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
浏览摘要
《齐鲁晚报》文艺副刊从1988年创刊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在全国也具有 一定的影响力。作为报纸副刊,《齐鲁晚报》文艺副刊具有一定商业性,但它对 文学性的坚守表现得更为明显,是当代晚报中有文学价值的副刊之一。三十年来 它与当代文学尤其是山东地域文学产生了难以分割的关系,集中反映在它与山东 作家、批评家的紧密联系和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参与。《齐鲁晚报》文艺副刊 是观察这一时期山东地区散文、杂文、微型小说以及诗歌等文体呈现的窗口,为 理解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山东地域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文以1988年到1995年的《齐鲁晚报》文艺副刊为研究对象,对《齐鲁晚 报》文艺副刊中的“青未了”、“文学界”、“文学岛”等主题版面和“连载” 栏目做了重点考察。综合文艺版“青未了”体现出异彩纷呈的文体特征和作家自 由的文学言说,研究中重点关注了马瑞芳“野狐禅"专栏中古典文学浸润下的散 文随笔作品,孔孚山水诗与其诗歌评论以及刘玉堂乡土情怀关照下的都市小说。
“文学界”复归了报纸副刊的杂文传统,集聚了一大批国内的杂文名家,出现了 一批反映经济转型时期社会现实、风格硬朗犀利的杂文作品,对杂文的发展有所 助力。“文学岛”主要发表散文,同时重视对作家作品的介绍宣传,关注文坛信 息,积极参与到文学发展的过程中。“连载”栏目是副刊文学性的保证,连载增 强了作品原有的艺术效果,同时连载形式也延长了文学作品传播的链条,扩大了 作品的受众。
本文通过对《齐鲁晚报》1988年至1995年副刊版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信息进 行梳理,总结出它的文学价值。在经济转型时期,《齐鲁晚报》文艺副刊坚守副 刊文学性,培养和扶植本土作家,密切关注文学动态并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当代 文学的发展过程之中。
关键词:《齐鲁晚报》;文艺副刊;“青未了”;文学价值
绪论
学界关于报纸文艺副刊的研究多集中于现代文学时期,甚至对于现代时期一 些文学性不强的小报也关注有加,如李楠关于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的研究。而相比 之下,对于当代报纸文艺副刊的研究就少了很多,主要聚焦于《人民日报》的“大 地”副刊、《文汇报》的“笔会”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报副刊,还有许多有影 响力且文学性强的地方报纸副刊还未受到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齐鲁晚报》文 艺副刊进行个案观察,丰富有关新时期以来报纸文艺副刊的研究情况。《齐鲁晚 报》在中国报纸发行量排行榜中位于第15名气是山东省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 最高、社会影响面最广的报纸,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自1988年创 刊至今,《齐鲁晚报》文艺副刊坚守文学性,它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文学 动态、了解文坛现状的空间,这一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文学传播的链条,拓 展了纯文学的普及面,扩大了当代山东作家、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领读者 阅读兴趣,提升读者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齐鲁晚报》“青未了"专栏也担负 着弘扬齐鲁文化、讲述历史故事、介绍风土人情的职责,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播和 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之所以选择1988年到1995年这八年作为研究的时间范围,原因有二:第一,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发展的转型期,政治、经济、思想等的 巨大变革使文学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关于“文学主体性讨论”、“90年代散文 热”、“杂文的复兴”等文学现象在《齐鲁晚报》文艺副刊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 现和阐释,即便是作为地域性的副刊空间,它也见证并积极参与了这一时期文学 的发生和发展,甚至有所助力,这是当代报纸副刊研究中比较容易忽视的部分。 第二,到9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加深加剧,报纸副刊岀现重大变化,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奠定的精英化的文人副刊传统在这一时期受到极大冲击, 曾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创造了辉煌的文艺副刊逐渐走向边缘和分化,副刊四分天下 有其一的尊荣地位被摧垮。市场化对版面营利的考量使副刊的生存处境堪忧,对 副刊的砍伐一度成为90年代中后期报业的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报纸越来越厚, 而副刊的文化空间却受到极大的挤压。初创时期的《齐鲁晚报》,副刊所占整份
刊前8年的内容进行研 究。此外要说明的是,在《齐鲁晚报》第三版副刊版上有不同的版面主题,本文 重点关注的是“青未了”、“文学界”、“文学岛”等文学主题的版面,对文摘 版“东篱下”、娱乐专刊“天然居”、画刊“红黄蓝”、生活专刊“人生之旅” 则不作论述。
关于文艺副刊研究的专著,多集中于对副刊史的梳理:冯并著《中国文艺副 刊史》、王文彬编《中国报纸的副刊》、陈昌凤著《蜂飞蝶舞:旧中国著名报纸 副刊》等几部专著对副刊史的梳理截止于1949年;姚福申、管志华的《中国报 纸副刊学》整体梳理了中国副刊的发展历程,从传播媒介的功能上论述了副刊存 在的必要性,但是对当代报纸副刊与文学关系的具体分析较少。
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报纸副刊的发展呈现出多元、芜杂的状态,这一 时期的副刊虽然受到研究者重视,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混乱和误区,如对副刊概 念界定的混乱一一许多研究者试图以“大副刊”来概括90年代以来副刊专刊化 和副刊变动的状况,就将除新闻、广告以外的所有内容都纳入到副刊范畴,造成 副刊概念含混不清。
学界对于文学与副刊关系的个案研究比较丰富,多聚焦于全国性的大报副 刊,如《人民日报》“大地”、《文汇报》“笔会”等,吉林大学马妍的博士论 文《〈人民日报〉、〈文艺报〉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河南大学黄淑菌的硕士论 文《新时期〈文汇报•笔会>(1979. 1-1982. 12)研究》都是关注报纸文艺副刊与中 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状况的论述。另外,对于一些著名的地方性报纸副刊,如 《北京晚报》“五色土”、《羊城晚报》“花地”和“晚会”、《新民晚报》“夜 光杯”等也有相关研究。贾祥敏的《〈新民晚报•夜光杯〉的风格与上海地域文化》 和吉林大学张云翔的硕士论文《〈吉林日报•东北风〉周刊散文研究》是从报纸风 格或报纸文体出发,探讨报纸副刊与地域文学的关系。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全 国性报纸副刊与当代文学的关系比较密切,而对地方性报纸副刊的研究则更加侧 重于对本土作家和地域文化的关注。
目前,学界对《齐鲁晚报》的研究比较少,对其文艺副刊的研究更是寥寥无 几,《齐鲁晚报》文艺副刊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现有的对《齐鲁 晚报》的研究大都是从新闻学专业的角度来考察其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沿革、改版 情况,如迟程程的《〈齐鲁晚报〉全媒体转型研究》、赵纪娜的《新世纪以来〈齐 鲁晚报〉改版研究》。论及《齐鲁晚报》副刊的也多是副刊编辑撰写的关于编辑 理念的文章,如张金岭的《从“文学副刊”到“人文副刊”一一齐鲁晚报〈青未 了〉内容调整的几点考虑》和崔京良的《报纸文学副刊的融媒前景》都是对新媒 体时代的《齐鲁晚报》副刊的生存发展状况的描述。张金岭的文章聚焦《青未了》 副刊,对2013年为适应大众阅读需求做出的改版调整情况进行了说明,强调《青 未了》坚守副刊文学性做出的努力;崔京良则更靠近当下,以《齐鲁晚报》副刊 为例,说明了新媒体兴盛时代报纸副刊发展的前景。李莎的学位论文《新媒介环 境下晚报副刊变革及其发展趋势研究一一以〈齐鲁晚报•青未了〉为例》虽然关 注的是文艺副刊“青未了”,但也是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论述了新媒介环境下《齐 鲁晚报•青未了》所面临的困难、受到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的对策,并未涉及当 代文学史、作家作品等与文学相关的内容。
有关早期《齐鲁晚报》文艺副刊的论述仅有孙培尧写于1994年的《雅与俗 的具体把握一_〈齐鲁晚报〉副刊风格管见》,他从编辑角度阐释了《齐鲁晚报》 文艺副刊的编辑思想,虽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但内容对于本文具有较大的参考意 义。
综上所述,关于《齐鲁晚报》文艺副刊与文学关系的研究还停留在空白状态, 尚未受到重视。但《齐鲁晚报》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副刊 自创刊之日就深受读者欢迎,努力坚守副刊文学性,荟聚众多文学名家,引领读 者阅读审美,这都说明它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研究创刊初期的《齐 鲁晚报》文艺副刊与文学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本文将以1988年到1995年的《齐鲁晚报•青未了》文艺副刊为研究对象, 采用史料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从总体上对“青未了”、“文学界”、 “文学岛”等影响较大的主题版面进行考察,观察《齐鲁晚报》文艺副刊在坚守 副刊文学性上所做出的努力。并通过对名家作品的文本细读,着重分析经济转型 时期《齐鲁晚报》文艺副刊与文学的互动关系,研究当代报纸文艺副刊是否具有 培养新作家的能力,探讨《齐鲁晚报》文艺副刊的贡献和大众空间里编辑、作家 以及读者的文学言说。
第一章《齐鲁晚报》文艺副刊概述
《齐鲁晚报》在1988年1月1日正式出版发行,创刊不久,由邓小平同志 题写了报头。《齐鲁晚报》是由大众报业集团主办的山东省唯一的省级晚报,是 山东省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高、社会影响面最广的报纸,是全省乃至全国知 名的文化品牌。其副刊版从创刊之初,就设计了功能多样的版面主题,设立了丰 富多彩的栏目,汇聚了山东省乃至全国的一批优秀的作家,贴近读者,坚守文学 性,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本章将从版面介绍,编者、作者、读者介绍这两 个方面来概述1988年到1995年的《齐鲁晚报》文艺副刊。
第一节《齐■晚报》副刊版面介绍
《齐鲁晚报》自1988年创刊至1991年为4开4版,其版面构成为:一版新 闻、二版综合、三版副刊、四版文体。1992年10月,副刊第一次从4版扩为8 版,后又恢复为4版,到1994年《齐鲁晚报》正式由4版扩为8版,1996年1 月1日扩为16版。副刊版基本固定于第3版,个别情况位于第4版、第6版。
自1988年1月1日至IJ 1995年12月31日,副刊占报纸1个版面。1996年1 月1日齐鲁晚报扩为16版,副刊版面加上“连载”版面共占1个半版面。这时 期副刊从“四分天下有其一”到1/8,再到1. 5/16,副刊版面在整份报纸中的占 比逐渐降低。1999年之前,副刊还没有名称,版面内有刊头,以刊头主题来组 织内容,如“青未了”、“东篱下”(文摘)、“天然居”(娱乐)、“星期天” (周末专题)、“文学岛”、“人生之旅”、“读书”等。直到1999年,《齐 鲁晚报》的副刊刊头有了具体名称,“副刊青未了”在每周的周一、周二、周 三、周六刊发,“副刊人间”在每周的周四刊发,而“副刊读书”只在每周的 周日刊发,周五没有副刊。从2000年起,《齐鲁晚报》副刊正式定名为“青未 了” o
1988年、1989年有四个版面主题,分别是“青未了”、“东篱下”、“天 然居”和“红黄蓝”,“青未了”居多,“东篱下”、“天然居”每周一次,不 固定在周几刊出,“红黄蓝”偶尔刊出一次。1990年,副刊版面主题有了相对
固定的刊出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五是“青未了”,周四“东篱下”,周 六''天然居”,周日“星期天”。1991年8月29日新增了 “读书”主题,大约 每半月或一月刊登一次,主要是推荐书籍和发表一些关于读书感想的文章,其余 都刊出“青未了”,“星期天”因与“青未了”内容、风格类似,故改为“青未 了 •周末专刊”,后渐渐取消。之后出现了 “科苑”主题,刊载科普性的短文。 1992年10月6日,副刊版出现了 “文学界”,主编“言午”,每周刊岀一次, 主要刊登名家杂文。:1994年8月31日出现文学性、专业性更强的“文学岛”, 由韩青主编,在这个主题版面上刊登的多是名家散文、诗歌作品。
图1《齐鲁晚报》副刊版面简图
这些副刊版面主题的名称构思精巧,与内容相得益彰。杜甫《望岳》中“岱 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表现齐鲁文化厚德载物的气魄,也正是《齐鲁晚报》 副刊“青未了”名字的出处。“青未了”不仅为副刊园地赋予了齐鲁文化的风 韵,更让人联想到青翠辽远的画面,感受到勃勃生机与希望的韵味,人有种绵延 无际、回味无穷之感,立意高远,树立了齐鲁晚报副刊的整体格调。“东篱下” 出自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一句,因是文摘版面,联想到 诗句中的“采”字,便能体会到此版“采”文“摘”篇之用心。“天然居”是娱 乐专刊,刊登趣味性强的小文和围棋象棋、谜语、歌曲简谱之类丰富生活的内容。 1989年5月27 H, “天然居”作为娱乐专刊登载了一则小文《“天然居”和乾 隆的回文对》,讲述了民间流传的乾隆皇帝关于“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对 联的故事,更为这一副刊版面增加了趣味性。“红黄蓝”以绘画三原色命名,专
门刊登美术作品。“星期天”专在星期天刊岀,发表的文章多是适合周末阅读的 消闲娱乐话题。
如果将副刊比喻为一座花园,那么副刊版面各栏目就像花园的栅栏,将不同 类型的内容归置在独具特色的栏目中。《齐鲁晚报》文艺副刊的栏目设置有两个 基本的原则,一是“因文设栏”,二是“因人设栏” o “因文设栏”,就是按照 文体的不同设置栏目。散文栏目有“往事悠悠”、“生活咏叹调”、“心香一瓣” 等。随笔栏目有“鹊华随笔”、“珍珠泉”、“历下谈美”、“笔花”、“灯下 漫笔”等。杂文栏目有“梅士藻论坛”、“新杂文征文”专栏等。另外,为了丰 富副刊内容,或者是用于补白装点版面,设有“广知园”、“锦绣齐鲁”、“名 人轶事”、“史海钩沉”等栏目。二是“因人设栏”,即专栏,有时是个人专栏, 或者是二人、多人轮写专栏,由于作者的创作风格明显,副刊也可以借此张扬个 性,如马瑞芳的随笔专栏“野狐禅”、刘玉堂的杂文专栏“玉堂闲话”、冯慧君 的“城市人语”、王大千的“大千世界”,还有由学者教授们执笔的“学者沙龙” 和“学人俱乐部•”,刊登的文章既有理性治学的深刻哲思,又贴近生活的感性之 处,十分耐读。独具匠心的栏目设置能够体现出报纸的品味和格调,而为体现出 《齐鲁晚报》副刊的人文情怀和齐鲁风韵,栏目名称也独具特色,吕曰生的随笔 《“鹊华”归来》①呼唤济南人不应该丢掉了充满诗情画意的“鹊华”二字。当 日,这篇文章所在栏目就被命名“鹊华随笔”,之后类似的抒情散文或者游记散 文所在的专栏就沿用了这个名字。
