能与氧化铀(UO2)和混氧化 物铀-杯氧化物(UO2 + PuO2或MOX)燃料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与该句照应, 再次验证了 “theremainder”所指的就是“本报告的其他部分”。
(59)①Section 4 provides a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in-core reactor safety by reviewing key sections of the Standard Review Plan for the Review of Safety Analysis Reports far Nuclear Power Plants: LWR Edition (NUREG-0800) [2],②The review identifies specific items that would be impacted by changing the fuel to a form that contains thorium.(附录 1, 第 48页)
第4部分回顾了《针对核电厂安全分析报告审査的标准审查计划: 轻水堆版(NUREG-0800)》[2]的一些重要章节,确定了因燃料改为含 社燃料而受影响的具体项目,对堆芯反应堆安全问题进行了定性评估。
例(59)中的两句中,①介绍了第四部分通过回顾某审查计划对堆芯反应堆 安全问题进行了评估。紧接着,②使用“the review”—词指代"reviewing key sections of the Standard Review Plan for the Review of Safety Analysis Report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LWR Edition (NUREG-0800)⑵”,对前文该内容补充说明。 笔者发现②句内容和①句相关度高,相较于英语重形合,汉语更注重意义的连贯 自然,因此,采用省略的翻译技巧,并通过合译法和变序译法的翻译技巧调整表 达顺序。语篇中的省略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省略就是将句子中的某些成 分省去不表,这些成分也被称为空位成分(彭宣维,2000: 99)。相对而言,英 语语篇,特别是学术类和法律类语篇一般不会使用省略的衔接手段,但汉语语篇 更注重文辞简洁,大部分语篇都有省略的情况•本例根据上下文内容调整后,笔 者省略“Thereview” 一词的翻译,使译文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指代的翻译需要从语篇角度出发,根据上下文内容确定翻译方法,为保证语 篇的衔接性和连贯性,通常需要釆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调整语言结构,提高译文可 读性和流畅性。
3. 3. 2连接的翻译
语篇的连接指相邻句群的连接关系,运用连接性词语使人们了解句子语义的 联系,有时甚至可以通过前文连接词推断下文语义转向(胡壮麟,1994: 92)o 在本次翻译材料中,连接词是较为明显及常见的连接手段,因此笔者以连接词为 例进行分析。对比英汉衔接手段的不同,最为明显的就是英语的连接词较多,如 and, therefore, but, while汉语的衔接词语相对较少使用。这主要是因为英语
是一种形合的语言,语篇小句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大多需要连接词连接,而汉语 作为意合的语言,关联词相对较少(胡明亮,2007: 94)。因此,在英译汉时, 常需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将英语的连接词省略,使其连接手段由“显性”转 为"隐性J
(60)①The recycle of 233U within a gas-cooled reactor has been widely considered. ©Irradiated thorium fuel in the form of coated particles can be extracted from the fuel compacts or pebbles and recycled based on similar processes proposed for uranium/plutonium recycle.③The coated particles would likely be cracked with the thorium kernel materials being leached out of the particles, which would be more difficult for thorium particles in comparison to uranium.④This leached material can then be separated using the THOREX process to obtain the 233U u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fuel.⑤Fuel fabrication processes will require R&D,
as the current approaches are not perfbnned with radioactive fuels that produce heat.(附录 1 > 第 70 页)
233U在气冷堆的循环使用己经得到广泛研究。辐照过的涂敷颗粒状 牡燃料可从燃料压块或燃料球中提取,按照类似铀、杯循环程序进行循 环利用。涂敷颗粒可能随社核材料从颗粒中析出而碎裂,但其可能性小 于铀颗粒。而析出的材料可通过THOREX工艺分离出233U,用于新燃 料开发。目前这类方案运行尚未采用产热的放射性燃料,因此燃料制造 工艺还需进一步研发。
例(60)选自材料的第二章节,其中222节主要介绍各种233U/牡燃料循环 方案,而笔者所选的部分为其中一种方案,即高温气冷堆方案。本段文字①总起 介绍高温气冷堆现状,②-④具体描述该堆233U/针循环方案。②中的连接词汇 “and”连接的是“be extracted from the fuel compacts or pebbles "和“recycled based on similar processes proposed for uranium/plutonium recycle”两个使用被动的分句, 其中主语为辐照过的涂敷颗粒状牡燃料.然而通过理解句意可知,牡燃料是首先 从燃料压块或燃料球中提取岀来,之后才可以进入下一个程序循环利用,可见这 两个分句为顺承关系,不可译为“和”或“并且”。汉语的顺承关系一般不翻译 出来,而是使用逗号通过语义衔接。因此,笔者省略该连接词。
③表达的信息有两个:涂敷颗粒可能碎裂;牡核材料从中析出。紧接着,④ 中使用“then”表达析出的材料可分离岀233U«然而,④的主语“析出的材料” 正是上一句的结果,语义上已然体现了其顺承关系。若译出“then”,即译为“…… 社核燃料析出……接着析出的材料”,语义重复,不符合科技文本语言简洁的语 篇特点。因此,笔者省略“then”的翻译,译文清晰简洁。
本例中⑤的“as”本意为“因为”,笔者初译为“燃料制造工艺需要开发, 因为这类方案运行尚未采用产热的放射性燃料。”但笔者在改译时发现该句前文 内容主要围绕社燃料在高温气冷堆循环使用的方案进行,“the current approaches" 与前文相关度高,同时,汉语表达中一般先述原因再道结果,因此,笔者对分句 顺序进行了调整,对“as”的翻译进行了调整,译为"目前这类方案运行尚未釆 用产热的放射性燃料,因此燃料制造工艺还需研发。”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方式, 同时还加强了与上文的联系。
英译汉时虽常使用省略的方法进行翻译,但有时因容易造成语义不明,也会 采用照译的方法。如:
(61)Most HWR designs are based on the pressure tube concept,
which allows for independent fueling of each channel and thus enables
different residence times for different fuels. This can be important because the thorium fuels benefit from being irradiated longer than the driver fuel.
