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
浏览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本研究采用问卷法,采访调查重庆三所农村寄宿小学,将数据整理总结,分析三所农村寄宿小学家庭合作现状,讨论农村寄宿小学家庭合作,提出改进对策。
第一章绪论
一、提出问题。
家校合作沟通了青少年和儿童在家和学校的两个生活世界,实现了教育在时空上的联系和拓展。①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和儿童接受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因此,加强家校合作,保持教育一致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1)家校合作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
家校合作作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措施,近年来备受关注。198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要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相互合作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根据199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和教师有责任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帮助。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要引导社区及相关专业人员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②教育部2012年发布的《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规定,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家校合作,促进高质量、均衡的教育发展。③综上所述,家校合作受到了国家及其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通过有效行动不断推进家校合作进程。
(2)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密切合作。
青少年和儿童的成长与父母密切相关。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是确保他们健康成长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构成国民教育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与父母不参与抚养的家庭相比,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和成长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更为显著。④以往的调查研究表明,父母与子女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子女人际互动关系的扩大,还可以减少问题和行为的可能性;父母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⑤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青少年和儿童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多,家庭对子女成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形势十分严峻,如缺乏家庭教育主体、家庭关系日益紧张、家庭价值取向混乱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⑥家庭和学校之间需要建立沟通的桥梁,使双方的教育理念达成一致,共同努力,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三所农村寄宿小学家庭学校合作现状的调查,探讨农村寄宿小学家庭学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家庭与学校合作的相关理论应不断更新和完善。本研究通过探讨我国农村寄宿小学家庭与学校合作的现状,反思我国农村寄宿小学家庭与学校合作的现实,对丰富农村寄宿小学家庭与学校合作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研究人员还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学者们能够关注农村寄宿小学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理论,并发挥吸引玉石的作用。
2.实用意义。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加强对家校合作的调查研究,探索家校合作的实践模式,对促进社会主义教育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农村寄宿小学在家校合作中暴露的各种问题,探索农村寄宿小学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使农村寄宿小学教育经理能够重视家校合作,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提高农村寄宿小学家校合作的整体水平。
.....................
第二章 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合作现状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教师基本信息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重庆市涪陵区某镇。截至 2017 年底,该镇常住人口 60054 人,全镇共有 38 家乡镇企业,生产总值高达 77604 万元,以榨菜加工、建筑建材、船舶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①全镇有 7 所小学,小学学生共 1837 人,54 个教学班;全镇有教职工 213 人,其中公办教师 159 人。②本研究选取该镇农村寄宿制小学 A、B、C 三所:A 小学是中心小学,履行对全镇 7 所农村小学的管理工作;B 校是一所村校,学生多为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C 小学经过撤点并校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
本研究从性别、年龄、学历、教龄和职称五个方面对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由表 6 可知,在参与本次调查的 99 名教师中,女教师占 43.43%,男教师占 56.57%。在年龄方面,20-30 岁的年轻教师占 14.14%,31-40 岁的教师占 25.25%,41-50 岁的教师占37.38%,51 岁以上的教师占 23.23%。
教师的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占 8.09%,学历为专科的占 47.47%,学历为高中及以下的占 44.44%。
教师的教龄为 1-3 年的占 11.11%,教龄为 4-10 年的占 22.22%,教龄为 11-20 年的占 43.43%,教龄为 21 年以上的占 23.24%。
教师的职称中,高级职称占 31.31%,中级职称占 38.38%,初级职称占 22.22%,未定级的占 8.09%。
..............................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合作总体情况分析
本研究根据爱普斯坦提出的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在家学习、志愿服务、参与决策、与社区合作六个维度,分别通过家长、教师对问卷进行填写,来了解三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家校合作现状。
(一)家长卷各维度总体情况
由表 10 可知,家长在当好家长方面,均值最高,为 3.43,其次为在家学习,均值为3.31。家长在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参与决策方面,均值分别为 2.98,2.14,2.26,处于较低水平。在与社区合作方面,均值为 2.01。在在家学习及当好家长方面,家中是其主要发生的场地,子女则是事件的直接受益人,因此家长在这些方面的参与程度比志愿服务、参与决策、与社区合作、相互交流高。
..........................
第三章 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0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30
(一)家长和教师在家校合作中持不同立场 ..................................... 30
(二)家长和教师在家校合作中参与程度低 ..................................... 30
第四章 提升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合作的对策 ...................................... 35
一、国家要进一步完善家校合作的法律法规 ................................... 35
二、学校要树立家校合作意识 ................................... 35
(一)学校应该重视家校合作 .............................. 35
(二)学校对教师进行家校合作培训 .......................... 36
结语 .................................. 39
第四章 提升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合作的对策
一、国家要进一步完善家校合作的法律法规
家校合作的成功开展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自 20 世纪中叶以来,为了支持家校合作的开展,美国颁布了诸多与家校合作相关的法律规定,如经由美国家长教师协会颁布的《家庭与学校合作国家标准》。通过家校合作立法,使得学校、家长乃至有关社区和部门都对家校合作有了正确的认知,美国基础教育已经成功搭建了家校合作体系。①国际经验启示我们,我国的家校合作在政策和法律层面还存在着相对缺位的问题。②当前我国政府需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家校合作有法可依,保障家校合作中家庭和学校双方的权益,也规定双方的义务,这样可以减少因为责任分化不确定而导致的矛盾。③正如新加坡通过发布文件明确了教育部、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及其他组织在家校合作中各自承担的教育职责,我国农村寄宿制小学在家校合作实践中也应该做到让教育合作伙伴各司其职。
现阶段,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正处于一个改革与发展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开放式多元化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将逐渐取代封闭单一的传统教育体系。⑤首先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把家校合作工作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里,并将家校合作视为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家校合作能够有效开展,学校可以举行丰富多彩的、突出学生主体的、具有实效性的家校合作活动,家校合作的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状态及生活情况更是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⑥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搭建多元的沟通平台,在充分发挥家长会作用的同时,不断丰富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渠道。当今我们都生活在信息化社会中,学校可以探索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不断拓展家校共育的信息服务渠道,达到向家长宣传学校相关政策、家庭教育知识的目的,并且实现向家长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服务。①另外,学校在推动家校合作的时候,理应考虑到什么样的时间段是利于家长参与的,比如在制定活动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此时是不是农忙的时节,是不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最忙的时候。
................................
结语
家庭、学校与社区构成了教育共同体,推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合作,是大教育观念的必然产物,是可持续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对农村寄宿制家校合作进行调查和研究,研究者发现家校合作的开展并不乐观。在农村寄宿制小学这样一个特殊复杂的环境中,只有开展良好的家校合作,才能让农村青少年儿童接受更好、更全面、更有质量的教育。
本研究运用问卷法、访谈法调查了重庆某镇三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分析了这三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探讨了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对策。但由于研究者学识浅薄、经验不足等诸多原因,对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合作这一领域的探讨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在此也恳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研究者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继续关注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合作相关问题,同时也希望有更多优秀的研究者加入到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合作的研究中来,为新时期国家教育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