这些栏目的设置,体现了齐鲁晚报《文艺副刊》雅俗共赏的理念。“学人俱 乐部”、“学者沙龙”等栏目因为有学者专家执笔撰文,经常涉及一些生活话题, 作者以学者治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理性而充满哲思;“鹊华随笔”、“笔花”、 “心香一瓣”、“往事悠悠”往往刊载一些文辞优美、意境缱绻的散文随笔;“梅 士藻论坛”直面现实,深入生活,将国家大事和生活琐事都纳入其中,针廷时弊; 最受欢迎的“连载栏目”中,花边故事有之,通俗小说有之,严肃文学也有,这 都透露出文艺副刊背后编者争取读者而又要保持办刊初心的良苦用心。
综合来看,《齐鲁晚报》创刊之初,副刊版面内容丰富,涉及文化、文学、 艺术、娱乐、科普等许多方面。其中,“青未了”是文艺副刊版面的主要阵地,
&吕曰生:《“鹊华”归来》,《齐鲁晚报》1988年1月21日,第3版。
副刊编辑们基于“青未了”雅俗共赏的综合性文艺副刊特色,又进行了积极的探 索,在1990年代岀现了专门性的文学副刊“文学界”和“文学岛”。①
第二节《齐♦晚报》文艺副刊的作者、编者及读者
刘玉堂在《说副刊》一文中对副刊作者群的规模和主要构成进行了分析,“副 刊有一个好大的作者群,这里有著名学者、教授,作家,评论家;也有初露锋芒 的中小学学生,当然更多的还是工作在各行各业的业余作者。从数量上讲,这个 队伍是任何刊物的作者队伍所无法比拟的”。②正如刘玉堂所言,报纸副刊作为 贴近生活的大众空间,不是文人墨客的小圈子,其作者队伍是拥有广大专业作者、 业余作者和初学写作者的庞大群体。
作为地方性报纸,山东本地的作家当然是齐鲁晚报稳固和可依赖的对象,有 邱勋、蓝翎、尤凤伟、张炜、左建明、李存葆、李贯通、刘玉堂、苗长水、王延 辉、王延平、钟海城、王良瑛、宗良煜、有令峻等小说作家;苗得雨、孔孚、孔 林、耿林莽、张承志、姜建国、孔祥雨、桑恒昌、孙国章、谢明洲、卞奎、周蓬 桦、路也等诗人;吕曰生、马瑞芳、张海迪、郭保林等散文作家,以及影视编剧 赵冬苓等等。
《齐鲁晚报》虽然是地方性报纸,但其副刊的作者队伍却并不限于山东一地, 省外作家也大有人在,如罗竹风、秦牧、冯英子、牧惠、舒展、公今度、李国 文、冯骥才、肖复兴、刘醒龙、邵燕祥、赵丽宏、邵宝健、邢国玺(邢可)、生 晓清等等。
除了这些作家,山东省尤其是驻济高校的学者教授也在齐鲁晚报的副刊上发 表文章,有田仲济、孔范今、孔孚、马瑞芳,陈炎、吕家乡、袁忠岳、高旭东、 宋遂良、章亚昕、张达、施占军、孙基林、李掖平、张清华、谢锡文、宋秋雁等 等。其中不少学者同时也是散文家、杂文家、诗人、编剧。
副刊面向大众,广大文学爱好者可以在副刊空间实现自己的文学梦、作家梦。 所以,齐鲁晚报的读者中相当部分的文学爱好者也是作者队伍的一部分。历次征 文活动(如中小学生征文,纪念中国共产党七十周年诞辰征文,杂文征文等等) 中,广大读者的作品不在少数。“青未了”有一个专栏“小荷”,专门刊载中小
®孙培尧:《雅与俗的具体把握——〈齐鲁晚报〉副刊风格管见》,《青年记者》,1994年第2期。 •刘玉堂:《说副刊》,《齐鲁晚报》,1993年12月28日,第3版。
8 学生的优秀习作以及中小学生征文作品。
这些作家在《齐鲁晚报》文艺副刊留下许多经典的篇章,如蓝翎的《琴台遗 韵》、马瑞芳《余修老伯》、陈炎《吾儿闹闹》、张承志《大河家》、《金黄的 芦苇荡》、张海迪的《为文学而战》①、张炜《绚丽之余》、吕曰生的《鹊华归 来》等等。
再说编辑队伍,1988年到1995年间,《齐鲁晚报》的副刊编辑有孙培尧、 冯慧君、王大千、许志杰(言午)、孔益仁、李秀珍、韩青、赵瑞征、刘晓艺、 桑桑、盖方明等。孙培尧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94年任《齐鲁晚报》副刊 部主任。冯慧君,1988年至1991年任《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编辑,1994 年开设专栏“城市人语”,后任《大众日报》“丰收”文艺副刊编辑、文艺部副 主任。许志杰,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笔名言午,主编“青未了”、“文学界”, 长于杂文写作,负责副刊的杂文征文活动,至今依然在《齐鲁晚报》工作。李秀 珍和孔益仁差不多同一时期主编“青未了”。韩青主编’‘青未了”,也负责编辑 “文学岛”、“连载”栏目。王大千,笔名大千,任“青未了”副刊编辑,他负 责专栏“大千世界”,担任“读书”、“大千世界”等专刊副刊的主编。赵金庆、 桑桑负责“人生之旅”专版。
副刊编辑是连结作者和副刊的重要纽带,编辑的学识、性格和品味决定着副 刊的品味和质量。左建明在《齐鲁晚报》一万期纪念专刊上写到了他对齐鲁晚报 副刊编辑们的印象:“(孙培尧)他总是给大家带来真诚与幽默,新观念新思维 犹如醍醐灌顶。即如朱德发这样德高望重的教授,也难免时有大梦初醒的感受。 韩青则以才情打天下,深潜于文学与绘画,又飞翔于大众传媒与文化。偶有尖刻, 却讨人喜欢,盖因内心厚道。他们虽然已离开青未了副刊,但他们经营的一个小 时代的文学氛围、味道和余音,至今仍然令人深深怀念。李秀珍至今还坚守在副 刊中心,一个名副其实的资深青未了。想到她,便不由自主地链接到齐鲁二字, 齐鲁之雅、之仁、之智、之韧,大可抽象为一个齐鲁好女人。她深谙耳顺之人爱 听耳顺之言的命门,把你的稿子夸奖得春风沉醉。于是,你心甘情愿,再再努力, 使劲儿写好下一篇稿子,以便能听到她的下一次颁奖辞。”②
副刊随报纸每日发行,要保证稳定的稿源,保证稿的质量,一个编辑就要与
很多作者取得联系,这就形成了作家和编辑之间的关系网。孙培尧、许志杰、刘 晓艺都毕业于山东大学,通过高校师长、校友、同学等关系网,与山东大学、山 东师范大学、山东省社科院的学者教授,甚至许多全国知名的作家和学者建立联 系,“学者沙龙”和“学人俱乐部”就是驻济高校学者教授和山东省社科院的研
图2《齐鲁晚报》副刊新杂文征文启事
宽者的园地,上海地区的杂文作家罗竹风、何满子、冯英子都在这段时间为“文 学界”供稿。罗竹风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宗教学家、出版家、辞书编纂家、杂 文家,曾任山东大学教务长。1988年罗竹风来济南参加散文研讨会,编辑许志 杰经由当时在山东师范大学工作的罗竹风的学生吕家乡介绍认识了罗老。那是
《齐鲁晚报》刚刚创刊之际,杂文专栏亟需名家露面,许志杰主持“新杂文征文” 活动,经多方努力,请到了罗竹风、冯英子、蓝翎、邵燕祥、陈小川、牧惠、于 冠深担任评委。由于许多杂文作家也曾是报刊编辑出身或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愿 意给副刊写文章,就建立了长久的联系,这些名家为刚起步的《齐鲁晚报》文艺 副刊尤其是杂文写作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副刊编辑不同于新闻编辑,副刊以文艺作品为主,所以编辑不能够仅凭个人 喜好就将作者的文辞或风格改变,要原原本本保持原作者的写作特色、文章风味, 同时不露痕迹地提高作者、读者的文笔水平、视野境界,能够做到“以他为主” 0
《齐鲁晚报》文艺副刊的编辑们在这一点上做到了,刘玉堂说:“像我这种用方 言写作,而又比较讲究语言特色或味道的作者,必须互相有较深的了解与信赖才 能合作得长久,比方不乱改稿子。我这里说的编辑不是不能改稿子,而是不乱改。 方言或生活语言,一般都不怎么规范。你若将其统统改为书本语言或新闻话语, 规范是规范了,但味道没了。我与,青未了,的编辑有这种了解与默契。故而, 我格外珍惜和感念与,青未了’那种作者与编辑、作者与报刊的纯粹的关系。” <£>
副刊在面对读者的时候也要践行“以他为主”,如果没有读者的赏识,副刊 就没有了存在的可能性,而贴近读者不是谄媚,不是迁就,更像是一种责任和使 命。《齐鲁晚报》文艺副刊做到了贴近读者而不迎合读者,服务读者而要引领读 者。1996年6月,《齐鲁晚报》副刊部就副刊版和连载版的现状和未来发出了 一份“副刊读者调查征询意见表”,将副刊版和连载版的主要栏目罗列其中,诚 恳征求读者意见。“读者的意见总是一语中的,把我们的薄弱环节看得一清二 楚……对读者的佩服,还在于他们有很高的审读水平。有读者指出,宁登三流读 者的一流文章,不要登一流作者的三流之作,喷嚏唾沫皆成文章,养猫养狗津津 乐道,起居琐闻也串缀成篇,流于低级平庸无聊索味。……读者建议向生活再近 些再近些,沉到生活的底层,沉到老百姓的人生的最深层面。而不是眉毛胡子一 把抓,因为即使是名人,他们的生活也不是事事可以表现。读者要求读到的是富 有生命内容的文章。”②
因此,副刊编辑是桥梁和纽带,要团结优秀作家,紧跟社会发展、文学发展 的动态,组织文章引起话题,营造热闹繁荣的文学场域,形成文学气候。要脚踏 实地,与读者站在同一地平线上,想读者所想,时刻跟进生活,要有高屋建令瓦的 眼光,对生活加以提炼,贴近读者而高于读者,让读者经副刊之窗瞭望向更高远 更广阔的文学世界。
第二章名家汇聚的文艺百花园:综合文艺版“青未了”
“青未了”作为综合文艺版面,多样化的形式与丰富的内容共同形成了异彩 纷呈的副刊面貌。副刊文章强调“短”、“杂”,文章短小精悍才能够在有限的 空间内尽可能丰富地容纳不同体裁、题材的内容以满足不同阅读需求的读者,所 以“青未了”上的主要文体是散文、微型小说、诗歌等,此外还有艺术评论类小 文章,如李杭育的“音乐欣赏”专栏的古典音乐赏析、书画篆刻作品、谜语、齐 鲁民俗知识等等,这些内容用于装点版面,凸显副刊特色。本章将分别从“青未 了”上三种典型的副刊文体展开,深入分析马瑞芳的散文随笔、孔孚的山水诗和 刘玉堂的微型小说,探讨作家们在大众空间实现的文学言说。
第一节“青未了”散文随笔与马瑞芳的“野狐禅”专栏
散文是文学副刊中最常见的文体,它篇幅短小,笔法灵活,可以进行叙事、 抒情或议论。既能及时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真挚深刻地表达作者情感,激发读 者阅读兴趣,提高受众审美视野,纯净社会文化氛围,而且散文在报纸版面上易 于编排,是副刊最青睐文体,也是读者喜爱阅读的文体。随笔是散文的一种,随 笔即“随手笔录”,题材不限,形式不拘。散文倾向于“情”,是抒情的,随笔 则倾向于“理”,是一种较为冷静的表达。随笔观察的对象多指向人生,散文则 多回归内心,从容道来、轻松自然。杂文和散文、随笔也有一定相关性,不同的 是,杂文兼有文学和政论两重属性,杂文取材大多是为了抨击时政、针廷时弊, 往往能以小见大,杂文犀利,短小精悍却直击要害,语言上冷嘲热讽、辛辣尖锐。
因散文随笔短小灵活,适合副刊刊载,九十年代报章散文掀起一股热潮,“青 未了”上刊登了很多优秀的名家散文随笔作品。如刘恒杰的《灵岩之夜》(1989 年5月9日)、耿林莽的《美的札记》(1990年3月9日)、谢明洲的《你的 船》(1991年2月12日)、冯骥才的《遵从生命》(1991年9月30日)、钟 海城的《儿子的画》(1991年11月11 B)、张炜的《诗人与自然》(1991年 12月29 H)、左建明的《雨夜清柔》(1992年10月2日)、王安忆的《乘火 车旅行》(1993年3月8日)、田仲济的《颂赞珍尼•玛多娜》(1993年5月 17日)、李杭育的《苦命的耳朵》(1993年6'月7日)、肖复兴的《拥你入睡》(1993年7月7日)、章亚昕的《你从童话来》(1993年2月30日)、张承志 的《金黄的芦苇荡》(1993年12月25 0)、苗得雨《听丁玲辅导》(1994年 4月10日)、张海迪的《为文学而战》(1994年4月9、10、11日)、郭保林 的《草原的语言》(1994年6月21 0)、邱勋的《长街歌手》(1994年7月7 日)、陈炎《吾儿闹闹》(1994年9月8、9、10、11)、谢锡文的《在克里姆 林宫看〈天鹅湖〉》(1994年7月22 0)等等。在异彩纷呈、雅俗共赏的“青未 了”版面,散文起着引领读者、提升审美品味的作用。其中,马瑞芳的散文随笔 和“野狐禅”专栏写作为这片“齐鲁百花园”增色不少。
图3马瑞芳“野狐禅”专栏
马瑞芳作为一位学者型作家,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使她能把握并融合优秀传 统文学的精髓和人文精神于自己的散文创作中,她的散文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 传神的人物,又将“历史知识、诗词掌故、逸闻趣事融为一体,抒情叙事,开阔 而不滥生枝蔓,文字风格兼有机智明朗与生动诙谐”①,如《秦始皇和潜水艇》②、 《妻子和衣服》气《杨贵妃的头发》④、《蒲家菜》⑤等。马瑞芳是我国研究《聊 斋志异》的著名专家,《蒲家菜》一文写的是作者对电视节目介绍蒲家菜的原料
®乔力,李少群主编:《山东文学通史(下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90页。 a马瑞芳:《秦始皇与潜水艇》,《齐鲁晚报》,1988年10月12日,第3版。
埃马瑞芳;《妻子和衣服》,《齐鲁晚报》,1995年3月6日,第3版。
'马瑞芳:《杨贵妃的头发》,《齐鲁晚报》,1995年5月1日,第3版。
噬马瑞芳:《蒲家菜》,《齐鲁晚报》,1995年5月15日,第3版。
深刻地体会到古典文学 的魅力,对传承和弘扬古典文化、地域文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话说传世》①开篇引用《集异记》中“旗亭画壁”的故事,引出王之涣传 世之作仅六首,却有《凉州词》、《登鹳雀楼》这样的经典之作代代流传,又叙 述曹雪芹、苏东坡生平,说“曹家败落倒成了伟大作家横空出世的必要条件,正 如一再被政敌陷害、一再贬官恰恰极大地成全了天才作家出世”,简短的一篇文 章,讲述了历史上这三位文人的生活境遇与文学创作的关联,结尾收束全文回到 当下,提出“作品能否传世,不论长短,完全取决于作者才气和作品内涵,取决 于读者和历史选择,从不以作者或者某几个读者愿望为转移。……以嫉妒、诽谤、 陷害他人作为'专业创作’并以此成了传世名著者,古今中外,还从未曾有过” 0 这正是一位学者作家的理性果断的风格,她的文字读来简单平常,往往能折射出 现实生活中那些简单却容易被人忽视的道理。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几年写文章
勺马瑞芳:《话说传世》,《齐鲁晚报》,1995年1月9日、10 S,第3版。
14 并不怎么琢磨能否微言大意,能否载入史……能对人生有某些穿透力,对生活有 某些洞察性,用小文章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让更多读者喜闻乐见,就是件 开心事”。®
“野狐禅”专栏的文章不是每一篇都引经据典,也有平淡如水却意蕴丰富的 短文,比如《一株柏树》②、《墙包树和半包树》③、《雨中行》①这些短文,或 借景抒情,或记述生活小事,或者自我调侃,作者用平易近人的笔触、以纯净洒 脱的心境向读者传递着自己的生活感悟。《一株柏树》里写这棵树“初看是两株, 实际上是一棵,在地面上约半米处分成粗粗大大的两枝树干” o这棵在普通人眼 中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树,在作家的眼睛里,就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她由一株 柏树的生长感悟到关于人与人之间相处、竞争的人生哲学一一“人与人之间能 不能形成这样的关系?谁也不妨碍谁,谁也不伤害谁,都尽力向上,向上,求发 展,求前进……有更多的人成为志同道合的夫妻,更多的人成为共生共荣的兄弟, 更多的人成为荣辱与共的朋友,在一切有竞争力的场合,都出现这类柏树的奇观, 那一定是很美好的”。这样纯粹的想法,是作者心中美好的期望,但是在现实中 似乎并不能如愿,于是她在文末写到一一“用无瑕的自然硬套有瑕的人生,恐怕 只是寓言、童话” 0
“野狐禅”专栏中也有不少写人记事的散文。马瑞芳最擅长写人物,她能抓 住人物的典型特征把人物写得生动传神,落笔之处,有声有色。《家有指挥家》 写闲不住的奶奶像游击队的指挥,《马老太语录》写风趣幽默而充满智慧的母亲, 还有一些文章记录与文艺界人士交往的轶事,如《冰心露面》⑤、《巴金出关》气 《〈马烽一字错〉之错》⑦、《“大导演”王公吐哺》回等。作者往往能从细微、 平凡小事看到他们生命的闪光点,富有情趣和理趣。
1990年马瑞芳在《人民文学》发表了回忆母亲的散文《等》⑨,这篇文章写 于母亲去世不久,充满着悲伤的情绪,文章里引用了母亲生前常说的许多话,后
来作者听闻老作家赵鹤翔常用文中的话对青年作家们讲:“马老太说,'自在不 成材,成材不自在’,你们好好记着。”一些青年作家把这些话叫做“马老太语 录”,于是作者便写了《马老太语录》这篇文章回忆母亲。
马瑞芳写人叙事很有策略,能抓住母亲朴素的言语中透出的人生智慧,生动 展现母亲的气质神韵。她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或者生活场景,在情境中细致 地描画人物的反应,呈现出人物真实的具体的性格特征。她写母亲“判断力特强”, 父亲任副县长期间有个科员的妻子被人杀了,母亲听到这个案子的第一反应是忙 问科员的儿子怎样一一“儿子没事?赶快把科员抓起来,杀人犯就是他! ”母亲 的理由是:“仇人报仇,必定先杀儿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叫人断子绝孙是 最好的报仇。杀妻留子,只有他本人会这么干。”被问科员为什么要杀妻子,母 亲答道:“一定是他要离婚,老婆不同意,他只好把老婆杀了。他比陈世美强点, 杀妻不灭子,到底还没做上驸马。”大家都不以为然,把这话当做一件马老太看 戏看出的笑话,凶手也一直没抓住,案件不了了之。两年后娶了新妻的科员醉酒 后把当年杀妻之事说漏了嘴。母亲叹道:“一句俗话能断的案,拖了两年! ”哪 句话?母亲说:“虎毒不食子!”马瑞芳在描写中以人物对话为主,三言两语交 代了事情的过程,详细地记叙了母亲的言语,表现出“马老太”快人快语、果断 干练的性格和正义质朴的民间智慧!