(附录1,第62页)
大部分重水堆基于压力管方案,每根管道可单独加入燃料,不同燃 料的停留时间可以不同。这一点可能很重要,因左这使得牡燃料比驱动 燃料辐照时间更长。
对例(61)内容进行梳理可知,前句解释了大部分重水堆的设计特点,采用 了压力管方案,各管道单独装料不干扰停留时间。而后句则解释这样设计的目的 及优点,并强调该设计的重要性。根据该句群的语义可知,连接词“because” 一词如果译为“因为……所以……”时,后句的译文应为“因为这使社燃料比驱 动燃料辐照时间更长,所以这一点可能很重要。”就句子层面而言,该句译文可 行。然而就语篇而言,“这一点”距离上句较远,模糊代词指代。因此,为保障 信息传递清晰,不可对该句釆用逆译法。笔者釆取照译的方法,同时对该句断句, 切割成两个短句翻译,译文前后句连接紧密,可读性更强。
英汉科技文本都会使用衔接手段,但侧重却有所不同。英语科技文本使用指 代和连接手段多,而汉语作为意合的语言较少使用,而是通过语义内容上的连贯 保障语言的衔接。因此,英译汉时常需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根据上下语境对 译语进行调整,使译文符合汉语表达习惯,避免“翻译腔”。
本章从词语、句子、语篇三个角度,以信息型文本信息完整传达和通顺流畅 为指导原则,分析了所选案例的翻译技巧。笔者发现翻译核能科技类信息型文本 时,在词语方面,要注意术语统一、机构名称和缩略词译文合理有根据,普通词 语选词专业性、一致性并重,尤其要注意英文中抽象名词及动词名词化现象的翻 译。在句子方面,英语科技文本为表示客观性的被动句翻译时需转换语态,使之 具有“主动感”,避免“被”字;翻译长难句时最重要的是理解语义,再根据汉 语表达习惯调整语序或断句处理。在语篇方面,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根据语 篇上下文,通过省略、重复等常用翻译技巧调整译文,确保语篇衔接得当、流畅 自然。
第四章结论
本文在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分析了本次翻译材料的文本特点一一核能科技 类信息型文本术语、缩略词多,词语名词化程度高,大量使用被动句、长难句以 及语篇衔接大量采用指代和连接的衔接手段。笔者通过分析实例发现,术语及缩 略词是英语科技文本专业性的基础,翻译强调一致性和专业性;名词化词语的翻 译注意汉语语言特点;被动句主要采用转主动或隐性被动句的方法保障译文语态 主动性,使其符合汉语表达习惯;长难句的翻译最主要的是理解各成分在句子中 的作用和含义,强调译文通顺易懂,常用技巧有:顺译法、变序译法、分译法等, 其中英语科技文本定语、状语长,位置也与汉语有所不同,因此英译汉时采用变 序译法和分译法较多;语篇翻译强调上下文街接得当,逻辑清晰,要注重指代和 连接的翻译。
4. 1收获和启示
科技文本信息量大、专业性强、长难句多。笔者作为一名笔译专业学生,具 有一定翻译基本功,但翻译专业性强的科技文本仍需补充大量专业领域知识。本 次翻译实践是笔者对核能领域的科技文本首次尝试,受益良多。
首先,在译前阶段,笔者发现分析文本特点、处理术语及补充专业知识是提 高翻译效率的关键所在。译前分析文本特点可帮助译者确定翻译重点难点,并预 测翻译策略和技巧。处理术语时,除通过查找专业辞典或专业网站检索外,还需 正确理解术语的含义,才能理解文本。翻译工作并不只是通过分析语法翻译句子, 理解文本才是保障文本信息传递的根本,科技类信息型文本作为一般译者较为不 熟悉的领域更需要译者深入学习才能保障译文的准确性。这也是翻译工作者不断 学习的原因和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笔者首次使用术语提取软件语帆术语宝,缩短了提取术语的 时间,提高了翻译效率。同时,笔者使用了中国知网的网站知识元检索功能和中 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确定术语,中国知网作为国内学术检索权威网站,其知识 元检索功能和工具书总库几乎涵盖了各领域大部分术语,准确度极高,是译者节 约术语查找时间和学习术语背景知识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很多译者并未意识到。
第二,在翻译阶段,笔者认为处理长难句和保证语篇的衔接是保障译文质量 的关键。长难句需先对文本进行成分分析和理解,再根据汉语习惯调整语序或断 句进行翻译。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尤其注意语篇的衔接。在改译期间,笔者
第四章结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以语篇翻译为重点,根据原文语篇整体内容对译文衔接部分进行大量调整,保障 上下文语意通顺、连贯,逻辑清晰,使之更符合科技文本特点。同时,笔者还学 会了提高翻译质量的各种技巧,例如对存有疑问的词汇和句子标记备注,大量阅 读平行文本相关内容并总结汉语文本常用表达等。本次翻译笔者还学习了使用简 单图片处理工具美图秀秀翻译、处理图片内容,可见,作为译者我们需要紧跟时 代发展,不断学习新技能和新工具,提升翻译相关技能。
翻译时,笔者还发现科技文本翻译除根据文木上下文翻译外,还可以结合图 片翻译。笔者在词语和句子翻译时,创造性地结合了文本所给图片进行翻译。科 技文本中许多配图是为了便于读者更好理解文本,因此,翻译时译者也需结合图 形对译文进行调整。