母亲说话善用比拟来生动地形容人的躯体形象、语言动作特点,作者就直接 举例,写岀了母亲口中家乡俗话的趣味性和浓浓的生活气息。
当大家一个劲地争论某个问题的时候,母亲会笑眯眯地说:“真是鳖吵 湾一样!"
如果是几个女孩子在那儿吱吱喳喳地说话,母亲又会说:“活像树上扑 下一群山喳子(灰喜鹊)!”
我常常在听了大家的某个笑话时扬首大笑,母亲就笑道:“驴啸天!” 母亲说一个人投错了门路,是“投军投了张士贵”。
母亲说一件事处处不得法,是“不是驴不走,就是磨不转”。
母亲说一个人说的事互不相干,是:“桑树上打一棍,柳树上去了皮。” 母亲说不下决心办不成事时,是:“舍不得孩子打不着狼。” 母亲说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本来隐藏得很严,而后来却给显露出来是:“割 了秫秫,显出狼来。”
马瑞芳在母亲故去四年后回忆起平凡琐碎的往事中母亲的“金玉良言”,母 亲的一字一句,一笑一颦她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些回忆饱含着作者对母亲深刻的 思念和爱,但难过的是“再也听不到母亲那些充满智慧和风趣的话了”。《马老 太语录》是这位智慧、直爽、可爱的母亲留下的珍贵的财富,她教人正直、乐观、 善良、勇敢无畏,也许正是有这样一位母亲的影响,马瑞芳笔下的文字才如此饱 满昂扬,充满活力。
马瑞芳的另一篇写人的散文佳作是《余修老伯》,自牧评价这篇文章:“不 但觉得被写者有栩栩如生之感,连她自己的音容笑貌也可以从中感觉凸显出来。” ①余修是一位身兼学者、作家、干部三种身份的形象。“余修在延安编墙报曾约 请毛泽东主席写稿。李希凡等读书时,他做山东大学教务长,后来做过山东省文 教副省长。”②但是在马瑞芳的笔下,在她的亲历见闻中,余修更像是一位普普 通通的人民群众中的一员,让人感到可亲可敬。文章写的第一件事,作者父亲突 发心脏病,余老亲自与医院联络,一天两次跑家里“送信”,毫无官架子,家里 的小保姆都当他是“跑腿的老头”。“我”事后多次向余老道谢,得来的都是他 爽朗的大笑和那句“'本主席'的工作范围”的口头禅。可是,这位“'本主席' 全然没有主席应有的威仪,倒像代小说中济困扶危的好汉,中世纪行侠仗义的剑 客,神话传说中救苦救难的大肚弥勒佛。有多少人厄难中受过’本主席’及时雨 般的相助?人们数不清。”③这样一位心怀群众的老党员形象,在作者寥寥几笔 间就跃然纸上。
作者写了两次在余老家的饭局,把余老和学生之间珍贵的师生情谊写得活泼 灵动,其实这可贵的师生之情正是余老延安时代就形成的品质,用心育人,才有 了后来“芬芳桃李尽高枝”的佳话传颂。尤其是在这节的最后,作者和写余修与 成仿吾的关系颇有深意,让文章更有历史的沧桑感。
余老问道“这些年,希凡写了什么? ”蜚声中外的大批评家立即成为按 题答卷的小学生,慌忙毕恭毕敬地捧了两本刚印出来的研究鲁迅的专著,呈 给余老。余老手抚书本,莞尔一笑,慢条斯理地又问:“蓝翎呢? ”国内数 得着的大杂文家蓝翎,忽然一下子丧失了全部锋芒,谦恭地说:“马上要印 出《了 了录》和《断续集》,我给教务长寄来。”余老脸上浮现出按捺不住 的惬意的笑。那是广栽桃李者见硕果压枝时甜蜜的笑,是中流击水者见后浪 推前浪时的笑。
文末,作者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余老去世和追悼会的场景,并以“或许……” 三个排比句展开历史画面,串联起余老那些普通却不平凡的经历,这种安排使文
章更加厚重和丰满。
或许去宝塔山下,延水河边,再唱一曲“民族的命运全担在我们双肩”, 再听一遍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再去平等地约请伟大领袖为陕北 公学写篇墙报稿,就像一九四二年写的那样。
或许去向他的父亲鲁佛民(以大律师为身份的中共早期党员)、长兄鲁 伯峻(一九二七年壮烈牺牲于千佛山下的地下党省委负责人)秉报:九十老 母安享晚年。而周恩来副主席会用邓大姐爱说的话招呼:“鲁氏孝子来了? ” 或许去告慰在他髻龄时领他走上革命路的王尽美、邓恩铭:志士应无恙,
当惊神州殊!
马瑞芳在《齐鲁晚报》一万期专刊撰文回忆《余修老伯》发表后的事情:“《余 修老伯》发表后,路遇萧涤非先生,老师跟学生开起玩笑一一'大作家’在晚报 占一整版,把人家的广告都挤掉了!萧先生自称当年从校领导余修'受惠良多', 看到写他很高兴。余修夫人张大姨对我说:'余修在你笔下又活了。’刘白羽写 来一封信:作为余修同志的好朋友,我感谢你!说实话,如果不是'青未了'赶 着鸭子上架,我大概想不到写这样的文章①。”这篇文章后来在山东省委宣传部 组织建党七十周年十四家报刊征文评奖中获得唯一的一等奖,无论是文章的结构 安排、叙事风格还是情感表达,都体现出马瑞芳散文泼辣凌冽而气蕴深厚的写作 风格。
马瑞芳散文随笔丰富的文学内涵和深厚的学养并没有使作品曲高和寡,这和 她深入浅出的讲述、生动形象的叙写、活泼短小的形式把握有很大关系。在副刊 这一大众空间,要赢得各层次的读者的喜欢是不容易的,但是在《齐鲁晚报》副 刊的写作让她收获了一大批读者一一“枯坐书斋的专家、党政部门的工作者、推 车卖浆的市井人物,三类截然不同的人都成了 '野狐禅'热心读者……”她感慨 道:“跟'青未了'合作之前,我常写高头讲章式学术论文和所谓'正规散文'。 因跟齐鲁晚报合作,写起活泼短小的随笔。这种写法对我后来到百家讲坛’说聊 斋'颇有帮助。'传统文化、服务大众、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成为我不懈的追 求。”②马瑞芳的散文随笔风格清新明朗,语言凝练考究,有时俏皮幽默,有时 泼辣尖锐,“野狐禅”诙谐幽默,朴直自然,读来酣畅爽朗,别有新意,“野狐” 谈禅一般给人新鲜趣味和深刻体悟。这些文章都都收录进了马瑞芳《野狐禅》散 文随笔集,90年代报章散文随笔的热潮下,她的作品恰逢其时,获得了读者的 喜爱。
第二节"青未了"诗歌评论与孔孚山水诗
诗歌是副刊空间的重要角色之一,“青未了”几乎每一期都有诗歌,有时一 版上有好几首诗歌,有时还会出现几组同题诗。“青未了”上刊登过孔孚、孔林、 桑恒昌、耿林莽、姜建国、孙国章、刘恒杰、谢明洲、周蓬桦、路也等诗人的诗 作。1988年3月15日诗歌专版刊登了孔孚、孔祥雨、姜建国、徐鲁、叶文福等 诗人的诗作,1988年3月31日刊登了顾城的《异国(六首)》①,1988年4月 15“青未了 ”未名诗人专刊刊登了龙连航、马廷成等十多位校园诗人的诗歌。但 是对照1995年“青未了”,可以发现,1988年专版刊登诗歌盛况已经消失了, 诗歌从主角位置逐渐地退下了副刊舞台。其实不只是副刊,八九十年代诗歌的接 受整体出现收缩的态势。现代化进程加快,在商业化大潮下,都市化、世俗化与 诗歌这种高雅、精深的艺术形式产生冲突,诗歌不能满足读者越来越功利化、快 餐式的阅读需求,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了更容易阅读的小说、散文以及影视作品。 孙绍振说:“五四时期、抗战时期、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这几个时期的读者 群是共通的,跟其他文学作品的读者群拥有同一个市场。现在这个统一市场分化 了,诗歌只是在一部分诗歌爱好者中流通,统一的、全国性的、稳定的诗歌读者 群大大萎缩。从诗歌在报刊上的萎缩就可以看出这一点,现在报纸上已经基本没 什么诗歌了。这说明,读者在分化,读者的选择多样化了。”②从读者的角度和 市场的角度,诗歌确实面临着危机,但是从诗歌本身来讲,还是获得了很大的发 展,诗歌探索并没有停下脚步。
“青未了”为诗人和评论家提供了对话的空间,这一点在孔孚的诗歌上表现 得最为明显。“孔孚诗歌将山水诗作为艺术追求的载体,直接牵引了新时期山东 诗坛的艺术习尚,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孔孚属于最有艺术影响力的山东 诗人。”③孔孚1949年进入大众日报社,在“批判胡风”、“反右”等历次政治 运动里都遭到不公正对待,直到1979年才平反。1979年,孔孚应当时的山东师 范学院副院长田仲济邀请,从大众日报社调入山师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从事新 诗研究。在八九十年代,孔孚在山师与冯中一、袁忠岳、吕家乡、宋遂良等人共
同从事新时期诗歌研究。
图4孔孚诗歌《峨嵋四题》、《峨眉二首》
1988年3月10日、15日,《齐鲁晚报》“青未了”上发表了孔孚的《峨嵋 四题》、《峨嵋二首》,两周后“青未了”发表了袁忠岳评论孔孚的诗歌的文章 《诗说峨眉》①,他先将孔孚笔下的崂山、泰山、黄山和峨眉山做了比较,指出 山也是有个性的,崂山像一位女性,泰山则是一位有着阳刚之气的男性,黄山既 有崂山之秀又有泰山之雄,而峨眉则不同。《峨眉白风》一共四句,除去题目, 一共四行十六字。袁忠岳说:“别看这么几句,与峨眉没有神交,是难以得到的。” 他从意象入手,解读“白风”,孔孚写崂山曾用“白雨”,写峨嵋则用“白风”, 将峨嵋非云非雾、似透明似不透明的特有现象表现了出来,这是峨嵋的个性。后 两句,李可染和张大千是当代画家,张大千是四川人,画过不少峨嵋的画。“可 染”和“大千”意义都是双重的,“可染可染?”既是画家自问,有力不从心、 枉为画家之叹,又是一种疑问,此情此景是可染还是不可染? “大千指瘦”既表 达画家呕心沥血的艺术追求,又说明大千世界的神秘莫测。“画家为之束手的景 色,诗人一皴染就出来了。”其实,袁忠岳对孔孚诗的解读和思考,不止于对意 象的解读,他的理解不但走进诗人的内心,而且随着对诗义的理解不断更新。
1990年,袁忠岳在文章中说“尽管我论述了孔孚诗的诸多美,……把自然 美多角度地展开,千方百计地想把握其不同于其他山水诗的特征,但总觉得并未 真正抓到诗的痒处。直到有一天无意中觅得一个“趣”字,才觉得心地豁然,原
®袁忠岳:《诗说峨眉》,《齐鲁晚报》,1988年3月28,第三版
来孔孚诗的痒处,在得山水之趣也”。①其实在《诗说峨眉》一文中,他评孔孚诗 己经显露出了 “趣”的底色,关于“由表及里,撷取其神”的手法、“少少许胜 过多多许”的艺术哲学,“生命意识的诗的表现”等等,其实已经暗合了他后来 撰文所表达的“奇趣、隐趣、天趣”。但是综合性副刊空间的文学评论不能和专 门性的文学刊物相较,副刊的读者是社会大众,读者能够从袁忠岳的《诗话峨嵋》 读懂孔孚《峨嵋》诗的有趣之处,恍然大悟,拍案叫好,就己经起到了报纸副刊 的审美引领作用。
孔孚的山水诗“很重要的是受惠于绘画”,他说:“那些寥寥几笔,简古空 灵的写意山水,都给我以启示。"②中国山水画很注重构图,以构图写意,能够 传神地表达山川景色之神韵。且看《睹光岩一瞥》的构图,“万韧岩上,太阳眯 细着眼”。睹光岩万韧之高,山岩之上,云裂开缝隙,云中的太阳散出光来,像 佛眯着眼。“紫云不紫,泼一天光……”背后,紫云并不是紫色,在天空泼洒开 光芒万丈,佛光辉映。由近及远,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酣畅而恢宏的画面,引人 遐想。
不难发现,孔孚的诗歌都短小精炼到极致,这是因为他主张“减法作诗”, 章亚昕说孔孚的诗“每个比喻都可以引起多重联想,所以减少诗中的文字,反而 可以扩大想象的包容力”。③尽管有人说他的诗题材小,终不过是些小玩意、小 摆设,但是孔孚认为,小题材、小诗也能够“微尘中显大千,刹那间见终古,有 限中寓无限”。④他的这首《华严顶小立》开头“来了白象,去了青牛”,短短 八个字道出峨嵋山佛道相争的历史。“青牛”代表道,老子是骑青牛的,“白象” 指的是佛,普贤菩萨骑着白象来这里传经,此后峨嵋山佛教兴盛。“一万年之后 又当如何呢?僧帽也许被风吹走。”或许佛教也不能在这里一万年,能够永恒的 只有山、自然。“它还是它,不开口。只管青它的山,绿它的水。"作者把意象 和境界都放置在联想中,联想是无边无际的,从而又扩大了诗的内涵。从这个意 义上来看,他作诗用“减法”,反而在诗歌内涵上获得了 “加法”。
“青未了”不仅为诗人、评论家、读者提供了言说的空间,副刊空间的文学
言说也让读者参与其中。孔孚《伊犁河落日》①发表之后,“青未了”上刊登了 李心田致孔孚的信《诗人•女神•落日一一读〈伊犁河落日〉致孔孚》2解读了
《伊犁河落日》三首诗。次日,“青未了” “诗品”栏宋遂良《美丽的落日》旬一 文中写到袁忠岳、李心田对孔孚的《伊犁河落日》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和理解。女 诗人王尔碑在读过《伊犁河落日》后,在《访孔孚》①一文中说:“你不是落日, 你是孔孚,无休无止的创作者。”孔孚在《复王尔碑》信中说他读到此处大为震 动,“泪水一下子决了口,得信知这一下午正好没有人来,我便痛痛快快,流了 个够……” 1994年12月14日这封回信登在了《齐鲁晚报》⑤,信中孔孚还提到 他十分喜欢王尔碑的《海上日出》,建议她写一组总题取为《东方日出》,与他 的《西部日落》相照应。更有趣的是,诗人王泽惠读了这天的晚报,因此作了一 首《读〈齐鲁晚报〉孔孚复王尔碑信寄邻居诗人孔孚》%诗中写到:“诗到真纯 便永恒,为何银汉落潮痕?东方日出西霞绮,山水有情待笔温。”诗中提到孔王 二人的诗艺切磋,感慨道山水有情,知音难觅,这恐怕也写进孔孚的心里了。《齐 鲁晚报》副刊还刊登了孔孚与女诗人王尔碑、穆仁等诗友的书信气讨论孔孚诗 作的修改和山水诗论研究的相关的话题。这种由副刊空间串联的文人气息浓厚的 书信往来与赠答唱和,正是纸媒的黄金时代留存下来的可贵的历史记忆。
在2013年一次关于孔孚的诗歌研讨会上,一位学者在发言中提到:我最早 读孔孚先生的诗歌是在高中,那时《齐鲁晚报》刊登的孔孚先生的诗歌我都会找 来读。⑥有人说,孔孚是一位生不逢时的诗人。“他在一个文化贬值的时代投身于 文化,他在一个没有诗意的时代选择了诗,他在一个金玉满眼的世界里固执地寻 觅一种素朴而纯洁的境界。”②其实不然,那个时代,孔孚的诗一定有很多读者 知音,通过《齐鲁晚报》“青未了”了解到这位执着而深邃的诗人的读者也一定 ®孔孚的《伊犁河落日》系《西
不在少数。
副刊空间的文学言说,更有报纸前数以万计的读者,我们无法预知他们的文 学言说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表达,但文艺副刊总归起到好的作用,是为读者 提供了阅读和了解文学的窗口。或许也正因如此,踽踽前行的''创造者们”从未 停下他们的脚步,用那些精致美好的诗歌、诗评、诗艺探索向读者大众的诗意言 说:纷繁嘈杂的时代洪流中还有诗歌这片净土供心休憩。
第三节“靑未了”微型小说与刘玉登的都市讽刺小说
微型小说也称小小说、超短篇,字数一般在一千字以下,大多塑造一两个人 物,情节单一,结构紧凑,语言精练。微型小说大多取材生活片段,以含有深刻 哲理的小片段或小镜头,用近似速写的手法,勾勒出时间的轮廓或人物性格的某 一侧面,寓大于小,以小见大,要求作者要有奇巧的构思和丰厚的生活经验。
报纸副刊上的微型小说与纯文学刊物上的不同,纯文学刊物上的微型小说强 调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具有文学性,而这样的作品刊登在报纸上是难以收获读 者的。“作为大众新闻传播媒体的报纸,新闻传播、信息传递是其首要职责;作 为一种社会覆盖面广、内容繁复、信息容量浩大的阅读物,它面对的是社会各阶 层的读者。”副刊依附于报纸,就要服从于报纸的功能和特点,这就要求副刊的 微型小说作品在思想内容上要具有现实性、新闻性及贴近性,“要密切关注社会 热点,或以社会热点为背景,表现新近发生的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现实生 活。……或褒扬人性人情的真挚美好,或揭露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丑恶弊端,或以 生活哲理启迪读者,或以英雄业绩来感召大众”。在艺术表现上,报纸副刊上的 微型小说同纯文学刊物的微型小说一样“讲究含蓄、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忌 直露、忌一览无余,忌单一、倡导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主张在作品中通过多种艺 术手段去营造出审美艺术氛围”。但是,在艺术手段的运用上,报纸副刊的微型 小说决不能像文学刊物上的作品那样或“意识流”,或“'朦胧',或'荒诞', 或'魔幻',而根本不考虑大多数读者的接受能力。如果报纸上发表这样的让读 者看得晕头转向的小小说,就会失去广大读者。”①
“青未了”上的微型小说作品透露出很强的都市风格。小说中的环境多是单
‘°郭金龙:《试析报纸副刊小小说的特点》,《写作》1996年第10期,第25页。
位、公司、工厂等,人物则以城市居民为主,书写市民生活琐事趣事、生活闲情, 或者是经济转型时期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取材虽小,但从整体上看却扫遍寻常 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八九十年代市民精神面貌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例如 刘国芳的《戏票》气 单位里包场看戏,座位在十五排的人本来挺满意,但是与 坐在十排的一比就不平衡,坐在十排的看到五排的马上变脸,而那位五排的也不 服坐在二排的。如此环环相扣,被质问的人看到比自己坐得靠前的立马转换身份 成为质问者说辞都是同一套:“你凭什么……”,“凭手气拈的”,“胡说,我 见主任把票塞你手里”,“都是干一样的活,他凭什么拿…排我拿…排”。一张 戏票引发出一长串的争吵和猜忌,只要别人比自己好,就觉得对自己不公平,开 始怀疑别人获取的渠道是不是托关系、走后门。细细品味,人们的恶意猜忌不是 突然凭空出现的,可能正是经历过很多次被那些走后门、托关系的人占有了利益, 从而产生了对人对事的不信任感。刘国芳能从一件平常的小事入手,小中取微, 从极细极小的人情事态中透视人性。汝荣兴的《彩虹》②也是如此,秋天的午后 下了一场夏天一样的阵雨,丈夫与妻子在阳台欣赏——东边垂着朦胧的雨帘,西 边却铺着灿烂的阳光,妻子发现天空岀现了彩虹,忙要求为她照相,但是妻子一 番梳妆打扮后,天空变了样,彩虹也消失了,妻子动怒,丈夫懊悔。作者用这样 一件生活小事讲明了一个道理,要紧紧地抓住机会,不能因那不必要的“打扮” 而错过了天赐的良机。微型小说就像阳光穿透滴水之事,折射出大千世界、生活 百态。
“青未了”作为都市类晚报副刊,其上刊登的微型小说的题材体现出很强的 适应性,适应读者,更是适应当时的阅读语境。这里要重点介绍的作家是刘玉堂。 刘玉堂在九十年代就以风味独特的军旅和沂蒙山生活的小说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和关注,在“青未了”上,又体现了他小说创作的另一个侧面——讽刺现实的微 型小说。
刘玉堂的微型小说善于塑造小人物的形象。他在《主持工作》働中塑造了一 个油滑又好大喜功的小官形象。这个曾任公社武装部部长的润滑油厂的党总支书 记对权力和官职十分看重,就喜欢带“长”的职衔,因为“比主任书记什么的都
①刘国芳:《戏票》,《齐鲁晚报》1988年6月27日,第3版。 '汝荣兴:《彩虹》,《齐鲁晚报》1991年2月18日,第3版.
刘玉堂:《主持工作》,《齐鲁晚报》1988年2月4日,第3版。
24 带劲儿”,尤其喜欢主持工作,大包大揽不务实,还怕得罪人,常常挂在嘴边的 是“我不是对…有意见,我对他最尊重啦”,厂子实行集体承包,他就马上强调
“我主持工作,厂长具体负责,厂长负责制嘛!”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副世故、 虚荣的丑陋嘴脸。《进城》T中的两位妇女更具有小人物的典型性。韩秀娥打扮 得像走亲戚似的上了公共汽车,她与车上的另一名妇女都是去南泉监狱探望坐牢 的丈夫,这本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可是她俩说着说着就攀比了起来:“俺那口 子先前拘留过一次”一一“俺那口子正式劳改过呢!……判了三年徒刑,是在临 沂城劳改的呢!临沂城可是比南泉大多了。”韩秀娥不服气:“你男人虽然去过 临沂,可是不打你,俺那口子打起人来可了不得呀!” 一一 “谁说不打我,…… 那会还扔给我两根绳子让我自己上吊呢! ”韩秀娥心想还是人家男人厉害,但是 依然不甘心:“俺那口子还捎信让我给他送加长过滤嘴香烟呢,你瞧一一”这次 她总算占了上风。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凸显出两个女人拿丈夫的劣 迹攀比而且不甘示弱的丑态,她们越是夸赞自己的丈夫多么的孔武有力、无法无 天,就越体现出不知羞耻和愚昧无知,让人哭笑不得。作者的结尾也处理得十分 巧妙:“我的家乡可爱的人们哪,你们真是会愉悦自己,一个个能活一百岁!" 作者用反讽的手法,也“夸赞”起这种丑态,其实内心充满悲哀和无奈。
刘玉堂的一些微型小说取材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具有现实性,容易引 起读者共鸣。《冰箱之事》②反映都市人的消费心理,一个人头脑一热花两千九 买了个冰箱,回来后觉得买贵了,跟别人说一千几,获得周围人的称赞!可是自 己还是过不去,后悔得睡不好觉,还经常关注着冰箱的价格。得知冰箱一直没有 降价,心里一阵高兴,但他逢人还是说一千九。“这样的坚持久了,他觉得就好 像真是一千九买的,心里很坦然。”这是十分贴近生活的题材,因为这样的消费 心理在老百姓中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不仅是市场化大潮下的市民才有的心理,在 任何时候都是如此。不能说实话是因为东西买贵了就是吃亏了,别人会幸灾乐祸, 这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而不说实话并且还以“自欺”的方式说服和麻醉自己, 就可以享受别人的羡慕和钦佩,是一种新的“阿Q”精神胜利法。
刘玉堂的微型小说《点子公司》③发表在1992年,在当时,点子公司的走红是有现实依据的。“点子公司”的产生,是我国经济向开放型、市场型转变的客 观要求,我国经济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与市场、生产与科研、生产与 人的需要相脱节,使企业变得越来越封闭、保守、依赖、滞后。企业一旦走向市 场,生产、经营、销售、质量、形象等就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企业本身 一时又无力解决,或不知从何着手、怎样解决。这必然使企业转而向外求助。由 此,“点子公司”应运而生。”①小说里写到:“点子公司前程似锦,因为你有 文化不一定有点子,我的点子不高明,但是管用,就像偏方能治大病。”在公家 单位打小报告习惯了的人,如今成了个体还想打报告,否则心里不踏实,点子公 司就听他“汇报”。年轻人在单位里受不到赏识,长期心情压抑,寻求办法,点 子公司给年轻人出的点子是:让他去北京冯氏吹捧公司,让他们当面捧一捧。和 开篇第一句相呼应,“如今什么样的公司都有了” !刘玉堂能够通过点子公司的 现象看到背后浮躁凌厉的社会现状,看到经济转型时期都市人的生存压力,看到 市场经济时代的“公司”乱象。如果说刘玉堂的“钓鱼台系列”和长篇《乡村温 柔》向人们展示的是他作为乡土小说代表作家对农村田园生活温馨感人的书写。 在“青未了”我们看到了这个从沂蒙山走来的作家踏入都市后,依然站在民间的 写作立场上,从用农民的语言、农民的感情反映生活的写作角度转而着眼于都市 人的琐碎生活、思想感情。
刘玉堂在“青未了 ”写得较多的是杂文随笔。1995年“青未了”开辟了 “玉 堂之说”专栏写杂文随笔,但是那些读过“钓鱼台系列”、感受过鲜活朴实的沂 蒙乡土故事的读者,看到“青未了”上有刘玉堂的小说,一定是比看他的杂文随 笔有更强烈的期盼。于是,人们看到了刘玉堂的另一个侧面,看到他乡土情怀之 外关于都市、社会的文学表达。
®《点子公司——市场经济的新成员》,(摘自《江西日报》),《领导文萃》,1993年第7期,第61 页
第三章大众空间的文学试验田:“文学界”、“文学岛”和连 载栏目
“青未了”以刊登文学作品为主,兼有字谜、漫画、文化知识等消闲性的 小版块,兼容并包,呈现出很强的综合性。《齐鲁晚报》副刊版与文学关系最为 密切的三个板块是:1992年10月6日开始刊出的“文学界”主题版面、1994年 8月31日开始刊出的“文学岛”主题版面以及“连载”栏目。“连载”栏目是 副刊版面最固定的栏目,主要连载小说,是副刊的文学性的保证。“文学界”和 “文学岛”专门刊登杂文、散文、评论文章,同时对文坛信息关注密切。可以说, “青未了”是雅俗共赏的,而“文学界”和“文学岛”则开辟田地,将“雅”的 部分从“青未了”引出,精耕细作。
第一节“文学界”与杂文复兴
杂文是报纸副刊常见的文体,也是与时代政治联系最为紧密的文体之一。在 现代文学史上,现代杂文发展之初的繁盛状态离不开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的倡导 和支持。《晨报副镌》的主编孙伏园也是一名杂文作家,发表关于社会批评和文 明批评的杂文,在他主编时期,吸引聚集了钱玄同、梁实秋、郑振铎等一大批撰 写杂文的作家。《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设有“随感录”、“杂感”专栏, 主要撰稿的人有邵力子、刘大白、施蛰存、曹聚仁等等。《时事新报》的《学灯》 的宗旨在于促进和完善教育,所以其发表的杂文多是关于教育的话题。1925年 《京报》副刊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杂文的发展,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孙福熙、 邵飘萍。20世纪30年代《申报》的副刊《自由谈》里,各流派的杂文兼容并蓄, 对杂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文学史上的杂文在报纸副刊提供的空间里获 得了迅猛的发展。
“十七年”时期,副刊上的杂文创作出现的两次“复兴”都以报纸副刊为阵 地。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宣布了 “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这个背景下,杂文出现了一次创作高潮。蓝翎说:“我 国报刊的宣传使命决定了它闻风而动的特点,一九五六年四、五、六月间,一些 报刊已经零星地出现了杂文,如《新华日报》、《辽宁日报》、《人民日报》、
《文艺报》等。而动作幅度较大的并进而推动了其它报刊的当属《人民日报》七 月一日的改版,在第八版创设“文艺副刊”,将加'花边'的杂文排在头条,同 时'花边'之外还有较长或者较短的形式不一的杂文,如司马牛(袁水拍)的'随 感'栏等……'花边'内外大大小小的杂文五百篇左右,作者二百余人。篇目之 多,作者之众,影响之大,实属空前,说它对杂文的'复兴'起了带头作用并不 过分。”①但是不久就出现了批判的声音。1957年2月7日,马寒冰在《文汇报》 上发表《谈小品文》对副刊杂文批评谁生活中不良思想和工作作风提出质疑,继 而徐懋庸在4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小品文的危机》,提出了小品文在 发展过程中的七个问题,并指岀“这样的许多矛盾,造成了小品文的新危机:消 亡的危机”。引起了关于杂文创作的广泛讨论。但是随着“反右运动”的进行, 徐懋庸的文章受到了激烈的批判。《人民日报》于1957年12月1日再次改版, 改版后的杂文作品明显减少,其他报刊的杂文专栏也沉寂下去,杂文复兴昙花一 现,杂文创作重回萧条落寞。
1961年到1962年,杂文又出现了一次“复苏”。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 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总结了 1958年以来的教训,“反 右派”、“反右倾”的紧张气氛得到缓和。杂文敏锐地感受到这种缓和的气氛, 并在创作中得到反映。邓拓在《北京晚报》上开辟“燕山夜话”专栏,他的杂文 结合知识性和政论性为一体,创现代杂文的一大流派。《人民日报》副刊在1962 年5月4日,开辟了杂文专栏“长短录”,陈笑雨主持,邀请杂文家夏衍、吴啥、 廖沫沙、孟超、唐強轮流写稿,副刊头条刊登。1962年10月,“千万不要忘记 阶级斗争”的警告之后,杂文复苏的态势又回到紧绷中。“1966年3月28日至 30日,毛泽东在杭州、上海三次与康生、江青等人谈话,点名严厉批判了邓拓、 吴啥、廖沫沙三人合作的《三家村札记》和邓拓的《燕山夜话》。他说这两部书 贩卖了封、资、修毒货,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作品。”②不久,“文化大革命”爆 发,杂文遭遇了灭顶之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报纸纷纷复刊,文学副刊获得新生。杂文在开 放自由的环境中,又获得了新的发展。1979年1月《人民日报》开辟“今日谈”
®蓝翎:《“双百”下的竞放》,《静观默想》,群众出版1993年版,第259页。 张占斌,孙建军:《“三家村“沉冤》,三环岀版社,1992年版,第164页。
小言论专栏,2月《北京日报》开辟“百家言”专栏,《杂文报》创立,杂文协 会纷纷成立,杂文发展如火如荼。有人说:“上世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杂文曾是报刊杂志的宠儿,几乎到无刊不有的地步。”①杂文,在崭新而自由的 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中重获新生。
《齐鲁晚报》自1988年创刊就在“青未了”上就设有杂文栏目“笔花”, 刊登一些短小的杂文篇章,后又出现“梅士藻论坛”等杂文栏目,语言浅白平实, 批评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的风气和现象。《齐鲁晚报》在"青未了 ”之外另辟 田地,来进行文学专版专刊的试验是有原因的。《齐鲁晚报》经过前几年的探索, 形成了集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副刊风格,这样的都市类晚报副刊强 调综合性,所以刊登文章多、排版密、内容杂,试图想要营造出一种丰富多彩的 氛围。但是追求综合性却造成"一些特定题材和风格的作品往往不动声色就被淹 没在'综合性'之中了”。②而“文学界"的出现,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读者层 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为编者提供了发挥主动性的平台,主动制定版面话题,有 针对性地组织稿件。
“文学界”编辑许志杰在联系作家方面花了不少心力,先看“文学界”的作 者队伍③一罗竹凤、刘绍棠、牧惠、米博华、秦牧、耿林莽、陈小川、何满子、 舒展、刘玉堂、叶延滨、忆明珠、赵丽宏、江曾培、王安忆、张炜、李贯通、林 希、耿林莽、马瑞芳、戴厚英、田仲济、冯英子、吴辛、李杭育、高维晞、左建 明、吴若增、徐城北、荆歌、夏林、高洪德、新凤霞、余仁、邱勋、周大新、李 庆西、苗得雨、范承祚、王学仲、傅天琳、赵鹤翔、孔小划等等,大多数是杂文 名家,这些作家的集聚与许志杰和杂文名家罗竹风的交往有一定关系。“文学界” 第一版刊登《关于杂文评奖》气 是罗竹风1992年8月写给许志杰的一封通信,
“《齐鲁晚报》发起杂文评选,首先应当确定征文范围没如果是全国性的而又以 新写的为准,当然也是一种办法,缺点是'现蒸现卖',未必能有理想的文章。 我认为不管怎么样,应当特别重视质量,中选的杂文,最好还要出版专集,以广 流传,这样就更应该强调质量第一的原则”。这封信放在“文学界”第一期的头 条上,正是对"文学界”杂文文章质量的标举。