最后,笔者发现重视译后阶段有利于保障译文质量和提高译者翻译能力。在 译后阶段,笔者多次审校译文,修正了一些理解偏差和语言不规范之处。最后校 对定稿阶段,笔者同学的意见给与了笔者极大帮助。审校可谓是译者自我学习、 相互学习、提高翻译水平的重要途径。译者可通过比对前后译文了解自身优势, 发现不足和弱项并及时作出调整。
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发现,翻译科技类信息型文本在词语方面主要是注 重术语的统一和动词名词化的翻译。在句子方面,翻译英语被动句时译者需要进 行转变,化被动为主动,使之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翻译英语科技类信息文本较多 出现的长难句时,译者应通过上下文先理解文意,再根据汉语表达习惯,主要釆 用变序译法和拆译法的技巧翻译该类句型。英语科技文本中有较长定语从句,通 常置于先行词之后,翻译时要注意适当拆句,避免句子过长,影响读者阅读和理 解。最后,在语篇方面,译者要注意语体的特点,采用省略、重复等多种翻译技 巧处理语篇衔接,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翻译是一个整体 语篇的翻译,而不是字句之间的对等,因此,译者翻译应从语篇角度出发,多读 多看上下文,才能保障科技类信息文本的逻辑性和专业性。
4. 2不足之处
经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发现了自身翻译的不足之处。
首先,笔者的翻译能力有待提高。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发现自身由于科技 类文本翻译实践不足,对该类中英文本的句式特点和语篇特点了解不足,因此翻 译较慢,花费了大量时间查找和比对平行文本才得以确定译文。因此,笔者应加 强翻译练习,提高翻译效率。
第二,笔者对科技类文本学习和积累不足。优秀的译员不只是翻译基本功扎 4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结论 实,还需要有较为深入的专业领域知识。由于笔者之前未接触核能领域的科技文 本,本次翻译实践前期的译前准备花费了大量时间。
第三、翻译相关软件应用能力有待提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首次采用了术语 提取软件对翻译的文档进行提取,但由于技术所限,后期笔者又自行补充了许多 术语,拖慢了翻译进度。最重要的是,由于笔者使用翻译辅助软件次数少,术语 库及翻译库数据积累不足,为保证按时交稿,最终还是采用了传统的翻译模式, 因此效率较低。
4.3努力方向
通过本次翻译活动,笔者认识到语言是交流的一种工具,我们目前所学的翻 译理论知识只是一块敲门砖。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我们不但要加强自身专业 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了解其专业知识,积累翻译 经验。因此,笔者计划今后大量阅读中英文科技文本,同时,深入学习某一科技 领域的专业知识,提升译文质量。此外,笔者还需多使用翻译辅助软件工作,积 累自己的术语库和翻译库,提高翻译效率。
参考文献
[1]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Reiss, Katharina. 1989. Text types, translation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A], Chesterman, Andrew (ed.) 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 [C]. Helsinki: Finn Lectura. 105-115.
[3]Reiss, Katharina.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陈鹏.“核能废料处理”文献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西南科技大学,2017.
[5]陈潇.赖斯文本类型视域下化学英语文本翻译卩].中国科技翻译,2015 (3) : 3-6.
[6]丁杰、孙勇强.从纽马克文本功能理论看科技英语文本翻译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 2016 (33) : 362-363.
[7]杜安、张同德.科技英语语篇中的“数一分”照应类型与汉译探析卩].中国科技翻译, 2018 (1) : 1-4.
[8]方梦之.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翻译[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9]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10]郭欣.文本类型学视角下的科技英语语言特点分析[J].太原大学学报2013(4〉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