牧惠是新时期杂文的代表作家之一,曾任《红旗》文教室主任、编审。1988 年离休以后,把主要精力放到杂文创作上。1993年“文学界”刊出了牧惠的一 系列批读“水浒”的杂文,这些文章后来被收入牧惠的杂文集《歪批水浒》,有: 《宋江的真真假假》(《齐鲁晚报》“文学界” 1992年10月6日)、《〈水浒〉 当禁》(《齐鲁晚报》“文学界” 1993年1月14日)、《杨志出身可疑》(《齐 鲁晚报》“文学界” 1993年3月26日)、《新“古本”中的李逵》(《齐鲁晚 报》“文学界” 1993年4月18日)、《难分难辨的“情”与“淫”》(《齐鲁 晚报》“文学界” 1993年6月7日)。牧惠的“杂文又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既指 示出当今现实问题的社会和历史文化根源,又展现出时代和民族的文化现象”。① 他的杂文风格老辣而庄重,在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典藉的研究中发出精辟的见 解,往往从一个细节切入,进而层层深入,借古讽今、照应现实。在《董超,薛 霸之死》一文中,作者就从董超、薛霸的死说开去,发现《水浒》中被指使的小 兵小卒一个个都难逃一死,而大奸大恶之人却总是能够逃出生天,董超、薛霸之 流都是替罪之羊。接下来正话反说,透出强烈的反讽意味一一 “董超、薛霸不该 死,而且怎地也死不绝,高衙内需要董超、薛霸,梁中书、李固需要董超、薛霸,…… 可以说,凡是有专制,有阴谋,有邪恶,有兽行的地方,都需要董超薛霸,而且 必然会有人担当董超、薛霸这种角色。……董超、薛霸这种典型是难朽的,不朽 的。他们虽死犹生、代有传人,施耐庵将他们处死、一千个不应当,一万个难答 应” o像这样从《水浒》中的细节来讽刺、照应现实的,还有《排座次的最佳方 案》②一文。作者从一百单八将的座次这个难题落笔,虽然棘手,最终还是由“天 地之意,理数所定,谁敢违拗”十二个字顺利解决。作者在这里提出,除了顺应 “天地之意"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排座次的好招数:按姓氏笔画数排列,那卢俊 义繁体的“卢”可就被搁到末尾了;学阿Q放豆子、平票了该如何抉择;民主表 决也未必适用于未经政训的梁山泊。一番讨论下来,还是智多星吴用的方法最妙, 即使花费了大量的力气刻碑文、打醜,安排公孙胜做法,还要花金子买通何道师, 但总归是换来了梁山泊的安定团结。回到当下,座次的问题大有讲究,不容小视, 大到分封开国元勋的次序,中到科学家、作家的署名,小到学生教室位置前后, 照相谁坐谁站,各有各的规则,其实作者想说的是,像水泊梁山这样“信神信鬼
信天命的配合”是最大的难题。在《齐鲁晚报》的副刊上,“水浒”、“水泊梁 山”这样的话题备受读者青睐,作者以历史眼光关注现实,以幽默尖锐笔触,讴 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他的杂文蕴涵浓厚古典文学韵味,被称为“史鉴体”, 在中国文坛独树一帜。
舒展1983年调入《人民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编辑、《人民日报》大 地副刊主编、文艺部副主任、高级记者。他在“文学界”发表的杂文大多都有较 强的学术性,《普通话与方言》、《方言研究与文学风格》和《规范化与公式化》 这三篇文章,基于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之间的关系,例举了种种文化现象,如影视 剧作品的传播、名家名作的语言风格和语言规则上所做的突破,探讨方言在文学、 文化传播中所处的位置。一些杂文则关注当下报纸与读者的关系建构,呼吁办报 要有质量,要注意提升读者的阅读品味,如《报刊质量的根》、《厨师与主人》。
《厨师与主人》一文将编辑比喻为厨师,将读者比喻为顾客,厨师做什么,顾客 就得吃什么。而报纸服务大众的趋势更加明显的时候,读者就变成了主人,主人 点什么菜,厨师就要做什么菜。在这里作者提出了问题,是否读者的低俗品味也 应该满足,如何平衡读者和编者之间的关系?还是应当坚守文化立场,引领而不 媚俗?在重视文化发展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精品……》一文,结合文化与 政治经济的关系,谈论经济体制改革下文化体制改革的路要怎么走,作者提出:
“文化想要独立站得住,要靠精品”,“要出精品,没有艺术上的大智大勇的闯 将和战略眼光,是不可想象的,精品的艺术智慧力量,那才是竞技场上的'拳王'",
“文化人不可存天真幻想。幻想经济上达到小康,政治上绝对清明之日再来繁荣 文化,那要我们这些人干吗?在政、经、文三角关系中,文化将健康力量凝聚起 来,用精品赢得受众。”文末说到:“鲁迅号召的韧性战斗精神,是不会过时的。” 舒展的这篇杂文在今天看来好像没什么新意,但是在90年代社会转型期,在商 品经济大潮下,文化应该在什么位置,发挥什么作用,这是非常重要而深刻的思 考。
此外还有一些名家的杂文也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引发对社会发展、文化 现状的思考。这些或冷峻、或幽默、或慷慨的杂文,在《齐鲁晚报》副刊版上, 为读者打开了一扇冷静、理性观察社会的窗口。
冯英子的《吃惊之余》①从一则新闻报道呼吁全社会关注儿童教育。八个小 学生谋划并实施了三起挖洞入室盗窃并挥霍盗窃所得赃款,令人震惊不己。作者 在感到痛心和遗憾的时候冷静分析并发出呼吁。出现这样令人“吃惊”的案件, 一定是与家庭、学校、社会脱不开关系,需要引起重视,共同反思并提出防微杜 渐的办法,不能置之不顾。《吃惊之余》不仅要反思经济转型期出现这样社会问 题的原因,也要反思如何去除长期以来积累产生的弊病,拯救少年儿童,就是拯 救社会和国家。
叶延滨的《笑说“笔杆子”的价值》②,就一支笔和“笔杆子”这一代称引 出“笔杆子"的三个作用:“十年寒窗,一朝金榜”的“撑杆”、在政治运动中 “化为孙悟空的千钧棒”可以“横扫一切”、像鲁迅那样用来“清理垃圾”的“扫 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转换机制”的时代,那些靠“写得一手好文章 便可当官”的时代过去了,那些在“旧轨道上轻车熟路惯了的笔杆子们有强烈的 掉价感”。“金箍棒”变成了专替人抓痒挠背的“老头乐”,“撑杆”和“棍子” 失去了作用,只有''扫帚”还可以存在。作者通过比喻的方式,讽刺那些在政治 运动中口诛笔伐的人如今阿谀奉承的嘴脸,并且说明在经济转型的时代,撰稿人 在“卖方市场”中有更多的选择,但是如果不转变观念,难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 自由。
何满子的《祝寿》③批判了宗法家庭里的祝寿一类虚伪、腐朽的思想观念。 老爷子哪怕做了一辈子的恶,还是在过寿的时候尽情享受这份荣华富贵和子孙后 辈们的“歌功颂德”,还未过寿的老爷子更是极力捧场,为了自己下一年的风光。 这些老爷子们“理不得而心安,自我感觉良好非凡,本是乌烟瘴气,却做得文彩 缤纷”,作者改写鲁迅的打油诗《南京民谣》:“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 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作《外地民谣》:“大家赴寿庆,强盗装正经。今年 捧你场,我是下一轮。”讽刺揭露了 “自欺欺人”、爱面子、瞒和骗的国民性劣 根性。
"文学界”想用贴近生活而硬朗犀利的名家杂文来达到引领读者的目的,这 种尝试是有风险的,毕竟“文学界”单调风格比起“青未了”的异彩纷呈的确显
得有些枯燥。但是这种尝试是有必要的,因为综合性副刊版面的文艺性和抒情性 体裁往往缺乏力量感,不够硬朗,读者看多了软绵绵酸溜溜的扼腕感慨读者也会 疲惫。杂文卓然而立的阳刚之气立足现实,针破时弊,能给读者引导和启迪,也 有利于副刊版面形成雅俗共赏、跌宕有致的风格。而且客观上看,副刊鼓励杂文 创作,为杂文作家提供了纵深观察社会问题和进行理性批判的窗口,这不但推动 了杂文的发展,而且杂文的思想性、现实性也能够传递到大众的视野中,从而可 以引导读者向高层次新思维的文化视角发展。
第二节“文学岛”与“90年代散文热”
如果说“文学界”是《齐鲁晚报》副刊空间对文学专刊的初步尝试,那么“文 学岛”就是“文学界”的承袭和完善。许志杰编辑“文学界”追求精致而硬朗的 风格,而韩青则在精致、专业的基础上为“文学岛”注入了个人的情思。“青未 了”主编韩青与那些写“小女人散文”的报刊编辑不同,她是一位有文艺气质和 文学情怀的编辑,后来也成为了一名作家。她主编下的“文学岛”重视作家作品 的介绍宣传气注重副刊与文学的对话互动。文学岛“最初的动机和至今的追求, 是体现内容丰厚博杂的副刊对于’文’的格外深情,取名曰’岛’,以为不敢求 其'高',不敢言其'大',惟愿其本真的土地般的坚实凝重,吸引些以'文学' 为归途寻觅着精神伊甸园的朋友们,在他们劳顿疲惫的人生之旅上,递上柄细小 的但多少可以帮助点脚力的木杖。也许这己是夸大其辞了。假如它对于你只是一 点远远似飞鸟的帆影,几声穿透沉沉尘烟的鼓音,传递来与你”。②韩青是一个 富有艺术才华的人,她将版面命名为“岛”,就赋予了这块“土地”以诗意,让 人产生一种跋山涉水、远渡重洋也要追寻的向往感。
“文学岛”设立于1994年8月31日,主要刊登散文作品,也正是在这一年 《齐鲁晚报》从4版扩为8版。1996年6月齐鲁晚报副刊部发起过一次“副刊 读者调查征询意见”,在这次读者意见征询中,“文学岛”专版的名家散文随笔, 获得'很好'的评价比率高达61%”③。从这次调査可以看出,精耕细作的“文 学岛”在副刊的文学试验田里获得了读者大众的认可,它将原来单一的阅读层次
»
33 分化,让读者有了新的选择,扩宽了读者在“青未了”原有的阅读视野,满足读 者的阅读需求,尤其是副刊空间的散文杂文文体的阅读需求。在这样消费阅读需 求之下,散文文体在1990年代报纸副刊上占据了主要地位。相对应地,散文作 者群体开始扩大,小说家、诗人、学者都写起了散文,在副刊园地上发表观点、 抒发情感,文艺副刊成为大众文化的发声筒。
20世纪90年代的山东女作家的散文创作取得一定成就,题材多是“都市女 性随笔散文”,倾向于“状写世间的情爱和对生命的理解,传达了女性意识,流 露出了作家的真情实感,展示了女性散文的多姿多彩”-①1995年9月13日的 “文学岛”刊出“山东年轻女作家作品专版”,登载了赵冬苓、路也、郑建华、 于艾香、李蔚红等五名女作家的散文,路也的《像鲜花开在讲台上》写自己在文 学之路上的求学和工作的历程,风格幽默却富有诗意。郑建华的《童年的小姐姐》 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文革”时期,邻居姐姐的父母被批斗,最终小姐 姐也受到了影响,被迫离开城市,杳无音信。作者通过回忆换被面、被迫搬家两 件事情,写出在那个年代无辜的人经历的无奈和悲痛。于艾香的《女人的赞美》 以女性的视角从“赞美"谈起,赞美女性的目光,因为这目光“苛刻”而“深邃”, 正能体现女性的智慧。而李蔚红《童年的屋》是一个母亲写给随着成长渐行渐远 的孩子的信。“在你开始走向丰富绚丽的自我之路时,正是年龄带给我衰弱和一 片茫然的时候。……我也早就看到比我更衰老的父母因为病痛和无力而软弱地垂 向孩子的脸。孩子,懂得这些,会使你的生命力充满情感。”文章饱含真情,用 一颗母亲的真心来写为人母的内心世界。用热烈的、坚定的情绪显示岀母亲的力 量,用充满柔情和情真意切的文字感染读者。而赵冬苓的《家住城市边缘》文风 沉静稳重,她从城市和乡村的居住变化,谈到都市人的生存状态,显示出睿智、 果断而理性的思考问题的态度。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文学岛”对于当时风靡 的“小女人散文”的冷静抵制,努力打造一片雅文学的田地。
副刊确实为散文的创作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空间,但也产生了问题一一散文 发表园地多而分散,优秀作品很可能会沉没在海量的报刊中不易显现。就拿张承 志的散文《大河家》来说,这篇文章创作于1992年10月,先发表于《文汇报》, 1994年1月出版的张承志的《荒芜英雄路》散文随笔集收入了这篇文章,1994
年8月31日在《齐鲁晚报》副刊版“文学岛”头条刊登。沉寂了 15年后,直到 2009年《青海湖文学月刊》再次刊载了《大河家》①。紧接着,2010年《大河家》 被选为高考语文全国II卷的阅读题,这篇文章在成为高考试题之后才受到聚焦和 讨论。此前只有在2000年刘锡诚在偶然读到朋友从《文汇报》剪下的《大河家》 一文,写了他因阅读此文认识张而后来与张承志有一面之缘的经过和心路历程气 而在2010年之前,这篇文章处于沉寂的状态。成为高考的阅读题之后,这篇文 章在语文教育的领域获得了更多的阐释,多是从写作方法、艺术手法上进行阐释, 在这之后才被关注散文的文学评论家所看见。副刊空间散文创作多,但是经典作 品少,或者说在这个讲求“短、平、快”的空间,不利于推进作品经典化。散文 观的扩大和发表园地的分散客观上推进了散文创作的前进,但却不利于经典化以 及散文批评和研究。
“文学岛”不是没有思想的空间载体,在商业化市场化大潮下,强调重视 作家作品思想性,强调文学对读者的精神引领作用。“文学岛”的责任编辑韩青 说,“我们应该在喧嚣的万丈红尘中沉静下来,凝神深思一下,怎样在这个新旧 交替的世界之末,为我们的社会文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增添一些大气磅礴的 浪漫神韵”。③
90年代初中国社会进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传统的道德规范土 崩瓦解,人文精神缺失,在知识分子阵营里爆发出追寻人文精神的大讨论。“1992 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发表后,1993年市场经济引发的社会转型更加深入更加彻 底。在文化领域的表现是社会文化的世俗化、商业化程度逐步加深。其中以'痞 子文人’自称的王朔等所谓'后知识分子'大红大紫,文人下海、演员走穴成为 不可抗拒的文化风潮,这一切都推动了文化产业化与大众文化的兴盛。文化的商 业化、文人的商人化以及商业的文化化、商人的文人化一时蔚然成风。这是人文 精神大讨论的直接文化语境。”国“文学岛”传递的精神引领和价值追求与张承 志、张炜主张的道德理想主义和精神抵抗有相近的立场。
3张承志:《大河家》,《青海湖文学月刊》2009年第11期第25、26页。
'何永明:《与张承志的一面》,《党的建设》,2000年第9期,第43页。
*《编者的话》,《齐鲁晚报》,1994年11月2日,第三版这期,刊登了四篇文章:王干的《语言实验 理想的幻灭》、王光东《说“浪漫”》、左建明《梦天池》、纪夫《夜行笔记》。
多庞振超:《建国后50年中国大学人文学科的变革》,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128页。
图5 "文学岛”编者的话(韩青)
在《说“浪漫”》一文中,王光东将“浪漫”描述为一种精神力量,呼唤文 学中热情豪迈的情感的回归。“('浪漫精神')是在平庸的现实中人生的光明, 她是保存美丽、宽容、真实的源泉,她本身包含着创造的种子,使社会充满创造 的活力。”“我们文学中的浪漫精神不是消失了,是淡化了,这与商业文明、市 场法则对人的影响有重要的关系,在我们的'人文精神’重建起来之时,'浪漫 精神’就会在新的“人文精神”的联系中,确立起自己理想与情感的尊严。” 在1995年1月18日推出的作家作品专版中,由王蒙作序,刊登了蔡桂林的四篇 散文。王蒙评价《笛的记忆》:“它说的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与享受,是形而上的 积累与永恒,是生命本身的愉悦与忧伤,艺术常常是超凡拔俗,返璞归真,不计 功利的,它告诉我们,不能忘记艺术,不能忘记人生最宝贵的这一层面,不能放 弃人生的这一厚味。这是一首对于心灵的关怀与依恋之歌。”这可以看做是道德 理想主义的一个侧面,追求艺术的纯粹性,追求返璞归真,而不是在商业化的浪 潮中随波逐流。对人文精神缺失,“文学岛”的发声表明了它的立场,选择逆流 而上。
最能够提现“文学岛”这一立场的是耿林莽的散文《试作逆水行》。①耿林 莽出生于1926年,“他的散文诗灵动而精细,意象的运用十分富于张力",“代
①耿林莽:《试作逆水行》,《齐鲁晚报》,1995年4月26日,第3版。 表了山东散文诗的最高成就”。①《试作逆水行》从人人企盼开顺风船写到作逆 水行的角色追求。作者赞扬那些开顶风船的水手,赞赏自觉选择作逆水行的坚韧 品格,人对生命方式的追求不一样,但是最终是高尚的对于社会有奉献的人生受 到人们的肯定,他在末尾写到:“雅文学不景气,精神下坡路愈走愈吃力,宋玉 先生的话能给文学界至今坚守不移的朋友们一点点启发否?至少对于我,是注入 了一针'强心剂'。虽然老之己至,腿脚不灵便了,逆水之行,却还是要试下去 的。”他历久弥坚的文学初心和敢于逆流而上的勇气令人叹服。
也有作家对于“人文精神大讨论”表现出冷静置之的态度,“文学岛” 1995 年7月5日推出左建明的作品专版气在《就〈愧说往事〉答友人》中被问到:
“你对当前文坛上关于理想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争论有何看法”时,左建明给出的 回答是:“不感兴趣,现在是实践的时代,生活不理睬争论,就我所见到的目前 那些有关文学的论调,几乎是无一例外的无聊,人类的存在不是靠'拯救'而是 靠'自救’。”他的这种看法,在今天看来,倒是为我们反思“人文精神大讨论” 提供了思路。在中国社会发生全面的转型时期,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 繁荣的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心态经历了这样两方面的变化: 一方面把个人从传统体制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转变使人 们失去了原有的稳定感,从而产生“人文精神”缺失的不安全感。那么,“人文 精神”是什么,或者说人们缺失的是什么,还是说并未缺失而是陷入了发展困境 之中……因为'‘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稳定的文化价值系统, 借用后现代的理论就是,中国文化及学术还是始终处于'他者'的话语之下”③。 因此,是否可以这么认为,“人文精神大讨论”起始于知识分子批判社会现实, 而更是一场知识分子的自我拯救,试图在寻找“自我”中,建立稳定的文化价值 系统。
“文学岛”具有矛盾性,一方面,它产生于商业化大潮下,因读者的阅读需 求而出现,表现出贴近读者迎合读者阅读趣味的一面;另一方面,它表现出纯文 学刊物的立场和举动,拒绝文学的世俗化、庸俗化、商业化的一面。编者在“文 学岛”更多地注入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她一方面鼓励散文创作,并且比以往的《齐 a乔力李少群主编:《山东文学通史(下卷)(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24页。 a这一期刊登了左建明的四篇文章,"愧说"系列:《竹蔑一愧说往事之一》、《朋友——愧说往事之 二》、《带叶桃——愧说往事之三》、《黑暗瞬间——愧说往事之四》和一个采访《就〈愧说往事〉答友人》。
‘3杨蓉蓉:《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之反思》,《.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
37 鲁晚报》副刊版更多地传递了文学的动态,与将文坛的论争和变化融入其中,还 倾力打造专版介绍和宣传作家作品。既引领读者阅读审美和精神文化向更高的方 向发展,又向读者传递文学的发生发展状况,并努力参与融入到中国当代文学的 思潮和论争中。
第三节“连载"栏目与小说《活着》
“文学界”和“文学岛”是从综合文艺版面“青未了”分出的专门性的文艺 副刊,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而“连载”则以其所刊载文体的稳定性、栏目设置的 稳定性和读者群体稳定性在副刊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副刊文学性的重要保 证。
现代报纸副刊中连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但在当代报纸副刊中连载的分 量就削弱了。这与每一时期报纸的发展状况有关,也和1949年后旧派章回小说 的衰落都有很大关系。中国早期的报纸连载多属于消闲性质,目的是吸引读者, 增加报纸的销路。“五四”时期,小说的社会地位也不断提高,在语言形式上实 现了由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此时的连载小说虽然是脱胎于过去的章回小说, 但与传统小说在结构上大不相同。《晨报副刊》上连载鲁迅的《阿Q正传》及 冰心的一系列"问题小说”,表现出白话文小说的新的特点。抗战期间,张恨水 的抗战题材代表作《八十一梦》在《新民报》连载,《解放日报》连载《吕梁英 雄传》等,都釆用了章回体的结构方式。1949年5月到7月《人民日报》连载 章回体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直到1956年,《人民日报》的副刊还有连 载。1957年“反右”斗争展开以后,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副刊的人文化色彩 日益消退。"文革”开始后,各报的副刊几乎都被取消,连载也随之消失了。副 刊是社会的晴雨表。从近代报纸连载的产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报纸副刊 版面重回文化本位,文学作品的连载满足了大众的精神化需求。
在副刊版开设专版专题或节日庆祝画刊这些个别情况时,“连载”栏目会出 现偶尔的中断,其余时间每天都有。而且''连载”栏目位置也相对固定,位于副 刊版的最底部。“连载”栏目也是最受读者欢迎的版块,读者群体相对固定,在 《齐鲁晚报》副刊部1996年的读者调查征询中,连载版获得“很好”和“尚可”
38
的比率高达83. 4%气“连载”栏目中的作品②主要有这几类:一、纯文学作品, 著名作家和新锐作家的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如《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董汉 河®)、《活着》(余华)、《凤凰琴》(刘醒龙)、《血,永远浓于水一一高 原雪魂孔繁森》(郭保林)、《当代富豪沉浮录》(朱幼棣)等;二、名人回忆 录或传记,如《我心中的周恩来》(铁竹伟)、《毛主席和他的秘书田家英》(逢 先知)、《刘知侠与芳林嫂》(杨松彪);三、案件侦破类,如《中国特大国际 贩毒案侦破纪实》(柏令山);四、明星写真或釆访纪实,如《刘晓庆抖落神秘 面纱》、《明星主持人倪萍写真》(刘东平);五、题材与济南相关的文学作品, 如《明湖龙蛇斗-旧济南中篇社会小说》(陈志斌、杨长江)、《济南大血劫》
(朱建信)、《大明湖畔最后的午餐》(丛正里)、《鲜为人知的济南细菌部队》 (朱建信)、《三不知将军张宗昌轶事》(夏云)。这一时期的连载作品除了少 数先锋文学作品和一部分通俗文学.、纪实文学之外,还杂有许多娱乐花边故事, 可能是因为4版时期的《齐鲁晚报》没有娱乐新闻的位置,只能在综合版和副刊 版挤出一些空间来。“连载”栏目定位不明确,从而表现出良莠不齐的连载文本。
由于创刊初期稿源少且不稳定,除了少数作品如张寿彭的《女匪》、常跃强 的《雾天》初次发表于《齐鲁晚报》,绝大多作品都是从其他报纸副刊或者文学 杂志转载、选载的。1990年末到1991年期间“连载”栏目有不少写影视名人的 生活、情感状态的作品,如《往事悠悠一一我和张艺谋的婚恋生活》(肖华)、
《三案缠身的刘晓庆》(王学仁)、《毛阿敏的悲与喜》(自述毛阿敏、撰文陈 大鹏)、《您的朋友李雪健》(王永午)、《关牧村交响曲》(冯天海)、《焦 志敏与安宰亨之恋》(荒雪),这些作品打着纪实文学的名义,更像是娱乐花边 新闻,满足人们对明星名人生活的好奇窥私心理。但这恰恰表现出副刊连载作品 最直接最主要的目的一一“留客”。
为了实现“留客”,连载作品通常具备以下特点:一、开篇引人入胜,引起 读者阅读兴趣。连载文章的题目要简短醒目,开篇简洁,最好是开门见山,直入 主题,吸引读者。有些文本,如果读者很难从题目或者前三节使读者获得阅读期 待,那么需要编者在上一个文本连载完结的时候附“连载预告”,对即将连载的
'»李秀珍,韩青;《晚报副刊:表达都市人的文化关怀:对一次读者调査的思考》,《青年记者》,1996年 第5期,第31页
® 1988年至1995年《齐鲁晚报》副刊版连载作品目录见文末附录1。
含董汉河《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长篇报告文学)》,《西北军事文学》1988年第二期,第4至85页
文本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二、全文情节起伏跌宕,情节紧凑,强化戏剧性。连载 作品就像电视剧,人们看了今天的部分,如饥似渴地盼着第二天的报纸。如果故 事情节平淡,情节推进缓慢,也不利于读者连续阅读。故事结构清晰,叙述视角 单一或者不超过两个,因为连载的形式下,文本的连续性被可以切断,读者的阅 读的其实是故事的片段,如果叙事结构庞大,视角不停切换,让读者记不住前情, 势必会影响阅读兴趣,更不必说那些半路进来的读者,更加难以进入阅读。三、 语言平实易懂,去陌生化。副刊的连载阅读其实是一种快餐式阅读,晦涩难懂的 文字,在副刊空间很难收获读者。四、很少出现过长篇幅。连载内容太长,会造 成读者的阅读疲劳,一般长篇连载不超过三个月。
副刊连载影响着报纸的发行量、订阅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收音 机、报纸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这个时期报纸尚未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还处于 发展繁荣的阶段。晚报填补了人们下午六点半到晚上十点之间娱乐消闲的时间空 白,“新闻拉客,副刊留客”,“连载”栏目可以获得稳定的读者群体。如果连 载的作品受到读者的青睐,可以明显地提高此阶段报纸的发行量。张寿彭说:
“(《齐鲁晚报》)从1988年1月1日起,开始连载我的长篇历史小说《女匪》, 每日一篇,共计不间断地连载了三个月零二十天。我亲眼所见,济南马路的报摊 上,卖报人不叫卖齐鲁晚报,而是大喊:'快来买啊!女匪!女匪!'晚报领 导来电话,说是印数大增。”①如果在年末订阅下一年报纸的时间节点,副刊推 出对读者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连载作品,给读者造成强烈的阅读期待,会明显拉高 报纸的订阅量。
副刊报纸面向社会大众,它的优势是出版周期短,读者群体庞大。这对于文 学作品传播与接受有很大益处,能够延长文学作品传播的链条,对于文学生产和 消费都产生很强的促进作用。连载未出版过的作品,可以先争取到一部分读者, 形成宣传,再出单行本或由报社集结成册再发行气有的报社会在一定的时间段 出版精选集,将优秀的连载作品收入气那些已发表于文学期刊但未出版成书的 作品,连载栏目能够扩大原有的读者群体,同样起到宣传作用,或可再出单行本。 而已出版的畅销的作品,如果能够在报纸上连载,可以获得更多读者,增加作品
”张寿彭:《往事里都有你的影子》,《齐鲁晚报》,2018年1月1日
©如《参考消息》编辑部编出版发行的《年年总有风和雨〈参考消息〉连载文章集粹之一》 如赵云声编选的《中国报刊连载小说精选》,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40 的受众。余华的《活着》写于1992年春节之后,发表于《收获》杂志1992年第 6期,次年11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齐鲁晚报》则于1993年10 月31日到12月15日连载余华的小说《活着》,几乎在单行本出版的同时发起 连载,既迎合了读者,也宣传了小说,而通过对优秀小说的连载,反过来也让报 纸获得了更多关注。
一部文学作品经过连载往往会产生新的艺术价值,这是因为编者在原作的艺 术效果上有意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么做的目的是在有限的篇幅里尽可 能地提升读者阅读兴趣,引导大众的阅读潮流,这是文学期刊阅读和单行本阅读 所不具有的效果。以小说《活着》为例,这部小说是适合连载的。首先,它的语 言风格平静冷淡,画面感强,提高了故事真实性,容易感染和打动读者。其次, 它的叙事结构简单,故事线索清晰,虽然是双重的叙事视角,但是福贵老人的讲 述占大部分篇幅,为了不妨碍读者阅读,编者有意地删减、弱化了 “我”出场的 部分,这样一来,读者即使没有从第一次连载开始看,也不会遇到出现第二叙述 视角带来的疑惑。最重要的是,《活着》的故事情节连贯,环环相扣,跌宕起伏, 扣人心弦,福贵经历的每一次苦难的结束都伴随着悲剧的开始,每一场宏大的生 离死别前后都铺垫着小的细节,编者充分地利用了小说中的延宕、转折和令人挂 念的节点,在连载中设置一环扣一环的悬念,偏偏让读者不能一口气读完,以引 起阅读的兴趣。这是在阅读单行本和纯文学刊物不能拥有的体验,因为编者将文 本进行了二次加工,在连载过程中人为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编辑将开篇一 大段第一人称叙述的内容删去,直接引出福贵老人出场,讲述故事,开门见山, 毫不拖沓。当连载到“福贵把全部家底输在赌场上”的情节时,以凤霞的一句“爹, 你快躲起来,爷爷要来揍你了”结束,这就引起读者的好奇心理,福贵父亲听到 这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以后作何打算。小说的另一处,有庆听说父母为了自己上学 把姐姐卖了,痛哭大闹,时隔两个月到了该上学的日子,他还是不上学,尖声喊 “我要姐姐! ”连载到这里戛然而止,抛给读者一连串的问题,有庆最终能否接 受这件事情?福贵面对有庆的哭闹会作何反应?整本书阅读时,看似平常的情 节,一旦断开就产生了新的阅读体验,让读者不禁陷入思考和猜测。
连载固然能吸引读者或者产生新的阅读体验,但是由于打破了阅读的整体 性,出现零碎化、片段化的效果,会损伤读者对作品整体的审美感知。编者为了 裁剪出适合版面的篇幅,并在这固定的篇幅里既要推进情节,又要制造悬念,于 是常常会对一些与情节相关度较弱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进行删 减,对篇幅较长的作品进行缩写,这一定程度上损伤了原著的艺术表达。在连载 《活着》的过程中删掉了一些推动情节发展关系不大的片段,就着前面有庆的例 子来说,《收获》版的《活着》从这里开始到有庆上学前写了福贵总共两次拿起 扫帚,一次没有打,第二次真打,有庆总共说了五次“我不上学”,四次“我要 姐姐”。而连载版删去了福贵第一次拿扫帚要打有庆的情节,删去了两次“我要 姐姐”和三次“我不上学。”为什么原作中要写这么多次有庆的哭闹?有庆是姐 姐看大的,和姐姐最亲,为了自己上学而不得己把姐姐卖去做工,是他无论如何 不能接受的,但是他又害怕父亲,所以在反抗和害怕中经历了几个来回。表面看 来是有庆没完没了的哭闹,其实是作者有意为之的悲剧性,有庆越闹,越显得他 对姐姐的感情之深,有庆越反抗,福贵卖掉凤霞的愧疚感就越深一分,有庆哭闹, 是不愿因为自己而委屈姐姐,这么小就这么懂事,所以他的哭闹让福贵心疼,让 读者心疼。虽然不影响读者对故事情节的把握,读起来似乎也没什么特别大的影 响,但是在连载中看似是删繁就简,去掉了一些重复的情节,仔细体会,发现影 响了原著的本来味道和蕴涵的深意。
有时,删减和缩写会破坏故事前后呼应的伏笔,这些内容的缺失会导致文章 内容和情节显得突兀。有庆之死的之所以能给人强烈的震动,起重要作用的是作者在前文所做的铺垫一一父子终于破冰和好,有庆上学时藏在一棵树后看福贵, 可是到了晚上福贵看到的却是有庆的尸体,他f想到中午有庆还躲在树后面偷偷 看他,难以接受儿子就这么没了。短短半日,生离死别,这种对比强化了故事的 悲剧性。而副刊在连载的时候因为受栏目篇幅限制,将父子破冰和好这一段删掉 T.那棵有庆躲过的“树”只在福贵在看到有庆己经死了之后的心理活动中出现, 无法与前文产生呼应,难免显得突兀和粗糙,损伤了原作的艺术性。
尽管如此,还是要肯定《齐鲁晚报》副刊“连载”栏目的贡献,连载不光是 增加报纸发行量的手段,更是顺应时代与社会发展,适应广大市民读者阅读审美 需求的必然产物,报纸连载有着其他读物难以替代的作用。
结语:《齐鲁晚报》文艺副刊的文学价值
相较于现代时期的文学副刊,当代文艺副刊培养、扶植新作家的能力是比较 有限的。《齐鲁晚报》文艺副刊为作者们提供了自由言说的平台,对作家或作品 起到了宣传作用,提高了作家的知名度。《齐鲁晚报》文艺副刊在当代文学史上 重大要节点、文学潮流与论争中没有置身事外,表现岀积极参与的态度。《齐鲁 晚报》文艺副刊还关注各大文学杂志的动态,关注全国范围内的作家新作。由于 副刊空间占有广大的阅读群体,能够对文学动态产生快速、高效的反应,比文学 期刊和文艺杂志更容易产生更广泛、更客观、更敏感的评价,对作家作品的宣传 推广、接受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宣传作家作品,“青未了”开设“作家特写”专栏,介绍过郭保林①、 姜建国气王延辉③、有令峻④、曹宇翔气谢明洲⑥、桑恒昌⑦、吕宜芳®、苗长水⑨、 王仲堂硕、刘海栖⑪、陈志斌队刘建中⑬、谟容吧孔祥雨⑮、凌宗玉⑯等作家。“作 家特写”侧重的是对作家风格、生活状态的写实记录,有的“特写”表达对老作 家的敬仰,或者对其新作品的进行品读欣赏。有的“特写”会介绍一些青年作家, 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青年作家同时也是《齐鲁晚报》较为固定的作 者群体,文艺副刊为其提供了言说的平台,这对于作家的成长十分重要。
1980年,谟容的《人到中年》获得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 —等奖,受到文学界的关注。闫循华在《人到中年得乎失乎一一作家谟容印象》
,蔡士连:《郭保林散文近作漫评》,《齐鲁晚报》,1988年5月22日,第3版。
®周蓬桦:《匆匆的旅人一一姜建国印象》,《齐鲁晚报》,1988年10月16日,第3版。
&羊羽:《萨里哈尔的春天一王延辉印象》,《齐鲁晚报》,1988年11月29 S,第3版;杨羽:《萨 里哈尔的金蛇舞》,《齐鲁晚报》,1989年11月30日第3版。
®刘方泽《诗化的生活——评有令峻短篇小说〈相思草〉》,《齐鲁晚报》,1988年12月25日,第3版。
⑥纤夫:《岁月河中的行吟——记青年诗人曹宇翔》,《齐鲁晚报》,1988年11月4日,第3版。
®耿林莽:《缭绕于芒果树间的艺术雾——简析谢明洲散文诗〈芒果树〉》,《齐鲁晚报》,1988年10 月2日,第3版。
®武冰:《桑恒昌印象》,《齐鲁晚报》,1990年5月13,第3版■
®张光辉:《他从茅屋走来一一青年作家吕宜芳小说》,《齐鲁晚报》,1990年5月16日,第3版。
*王辉湘:《槐花如雾——记作家苗长水》,《齐鲁晚报》,1990年5月27日,第3版。
*秋韵:《为纷繁的人生透口气——青年作家王仲堂印象》,《齐鲁晚报》,1992年12月10 0,第3版。
®王延辉:《别放弃你的橹桨一刘海栖印象》,《齐鲁晚报》,1991年4月3日,第3版。
©杨长江:《功夫在诗外一一青年作家陈志斌印象》,《齐鲁晚报》,1990年7月29日,第3版。
®胡鹏;《这个人,这个人的画,这个人的诗——刘建中印象》,《齐鲁晚报》,1989年】月17 B,第3 版。
»闫循华:《人到中年得乎失乎一一作家償容印象》,《齐鲁晚报》,1989年1月31 H,第3版。
®逸人:《孜孜行吟者——诗人孔祥雨印象》,《齐鲁晚报》,1990年2月1日,第3版。
®秋韵:《痴迷于执着——青年作家凌宗玉印象》,《齐鲁晚报》,1993年6月3日,第3版。
①中介绍了退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肯定了她为丰富作品内容作岀的努 力。“谜容的作品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她眼光敏锐,思考深邃,总是和着时代的 节拍,把思想的触角深入到新的转,折时期的生活和人物心灵的深处,揭示新的社 会矛盾和人物命运。”作者总结滋容小说的艺术形式的同时介绍了三部艺术风格 独特的作品:“她在不断形成自己固有风格的基础上,追求小说表现手法的多样 化。她用白描手法写的《周末》,富有悲喜剧交融的色彩和漫画的讽刺意味;用 近乎意识流的写法写《玫瑰色的晚餐》,富有人的心理的流动性和透视内心的真 切与细腻;用散文诗的笔法写《白雪》,富有浓郁的诗意和情韵之美。”谜容经 常地深入大众的生活中,在工厂、农村认识和结交朋友,积累丰富而新鲜的生活 素材,她不为世俗的名利思想和时髦的商品意识所左右。她对文学的热情从未消 减,创作出《白雪》、《赞歌》、《太子村的秘密》、《减去十岁》等佳作。
羊羽在《萨里哈尔的春天一一王延辉印象》②中介绍了他的与文学结缘的经 历。“萨里哈尔”是王延辉的回族名,他1971年由淄博市第一中学初中一年级 考入山东省歌舞团作舞蹈演员,1976年转业至山东省图书馆成为图书管理员。 1982年《北京晚报》“一分钟小说征文”中,王延辉的小说处女作《“咕噜” 姻缘传》获得了优秀奖。正是因为这一次获奖,使他决心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也改变了这个前舞蹈演员的人生道路。于1987年调入山东省文联,从事文学创 作和文学研究工作。羊羽说“王延辉的文学道路起步于新的历史时期的春天。他 身上没有因袭的重负,他以全新的视角去观察生活,批判生活,他的作品无不独 具时代的新鲜感”。作家王延辉在《齐鲁晚报》上发表过不少作品,以微型小说 《牺牲》为例。这篇小说以老人去世时的场景开篇,回忆起他年轻时为社会工作 “牺牲”家庭,疏远儿女亲情,而退休后回到家庭,只能独自度过暮年,即使儿 女想要陪伴和亲近,他终究是孤独的。小说构思独特,语言平淡如溪,富有节奏 感。正如羊羽所言,王延辉的“作品结构独特新颖,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探索人 物的心灵,字里行间流动着领袖灵气的机敏和婉约,富有音乐美”。1989年, 王延辉创作成果颇丰。这一年他的短篇小说《忧伤迪斯科》、《罪愆》、《褐色 的梦》,中篇《中国神话》以及儿童文学短篇《小火龙》刊登于各大文学刊物, 中短篇小说集《别停,别把音乐停下来》也在这一年面世。杨羽在《萨里哈尔的
®闫循华:《人到中年得乎失乎——作家還容印象》,《齐鲁晚报》,1989年1月31 H,第3版。
羊羽:《萨里哈尔的春天一一王延辉印象》,《齐鲁晚报》,1988年11月29日,第3版。
金蛇舞》①中评价《中国神话》“具有很强的人生透视力,作品的清峻通脱,气 韵的流动贯通,人物形象的细腻鲜活,是他的风格进一步走上成熟的力作”。山 东省作家协会1992年在济南召开的“王延辉作品讨论会”指出:“作者以《中 国神话》为代表的近期一系列作品,业己构成山东文学界值得重视的一个文学现 象。它标志着作者己进入了齐鲁优秀作家的行列。”②像王延辉这样在《齐鲁晚 报》文艺副刊的见证下成长的作家还有很多。
有一些作家在成为作家之前,先是《齐鲁晚报》文艺副刊的读者。1991年 冬天邢庆杰在火车上偶然看到了《齐鲁晚报》,被“青未了 ”深深吸引。回去之 后11月8日《齐鲁晚报》发表了邢庆杰的诗《感觉在八月》,这是他公开发表 的诗歌处女作,这鼓舞了一个农村文学青年的创作激情,让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 投入创作。1992年2月17 0,《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又发表了他的《初 冬印象》o此后,他便与《齐鲁晚报》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许多优秀作品都是 在《齐鲁晚报》首次刊登。“小小说《玉米的馨香》在2000年3月26日的《齐 鲁晚报》晚报首发后,先后被《小小说选刊》等二十余家报刊转载,入选了《新 时期微型小说经典》、《中国新文学大系》等二十余种选本,并荣获首届全国微 型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等六个奖项;小小说《晚点》在2002年10月20日的《齐 鲁晚报》'青未了'发表以后,被《读者》等杂志转载十余次,还被收入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编辑的《阅读版语文》o最近几年,我开始把写作重 点放在了中短篇小说上,陆续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时代文学》、
《当代小说》、《飞天》、《朔方》等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余篇,并陆续 出版了小说集《谁为你在雨中哭泣》等八部。” 2005年,他被中国作家协会吸 收为会员,圆了长久以来的“作家梦”。他说:“近年来,我共在《齐鲁晚报》 发表各类作品二十余篇(首),有多篇在全国获奖。我想,这与当年在《齐鲁晚 报》上发表诗歌处女作不无关系。”宋秋雁在访谈中也说到,她在“青未了”发 表文章时是刚开始接触写作,今天回头看当时发表的散文十分青涩稚嫩。她的这 些散文后来收入《蓝色风铃》散文集,虽然这些文章并不成熟,难见功底,但是 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这些青涩稚嫩的点滴积累和情感思想一步步深入,作家才 更加坚定地走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写出更好的作品。
齐鲁晚报副刊也为业余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写作平台。1994年9月8日至11 日,“青未了”刊登了陈炎的一组文章《吾儿闹闹》,这组文章受到了读者的喜 爱,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他在文章开篇第一段写到“在百无聊赖中记下了(孩子) 的种种'事迹',也许您读了之后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同样可爱,甚至比我的孩子 还要可爱,于是便不妨也写一文,咱们干脆在报刊上开一个'吾儿XX'的专栏, 不仅能够增添读者的参与热情,扩大报刊的发行量,而且也应了那句富有平民色 彩的电视名言,叫做:'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陈炎的《吾儿闹闹》一文 分为《望子成马》、《光辉熊样》、《爱美之心》、《物异功能》四个部分。第 一个部分闹闹并没有出场,作为父亲的“我”对闹闹满满的呵护与爱,对这个属 马的儿子寄予了一些“虽不中,不远矣”的期盼。作者记录了闹闹很多有趣的“格 言”:他把爸爸上电视的“光辉形象”说成“光辉熊样”,喜欢《过把瘾》的里 的阿姨和隔壁阿静姐姐,理由是她们都“有点儿漂亮” o闹闹还有“神道”的物 异功能,能猜准怀孕的阿姨生男孩还是生女孩,并且嗅觉灵敏,他回来能闻出来 刚刚离开的客人是两个伯伯……作者并不只是记录这些美好点滴,他在文末写 道:
当闹闹有一天也和我一样精于思索并老于世故的时候,他那些'特异功 能'以及他身上那些虽然幼稚但单纯可爱的东西还会保存下来吗?他也许会 懂得如何同女人交往了,但却未必说得出“阿静姐姐有点漂亮”这样纯洁的 话语;他也许有很多很多的学问了,但学问越大就越不可能犯下将“光辉形 象”说成“光辉熊样"这样可爱的错误……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回到童年, 但我们却无法真正回到童年。我们可以以泪洗面,但我们却不可能重新做人! 这也许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真正原因,也是人类为什么要不断地“寻根”, 不断地“思源”的真正原因。除了这一切,我们所能做的事情还有一件,那 就是爱孩子,爱每一个像吾儿同闹一样普普通通、天真烂漫的孩子。因为孩 子永远是美好的,他们既是人类的过去,也是人类的未来。
此前,“青未了”上也不乏关于描写孩子成长的散文,如周蓬桦《小小女儿》 ①,宋秋雁《写给女儿》②、任鲁萍《育儿偶记》③、孔益仁《小女琐记》气郝克 3周蓬桦:远《女儿名字叫壮壮》①等等。记录孩子成长的故事确是副刊读者喜欢阅读的题 材,因其新鲜有趣、美好纯粹,读者能从中获得育儿的感悟的同时对生活和生命 充满新的理解和热爱。陈炎发表在“青未了”的文章大都是“学者沙龙”栏目的 杂文,往往带有讽刺性、批判性并透露着学者严谨的治学思想和敏锐的观察视角。 而《吾儿闹闹》写得活泼灵动,真实可感,满足了普通市民对于大学教授日常生 活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读者对文章中体现的对待儿童细腻、宽容、尊重的教育方 式深表赞同,还有更多的人是感服于作者精炼生动的文笔、寄意遥深的思想内涵 和一个父亲对孩子深沉厚重的爱。编辑遂釆纳了陈炎的提法,开辟了 “我家有儿” 专栏,由赵冬苓主笔,开启了 “言言”的系列故事气
“文学界,,和“文学岛,,用整版的篇幅,有计划地推出作家作品专版,侧重 于介绍作家及近期新作。1993年9月24日“文学界”刊登了马瑞芳作品专版③ 《雨中行》、《逼上梁山一一学电脑之一》、《钱不灵的地方》和《沉鱼落雁闭 月羞花》,这几篇散文后来收录进她《野狐禅》散文随笔集。1993年9月29日 “文学界”刊登了女诗人傅天琳的四篇游记散文《马的芭蕾》、《无处不在的莫 扎特》、《人体的语言》、《天使的歌声》。1995年4月26日“文学岛”刊登 耿林莽作品专版,他的五篇作品形式不一,风格独特,有果敢慷慨的散文《试作 逆水行》,优美缱绻的散文诗《水梦系列》,充满哲思的散文诗《剪烛遐思录》, 深邃幽暗的随笔《“死亡”意识流》,幽默泼辣充满讽刺意味的散文《硕鼠》。 1995.7.5 “文学岛"推出左建明的专版,介绍他的《愧说往事》系列。1995年9 月27日“文学岛”刊出周蓬桦的个人作品专版,《独白:挣脱与介入》、《稻 草小屋》、《梦》、《命运》、《月光下的马》,周蓬桦的散文诗受到耿林莽的 影响,他散文诗意境优美,歌颂自然的广博、扎根土地的人们坚韧和质朴。专版 专刊介绍作家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读者会对作家产生深刻印象,大大提 升了作家的知名度。对于已经成名的作家,专刊发表他的近作,这对于喜欢作家 风格或者喜欢这一文体的读者而言,也是很好的阅读体验。对于副刊而言,专刊 专版介绍和宣传作家,能够形成一小块领域里良好的文学气候,促进作家创作。
《齐鲁晚报》文艺副刊为一些名作家开设特色的专栏,给他们自由言说的空 间和平台,这对于山东地域作家作品的接受起到推动作用,有助于作家的成长和 山东文学的发展。小说作家刘玉堂以军营题材作品起步,而以沂蒙山乡土题材的 作品享誉山东省和全国的。1990年代,他在《齐鲁晚报》文艺副刊刊登一些杂 文随笔。于1995年开辟了随笔专栏“玉堂之说”,他说:“我第一次应邀在'青 未了'开专栏的时候,尚不知随笔为何物。副刊部主任孙培尧先生即在电话中告 诉我,凭着你农民的视角、平和的心态、朴素的谈吐、幽默的语言,你闲拉呱儿 就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便想当然地说起来,说咱小人 物的日常起居、吃喝拉撒,说聪明人与傻瓜,说现代人的浮躁与尴尬……不想很 快就引起了一点不大不小的反响。”①这些小文章都很有特色,如《说吵架》(1993 年8月30日)、《说潇洒》(1993年11月25日)、《说朋友》(1993年11 月25日)、《说副刊》(1993年12月28 0)等最后收录与随笔集《玉堂闲话》。 这些杂文随笔成为了读者阅读晚报的乐趣所在,无论是作为小说作家也好,杂文 作家也好,读者大众都更加熟悉了刘玉堂这个名字。
关于张炜、莫言这两位享誉全国的作家,他们的创作动态一直都是《齐鲁晚 报》文艺副刊的重点关注对象。《丰乳肥臀》、《九月寓言》、《家族》等作品 出版,《齐鲁晚报》文艺副刊都会发起讨论。《齐鲁晚报》积极参与到当代文学 的建构中,并在宣传本土作家和推动作家作品的研究上都做出了努力。
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一经问世就引起关注和争议。刊载《丰乳肥臀》 的《大家》杂志1995年第5期,杂志一出刊就被抢空,大多数人都是因为书名 《丰乳肥臀》而报以猎奇的心态。许多人认为用“丰乳肥臀”这样的字眼做书名 是在公开地煽情弄色,十分不雅,有“包装”和“炒作”的嫌疑。莫言解释“丰 乳”象征母亲,“肥臀”象征大地,这部小说是十分严肃和重大的主题,希望读 者不要从书名浅表的意义上去理解。可是读者对内容未必买账,社会各界关于这 部小说的评论对莫言的评价掀起热潮,发出“莫言走下坡路了吗? ”诸如此类的 质疑。编辑许志杰与莫言是同乡,一直对于莫言作品格外关注,对他笔下的人和 事有“先知先觉领先一步的优越感”②,许志杰发文对读者提出质疑的“莫言创
口刘玉堂:《报纸剪贴的故事》,《颂:齐鲁晚报20年读者征文选集》
®许志杰:《寻找"大地”和“母亲”——丰乳肥臀〉从书名到内容……》,《齐鲁晚报》,1995年11 月30日,第3版 作《丰乳肥臀》只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提岀反对并解释原因,并且对读者的接 受心理进行剖析:“《丰乳肥臀》之所以不被众人接受,书名起了一定作用,这 种创造性的比喻,冷却了千年来中国人的母亲心。习惯了用语言无法形容对母亲 的爱,是难以启齿和看一眼'丰乳'和'肥臀'的。” e其实无论是读者大众还 是文学评论家,对《丰乳肥臀》这部作品的评论多少都受到书名的影响,这也导 致这部作品注定曲折的接受史。
1992年张炜的《九月寓言》发表于《收获》第3期,引起广泛关注。同年8 月10日、12日、13 H《齐鲁晚报》副刊版刊登了王光东、王延辉的《〈九月寓 言〉对话录》,对作品的结构和语言做了评价和分析。王延辉提出这部小说具有 “圆形结构”,如小说的开头和结尾是相互联系的,恰如人之生活的一个圈。小 说中的一些象征物,如月亮、地瓜,还有龙岩在子宫中的感觉等等都是隐喻性很 强的象征物。王光东将“这种圆形结构”进行延伸,可以看做张炜在人与生存相 关的诸类复杂的思考中来建构这种结构形式的。在《九月寓言》这部小说里,消 解了主客观之间的界限,呈现出一种融合为一的浑圆境界。在这里表现岀张炜对 于艺术哲学的深沉思考。论及小说的语言,王光东认为这部小说有一种民间语言 的生动性、通感性,使语言的表达具有强烈的情感。王延辉将这些特点总结为“抒 情性”、“隐喻性”、“含蓄性”,这些特性使小说读起来富有诗意。1994年
《九月寓言》获得了上海长中篇小说奖自设立以来的唯一的一等奖,引起了海内 外文化届的广泛关注。1994年6月16日《齐鲁晚报》副刊版刊登了《海派名家 谈论〈九月寓言〉》一文,这篇文章是上海第二届中长篇小说评奖座谈会的发言。 余秋雨评价《九月寓言》具有“深刻的感性”、“真实的神秘”,能够“充分运 用长篇小说结构技巧、象征技巧、刻画技巧和幻想技巧的同时,一任巨大的情感 激流灌注全篇。”李子云认为《九月寓言》“用抒情的笔调诉说千百年来农民所 遭受的非人的苦难。作者有意抹去了事件发生的具体事件,这就更加加重了农民 命运千古以来凝滞不变的沉重感"o陈思和强调《九月寓言》的艺术性,这部小 说让人感受到真正的艺术就是“弥漫在人生大地的这团混沌之气,把经验的人类 世界完全遮盖住,融化掉以至在混沌中重新显现出一个新的境界”,正是这种“无 技巧”冲垮了长篇小说形式的各种堤坝,成就了它的艺术境界。
比较1992年和1994年《齐鲁晚报》上对《九月寓言》的讨论和评价,可以 看到1994年的上海长篇小说评奖座谈会对张炜的《九月寓言》更加纵深和丰富, 是对1992年王光东和王延辉对话的补充和深入。王延辉提出的“圆形结构”与 作品语言和“隐喻性” “含蓄性”与陈思和强调的“无技巧"的艺术性暗合。《齐 鲁晚报》文艺副刊积极投入参与到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中,丰富了作家作品的研 究和评价,形成了热烈的文学氛围,还扩大了张炜作品在大众视野中的影响力。
对于当代文学史上的文学时间、文学潮流,《齐鲁晚报》文艺副刊没有置身 事外,而是密切关注,积极地发声。文学问题八十年代末,文艺界出现关于“文 学主体性”的讨论,刘再复《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①和《论文学的主体 性》②先后在《文汇报》和《文学评论》发表后,文艺界就文章提出的“文学主体 性”问题展开了讨论。《文汇报》1985年9月30日用整版篇幅刊登了上海师大 中文系八位教师有关《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的讨论摘要,《红旗》杂志 1986年第8期发表的陈涌《文艺学方法论问题》,《文论报》1986年5月11日、 6月2日发表的汤学智、敏泽的文章也就主体性间题提出了不同看法。《齐鲁晚 报》1988年4月6日刊登文章《刘再复谈近十年中国文学的精神》③介绍了刘再 复《中国当代作家作品选》所作的序言中的观点,新时代文学完成了基本审视中 心的转变。过去作家审视社会、历史、人生的眼光,不是自身真实的眼光,因此 他们反映的现实往往是理念化的现实。而新时期作家眼中的现实是作家用自己的 文化精神所选择、所理解的现实。新时期的文学所以是文学,关键是作家完成了 从政治经济决定论到自我选择的转变。1988年5月2日发表短文《李泽厚与刘 再复再次呼吁文学应当关心社会》,李泽厚认为作家应当把自己的作品与时代最 根本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而不是躲在“象牙塔”里。刘再复认同这一个观点,提 出中国作家应当将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作家什么也不管,忘记自己的责任,对 人间的痛苦无动于衷,就缺乏作家的良知。1988年5月26日刊登了《就文学主 体性等问题王若水向刘再复质疑》气王若水就反映论和文学主体性问题向刘再 复质疑。第一,王若水反对将机械反映论看作几十年来我们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
基础。他举例新时期文学以前的几十年中,文学并没有多少自然主义的东西,而 大量的是粉饰、歪曲现实、神化领袖,人为制造阶级斗争的文学。这种摧毁了作 家主体意识的东西不能说成是镜子式的反映生活。第二,他反对刘再复提岀的文 学作品应当赋予人物以主体地位的主张,王若水质疑,人在文学中的主体地位是 不是应该由作家来赋予?如果人在社会中长时间地失去这种主体地位,那能起到 什么作用呢?第三,王若水反对刘再复所认为的“作家自觉地归属于某个集团时 可以写出好作品”的观点,他认为作家需要真诚,但是真诚不一定能写出好作品。
这些问题围绕文学的主体性展开,对于作家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展开了讨 论。但是副刊大众化的特点和版面篇幅的限制使它不能成为纯艺术探索或者某种 文学流派的阵地,不能像文学刊物那样侧重艺术思想的探索。副刊空间所传达的 文学信息呈碎片化特点,理论论争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很难呈现,只能通过简要概 述主要观点呈现。但是即便如此,副刊空间也密切关注文坛信息,对文坛的动态 进行报道和评论,是副刊新闻性的体现,更是坚守文学性的重要方面。
“文学岛”传递纯文学刊物发表的作品状况,关注文学评奖。对重要作家的 优秀作品进行推荐和介绍。1995年11月22日《王安忆打捞大上海〈长恨歌〉直 逼张爱玲》一文评价王安忆的《长恨歌》“跨度50年,总共30万,却一直保持 着从容语调的节奏”,自《长恨歌》问世,就引起与张爱玲的比较。王安忆认为 张爱玲对现实的感悟力使她达到一种虚无的境地,对细节的描写令人有切肤之 感,但是论及文学理想,王安忆说自己比她“更关心民族”。在“文学岛”第一 期的时候,就刊登了一则讯息:《近期小说掠影》①,其中系统地介绍了 1994年 值得注意的文学刊物、作家和相关作品。
"《收获》是纯文学的一面旗帜,近期推连出新作《玛卓的爱情》(北村),
《杀人》(万方),《叙事》(毕飞宇)等中篇。《钟山》推出《花煞》(叶兆言),
《城北地带》(苏童),《醉太平》,(朱苏进),《雨季的感觉》(格非)o《花 城》的特色是现代气息,但是近期推出写旧题材的佳作《革命年代的爱情》(王小 波)《楚水》(毕飞宇),《捕快》(须兰)。《上海文学》提倡一种“文化关怀” 小说,接连推出作家李洁非的两个中篇《西红玛丽》和《妞妞》。《大家》的宗旨 是"寻找大家,造就大家”,并声称向诺贝尔文学挑战。苏童的《紫檀木球》,陈 村的《小说老子》是近期长篇中的佼佼者。朱苏进的《清晰度》是中篇中的佳作。” 0慧君:《近期小说掠影》,《齐鲁晚报》,1994年8月31日,第3版。
时隔一年,1995年11月22日《齐鲁晚报》副刊版刊登了一则短讯《首届
“大家•红河文学奖”提名奖揭晓》,这次文学评奖中,一年前《近期小说掠影》 推荐的朱苏进的《清晰度》在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中获得提名。
短篇小说:苏童:《蝴蝶与棋》刘心武《鲜豌豆》
中篇小说:朱苏进:《清晰度》格非《相遇》徐晓斌《双鱼星座》
长篇小说:王蒙:《暗杀》莫言《丰乳肥臀》
诗歌:于坚:《0档案》
散文:王家新《饥饿艺术家》毕淑敏《性别按钮》
评论:王干《为了历史而放弃文本》
《齐鲁晚报》文艺副刊没有将自己锁定在报纸副刊的圈子中,而是密切关注 着各大文学杂志的动态,关注作家新作。对优秀的作家作品进行推介,不但显示 出编者的文学品位和独到眼光,而且还能够给包括作家和普通读者在内的副刊的 读者提供关注的焦点,提升副刊的文学价值。对这些不在本刊发表的优秀作品,
《齐鲁晚报》文艺副刊也为推动其经典化助以一臂之力。
《齐鲁晚报》文艺副刊对本地的文学动态和文学发展状况加强报道和宣传。
“文学岛”评价《抵抗投降》书系的出版标志着中国九十年代的文学格局的一种 重要变化,高扬理想和崇高的作家作品正在从边缘走向中心,表达了当代中国人 对理想情怀的渴望。®《齐鲁晚报》文艺副刊会在年末对山东文学发展状况进行 总结和展望,《94山东小说有佳作》②提到山东的小说作家似乎无意识加盟某类 小说阵容,而是扎扎实实地深入生活中,营造着自己的艺术世界,进行着自己 的艺术探索。并推荐张炜的《沙岛纪行》、《西行漫记》,尤凤伟的《生命通道》, 李贯通的《一个牛音萦绕的夏天》、《谁的误区》,周大新的《向土的台阶》, 刘玉堂的《人走形势》,赵德发的《入赘》等作品,表现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人的 价值趋向以及对于社会、历史的思考。:1995年初“文学岛”发表张清华的《西 风中摇荡的哀歌一一94山东诗坛印象》③赏析了王黎明的《身后的日子》、路也 的《帘卷西风》、桑恒昌的《雨中送冯中一先生》等三组作品。他总结山东94 诗坛表现岀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年轻一辈的诗人分化成两大阵营:一是以广
新编 著《鲁迅全集》的争论”以及“张爱玲再度成为热点”。可以看出,1995年的 文坛显得十分热闹,不同价值取向的作品和观念得到亮相,并产生论争,折射出 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和人们对这种变化的不同看法。
《齐鲁晚报》文艺副刊不仅在培养扶植作家,为其提供文学言说的空间做出 努力,还关注并参与到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积极讨论文学发生发展中的问题和 论争,成为其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我们观察文学史上一个地方的某一时期某 一阶段的文学发展状态留下了丰富的资料。尽管副刊在文学思潮、理论论争的呈 现上表现出碎片化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副刊的“主要任务不是进行艺术探索或者 鼓吹某种流派,而是引导文学与大众的沟通”。®《齐鲁晚报》文艺副刊在文学 性坚守上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正是文艺副刊雅俗共赏中“雅”的做法,这些做法就 是要使副刊保证严肃的思想艺术品位,引导读者的欣赏、阅读趋势。文艺副刊不
《齐鲁晚报》创刊较晚,与当时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的《北京晚报》、《羊 城晚报》、《新民晚报》相比,它的发展之路走得保守而缓慢。在它的成长初期, 许多报纸副刊己经开始转型,逐渐地出现“文化”凸显而“文学”隐退的趋势,
《齐鲁晚报》文艺副刊稳扎稳打,不但没有被商业化大潮裹挟,而且依然坚守副 刊的文学性。但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齐鲁晚报》文艺副刊从稚嫩走向成熟, 不断完善、深化编辑理念,在纸媒的黄金时代得到迅速的成长,发展到90年代 中期呈现出繁荣的局面。《齐鲁晚报》文艺副刊在团结优秀作家、培养青年作家 上做出一定贡献。丰富了广大读者的文学生活、文化生活,这些做法也为丰富新 时期山东文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报纸经历了几次扩版后,副刊逐渐专刊化,进入“厚报” 时代。副刊“四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被消解,文学副刊逐渐走向文化副刊。进 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齐鲁晚报》也难以抵御新媒体语境中纸质报纸副刊逐步式 微的浪潮,表现为在新媒体转型中“文学性”的逐步隐退。
参考文献
一、
[1] 红旗杂志编辑部文艺组编.文学主体性论争集[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6.
[2] 王文彬编.中国报纸的副刊[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
[3] 卢启元等编著.中国当代散文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⑷罗贤梁著.报纸副刊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
[5] 王万森等编著.中国当代文学史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4.
[6] 余树森,陈旭光著.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6.
[7] 许评等主编;《当代散文》编辑部编.山东当代散文作家论[M].济南:泰山 出版社.1998.
[8] 谢冕,张颐武著.大转型新时期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 社.1995.
[9]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0] 陆扬,王毅著.大众文化与传媒[M].±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